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持续深化诉前和解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12月29日,此前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新址,在南海区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和解中心挂牌成立,是南海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标志着南海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和法治化水平贡献力量。
近年来,在行政、司法、社会等各方力量大力支持下,南海法院积极推动诉前和解机制在全区多个层级落地生根,不仅建立了区、镇、村居三级诉前和解体系,还围绕道路交通、消费、医疗、劳动、金融等矛盾高发领域成立专业一体化处理中心,推动实现全区近60%诉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有力地节约了矛盾双方所需的成本,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完善诉前和解体系 实现矛盾就地化解
“其实大力推进诉前和解中心建设,是为了高效化解基层矛盾,进而构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揭牌仪式现场,谈及诉前和解中心的创设初衷,南海法院院长万选才介绍。
据了解,早在2018年,佛山市便印发了《佛山市构建群众诉求服务体系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工作方案》,要求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及12345热线平台等资源,改造提升为群众诉求服务平台(中心)。
作为上述的分平台之一,南海区在2019年6月便成立了区级诉前和解中心,整合了包括人民法院、有关行政单位、社会力量等调解力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进行集中诉前调解。
为降低市民纠纷事项参与调解门槛,提高整体调解效率,在南海法院积极推动下,诉前和解机制在全区多个层级逐步完善。其中,纵向层面依托派出人民法庭,以及联动镇街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和各村居调解力量,还分别成立镇、村(社区)级诉前和解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11月9日,南海法院联合南海公安分局和南海司法局共同揭牌了丹灶镇东联社区诉源治理工作室。而随着这一社区级别工作室成立,短短一个多月,便已成功调解数起包括劳资纠纷在内的基层矛盾,让不少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公正和效率。
除了纵向构建区、镇、村三级诉前和解网络外,针对近年来道路交通、消费、医疗、劳动、金融等矛盾高发领域,以诉前和解中心为“总枢纽”,横向构建了7个一体化处理平台和40个调解点。
其中,以道交纠纷为例。为了有效提高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能力,南海法院联动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区司法局以及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受理纠纷19087件,调解成功12303件,调解成功率达64.5%。
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实现就地化解,相应地,南海法院受理的道交诉讼案件也逐年下降。据南海法院消息,当前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诉讼案件,已从2017年的1902件下降至2022年的790件,案件化解社会效果呈现明显提升。
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据统计,诉前和解中心持续运作,截至目前已导入各类纠纷145888件,占同期民事收案的115.85%,调解完成141300件,调解成功63395件,调解成功率为44.86%。其中,还有56116件案件无需经过诉讼即可得到解决,累计实现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化解纠纷数量超过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0%。
优化整体服务质效 打造和谐社会环境
消未起之患、医未病之疾、治无事之前。为了有效节约更多司法资源,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新揭牌的诉前和解中心新址还在人员配置和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优化。
“和解中心原来只有5个调解室,现在扩充到了12个,可以满足更多市民同一时间办事需求。”南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屈定武介绍,为了提升调解质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新中心将在原来22名专职调解员的基础上,增聘45名特邀调解员和特邀专家调解员,“其中不仅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包括住房建筑、医疗、消费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做实做细基层矛盾化解工作。”
在实际调解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有些纠纷事实已经完全清楚,但矛盾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的客观情况。为了高效实现止诉息争,南海法院不断深化调裁一体工作,推动“和解+速裁”机制深度融合。
“在新和解中心,如果矛盾事实清楚,且调解双方始终没法达成一致,我们还能够迅速组织双方开庭速裁,加快矛盾化解。”屈定武表示,为保障诉前和解与速裁工作流畅衔接,南海法院把37名员额法官、53名书记员和22名专职调解员编成10个包括家事纠纷、金融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在内的调解速裁团队,推行“门诊式”审理模式,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为充分发挥专业化审判在促进调解标准和裁判标准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南海法院还把调解速裁团队分别配置在机关民商事审判部门和负责民商事审判的人民法庭,由所在部门负责指导调解速裁团队业务,并组织调解员进行培训,讲授调解技巧及相关法律问题,在对口指导的基础上,逐步推动由相对固定的调解员负责跟进类型纠纷,不断发挥专业化审判在促进调解标准和速裁标准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
据悉,通过诉前调解、速裁立案审查、速裁审理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南海法院实现了98%以上进入诉讼的民商事案件都经过诉前和解中心前置调解,在诉前和解工作的有力推动下,法院受理案件的平均增幅有效下降,真正构建了人民群众解纷成本更低、法院司法公信更高、社会治理效果更好的一站式解纷体系,让群众的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万选才表示,南海法院将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借助诉前和解中心的诉源治理能力,把诉前和解中心的建设优势与配套制度优势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效率,逐步实现从诉前调解——速裁快审——执行督促——信访化解等一条龙、全链条的解纷服务,真正做到“形成纠纷解决快车道,奏响社会治理大合唱”,进一步推进诉前和解机制不断向基层延伸,助力打造“枫桥经验”的“南海样本”。
