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广州市推进“五个示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广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全国先行先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致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东西部协作、汇聚港澳台和海外侨胞力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个方面起示范引领,不断谱写“我们”在广州的时代新篇章。
这十年,我们致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方面作示范,同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组织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举办高层次研讨,组建专家智库,加强行政决策咨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校课程和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区举办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座谈会50多场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3000多人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实现民族团结从青少年抓起。构建面向全社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思想格局,在广州广播电视台常设《民族同心圆》栏目,设计“民族同心圆”LOGO和动漫MV,开发“同心同圆”原创IP和表情包,在广州塔等地标建筑、公交亭、公信屏等投放主题公益广告,全方位展示广州各族群众团结奋进、同心筑梦的时代风貌。举办“羊城遍开石榴花、携手共绘同心圆”等活动,筹办“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打造番禺区儿童公园等76个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越秀区登峰街等1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和24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示范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这十年,我们致力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作示范,用心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推进落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项计划,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对口协作、劳务输出、创业帮扶、旅游发展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民族地区和市内各族干部群众的交往交流。加强来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同城化待遇、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通过申领居住证、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途径,有效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在全市2999个劳动就业网点和329个法律援助站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帮扶和法律援助。建立1个市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络站、10个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站、23支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和企事业单位建设101个“民族之家”,提供便利的民族融居服务。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民族团结进步、共建美好家园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湖南蓝山县驻花都区流动党总支带领3万多名异地务工的各族群众积极参加创文创卫等活动,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流动党组织。
这十年,我们致力在强化东西部协作方面作示范,全心携手各族同胞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州始终把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投入财政援助资金,选派扶贫干部,助力贵州毕节市、黔南州所有贫困县、村摘帽出列,超过200万人脱贫;助力新疆疏附县、西藏波密县和四川甘孜州3个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广州市连续三年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考核中被评定为“好”,在开展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等方面创造了典型经验。加强对新疆的产业、智力、民生帮扶,建成新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帮助受援地培训医疗卫生人才319人,组织动员广州教师援疆190人次,开展“穗疏云课堂”等教育协作,让广州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援疏附持续发力。帮助西藏波密县发展野生抚育天麻1200亩,推出“广深援藏双城号”“广佛援藏同城号”地铁宣传专列。组织开展“穗疏青少年交流活动”“吃一碗拉面、交一个朋友”等系列品牌联谊活动,在全国率先推行内地民族班承办学校“混班、混宿、混餐”,不断深化东西部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由广州援疆工作队设计、新疆疏附少年演绎的岭南传统龙狮表演《民族团结一家亲》,在第十三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勇夺一等奖。2021年2月,广州市6个集体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4人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这十年,我们致力在汇聚港澳台和海外侨胞力量方面作示范,暖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广州毗邻港澳,港澳台侨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众多。广州结合穗港澳台四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的特点,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开展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发展行动,推进“五乐计划”落地见效,通过“乐游广州”深化穗港澳青年交流交往,“乐学广州”支持港澳青年学习研修,“乐业广州”支持港澳青年实习就业,“乐创广州”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乐居广州”强化港澳青年住房教育医疗等保障。全市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46家,吸引港澳台1408个创业项目、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青年落户,产生专利1401件,获得创投资金10.13亿元。引进培育估值过亿的创业企业15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港澳子弟学校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精心打造“海归小镇”“侨梦苑”“创享湾”等平台,建设华侨博物馆,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扎根广州、圆梦湾区提供高品质服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和祖国向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这十年,我们致力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示范,精心构建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制定出台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和五年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将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工作要点,建立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民族事务法治建设,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创建等政策文件,切实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民族团结”创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组织建设内容。将民族工作事项纳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民族工作治理“最后一公里”。建设“智慧民宗”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水平。
十年硕果丰,石榴籽籽实。我们一切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十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在全国、全省率先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的宝贵机遇,奋力推进广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2022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广州城市民族工作)
(图: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图:研究新一年发展规划)
(图:街道主要领导给企业送温暖)
2022年12月30日,西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粤晖同志带领分管领导章剑辉副主任和社区建设办,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听汇报,摸情况,送温暖,给企业送上新年祝福,与企业负责同志一起研究企业发展大计,鼓励企业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同舟共济,街道力争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调研中,陈粤晖书记一行先后走访了广东热风有限公司、广州新俊略有限公司和广州奥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广州热风有限公司,大家结合公司的运行模式,一起研究如何在新的一年落实企业发展规划,拓展市场,扩大经营。在广州新俊略有限公司,大家对市场未来形势进行评估,研究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的措施办法。在广州奥益管理有限公司,企业反映在疫情影响下的运作情况和经营困难,街领导与企业负责人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搞活提升企业园区业态的设想。
通过调研,街道领导班子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了解了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可以更好的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做好服务,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当前,西村街经济社会发展,要抓机遇抓重点抓落实,坚持优化辖区营商环境,鼓励园区物管方对进驻的企业适当减免租金,业主与租户共同分担疫情带来的影响,通过放水养鱼稳商,街道与区招商职能部门联动,加大对辖区的招商力度,要求街道相关部门好做辖区企业服务,对企业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扎根西村。
陈书记强调,给企业送温暖,就是要我们千方百计做好服务,做好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街道的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要沉下去,贴近企业,了解实情,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楼宇企业进行全覆盖集中走访,积极对接企业需求,精益求精抓服务,用心用情解难题,助力企业重拾信心,做大做强,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近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广东省2022年认定的三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700家,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完成率和总量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999家,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抓实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整体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2022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达385家,同比增长24.3%,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277家)的138.90%,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首次突破700家,达到738家,同比增长31.0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2022年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99家(2021年583家),同比增长71.3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32家)的107.19%,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
2021年,我区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4.5亿元,研发投入比上年增加6.12亿元,同比增长21.55%,增速位列全市第四;研发强度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72%,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是广州市四个正增长的区之一。
2022年多项科技创新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引入高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采取自建、联合、引进等方式布局一批科技研发平台。首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注册落地并高效运营;先后推动元宇宙产业学院、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5家产业研究院创建,推荐17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电二局、中新汽车成功认定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填补我区高水平企业研究院空白。目前,我区已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个。中新镇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获批第八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区首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广东北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广州“种子独角兽”企业榜单,广州新莱福磁材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广州“高精尖”企业名单。
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增科院成功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我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新增2家市级孵化器。目前,我区市级备案登记孵化器20个,登记面积34.32万平方米;众创空间6个,登记面积2.95万平方米。持续拓展侨梦苑“一苑多区”,2022年已推动2家园区通过侨梦苑分园区评审,建立侨梦苑创新创业驿站5家,2023年可形成“1个核心区+13个分园区”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一园区一特色”。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