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北战新产业园:如何创新战法赢得新优势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佛山产业领域热度最高的词汇一定是“佛北战新产业园”。
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佛山”“战新产业”等关键词,即见一篇篇热火朝天的新闻报道弹出:《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将有134个重点项目落地投资》《全国两会来了!佛山全力“战”出“新”梦想》《狮山之强、白坭之美、大塘之大,佛北战新三雄共“战”新梦想》《总投资约711亿元!佛山禅城向战新产业发起总攻》……从侧面可以看出,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园一个多月来,一直保持着发展热度。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心同向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攻坚战——以佛北战新产业园为引擎,举全佛山市之力打造大载体、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将其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佛山经济迈向“2万亿”提供有力支撑。
战新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佛山如何突出比较优势,以创新战法赢取新优势,值得深思。
为何以战新产业为突破口?
抢抓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变量
何为战新产业?战新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需求,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于2010年10月发布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数年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数据显示,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为11.7%,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数字创意等战新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与集群,均实现快速发展。
据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战新产业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以及长江中上游等四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格局。
其中,长三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拥有较强实力,产业基础雄厚;环渤海地区依托大院大所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较快,是全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珠三角地区的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数字创意等产业蓬勃发展;长江中上游形成以武汉光谷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集聚区,以长株潭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以成都、重庆为双核的战新产业新增长极,支撑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时间齿轮转进“十四五”,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战新产业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应对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预计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至2025年底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将超过17%。
可以说,在动能转换关键期,战新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城市,诸如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等,无一不是抢抓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能级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尽管地区生产总值在2019年突破万亿元,2021年突破1.2万亿元,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经济总量上的大区与小区对比落差大,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发展战略、城市竞合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加快布局战新产业成为佛山优化和重塑产业格局的最佳突破口,以“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一是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缩小差距,三是加快战新产业培引,持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品质载体建设为何成首要关键?
夯实战新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佛山战新产业发展多年,至今仍没形成标志性的产业集群,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础条件薄弱:一是土地空间不足,尤其是南海、顺德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率接近红线,致使部分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受限。二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尚未出现引领性龙头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三是标志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能力和引领带动作用,产业规模增长偏慢。四是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重点领域仍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等等。
动能转换驱动下,佛山布局战新产业,务必夯实基础,首要关键是建设高品质的空间载体,才能有效改变工业不连片、供地不保障、产业不高端、招商不给力的现状。加之2021年1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形成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佛山发展战新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时代是最大的机遇,趋势是最强的力量。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佛北战新产业园的横空出世恰逢其时。
园区位于佛山北部,跨南海、三水两区,规划建设487平方公里,面积约为半个南海区、2.6个禅城区。其中增量空间集中在三水片区,开发强度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南海片区则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用地整合开发机制,为战新产业提供充足的载体空间。
佛北战新产业园于2022年2月8日正式开园,为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提供新的平台,充分释放对相关产业领域重大项目的虹吸力。一个多月以来,好消息接踵而至,成功吸引一大批优质战新产业项目落地。
开园当日,就有2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包括21个产业项目。其中,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项目进驻核心起步区云东海生物港口,以创新药、疫苗、免疫治疗、干细胞、再生医学等为主导产业,建设湾区一流的生物医药全产业示范区。2月24日,国内高端集流体领军企业佛山中技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签下园区开园首单产业用地。2月28日,广东鸿浩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2552万元竞得园区一块约51亩工业用地,建设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精密加工厂房、研发及实验室。3月1日,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科研平台打造大健康产业暨防疫科技园项目成功取得238亩的建设用地。3月14日,佛山首个“院士林”在仙湖湖畔揭牌,为人才引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2022年,预计将有134个重点项目在园区落地,总投资额达2558亿元。
肩负成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重要基地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佛山重构优化产业格局的历史使命,佛北战新产业园对佛山全市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佛山正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重点发展先导型经济,着力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典范,将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成标杆园区。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变样”的方向,佛山上下一心,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推进园区建设,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如何创新“战法”赢得新优势?
力争成为细分领域创新策源地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增速将继续高于经济总体增速。
各个城市你追我赶,佛山如何在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中,以新战法赢得战新产业的竞争新优势?
