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获全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
详细内容

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获全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

时间:2023-05-11     人气:252     来源:增城日报     作者:
概述:......

  近日,全国水利行业优质工程最高奖项——“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获奖名单公布,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上榜。

  据了解,该工程位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增江画廊”景区的下游河段,以景观工程为主导,多专业联动,涵盖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

  工程起点为光辉大桥,终点为初溪拦河坝,总长度约13公里,其中下游段的6.5公里河段为广东万里碧道建设试点项目,已先后被评为广州“第一条水岸共治碧道”“广东万里碧道特色案例”、 2022年广东省十大“最生态”碧道,还被水利部评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221.png

  初溪枢纽工程段    刘志峰 摄

  水资源有保障  水安全已提升

  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初溪水利枢纽调度,将水位控制在6.0米高运营高程(珠基高程),兼顾城建、水力发电的同时,为城市供水、航运、灌溉、交通等提供有力保障,活化增江水资源利用。目前运营水位将荔湖及荔湖湿地有效连通,丰富滨水水岸形态,实现区域河湖水系连通。

  根据《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及《增城市水系规划》,增江干流堤防规划防洪标准20-100年一遇。工程所在河段堤防已整治达标并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堤顶6米宽防汛路通畅,区域水闸、泵站完善,下游初溪拦河坝合理运营调度。

  该工程自2020年12月投入运行以来,经过“龙舟水”、超巨型台风“圆规”、特大暴雨的考验,工程安全可靠,整体面貌保持良好。

  保护修复水生态  丰富生物多样性

  工程通过采取湿地建设及生态护岸建设等举措,将滩地内商业鱼塘养殖改为湿地水源涵养区,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同时有效修复岸边生态,为动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物种多样性。

  同时,划分出鸟类重点活动范围,保护鹤之洲、圣皇洲鸟类生存环境,新增无人岛供鸟类繁衍栖息;建设观鸟设施、科普设施,为市民开展鸟类观察和休闲活动提供平台。将堤内鱼塘、滩地进行生态化改造,与增江联通形成生态湿地,构建生态河塘、江畔湿地景观,完善河道和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河道蓄洪、净化水体能力,进一步提升增江水质。目前增江水质常年优于Ⅲ类水标准,部分时段达Ⅱ类水标准。

  构建景观与游憩系统  尽览水岸宜人景色

  整个工程依托增江画廊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条件,划分出鸟类重点活动范围进行保护与低强度开发,通过河滩地改造、鱼塘联通、设置鸟类活动保护区及觅食区,最大限度还原动植物生境,水生动物种类、鸟类数量丰富,植被繁茂,保育鸟类多达一百多种、一千多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巨型“鸟巢”。

  令人惊喜的是,首创三层立体碧道,全线贯通慢行道、骑行道、登山步道、水上游道,串联沿岸鹤之洲湿地、樱花园、荔湖湿地、圣皇洲、初溪拦河坝等多元场所,与观鸟摄影、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相结合,尽览“双塔锁江”“千鸟归巢”等水岸宜人景色。

  该工程还借用“双塔锁江”的历史人文典故,结合增江画廊的元素,设计具有强烈识别性LOGO,在建设范围内节点醒目位置通过立体雕塑、地刻、喷涂等形式贯穿整个游线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增江文化品牌的宣传,提升增江碧道的知名度;沿线配备碧道标识系统、公厕、自行车停靠点、垃圾桶、休闲廊架、夜景照明等人性化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

  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升级

  该工程还以增江为纽带,通过碧道试点建设,联系并促进沿线产业的提档升级。打造碧道+文化创意(1978电影小镇)、碧道+宗教文化(雁塔寺)、碧道+赛艇运动(皮划艇中心)、碧道+生态保育(鹤之洲与圣皇洲)、碧道+智慧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等,综合突出服务优势、生态优势及旅游产业优势,构建多样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助力增城乡村振兴、城市升级。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