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企业守法新春第一课——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大气交叉执法帮扶
2023-02-10 18:03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备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2月7日组织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开展白云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源交叉执法帮扶行动,对涉气单位进行现场体检帮扶,指导涉气单位上好守法第一课,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
帮扶行动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处、大气处、各分局和广州监测站等部门派出业务骨干,组成1个专业帮扶组、1个走航巡查组和13个执法帮扶组,会同属地镇街对白云区嘉禾周边涉气工业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加油站、餐饮业及辖区内重点涉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的单位开展帮扶检查,重点查看相关单位环境管理情况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共帮助66家单位发现100余个环境问题。后续,由白云分局及属地镇街将对照问题逐项指导企业整改,督促提升相关单位环境管理水平。
本次行动结合执法大练兵工作,寓教于练,通过集中全市精锐力量监督帮扶的形式实战练兵,对相关区域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开展走航监测,同时使用PID、FID等便携式监测仪器对具体点位辅助检查,起到了促进经验交流、强化科技练兵等积极作用,打开生态环境执法开年新局面。
行动开展前动员部署
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处)
2023-02-10 18:0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集聚高地,2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启动仪式暨高峰对话在南沙越秀国际金融中心成功举办。
活动当天,南沙迎来6个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资产管理战略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分别与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银河证券广东分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气候投融资领域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资产管理创新,以南沙新区为桥梁引导境外资本投向国内气候友好领域。签约仪式上,各银行机构香港、澳门、迪拜、新加坡、德国等境外分行均愿意积极参与南沙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建设,助力南沙打造成为气候投融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擦亮气候投融资改革创新属性、开放属性,塑造南沙气候投融资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南沙新区在打造“一峰会一国际交流中心”的气候投融资合作平台上达成战略合作,发挥其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的网络布局,助力南沙新区打造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峰会品牌。目前,该司已配合南沙加快推动首届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峰会的筹备工作,以南沙新区作为主会场,选取迪拜、新加坡、德国法兰克福三个境外城市为分会场,将南沙新区作为面向世界传播国家气候投融资文化的窗口,对外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故事”,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同时,中国经济信息社依托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平台优势,在南沙新区设立气候投融资(南沙)国际交流合作中心。2023年该中心将选取在迪拜、新加坡、德国法兰克福3个境外城市组织3场海外资源对接会及召开3场高端金融沙龙,策划南沙国际气候投融资话题热点,逐步打通境内外资金进出通道,引进境外资金精准投向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领域,在撬动南沙产业发展,切实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反哺金融服务的同时,争取将南沙新区气候投融资工作“走出去”,把南沙打造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南沙新区自2022年8月份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以来,从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出台一份专项政策、打造一个峰会品牌等“八个一”重点任务推动南沙新区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完善跨境理财和资管行业生态链,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资产管理产品创新,高效打通资金跨境流通循环渠道,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发展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金融资源。
2023年初,南沙新区已实现绿色贷款余额(含气候融资余额)同比增长约2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6300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率达16.8%;开立FT账户超6400户,FT全功能资金池已开设超170个,惠及境内外企业超450家,获批6家QFLP试点基金,获批额度超155亿元人民币,累计储备投资项目108项,有力支持南沙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下一步,南沙将以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总牵引,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精气神,围绕气候投融资试点国家战略部署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推动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气候投融资交流平台落地,搭建国内外政商对话平台,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助力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新引擎。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 黄佳俊)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如何使用像果冻一样柔软的材料来构建用于容纳细胞的复杂结构?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找到了答案。他们使用自组装多肽墨水,通过3D打印制造出精细的结构。这一成果有望推动再生医学和医学研究总体上产生巨大飞跃。
3D打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制造策略之一。为了造出能再现生物组织机械性能的结构,科学家在研究水凝胶3D打印。但柔软材料很难在三维空间中高保真地制作图案,因此科学家需要能用作3D打印墨水的具有生物学特性的新型凝胶。
研究论文主要作者、莱斯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生亚当·法希德解释说,人体内有20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氨基酸可以连接成更大的链,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当链上超过50个氨基酸时称为蛋白质,而短于50个氨基酸时称为多肽。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多肽作为3D打印墨水的基础材料。
多结构域肽是一类在低浓度下形成纳米纤维凝胶的自组装多肽。此前,多结构域肽可以安全地植入体内,已被用于神经再生、癌症治疗和伤口愈合,并被证明当植入活生物体时,可促进高水平的细胞渗透和组织发育。
研究人员发现,多结构域肽以独特的多肽为基础,仅依靠超分子机制进行组装,是一种理想的3D打印墨水候选者。
在此项研究中,新设计开发的多结构域肽一面疏水,另一面亲水。当放入水中时,其中一个分子会翻转到另一个分子之上,形成所谓的疏水“三明治”。这些“三明治”相互堆叠并形成长纤维,随后形成凝胶。研究人员首次使用自组装肽系统打印出具有突出部分和内部孔隙的层状3D结构。此外,打印的多结构域肽可证明体外细胞行为的电荷依赖差异。
“这表明我们可以利用结构和化学的复杂性来控制细胞的行为。”法希德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打印出含有细胞的结构,并在培养皿中培育出成熟的组织。然后,这些组织可以被移植来治疗损伤,或者用于了解疾病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测试候选药物。”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最近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