首先从战新产业发展趋势来分析,要以新要素驱动产业发展,力争成为细分领域创新策源地。
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组研究指出,我国战新产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自力更生阶段、对外开放阶段、融合发展阶段、自主创新阶段。当前,战新产业正处于自主创新的阶段,把握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要素带来的发展机遇成为战新产业集群发展重要模式,尤其是结合自身优势构建以新技术、新要素为引领的战新产业体系。比如突出的典型贵阳,凭借资源禀赋率先发展大数据,“中国数谷”显露锋芒,成为西部GDP增长的龙头。北京依托全国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优势,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涌现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
立足佛山产业优势,佛北战新产业园明确推动核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引进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
方向已定,目标已明,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寻找突破?从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应从全领域发展向细分领域深化,对目标战新产业进行深挖深化,与新技术、新要素相融合,增加创新投入,力争形成“越细分越有竞争力、越精准越有爆发力”的发展新态势。
一方面集中资源滚动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和储备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战新产业细分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集聚能力,构建梯次发展体系,打造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提升其基础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鼓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推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同时围绕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与此相匹配的6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要加快营商环境持续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的新型协同发力关系。
伴随着战新产业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持续快速发展,原本界限分明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正在不断调整。
比如合肥打造出“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投资龙头企业为首要之举,配以健全的配套服务,从而带动新型显示、智能汽车、芯片等一大批战新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到“有到强”。
佛北战新产业园以“高位引领,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分结合,重点推进”“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为基本原则。在运行机制上作出探索,搭建起“南海-三水”结对紧密协作机制,激发基层更多活力,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相互补充。
结合战新产业发展特点,政府还应加强创新,与市场一同提供更契合产业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其中,成都经验值得借鉴——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深化“城市机会清单”和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机制,优化“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是提前部署未来产业,尽早开启国际化步伐。
“十四五”期间,我国未来产业重点是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不少城市已提前部署,下了“先手棋”。比如深圳提出将在“十四五”期间围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力,使其成为未来10至15年内的“潜力选手”。成都目前已经确定了包括6G、隐私计算、区块链、卫星互联网、绿色氢能、精准医疗等新赛道。
对于佛山而言,在加快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历史进程中,亦可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和全球资源配置广阔空间,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谋划布局,加强国内区域间和国际国家间产业合作,尽早开启国际化步伐,抢占未来战略性产业发展先机。
近日,佛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结合工作职能与群众企业诉求,确定包括失业保险待遇线上退费功能开发、工伤保险协议机构门诊费用联网结算等2022年度走基层解难题10件事项,推动问题制度化、系统化解决。
这一举措是佛山市社保局2022年初印发实施《2022年佛山社保经办服务管理“3+2”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3+2”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行动之一。
《“3+2”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515”战略目标,坚持以“转作风、优服务、防风险”三大专项行动为工作主线,突出DRG付费改革、“一卡通”等两项重点工程建设,争分夺秒跑出佛山社保“加速度”,兜牢民生底线,助力佛山市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季度以来取得积极成效。
三大专项行动
让群众办事“一办到底”“办就办好”
三大专项行动包括“走基层、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优流程、强系统、深通办”专项行动,以及“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专项行动。
聚焦转作风,佛山市社保系统建立起“政治学习日”制度,设立“社保大讲堂”,推动大学习走深走实。由于社保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市社保局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市社保局局长郭家新等主要负责人带头走基层,一季度共收集基层反映主要问题63个,现场解决26个,本单位推动解决29个,联动解决1个,转相应部门解决7个,并确定10件2022年度走基层解难题事项。
“市社保局正在研究实施首问负责制,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确保基层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郭家新介绍,这一制度杜绝“踢皮球”现象,确保群众办事能够“一办到底”“办就办好”。
聚焦优服务,佛山市社保系统全面梳理业务经办流程,一是在省大集中系统和市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打造便捷、高效、智能的社保中台;二是结合政务服务改革趋势梳理出15个首批上线的高频事项;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异地通办、协同联动”的经办服务新模式,提升社保服务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聚焦防风险,通过完善待遇发放信息比对平台,完善专项检查和内控监督机制,稳步推进“清数”“筑墙”专项行动,创新筹备全市社保业务“专家库”等举措,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风险防范,进一步构建制度、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其中,“清数”“筑墙”专项行动一季度以来接收疑点数据超过280万条,核实率99.99%,整改率近99%。
两项重点工程
向全国贡献佛山好经验好做法
《“3+2”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提出突出DRG付费改革“试点-示范点”重点工程、社保卡“一卡通”重点工程,旨在提升专项工作服务水平。
DRG是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早在2019年佛山就成为全国试点,至今已累积一定经验成效。
按照《“3+2”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佛山市着重巩固DRG付费改革成果,目前已协助完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海区人民医院申报全国DRG示范医院推荐工作;联合市医保部门印发了佛山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DRG付费工作规程等,有效规范佛山市医疗经办服务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医保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下阶段我们还要加强研究,做好分析总结,力争成为国家DRG付费改革示范点,向国家和省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郭家新表示。
社保卡“一卡通”重点工程同样逐步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用卡新格局。目前,佛山市已做好与银联一卡通平台的技术对接前期准备工作,按市人社部门拓展的政务服务范围进行社保卡信息对外共享,进一步在公交出行、文旅体验等领域突破。同时加强社保卡“一卡通”在身份认证办业务、社保待遇进卡、持卡进行报销等社保领域的应用,切实推动全业务用卡、待遇进卡,提升社保卡服务支撑能力。
2022年一季度,高明共引进项目25个,签约投资总额约221.71亿元人民币,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总额221.22亿元。
高明一季度招商引资从体量上实现“开好局”的背后,更令人欣喜的是项目引进的质量。高明一季度新签的25个项目中,“大咖”项目、新兴产业是亮点。
25个新签项目中,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有6个,投资总额为170亿元。其中不乏投资80亿元的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项目、投资20亿元的平谦现代智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投资10亿元的奥斯玛智能装备基地等项目,为高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项目,是近年高明招商引资中少见的现代中药项目,集中体现出高明发展复合型经济的方向。该项目位于荷城街道,总投资80亿元,现代中药华南总部生产基地项目投资30亿元、中医药用花卉种植观光园投资额20亿元、中医药康养产业项目投资30亿元。其中,现代中药华南总部生产基地项目拟共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集医药博物馆、研发、生产、华南区域销售结算中心和进出口经营业务于一体的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基地。
作为国内酱油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早已是高明区制造业的“压舱石”。为充分发挥海天的技术及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季度高明区与海天味业新签了2个重点项目,包括投资30亿元的广东省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绿色之路产业智造示范项目、投资20亿元的佛山天玻包装有限公司轻量化玻璃瓶罐绿色智能制造项目,进一步满足海天产业链发展需求。
此外,农业、文旅项目依然发展良好。一季度,高明引进投资5.5亿元的苗迳畜禽现代养殖示范项目、投资2亿元的慕吉西坑美愿村项目、投资1亿元的“高明红”茶业项目等,为高明农业、文旅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项目支撑。
目前,高明正构建招商引资新机制,推动招商工作质量齐升。高明区经济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围绕打造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的目标,结合复合型经济发展方向,通过招商引资带动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多元开展招商工作,力争全年产业项目招商总额突破600亿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