时光不负努力,付出皆有所获。日前,顺德区教育局公布2021学年度办学质量考核结果,陈村镇8所学校获评2021学年办学质量A等次教育事业单位,较2020学年新增2所上榜,全镇小学获评A等次学校比例达到50%,位居全区首位。办学质量A等次!陈村8所学校上榜。
高中(1所)
顺德区青云中学
小学(7所)
顺德区陈村镇吴维泰纪念小学
顺德区陈村镇新圩小学
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
顺德区陈村镇勒竹小学
顺德区陈村镇潭村小学
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
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小学
顺德区青云中学
2022年,青云中学秉承“正德,厚生,立业,助人”的办学理念,遵循“质量核心、文化引领、全面改革”的办学思想,发扬“自强不息、不坠青云之志”的学校精神,全面提升质量,建设“最美校园”,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学校办学质量持续大幅提升。
青云中学继2018-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顺德区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进步奖”,2021年接连获得了“顺德区普通高中教学成果突出贡献奖”“顺德区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顺德区先进学校”和“顺德区2020学年度办学绩效评估A等次学校”,2022年再获评为“顺德区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顺德区先进学校”和2021学年度顺德区办学质量考核“A等次学校”,青云教育集团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质教育基础集团培育对象”。
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得到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中学生报》与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的“自主德育”“厚生课堂”和集团化办学进行深度报道。
吴维泰纪念小学秉承“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从“竞秀文化、竞秀德育、竞秀课程、竞秀课堂、竞秀队伍”等方面构建“竞秀教育”特色,大力推进课堂改革,培养积极生长者。
学校连续13年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顺德区办学质量考核A等次学校”,2021年被评为“顺德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2022年被评为“顺德区课程与教学改革种子学校”“佛山市基础教育首批课改实验项目培养学校”“广东省教育厅读一本好书先进组织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优秀家长教育学校”,语文科组被评为“佛山市优秀示范科组”。
2022年,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屡获佳绩,获奖超过800人次。
新圩小学是一所有90多年办学历史、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秉承“日新致雅”的校训,以“强身心,立雅品,善思变,亮礼乐,求美境”为培养目标,教育特色突出,教学成绩优异,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2022学年,新圩小学再次获评顺德区办学质量考核“A等次学校”。此外,学校民乐团多次荣获省市区器乐大赛金奖,科技小组多次夺得省市区竞赛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民乐示范学校”“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佛山市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市区两级青年文明号”“顺德区书香校园”“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碧桂花城学校从孩子的素质发展需要出发,多角度激发、挖掘孩子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达到最佳发展状态。学校在“本道教育”的引领下,在德育、英语、读写、艺体、科技、乐道园、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特色道路上缤纷绽放,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基础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小学生日常英语教学试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佛山市一级学校”“全国首批作文教学百强校”“百佳作文教学特色示范校”“顺德区十佳民办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安全教育基地”“顺德区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健康促进师范学校”“佛山市文明校园”。
2021学年,碧桂花城学校再次获评顺德区办学质量考核“A等次学校”。此外,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学校教师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25项,市级奖项10项,区级奖项17项;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6项,市级奖项27项,区镇级合计300余项。
勒竹小学是一所有着70多年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精品学校。学校践行“让校园成为生命拔节的家园”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引中华神韵,育拔节少年”的拔节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以“演讲”特色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培养敢说、善说的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被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广东省绿色示范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陈村镇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
近三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顺德区教学质量进步最大的十所学校之一。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类演讲比赛、科创比赛、艺术比赛均获佳绩。
2021学年,勒竹小学开创了陈村镇小规模学校荣获区“A等学校”的先河,在顺德区2021学年中小学办学质量考核工作中,被评为“顺德区A等学校”!
