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科韵北路南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近日,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科韵北路南线隧道盾构机顺利到达K8接收井,标志着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实现全线贯通。
(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全线贯通)
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东起黄埔区科翔路科城变电站,经天河区华观路、科韵北路,在棠下变电站南侧与环城地下综合管廊相连,为构建广州市“一环 N 射多区域”管廊网络系统的关键一环。天河智慧城管廊自开工以来,得到属地区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参建各方积极协调交通疏解、管线迁改、施工用地等事宜,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的胜利。
下一步,市城建事务中心将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以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隧道贯通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2023年实现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等4个市属管廊全线贯通,推动管线入廊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4个市属综合管廊项目由建设转入运营,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形成优质的广州经验。

2022年,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增城开发区”)委托管理范围成功获批拓展至302平方公里;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开发区中排名第66,七年排名大幅跃升123位。2022年,增城开发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341.2亿元、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297.7亿元,进出口总额455.9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9亿美元,新增内资企业6274个、增长50.93%……
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展示了增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成果,折射出增城开发区加速崛起而无法掩盖的光芒。
据了解,增城开发区是广州重点谋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广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城开发区聚焦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培育“芯车显”三大特色产业。
坚定改革步伐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自1988年创建以来,增城开发区历经两次历史性“跳跃”,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至今从未停止改革发展的步伐,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描绘快速发展的精彩画卷,建设成为广州东部枢纽、广州东部门户、东进“桥头堡”。
特别是去年以来,增城开发区提出“一区多园,扩容提质”战略部署,围绕开发区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结合地区产业需求,充分衔接广州东部枢纽发展规划,将广州东部枢纽核心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平台纳入委托管理范围,由原来的99平方公里拓展至302平方公里。
紧扣时代脉搏 在提升综合发展水平上稳中提质
随着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增城开发区正加速崛起,成为增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极。
根据商务部2023年1月发布的最新综合评价结果,增城开发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66名,较上一年度跃升了10名;在东部地区107家经开区中排名第38;7年(2016年—2022年)累计前进123位,迈进国家级经开区中上游水平。在5大类30项综评考核指标中,优势指标数量占比从42%提升到50%,综合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抢抓立法机遇 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赋能强权
增城开发区作为广州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当前正迎来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一部立足于促进和保障增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运而生,并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有利于促进增城开发区创新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条例》的施行,将进一步理顺增城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强权,赋予其市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和其他国家级经济功能区的市一级权限,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平衡广州市优质资源配置,促进增城开发区与各经济功能区联动发展和产业合作。
聚焦产业优化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重拳出击
增城开发区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培育“芯车显”三大特色产业, (下转2版)
先后引进超视界、维信诺、广州增芯等重点产业项目超600个、总投资超45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2022年,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绿天然项目、江铜精密铜导体项目以及九识半导体项目等8个百亿级(投资额或营收超百亿元)项目签约落户;建立产业项目筹建“一个平台、一个方案、一份指引”的“1+1+1”“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分别建立问题及需求清单,服务保障30个重大产业项目动工,以“妈妈式”服务推动问题高效化解。
坚持党建引领 在非公党建工作上抓实抓细
在施行“区政合一”改革后,增城开发区园区发展局起而行之,挑起非公党建工作的责任,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抓实抓细非公党建工作。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组织基础,持续加强开发区的组织建设,建强两新组织党员队伍。
目前,增城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委在册党员400人,党组织数41个,覆盖非公企业52家,建成园区党群服务阵地3个。积极打造党建品牌,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2022年,增城开发区先后获得“双强六好”党组织、党务工作标兵等市级奖项6项,非公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区级奖项7项。
增城开发区园区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增城开发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双区建设”,以“一区多园”战略辐射带动发展,不断增强平台核心引擎功能,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3月18日进入清明防护期以来,传统祭祀、农业生产、踏青旅游等活动日益增多,森林防火形势愈发严峻。白云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各项措施,有效防范节日期间森林火灾发生。
统筹部署,压实责任
制定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系列工作方案,成立6个分片包干的检查工作组开展清明祭扫安全保障督导检查,对全区38处骨灰楼及多处散葬山坟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组织区直单位领导干部定期下沉指导和协助有林镇街、村居,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落实落细。
严控严查,强化巡查
清明防护期期间,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到挂点村督导,重点检查有林村社检查站人员值守和装备配备情况;全区护林员共163名,每日巡山护林全员出动率达100%;在主要进山路口、重点防护点设置临时检查站112个,严控火种进山,收缴进山扫墓人员火种,对进山人员一律扫“防火码”登记;组织“五清行动”排查林地周边仓库、工厂等场所隐患,清理公路两旁杂草、枯枝落叶111.8公里,清理坟边、林边、进山路132.4公里,清理隔离林带249公里。
丰富形式,加大宣传
开展森林防火进校园活动,创新宣传方式,“由孩子到家庭”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在公园、商场、市场、高快速路户外电子广告牌每天滚动播放森林防火标语,利用宣传车和村居大喇叭深入林区、社区开展宣传;在林区主干道、入山口、村庄、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地段悬挂横幅、张贴通告和海报、设置警示牌,截至目前共悬挂横幅280条、张贴通告和海报11900余份、发放《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宣传册10000份;制作动漫公益片《文明祭祀 平安白云》在白云有线等平台播放,大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
严格值守,随时待命
配备区级专业队伍1支38人,镇街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5支共300人,村居级群众义务扑火队76支共760人,全部按照准军事化要求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做好扑火机具和防护装备的维护工作,确保火情信息畅通,时刻保持“随叫随到、说走就走”的战备状态。
开展演练,提升技能
组织开展2023年森林火灾应急“双盲”演练,区、镇2级应急处置力量5支队伍共60余人参与,重点围绕“启动应急响应、扑火力量集结、火场形势研判、制定扑救方案、实施灭火行动、火场清理看守”等6项内容,启用无人机空中侦察、森林火灾自动监测预警等新技术,提高火场研判、扑救和火灾调查工作效率,切实实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提供可靠保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