区文联:元宵节遇上文学猜谜——荔湾•悦读时光沙龙第六期活动在荔湾区图书馆举行(组图)
(图:活动现场)
(图:活动合影)
2月5日,由荔湾区图书馆和荔湾区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荔湾•悦读时光沙龙活动第六期活动在荔湾图书馆四楼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由荔湾区作家协会秘书长许德熙设计一系列原创题目。题目包括广府本土人文知识、文学作品阅读记忆和趣味问答三部分。
活动开始,主持人许秘书长即直奔主题,介绍游戏规则后,第一轮邀请参加者以体验的形式,逐一上台抽题作答。参加者均体验过游戏题目后,游戏开始。首先举手抢题,抢得者上台抽取谜题,并大声读出。抢得者有优先回答权,回答错误或放弃回答,再由全部参加者抢答,直到答出答案或全体参加者放弃作答为止。答出答案的参加者需要说出作答思路,主持人加以扩充。全体放弃的题目,由主持人介绍题目,解释答案。
在活动过程,思考和交流在现场不断碰撞,亲子家庭相互提醒、鼓励,参加者相互私语交流,答题者和主持人讨论答案正确原由。问题的跳跃性,让参加者耳目一新,如“《易经》里面的天象术语,后来成为了哪个武林绝学?”考的是金庸创作出“降龙十八掌”时的命名方式。问题的简易性,让参加者直呼简单,如“广州市的市花是什么?”抽得题目的参加者秒答问题,让没抢得题目的参加者羡慕不已。问题的细致性,让参加者回顾思考阅读过的题目内容,如“《桃花扇》中,桃花扇的桃花其实是什么?”让读过该书的参加者回顾细节,让没读过该书的参加者引起了对该书的兴趣。在问答过程中,也引出了不少欢声笑语。如,在讨论问题“广州本地的纯种土著应该叫什么族?”的过程中,有参加者提到“月光族是广州本地的土著。”立马得到全体同意,继而哄堂大笑。
活动结束后,玩得兴起的参加者,主动要求抽看没有被抽取的问题,想知道剩下的问题自己是否有能力作答。也有小读者表现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回家后要阅读更多不同的书籍,来为下次的活动做准备。简单的猜谜游戏,让参加了活动的全体人员收获到了知识和交流的欢乐,留下了不一样的元宵节回忆。
图为会议现场
2月7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新媒体工作会议,对全区新媒体建设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梅声洪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新媒体是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规范新媒体运维管理,构建全区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承担起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黄埔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展现黄埔良好形象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把握工作导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突出内容建设、积极回应关切、强化服务功能,充分体现新媒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作用。要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主管主办、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履行好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确保发布信息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持续加强新媒体常态化监管,切实履行建设开办、组织保障、保密审查、健康运行、安全管理等职责;强化新媒体集群效应,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新媒体矩阵。
会上,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段斌华通报了全区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情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唐妍解读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媒体管理办法》。区教育局、团区委、区文化集团、区融媒体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区属相关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约60人参加会议。(谭淅予)
附件下载:
2022年12月30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婚俗改革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总结交流婚俗改革经验做法。会上,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河间市、上海市奉贤区、浙江省三门县、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河南省宁陵县、广东省广州市介绍了开展婚俗改革的经验做法。
广州市立足特色优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婚姻服务措施,实施“五大工程”,打造创新服务品牌,婚俗改革工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打造最美婚姻登记处“一流阵地”,婚姻服务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先后投入经费4500多万元,新建、改建、扩建12个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全市婚姻登记处颁证厅、婚俗文化展示厅(馆/长廊)服务面积均超2000平方米,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集体颁证(婚礼)、婚俗文化宣传等活动,婚姻登记服务场地、硬件设施和服务供给全面提档升级,有力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创新结婚颁证集体婚礼“两项仪式”,婚俗新礼仪引领新风尚。在传统文化街区、公园景区、城市广场和网红打卡点打造“花城有囍”户外颁证点,建立特邀颁证嘉宾库,提供结婚颁证远程观礼和特邀颁证服务,弘扬文明健康、低碳简约的现代婚俗新风。举办形式多样的“花城有囍”集体婚礼,近年举办近20场,累计有1500多位新人及亲友参加。
创立婚姻家庭辅导“三维平台”,婚姻服务内涵不断拓展。搭建婚姻家庭辅导队伍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和婚恋交友平台,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服务格局 。全市投入经费450多万元,组建专业服务队伍11个,培育辅导员50多人、志愿者300多人,近年来举行线上线下活动140多场次,服务1.5万多人次,2021年离婚人数同比下降16%。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机构和婚姻家庭专家委员会,设置专兼职调解员1100多名,建设省级“舒心驿站”10个、心理咨询室30个,调解案件超2600件,有效排查化解群众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通过多种活动帮助青年群体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去年以来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牵手成功1500多对。
顺利落成婚俗改革“四大阵地”,婚姻文化资源集聚发力。强化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成广州从化婚俗文化馆、广州婚姻文化研究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花城有爱”社区驿站婚俗文化宣传阵地,打造集实物陈列、多媒体宣传、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婚俗文化教育基地,搭建理论研究平台,将家风家教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社区开展公益讲堂、纠纷调解、家庭教育等服务,推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
全力推进婚俗文化产业“五大项目”,婚俗改革迸发新活力。市政府将发展婚俗文化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实施婚俗文化产业“五大项目”,即建设婚庆产业园、打造婚庆文旅品牌、举办婚庆博览会、建成“婚纱一条街”和创新婚庆特色服务,引进社会力量打造集研学、婚礼、餐饮、酒店为一体的生活旅游婚庆体验基地,搭建婚庆文化旅游产业共享平台,推动婚俗改革与新时代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激发婚俗改革新活力,积极探索婚姻服务、婚庆产业和市场资源整合发展新路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