潭村小学位于美丽的潭洲湾畔,《三字经》作者区适子故里。学校以“适子教育 大家潭小”为办学理念,以“创办适合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为办学愿景,着力打造一所经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精品学校。学校先后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文明校园”等省市级荣誉,2021学年,学校再度获评“顺德区办学质量A等次学校”,并且连续两年获评“顺德区先进学校”。
2022年暑假,学校在镇委镇政府、潭洲村两委以及热心企业家、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校园的加固改貌工程建设,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录播室、创客室、电脑室、图书室、心理团辅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各类高标准功能室场一应俱全;适子园、科创园等建设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活动和学习场所,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让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潭村小学更勃发生机与活力,与周边湾区快速化发展相得益彰。
中心小学秉承“和谐发展 润养生命”的办学理念,以和美的校园生态和温润的教育艺术为主线打造“和润教育”品牌特色,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构建体验式和润课程体系和“三礼四节”德育活动。全校教职工勠力同心,锐意创新,作育英才,硕果累累。
自顺德区启动办学绩效评估以来,学校4年获评“顺德区中小学办学质量A等次”,多次获评“顺德区先进学校”,连续两年获佛山市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二等奖;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绿色校园”“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佛山市文明校园”“佛山市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学科示范教研组”“佛山市优秀家长学校”“顺德区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
青云小学秉承“正德厚生,立业助人”的青云精神和“立青云之志,育凌云少年”的办学理念,坚持 “习武强身,尚武修心”的办学特色,培养志存高远的凌云少年。在青云精神的鞭策下,学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屡创佳绩,学校武术特色三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级奖励。
学校曾被评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佛山市巾帼文明岗”“佛山市平安校园”“佛山市少先队红旗大队”“佛山市第三、四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佛山市武术特色学校”“佛山市武术进行校园示范学校”“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文明校园”“顺德区义务教育阶段第一批素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顺德区办学绩效评估中,青云小学被评为顺德区2019学年、2020学年、2021学年办学绩效评估“A等次学校”。
成绩凝聚汗水,鼓励积蓄力量。陈村镇将不负所托、砥砺前行,以“办高品质教育 建高质量学校”为抓手,深入实施顺德区教育“四好”工程,深挖“名校+”内驱动力,坚持硬件提升与内涵发展同向发力,教师成长与学生成才并驾齐驱,聚力办好孩子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12月的西安河,蜿蜒而曲折。虽然正处枯水期,河面却依旧开阔平静。从空中俯瞰,仿似一条碧玉带萦绕在高明大地上,闪亮、澄澈。家住河边的高明区荷城街道东寨村民谭伟明说,这段时间以来,西安河越来越美丽。
西安河面貌转变,源于高明区今年实施的改革攻坚项目——水环境整治。高位统筹,创新驱动,生态治理,今年高明区水环境再上新台阶,交出国考断面均值达标、市考断面努力消劣、内河涌水质持续改善的好答卷。
高位统筹
从“九龙治水”到“九牛爬坡”
河涌污染,“现象在河,根源在岸”,河道整治只能解决部分污染问题,要从根源上改善水环境,需采取内源治理、截污治污、水资源配置等综合措施实施全流域系统整治。以往,高明水环境治理涉及多个部门,整治工作偏向“条块分割、多头治水”的传统模式,呈现“九龙治水”现象。
打破“九龙治水”,高明区今年创新成立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挂帅,指挥部下设专门的办公机构,成员从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抽调,合署办公。各镇街、各重点单位也相应成立治水办或工作专班统筹治水工作,升级配强全区治水力量。
指挥部成立后,从8月至11月底,高明区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多次组织全区水环境治理专题会议,并专题部署农业污染治理工作及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等。其他分管区领导也经常组织镇(街)、部门研究部署水环境治理工作。以往“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局面消失了,替代的是“九牛爬山,个个用力”的治水新格局。
过去几年高明已经建起了秀丽河堤围景观公园、丽江水廊、明湖、智湖等一批生态景观项目。图为明湖公园。
得益于高明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高位推动,今年,高明区修编完成主要河涌“一河一策”,实现“一河一策一图一表”挂图作战,更新全区河涌“四个清楚”,为水治理工作提供详实信息支撑。各镇街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尝试,提升河长巡河护水效率,成绩得到市河长办肯定。在总河(湖)长带领下,全区150名河(湖)长积极履职巡河。截至11月底,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6486次、发现并解决问题3186宗。
政企联动
创新举措全民治水
位于高明区明城镇泰康山下的石塘村委会,空气清新、环境秀丽。村前池塘水体清澈,在周围美丽绿植衬托下熠熠生辉。村级河长、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梁剑锋说,过去村民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村前塘,导致池塘异味较重,水环境较差。今年通过将村前塘纳入水环境治理内容,政企联动,全民治水,池塘环境优美了,水质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随着人口增多,加上水体不流动,很多村前塘不堪重负,污染严重,历来是水环境治理的大难题。高明区治水办今年将村前塘水质目标纳入到水环境治理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村级河长作用,调动村民参与治水积极性,同时创新思路,政企联动,引入社会力量参加乡村水环境整治。
以石塘村委会下石塘村为例。该村村前塘水面面积4.42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计划将村前塘打造为水上游乐园,同时也能增强水体流动。
项目负责人伦翠颜介绍,未来,村前塘将安装喷淋装置,引入游船。喷淋和游船翻动,都能带动水体流动,可以改善水质。池塘内还会种植适量水浮莲,并定期更新。由于水浮莲在生长期会吸附水中污染物质,而定期更新可以防止水浮莲在水中枯萎分解产生二次污染,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
为加强水环境治理效果。据了解,高明区治水办还于日前印发了《高明区农村水环境“百村大比武”活动方案》,计划每半年开展一次农村水环境“比武”考核,进一步发动各自然村开展村前塘和养殖池塘治理,形成党员干部组织推动、塘主租户管治尾水、广大村民共同监管的全民治水新格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