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不打烊 用坚守书写劳动之美
“五一”假期期间,为给广大市民和游客营造欢乐祥和、整洁有序的节日环境,保障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根据自身职责提前部署、主动出击,节假日坚守岗位,全力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用辛勤的劳动为节日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4月29日至5月3日,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部署值守力量,对辖内主次干道、农贸市场、景区、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位置进行不间断巡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807人次、执法车辆462台次,期间发现并整治乱摆卖、占道经营、乱堆放等“六乱”问题1000余宗;派出燃气安全检查人员676人次,检查燃气企业6家、公共场所962处、燃气场站16个、施工点9个、城中村、出租屋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检查2877户,发现隐患92项,均按照流程落实闭环管理;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24宗,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管理,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协助区民政局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宗。在执法过程中,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坚持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各街道严格落实区域管理职责的监督,督促各街道做好辖区内的巡查和守点工作。
针对市容环境保洁,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前部署工作,在巩固常态化保洁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巡查和保洁力度,以深入精细化延伸为切入点,严格执行晨扫、普扫制度,对城区道路卫生死角、背街小巷实行“地毯式”排查和清理,尤其是对人流量大、易产生垃圾、保洁工作繁重的路段实行重点保洁,不断增加保洁频次,同时督促垃圾运输单位提前调整收运路线,应对节日期间垃圾量激增的垃圾清运及时做好管理工作,做到保洁不留空档,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另外,积极指导属地管养单位从内而外积极开展环卫公厕大擦洗、大扫除工作,对辖区内环卫公厕地面、便槽、洗手池、扶手等使用频繁的公共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消毒作业,对环卫公厕设施设备加强巡查力度,保障设施完好,摆放有序,整洁卫生,确保做到专人管理、随时保洁,全力保障节日期间市民如厕环境。截至目前,共出动环卫工人5216人次、环卫作业车辆1103台次,清理卫生死角96个,清运生活垃圾5218.96吨。
无论是否假期,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都将坚守一线、认真谋划、科学部署、严密落实,通过专人值守和不间断巡逻的方式,加强对沿街商户、商业街、重点道路等区域的市容秩序管控,为来往的市民、游客创造舒适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谢心怡、周耀祥、黎倩文、江健)
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
整治建筑废弃物乱堆放
清洗果皮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第一季度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点评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4月28日,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从化区生活垃圾分类业务培训暨管理工作推进会议。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分类处有关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从化区8个镇街、56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广州市点评会会议精神,通报1-4月份考核情况,围绕《2023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方案》的征集意见、基本架构、主要变化、部分条款考虑四个方面展开培训,讲解了物业小区专项提升、星级小区建设、交督办问题落实等专项行动工作要点。
参加培训的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学习收获颇深,学习了考评细则,找到了管理方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续将加强对自己辖区内的投放点管养维护,全面提高投放点管养维水平,为从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从化区将按照“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要求,继续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合从化实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工作。今年,将高质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按照“回收驿站+模式管理+回收机制+标准设施+保障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2345模式,高标准打造18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
此外,从化区城管部门将继续优化前端分类投放环境,着力打造设施精致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积极探索改造与环境相适应、外表更美观的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提升市民群众分类投放意愿,发挥服务、宣传、督导、带动功能,把垃圾分类工作带到千家万户。(孙浩)
羊城四月,春风浩荡。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总书记要求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推进广州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潮涌珠江两岸阔,风起扬帆正当时。在这个奋进的春天里,广州以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与新风貌。发展机遇奔涌而来,广州全力以赴“拼”出一片新天地。2023年4月27日,广州市政府举行金融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活动暨金融支持广州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强市、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推进会。29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及在穗分支机构负责同志,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负责同志,全市各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广州地区金融机构代表,企业代表,新闻媒体,3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金融支持广州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强市、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拉开序幕,参会单位齐聚一堂,为广州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献计献策、共谋发展。13家金融机构代表现场发言,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广州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随后,广州市政府与29家金融机构签署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的29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丰银行、澳门国际银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中华联合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中国大地财产保险、京东安联财产保险。
本次活动坚持务实为本,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引导金融资源投入到广州实体经济壮大、重点项目建设、改革开放创新、企业做优做强上来。20家金融机构与38家企业签署专项合作项目合计52个、融资金额达4650.68亿元。其中:支持制造业立市1034.39亿元,助力制造业迭代升级;支持科技创新强市339.86亿元,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支持南沙开发开放2343亿元,提速南沙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支持“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933.43亿元,为乡村加快全面振兴、城乡加快高效融合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会后,参会嘉宾分两组赶赴黄埔区、南沙区调研考察,实地把脉寻找投资机遇,加码布局广州热土。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近年来,广州金融运行持续平稳、金融供给有力高效,202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596.15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金融业税收490.4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8.8%。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居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
当前,广州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争分夺秒谋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广州金融系统闻令而动、全速奔跑,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新使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供支撑。2023年,广州将努力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争取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超11万亿元。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服务质量,用足用好政策,争取资源倾斜。力争本外币存贷款争取新增1万亿元以上,余额突破16万亿元;银行机构力争新增信贷8000亿元以上,实现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5%以上,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大力推进“险资入穗”,引导保险资金与我市各个产业基金对接,推动保费收入突破1600亿元,争取增速不低于6%。
珠江奔腾,气势磅礴。千余年海丝起点、百余年革命薪火、四十余年改革先行。广州是投资发展的机遇之城、心选之地。广州市政府与29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必将深化政银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携手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携手共创合作共赢美好未来,为广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展现金融担当、贡献金融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