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畜禽养殖场被确定为2022年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确定207家畜禽养殖场为2022年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其中,从化区的广州市北欧农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欧农场”)入选其中。
据了解,北欧农场是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养殖品种为外三元猪、大白猪、长白猪。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4700头,生猪存栏量3.86万头,年可出栏肉猪10万头。
北欧农场深耕生猪养殖业二十多年,建立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10余个,在育种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国家生猪育种核心场,是国内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代表之一。该农场被评为 2021 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北欧农场采用自繁自养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产,从猪舍建造、生猪育种、饲养、舍内环境控制,到环保处理,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设施。农场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评估管理办法》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在省、市兽医主管部门监管与指导下,开展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不断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无非洲猪瘟小区标准。农场严格执行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范,把握养殖方式、质量控制关键点,把水源的选择、环境污染控制、疾病的防治、饲料的采购与贮藏、兽药的使用、休药期的控制作为质量控制关键点。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农场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置。猪粪、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进入粪便收集间暂存,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利用。农场的生猪溯源系统依托网络通讯、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在企业内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对生猪饲料、养殖、防疫、销售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并可以向上游或下游追溯查询。

培育农村乡土专家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2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名单。其中,从化区52人入选。目前从化区共有131人入选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名单,数量排名全市第一。
做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做好乡村振兴工程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有懂技术、有情怀的乡土人才。近年来,从化区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线、产业转型的最前沿集聚,以人才振兴有力驱动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乡土专家,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之基。
多措并举
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区积极挖掘乡土各类涉农技能人才,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一线摸底调研,镇街推荐等形式,及时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出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以及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中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体制外人员。同时开展人才技能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等载体,紧贴市场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有层次、分步骤的组织培训,通过理论辅导、技术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增强乡土人才引领发展的新优势。此外,激励乡土人才快速成长。对获得省乡土专家职称的人员,优先参加各类研修学习、技术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鼓励创办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并在技术指导、品牌创建、政策奖励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
据了解,农村乡土专家享有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修、学术交流、评先评优等活动的优先权,并作为特聘农技员的优先遴选对象,可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担任技术讲师,被邀请授课和实训指导可获取相应报酬。农村乡土专家还可依托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进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培训孵化与指导服务,并根据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实际需求适时开展驻点技术服务。
扎根农村破解难题
与农民“双向奔赴”
在2022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温泉镇中田村村民傅杰东荣获“广东荔枝龙眼种植工匠”称号。现在又被认定为省农村乡土专家,傅杰东说,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他将会更加努力,为推动荔枝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美“荔”梦想而奋力前行。
在地道荔农家庭里长大的傅杰东,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管理果园,并主动学习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勇于对荔枝改良进行尝试和创新。他把荒废弃管的果园果树进行清园、矮化、嫁接换种,科学管理,从而改造成年年高产的果园。傅杰东还牵头组织本地果农成立了中田傅氏荔枝专业合作社,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思维模式,利用搭建好的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成立合作社物流快递中心,利用“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帮助果农销售荔枝达2万多斤。他的荔枝果园,一年比一年丰产又大卖,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会着重发展当地特色的荔枝品种,通过品种的调优,调整荔枝果园品种的种植结构,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不断完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创立品牌,统一管理、加强品控,从而提高销售,带动更多的果农创收,助力乡村振兴。”傅杰东说。
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创业者,海归青年邓迪方将一颗柑子玩出了百种花样,做成了产业,将现代农业带进了乡村。
投身农业的想法是在留学时萌发的。在美留学期间,邓迪方曾参观了现代农场,加州农场的机械化程度之高、规模之大令她印象深刻。2015年,邓迪方决定回乡从农创业。她从国外引进了一款柑子,对其进行改良,以玫瑰残渣和牛粪结合作为有机肥料培育柑子,取名为“玫瑰柑”。随着玫瑰柑基地逐步成熟,如今每年基地能带动农民就业近万人次,其中果场工人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年。而邓迪方组织的合作社带动农户达350户。此外,邓迪方应用先进的滴灌技术、使用有机肥等科学、绿色的种植技术,影响了更多的传统农人,乡村农业有了崭新的面貌。
而扎根农村,邓迪方认识了许多农民,也交了不少朋友。实际上,乡土专家与农民的互动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与农民朋友交流过程中,能学习到许多一线经验,让实践与理论互为补充。”邓迪方说。被认定为省农村乡土专家,邓迪方说未来将会把努力做得更好,让更多农民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丰收。
省农村乡土专家们表示,将积极投身“三农”事业,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从化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街道纪工委书记廖湘琼进行讲课)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教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街道廉洁文化建设,街道纪工委在挂点的融穗社区,结合党支部大会,以“加强家风建设,涵养良好政德”为主题讲党课,作为街道廉洁文化进社区的尝试。
课堂通过家风建设、传统好家风、新时代发展三个方面讲述家风家教与良好政德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从正反两面既生动又深刻的例子,剖析家风家教好坏和是否注重家庭培养,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反差。课堂引起了社区党员对家风家教的重视,社区党员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时而点头回应,对课件中认为受用的内容进行了拍照,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尝试,街道纪工委认真收集社区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课堂进行优化,计划通过开展“白鹤清廉讲堂”巡回宣讲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进社区、进经济联社、进学校,使更多人群收益,扩大影响力,营造“个人-家庭-社会”浓厚的好家风、好家教、好政德氛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增强社会面廉洁文化底蕴,推动廉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