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海珠湿地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海珠湿地准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系列活动一,公益导赏。在雁来栖自然导师的指引下一起追寻藏匿在自然里的足迹,市民群众通过观察和认识湿地里的花、鸟、虫、树等充满奥妙的自然事物,认识湿地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共享湿地生态之美,共同守护城央绿色生态空间。系列活动二,科普馆参观体验。在海珠湿地一期科普馆,通过观看湿地与城市的全息沙盘投影、参观湿地生态展览和免费听取导师讲解,参与生物多样性幻真互动投影和鸟类翱翔VR体验等互动,学习湿地生态保护科普知识,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除此以外,生态日活动当天下午三点,在科普馆内将会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小卫士”争章活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系列活动三,生态科技互动展。生态保护离不开科技的保驾护航,这次全国生态日海珠湿地专门开展“生态科技互动展”,带领大家认识那些在生态保护领域做出贡献的“科技小伙伴”们。活动丰富,诚邀广大市民游客在“海珠湿地”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
近日,海珠区两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终期评估验收。截至目前,海珠区共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9个,其中在建试点1个。近年来,海珠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以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全域突破。
一是围绕特色选好培育目标。坚持高标准引领,采取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的方式,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围绕海珠区“1+6+N”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在高端服务、会展文旅、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等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对拟申报项目逐项梳理,扎实做好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省级标准化试点14项。
二是立足职能做好精细指导。将标准化理念融入日常监管服务工作中,以促进试点单位提升质量、打造品牌、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多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走访企业,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项目申报、对标达标等方面强化跟踪指导、点对点精准帮扶,不断提高申报单位标准化工作水平。近年来,先后指导8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完成最终验收。
三是以点带面抓好示范引领。以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指导已验收项目单位立足更高起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巩固提升试点工作成效,更好发挥标准化“试点探新路、示范树标杆”的作用,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提升,有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区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24项,其中2项标准入选首批“湾区标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近年来,广州持续优化农业功能布局,打好农业污染防治主动战。推动构建1+3+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持续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悉,广州目前全市农村约有104.39万亩承包地实行流转经营,占农村承包地面积的67.4%;全市健康养殖示范面积占比超80%;全市化肥农药使用总量连续六年实现负增长,对广州全市面源污染防控做出不小贡献,接下来将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倒逼农业产业升级。
2022年秋收时节,广州市从化艾米农场一派丰收景象/南都图库
精心谋划,下好功能布局“先手棋”
今日广州市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发布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彬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展开介绍。
李彬提到,近年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持续优化农业功能布局,打好农业污染防治主动战。推动构建1+3+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即规划布局一张图+打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种植面源污染防控三大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指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绿色食品认证三大绿色转型,持续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编制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构建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
制定设施农用地正负面清单,明确设施养殖业发展方向,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指导各区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编制《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进一步优化规范畜禽、水产养殖行为,有效控制养殖污染。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市农村约有104.39万亩承包地实行流转经营,占农村承包地面积的67.4%。
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南都图库
多点发力,打赢污染防治“主动仗”
李彬介绍道,在畜禽养殖方面,广州先后出台《广州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广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技术》,引导畜禽养殖场合理选择适用技术,就近就地消纳畜禽粪污,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并以“楼房集约科学养殖、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新发展模式,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2021年以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2家、省级现代化美丽牧场4家,示范带动畜禽养殖绿色循环发展。
水产养殖方面,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科技支撑”的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机制,运用财政杠杆引导养殖户开展治理,累计完成连片50亩以上的池塘养殖水治理20.4万亩。
制定印发《广州市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0万亩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目前已完成13.9万亩。
常态化开展水产养殖尾水监测,试行鱼塘养殖水排放报备制度,引导错峰达标排水,有效削减鱼塘养殖尾水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据悉,2022年,广州市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市健康养殖示范面积占比超80%。
种植业方面,制定《广州市种植业氮磷面源流失防控技术指引》,构建“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种植污染全链条防控路径。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广州市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
印发《广州市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广州市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举办全市科学安全用药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培训等,有效促进广州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今年1-7月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54162.63吨和1529.52吨,同比减少0.65%和1.34%。
广州南沙现代渔业产业园/南都图库
生态转型,答好绿色发展“赶考卷”
据悉,广州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制定实施《广州市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推荐技术指引(第一版)》,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最大程度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组建农技“轻骑兵”小分队,奔赴田间地头塘边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打通绿色农技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
召开2023年水稻绿色低碳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倡导绿色低碳种养。引导各区开展“生态农场”示范创建,已创建5家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场”。先后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产业园为平台推广使用节水、节肥、减药、节能等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发布会最后,李彬提到:“接下来,将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倒逼农业产业升级,推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与美丽牧场创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与美丽渔场创建、种植业源头减量与末端减排工作齐头并进,着力打造大湾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