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九佛街道公开招聘政府聘员笔试成绩及面试安排公告
根据《黄埔区九佛街道2023年公开招聘政府聘员公告》,我单位已完成招聘笔试工作,现将笔试成绩及面试安排公告如下:
一、笔试成绩及进入资格复审名单
本次招聘与街道内部遴选2名高素质人才岗同步进行、同时考试,按不超过1:3的比例,在笔试成绩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资格复审名单。
准考证号 | 姓名 | 性别 | 报考职位 | 笔试成绩 | 名次 |
38 | 宋* | 女 | 党建教育岗 | 72.65 | 1 |
32 | 林*廷 | 男 | 党建教育岗 | 68.06 | 2 |
34 | 江*豪 | 男 | 党建教育岗 | 65.74 | 3 |
54 | 黄* | 女 | 专职安监员 | 76.04 | 1 |
41 | 刘* | 女 | 专职安监员 | 70.52 | 2 |
50 | 张*芳 | 女 | 专职安监员 | 68.75 | 3 |
104 | 廖*琴 | 女 | 前台综合岗 | 81.10 | 1 |
87 | 何*慧 | 女 | 前台综合岗 | 77.94 | 2 |
102 | 张*琳 | 女 | 前台综合岗 | 77.77 | 3 |
23 | 龙*琳 | 女 | 统计员 | 73.56 | 1 |
28 | 康*伶 | 女 | 统计员 | 70.71 | 2 |
26 | 何*莹 | 女 | 统计员 | 68.70 | 3 |
17 | 曾*红 | 女 | 高素质(规划建设岗) | 71.65 | 1 |
5 | 毕*康 | 男 | 高素质(规划建设岗) | 71.35 | 2 |
1 | 黄* | 男 | 高素质(规划建设岗) | 70.90 | 3 |
108 | 曾*君 | 女 | 民生事务岗 | 80.67 | 1 |
109 | 戴*平 | 女 | 民生事务岗 | 73.05 | 2 |
113 | 何*杰 | 男 | 民生事务岗 | 71.14 | 3 |
116 | 曾*添 | 男 | 12345热线岗 | 77.88 | 1 |
118 | 杨*芳 | 女 | 12345热线岗 | 76.18 | 2 |
117 | 钟*烨 | 男 | 12345热线岗 | 70.54 | 3 |
二、资格复审
进入资格复审人员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学历学位证、学历学位鉴定证明、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有工作单位的提供)、党员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岗位有要求的提供)等原件到九佛街道办事处二楼209党建办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合格后方可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不通过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资格复审的,将不安排其参加面试,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资格复审时间:2023年9月25日(周一)上午9:30—11:00。中午不提供午餐,考生可在会议室休息。
三、面试安排
时间:2023年9月25日(周一)下午14:30
地点:九佛街道办事处二楼213会议室
(面试安排如有变化,将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考生,请保持报名手机通讯畅通。)
三、其他事项
1.考生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和入职全过程,如后续发现不符合招聘公告要求,将取消其报考资格。
2.未尽事宜,由招聘单位负责解释。
(联系人:冯先生,联系电话:61096192)
附件:笔试成绩汇总表
黄埔区九佛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
2023年9月22日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增城丝苗米是增城区地理标志产品,推动丝苗米产业升级发展成为增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机遇。今年以来,增城区以创建丝苗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抓紧抓实种植加工、协同发展、品牌建设等,全力推动丝苗米全链条发展。
朱村街万亩农田(资料图)
朱村街白水山栖云寺旧址是增城丝苗米的原产地,增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就坐落于此。今年该街粮食播种总面积约15000亩,同比增加2500亩,预计总产量5500吨,同比增产900吨,水稻种植实现100%全程托管、100%集中育秧、100%集中烘干、100%种植高端丝苗米品种“四个100%”的目标,增城区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增城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相继与北大荒农服集团、增禾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田,采取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模式,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促进垦地合作。其中,示范田全过程推广应用北大荒水稻种植辅助直行系统、侧深施肥、宽窄行插秧、全程叶龄管理等技术,植株群体分布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光合作用率高,有效减轻病害发生、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人工劳动量,北大荒增城朱村示范田2023年早稻产量800斤/亩,比周边地块增产120斤/亩。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将北大荒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标准种植技术向大湾区延伸。
同时,增城区注重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聚焦水稻种业、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薄弱点补链、强链、延链,夯实增城丝苗米“三品一标”“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烘干)基础。重点补齐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宜机化设施等短板,2022年以来,朱村街累计改造提升6608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整治撂荒耕地、因地制宜提升耕地地力,改种大豆、番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增效。随着育秧工厂、烘干中心等一批现代设施农业标杆项目相继建成,增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实现水稻种植100%集中育秧、集中烘干,育秧效率提高25%,有效保障万亩大田育秧需求。全程数智化管控、高效节能减排烘干中心产能达180吨/批,大幅提高丝苗米烘干机械化水平,解决粮食晾晒损失大、人工成本高、“靠天吃饭”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粮食干燥环节损失,保障粮食品质、确保粮食丰收入库。
增城丝苗米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双地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增城区坚持从品种培优、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擦亮“增城丝苗米”金招牌。在品种培优方面,增城区实施丝苗米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推广种植优质增城丝苗米,其中新推广增科新选丝苗1号获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在品牌打造方面,增城区强化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宣传建设,通过农业纪实电影、“认养一亩田”、丝苗米产业论坛等途径,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丝苗米品牌价值。2023年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高端米每斤售价超过100元。在标准化生产管理方面,增城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指导村集体成立强村公司,通过丝苗米等农产品销售等,实现三产、二产经营性收益分配,带动当地农民务工,实现“农民变农工”增加收入。
