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祖庙街道以“一小区一方案”推进完成17个老旧社区改造
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祖庙街道花园社区群乐街小区变了:小区道路拓宽,车辆通行更加方便;昔日坑坑洼洼的人行道,如今变得平整;居民楼往日的破旧墙面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鲜艳的木棉花。
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群乐街小区,日前,据禅城区祖庙街道消息,2020年至今,祖庙街道以“一小区一方案”,推进了1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改造社区共13个,受惠居民达33826户。
群乐街小区建于1991年,现有户数398户,因建成年代久远,房屋残破,设施老旧,私搭乱建现象严峻,环境卫生脏乱不堪,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对小区升级改造的意愿强烈。经过深入摸底调查,祖庙街道将其纳入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范围。
老旧小区大家都想改,但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祖庙街道推行“一小区一方案”,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并将居民意见融入改造方案中,让改造项目由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优先将居民眼前最现实、最急迫的诉求纳入改造项目。
在群乐街小区改造中,祖庙街道秉持着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擦亮“面子”,也要夯实“底子”的总体思路,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内的道路、人行道,停车位优化、“三线”整治以及部分楼体外立面等基础设施列为改造的重点。
在园丁新村小区提升改造初期,祖庙街道及社区居委通过改造方案宣讲会、居民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宣传及调研工作,不断收集居民的改造建议,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为小区改造出谋划策,让居民成为设计家园的“总设计师”。
如今,园丁新村小区停车位规整有序,往日的“蜘蛛网”早已不见踪影,地面平坦整洁……
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3年,祖庙街道计划推进19个小区改造项目,并将其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管理、注重长效”的原则,致力提升居民居住感、获得感、幸福感。
禅城与上海有色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9日,2022SMM有色金属产业年会暨2022SMM黑色产业年会暨大宗商品贸易高峰会开幕式在禅城区举行。禅城区经科局、祖庙街道与上海有色网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商品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大宗商品交易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转型升级探索经验。
会议分为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多位国内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资深分析人士齐聚一堂,解读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走向及金属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趋势和机遇。
现场还举办了佛山季华大宗商品交易基地意向入驻企业签约仪式,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事处、佛山季华大宗商品交易基地运营管理方广东海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高明英皇卫浴有限公司、广东森利物资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代表进行签约。
据了解,佛山季华大宗商品交易基地2021年由祖庙街道发起成立,至今已引入金属贸易类企业超过40家,未来致力于打造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多层次、多品类、多模式的大宗商品交易基地。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表示,希望通过与上海有色网的战略合作,为佛山企业链接国内有色金属和大宗商品交易资源,服务佛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禅城区作为制造业大市中心区的服务力、辐射力、带动力。
上海有色网高级副总裁卢嘉龙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有色金属产业为切入点,与禅城区、祖庙街道加强合作,助力禅城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发展。
禅城区副区长李健荣表示,禅城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直播电商等集聚发展,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体系,构建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优质生态。
12月29日,此前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新址,在南海区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和解中心挂牌成立,是南海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标志着南海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和法治化水平贡献力量。
近年来,在行政、司法、社会等各方力量大力支持下,南海法院积极推动诉前和解机制在全区多个层级落地生根,不仅建立了区、镇、村居三级诉前和解体系,还围绕道路交通、消费、医疗、劳动、金融等矛盾高发领域成立专业一体化处理中心,推动实现全区近60%诉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有力地节约了矛盾双方所需的成本,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完善诉前和解体系 实现矛盾就地化解
