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红棉老兵有“家”了——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
2月14日,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步入新发展阶段,近2万红棉老兵志愿者有了真正的“家”。
活动现场,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领导,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主要负责人等共同为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揭牌,随后实地调研了联合会办公场所,并就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20年12月推出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以来,通过党建引领、部门组织、社会协同、品牌号召、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实践、推动平安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协同应急救援、开展双拥共建、关爱困难老兵等七大主题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动员退役军人发挥自身所长,投身到各个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为退役军人发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提供了平台。目前,广州市已成立各类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400多支,近2万人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超30万小时,服务群众超50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风采。
为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管理保障机制”等相关要求,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联合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者代表和重点企业等社会力量,从2022年初开始推动成立广州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
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于2023年1月12日经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批复成立,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业务主管单位,现有会员47个,涵盖了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单位、重点企业和优秀红棉老兵志愿者。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将高起点谋划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立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是引导全市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洪流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支持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下一步联合会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组织作为联合会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坚强阵地,坚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红色”属性,突出服务大局及基层所需,凝聚志愿服务奋进力量。二是加强规范管理,立足建章立制,加快制定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推动联合会健康发展;立足实体化运行,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服务共达;立足模式创新,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三是聚焦工作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与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相结合,丰富拓展志愿服务工作内涵;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配合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与其他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形成有益补充,实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是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新起点,必将开创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发展新局面,为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月14日,龙岩漳平市党政代表团来南沙考察交流。两地召开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并签署系列合作协议,推动南沙区与漳平市革命老区建立战略合作,深化重点领域合作交流,携手谱写两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篇章。
龙岩市委常委、秘书长黄立峰,广州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龙岩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致辞并见证签约,广州南沙区委副书记段德海主持会议。南沙副区长马洁红和漳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和芳分别代表南沙区和漳平市签署《广州南沙区·龙岩漳平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南沙区和漳平市相关部门同步签署《广州南沙区·龙岩漳平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广州南沙区·龙岩漳平市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南沙区和龙岩市、漳平市相关领导出席。
黄立峰表示,希望两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努力让合作项目更加多元,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共同谱写两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过文化互动,产业互补,整合优势资源、强化资源共享,切实把漳平的资源优势与南沙的市场优势更好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抢抓对口合作契机,在产业发展上精准对接,在经贸往来上加强协作,在平台共建上深入探索,在友好交流上丰富层次,聚焦产业共建、乡村振兴、历史文化、文旅康养、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人才交流等合作领域,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明确合作内容,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探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两地合作落细落实。
吴扬对龙岩漳平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南沙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起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责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文旅康养、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干部人才交流、党建联创及社会治理等领域精准发力、深化合作,因地制宜探索对口合作有效路径,共同打造广州龙岩对口合作的“南沙-漳平”样板;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合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编制《广州南沙区-龙岩漳平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对口合作重点领域、重点任务,推进各项工作精准落地。希望以此次签约合作为契机,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并肩作战、砥砺奋进,携手推动对口合作迈上新台阶,开启加快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共赢新篇章。
马桂秋对南沙区给予漳平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漳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马桂秋表示,将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适时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深化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花·茶”等特色农业方面的产业协作,打造链条相接、园区共建的产业协作典范。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新渠道,持续提升干部交流层次,拓宽专业领域,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加快搭设城市共建新模式,采取部门结对、社区结对等方式,充分借鉴南沙区在城市建设、文明创建、社区治理、产城布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提升漳平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让更多“南沙做法”在漳平落地生根。
据悉,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广州市与龙岩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同年12月,《广州市与龙岩市区县结对合作方案》中,明确南沙区、花都区与漳平市建立“二对一”的结对合作关系。自收到对口合作通知后,区贸促会迅速与漳平市发改局对接联系,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了解当地基本情况。
在南沙期间,代表团一行还深入茶里集团、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中铁建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广汽丰田等地实地考察。
黄埔区再添文旅新名片——广州首个中法农业全产业基地落子该区。近日,中法创意永续农业产业项目(简称“浪漫谷项目”)正式动工,将打造成为国家级永续创意农业体验目的地。
浪漫谷项目选址位于黄埔区永和街道禾丰社区天山虾场、红旗水库周边地块,总规划面积约8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项目首期将于2023年上半年试运营,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计划于2024年竣工并全面运营。
项目重点融合法国浪漫元素和设计理念,通过文化植入、价值再造,输出黄埔文化IP,成为“农业迪士尼,黄埔浪漫谷”,塑造4A级景区,为区域生态注入新活力与新动力。
超大型中法农业产业基地
打造中式农耕+法式风情体验
据悉,浪漫谷项目由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联合广东坤银泰铭投资集团合作开发。
项目整体以“永续农业”为基底,叠加“中法文化”为内涵,“数字科技”为手段,以“科农+研学+畅游”闭环式产业,构建中式农耕体验+法式风情体验为主的三维体系,打造广州首个中法农业全产业基地。项目预计每年接待游客量约82万人次,预估项目每年总产值约2亿元。
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涵盖“一园四谷”,即小王子主题乐园及芝兰、百合、蝴蝶、暗香四谷,打造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大的“吃-住-行、游-娱-购、展-节-赛、学-研-体”多元业态与游线闭环。
其中“芝兰谷”以永续农业为主题、“百合谷”以元宇宙演艺、法式酒窖与定制婚礼为主题、“蝴蝶谷”以梁祝夜游及芳香科技为主题、“暗香谷”以生态设计建筑为主题。
“四谷”规划布局游玩项目近30个,主要项目有:中法交流中心、永续农业科技展厅、永续农科、艺术茶园、水上黄埔宴、超级大王莲、稻田迷宫、水上乐园、元宇宙剧场、萌宠乐园、秋千广场、蝴蝶世界、情侣天地、飞鸟营地、莫奈花园、稻鱼共生园、野钓池塘、蚂蚁部落、玫瑰/鸢尾等。
现有的黄埔区华圣公园区域将进一步深度开发,规划为小王子主题乐园与项目综合服务中心。小王子主题乐园与“四谷”之间,将通过开发小火车环线形成联动。
“设计+科技+文化+产业”模式
助力黄埔乡村振兴底气更足
乡村“浪花”虽小,亦能振兴“潮流”。为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城乡产业的国际化融合,浪漫谷项目成为黄埔区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其中一朵奔腾的浪花。
广东坤银泰铭投资集团项目总经理马天表示,浪漫谷项目充分利用丢荒农用地、废弃的鱼塘等资源,通过“设计+科技+文化+产业”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农业种植—农业产品—生物科技—体验式消费”的全产业链条,打造成为中法国际交往中心新平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示范与国家级乡村振兴新样板。
永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钟才雍表示,浪漫谷项目建成后将不断改善永和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助农周边产品销售,促进智慧农业发展与应用。
据介绍,浪漫谷项目全面运营后,将提供约20个不同种类岗位的就业机会,吸引乡贤和外出就业者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同时每年向社会培育并输送100名乡村振兴人才。该项目还建立多元农业与创业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对本土居民村民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育一大批带头的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就业创业。
据悉,近年来,黄埔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文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交出了一份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亮眼答卷——
实体化运作3个创新研究院,高质量打造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隆平院士港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2021年在隆平试验田率先突破广东省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并连续两年实现“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在大吉沙岛、极飞超级农场成功创建“智慧农场”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农业示范区。
此外,该区还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字号荣誉、全区绩效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黄埔区61个经联社本级总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
(记者:郑嘉俊 通讯员:张世港)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