9月20日,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布暨增芯项目封顶活动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增芯产业项目园举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张羚龙,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总经济师谭虹,广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增城区领导赵国生、林怡辉、曾鸿斌、李永强参加。
记者获悉,自去年12月增芯项目动工建设到现在主体结构封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城区在推进该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发挥其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成功引进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并加快促成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建设。
9个月零6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增芯项目建设展现“增城速度”
当天上午,增芯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一座专业的芯片制造厂初具雏形。增芯项目,全称为增芯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从它落户增城之日起,便备受关注。
根据规划,增芯项目将建设月加工能力达2万片的12英寸MEMS制造生产线。MEMS是指利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把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制造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集成系统。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智能传感器芯片大有可为。智能传感器芯片可以应用在电子产品、智慧交通、互联网大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表示,现在手机应用了大量的传感器,例如结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这两种传感器,为终端用户提供更真实的体验、更精准的导航。
增芯项目占地面积达370亩,分两期建设。2022年12月,包括主厂房在内的一期项目宣布动工,到今年9月20日主体结构封顶,用时仅9个月零6天。随着一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目前已转入机电安装阶段,计划今年12月开始设备搬入及装机,预计2024年6月通线。“到今年12月,正好完成‘一年内拿地、开工、装机’的目标,充分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增城速度’”。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城践行“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承诺,为包括增芯在内的重大项目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在增城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设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助力实现全产业链条完整集聚
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特色产业园区是“四梁”之一。去年3月印发的《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增城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领域。
与增芯项目相毗邻的是已投产的越海先进封装项目,沿永宁大道再往东不到3公里是已经量产的维信诺项目(显示面板模组)。近年来,增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相继布局增芯、越海、广东微技术工研院、中微广州等一批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和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覆盖集成电路“四梁八柱”中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和平台等关键环节。基于此,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启动建设正当其时。
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抓住省委“开拓增城”、市委打造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的历史机遇,增城大力整合各类资源,高标准建设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该园区定位为依托广州东部中心,聚焦MEMS特色工艺核心优势,着力打造为产业生态齐全、集聚效应明显、产业能级高端的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包括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仙村园区2个组团,与科教城组团、翟洞组团共同构成以智能传感器制造为核心的“一核两带四组团”泛半导体产业发展格局,为东部中心“3+1+X”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向西联动黄埔,向南联动深圳、东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增城开发区核心区组团为启动区,重点布局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中试、装备、制造、应用等产业功能;仙村组团为拓展区,规划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研发、生产、仓储基地,重点布局电子特气、光刻胶等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
按照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将在生产制造端、装备制造端、创新平台端、封装测试端、材料供应端、芯片设计端、终端应用端等持续发力,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企业集聚区。其中,生产制造端以增芯项目为龙头,持续导入其他智能传感器生产企业,构建覆盖不同技术方向和产品门类、规模化量产的智能传感器生产制造产业链条。装备制造端依托国内刻蚀设备龙头企业和国内光刻机设备领军企业,打造大湾区高端半导体装备生产基地。封装测试端以越海等项目为龙头,服务园区生产制造企业封测需求,并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封测业务。
预计到2025年,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将实现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材料装备-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条完整集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到2035年,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复杂,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在上下游大力协同。增城区将从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优化、人才“引培留”等方面加快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打造增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助力“广东强芯”工程,为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贡献更大的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