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的故事•天河篇 | 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什么?也许藏身在街巷村庄中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会告诉你一个生动的答案。广州共有60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已有7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工作。代表和群众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有哪些动人故事?
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调研采访活动,由十余家中央、省级和地方重点媒体组成记者团,深入广州各区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的生动实践。第一站,走进广州天河区。
代表“随手拍”
政府“马上办”!
“2023年5月7日,暨南大学虹口街16号处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的垃圾没有分类。”今年5月7日,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蓝小环在暨南大学走访时,发现一处垃圾未分类,随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在“天河人大”微信公众号的随手拍小程序上发出这段文字,并配图。
几个小时后,暨南大学便在“随手拍”平台予以回复,表示该问题已转学校总务处办理,就生活垃圾分类开展专项整治。5月8日,“随手拍”平台更新办理进度,显示石牌街道城管办已现场督促整改完成。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用时不到24小时。
“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如今“随手拍”已成为天河人大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代表履职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天河区天园街道东晖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广东省人大代表王斌、广州市人大代表邱琇等纷纷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通过“随手拍”履职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2020年10月,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创设代表“随手拍”,充分利用人大代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全天候、全地域、全方位“指尖履职”。人大代表在生活工作中发现问题后,可登录“随手拍”小程序,以图文形式填写意见建议,由街道工委或区人大办转办、交办,确保“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自开通“随手拍”功能以来,各级代表通过“随手拍”等途径,有力推动了天河区市容环境、垃圾分类、市政设施管养、园林绿化、共享单车管理、水环境治理、交通拥堵点疏解等多个领域的近2000宗问题得到解决。其中,80%以上的问题得到立行立改,取得了良好效应。
24小时服务“不打烊”
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石牌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毗邻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仅0.31平方公里的村内,住着超2万名外卖、快递小哥。服务好、发挥好、凝聚好这2万余名外卖和快递小哥,成为城中村治理的一项重点。
为此,石牌街道在绿荷西大街设立了“暖蜂巢·小哥驿站”,免费为外卖和快递小哥提供休憩场所,60多平方米的区域功能设置齐全,小哥们可在此休息、充电、学习。
这是天河区人大石牌街道工委聚焦民生实事、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天河区人大石牌街道工委主任郑少琼介绍,石牌街有149个小区,占全区14.2%,治理难度大。人大石牌街道工委创建“平时+夜间+周末+云接访”模式,做到服务“不打烊”、 接访“不断档”、诉求“不搁置”,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石牌东路二街10号加装电梯问题困扰了业主八年之久,成为许多街坊多年的心愿。这里加装电梯之路一波三折,我们约谈了许多部门,终于在今年4月顺利开工。开工当天,不少老人家眼含热泪向我们表达感谢,特别感动。”在天河区石牌街道绿荷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郑少琼向记者们生动讲述着一件件民生实事背后的故事。池锦玲、王凤丽、刘小毓等多位驻站的省、市、区人大代表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故事。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努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下去,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反映上来,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广东省人大代表池锦玲说。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响应今年“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扎实推进《南沙方案》落地落实,讲好湾区非遗故事,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10日-12日举办。本次非遗系列活动将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本次活动的主会场设置在广州市南沙区创享湾。市民除了能体验粤剧戏服、广彩、广州玉雕、竹编、陶瓷微刻、葡萄牙瓷砖画、香港戏棚、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等非遗项目以外,还将欣赏到香港龙舞、澳门南音、岭南古琴等非遗节目的精彩表演。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有创意文化市集,各类非遗美食、特色小吃、文创手工应有尽有,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品尝和购物体验。
6月2日,越秀区人大六榕街道工委组织六榕联组符玉君、周芹、杨利洲等代表,召开人大六榕街道工委专题听取社区矫正工作情况报告会。
据悉,六榕街司法所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有效预防了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目前,全街在册社矫对象均在管可控,积极回归社会。三年来,六榕街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为0,确保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四个不发生’。”六榕街司法所所长介绍到。
与会代表对六榕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与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表示赞同。代表们一致认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民主与法治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会后,代表们到旧南海县社区实地调研了解在册社区矫正对象人员情况,充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外出审批、教育帮扶、考核奖惩、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等监管措施落实情况。
“社区矫正关系到社会及公众的安全,进而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代表指出“要正确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使社区矫正工作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下一步,人大六榕街道工委将继续落实人大代表监督工作职责,通过听取汇报、视察调研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增强监督实效,切实提升街区治理效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