“其实大力推进诉前和解中心建设,是为了高效化解基层矛盾,进而构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揭牌仪式现场,谈及诉前和解中心的创设初衷,南海法院院长万选才介绍。
据了解,早在2018年,佛山市便印发了《佛山市构建群众诉求服务体系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工作方案》,要求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及12345热线平台等资源,改造提升为群众诉求服务平台(中心)。
作为上述的分平台之一,南海区在2019年6月便成立了区级诉前和解中心,整合了包括人民法院、有关行政单位、社会力量等调解力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进行集中诉前调解。
为降低市民纠纷事项参与调解门槛,提高整体调解效率,在南海法院积极推动下,诉前和解机制在全区多个层级逐步完善。其中,纵向层面依托派出人民法庭,以及联动镇街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和各村居调解力量,还分别成立镇、村(社区)级诉前和解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11月9日,南海法院联合南海公安分局和南海司法局共同揭牌了丹灶镇东联社区诉源治理工作室。而随着这一社区级别工作室成立,短短一个多月,便已成功调解数起包括劳资纠纷在内的基层矛盾,让不少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公正和效率。
除了纵向构建区、镇、村三级诉前和解网络外,针对近年来道路交通、消费、医疗、劳动、金融等矛盾高发领域,以诉前和解中心为“总枢纽”,横向构建了7个一体化处理平台和40个调解点。
其中,以道交纠纷为例。为了有效提高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能力,南海法院联动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区司法局以及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受理纠纷19087件,调解成功12303件,调解成功率达64.5%。
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实现就地化解,相应地,南海法院受理的道交诉讼案件也逐年下降。据南海法院消息,当前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诉讼案件,已从2017年的1902件下降至2022年的790件,案件化解社会效果呈现明显提升。
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据统计,诉前和解中心持续运作,截至目前已导入各类纠纷145888件,占同期民事收案的115.85%,调解完成141300件,调解成功63395件,调解成功率为44.86%。其中,还有56116件案件无需经过诉讼即可得到解决,累计实现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化解纠纷数量超过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0%。
优化整体服务质效 打造和谐社会环境
消未起之患、医未病之疾、治无事之前。为了有效节约更多司法资源,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新揭牌的诉前和解中心新址还在人员配置和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优化。
“和解中心原来只有5个调解室,现在扩充到了12个,可以满足更多市民同一时间办事需求。”南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屈定武介绍,为了提升调解质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新中心将在原来22名专职调解员的基础上,增聘45名特邀调解员和特邀专家调解员,“其中不仅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包括住房建筑、医疗、消费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做实做细基层矛盾化解工作。”
在实际调解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有些纠纷事实已经完全清楚,但矛盾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的客观情况。为了高效实现止诉息争,南海法院不断深化调裁一体工作,推动“和解+速裁”机制深度融合。
“在新和解中心,如果矛盾事实清楚,且调解双方始终没法达成一致,我们还能够迅速组织双方开庭速裁,加快矛盾化解。”屈定武表示,为保障诉前和解与速裁工作流畅衔接,南海法院把37名员额法官、53名书记员和22名专职调解员编成10个包括家事纠纷、金融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在内的调解速裁团队,推行“门诊式”审理模式,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为充分发挥专业化审判在促进调解标准和裁判标准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南海法院还把调解速裁团队分别配置在机关民商事审判部门和负责民商事审判的人民法庭,由所在部门负责指导调解速裁团队业务,并组织调解员进行培训,讲授调解技巧及相关法律问题,在对口指导的基础上,逐步推动由相对固定的调解员负责跟进类型纠纷,不断发挥专业化审判在促进调解标准和速裁标准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
据悉,通过诉前调解、速裁立案审查、速裁审理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南海法院实现了98%以上进入诉讼的民商事案件都经过诉前和解中心前置调解,在诉前和解工作的有力推动下,法院受理案件的平均增幅有效下降,真正构建了人民群众解纷成本更低、法院司法公信更高、社会治理效果更好的一站式解纷体系,让群众的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万选才表示,南海法院将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借助诉前和解中心的诉源治理能力,把诉前和解中心的建设优势与配套制度优势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效率,逐步实现从诉前调解——速裁快审——执行督促——信访化解等一条龙、全链条的解纷服务,真正做到“形成纠纷解决快车道,奏响社会治理大合唱”,进一步推进诉前和解机制不断向基层延伸,助力打造“枫桥经验”的“南海样本”。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