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规划资源力量留住从化乡愁古蕴——从化区分局多措并举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乡村,乡土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面。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古村落日渐消失,留住和再现古村落文化迫在眉睫。为推进《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化区分局稳步推进从化区1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进程,加强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巡查保护、科学利用与数字服务支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坚强有力的规划资源力量。
勤查勤访,定期监控防微杜渐。为掌握传统村落动态情况,从化区分局要求镇街、村委每月一次巡查,并及时报送巡查表。巡查过程如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落实整改,如发现有违反名城条例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进行破坏性行为的,各镇(街)执法部门立刻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每次巡察犹如“千里眼”、“显微镜”,既能对古村落进行定期监控,又能防微杜渐,及时查找传统建筑保护中村存在的问题,直逼“病灶”,开出“良方”。巡查报送工作开展以来,效果立竿见影,传统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做到了早发现、早监测、早预警、早保护,也逐渐形成传统村落巡查反馈机制,写好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台账。
工作人员定期巡察传统村落
群策群力,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为推进传统村落的统筹保护、利用、传承,“从化区1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项目有序开展。今年从化区政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讨论规划编制成果,对规划需要调整的内容及时开展专家论证会,从化区分局并多次与镇街、村委沟通,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做到勤沟通、勤学习、勤交流。《高田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秋枫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积极对接《高埔创智谷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在编成果。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因地制宜,根据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
活化利用,精心修缮科学运营。接洽并引进大学生三下乡基地、酒店民宿、乡村书屋等运营主体,布局安排手工体验、岭南大师非遗工作室、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村史展示、场景复原、青年社交、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等功能,突出历史要素保护以及文化传承功能,并在现阶段与运营主体、村委共同商讨设计与保护工作,确保未来运营“接得住、用得好、传得久”,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和谐统一。从化区罗洞村原有一座50年前废弃的知青学校,里面还有一个人民公社年代的碾米房和榨油房,一半有屋顶,另一半是废墟,以旧修旧的改造方式,保留了原来的红砖灰瓦,砖木结构,引进了民宿菁木山舍、咖啡窝等,内含课堂主题会议室、木工创作工作室等文化设施,形成生态、田园、木工、游憩等多元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乡创业工作,络绎不绝的游客消费极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如今古村处处散发出新的活力。
科技助力,提供数据服务支持。从化区分局通过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引入专业技术力量,对从化区传统风貌建筑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及三维建模测绘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外业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仅还剩9处(包括3处民居群)即将完成,预计12月底前完成项目入库等工作。通过与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为传统古村落的数字保护和开发需要对多维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存储和显示,为后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研究和开发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下一步,从化区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以及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传统古村落保护传承工作,为从化人民留住乡愁记忆,为广州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规划资源力量。

2023年8月10日,荔湾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广州市荔湾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代表区政府对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报告。与会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度肯定规划成果,并从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规划空间格局、统筹规划衔接协调、加强规划实施监管等方面分别发表了意见,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审议情况,形成审议意见。
《规划》围绕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以“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愿景,谋划荔湾区国土空间新格局。在北片,围绕建设“历史文化核”,以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为牵引,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增强高端要素资源配置功能,打造最具岭南风情、广州特色的“老荔湾”;在南片,围绕建设“现代活力核”,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荔湾”,不断推动白鹅潭商务区、荔湾文商旅活力区、海龙围科创区三大平台建设。
会议强调,应强化《规划》对各专项规划指导约束作用,切实做好过渡期内与现有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协同。《规划》一经批复,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注重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规划动态分析评估、调整完善。同时,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
(荔湾区荔湾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广州市荔湾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现场)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自古以来是中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因此老城区存在众多业主为海外侨胞的房屋。部分业主因常年远居海外,不熟悉国内的不动产登记政策,往往在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时不知所措。
近日,一名业主通过广州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反映,其与另外3名业主共同拥有3间房屋,且均身在国外,故咨询如何委托代理人代其办理不动产析产、转移登记业务。收到工单后,荔湾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与该业主及其代理人进行沟通,耐心详细地告知办理转移交易业务的相关流程及所需资料,加班加点为其排忧解难,并及时进行跟踪反馈,确保其需求得到解决。
2023年7月28日,该业主的代理人将表扬信送到荔湾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对该中心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有担当的工作态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工作实绩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
荔湾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做好“12345”热线工单,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用心用情为市民提供满意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