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获全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
近日,全国水利行业优质工程最高奖项——“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获奖名单公布,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上榜。
据了解,该工程位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增江画廊”景区的下游河段,以景观工程为主导,多专业联动,涵盖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
工程起点为光辉大桥,终点为初溪拦河坝,总长度约13公里,其中下游段的6.5公里河段为广东万里碧道建设试点项目,已先后被评为广州“第一条水岸共治碧道”“广东万里碧道特色案例”、 2022年广东省十大“最生态”碧道,还被水利部评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初溪枢纽工程段 刘志峰 摄
水资源有保障 水安全已提升
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初溪水利枢纽调度,将水位控制在6.0米高运营高程(珠基高程),兼顾城建、水力发电的同时,为城市供水、航运、灌溉、交通等提供有力保障,活化增江水资源利用。目前运营水位将荔湖及荔湖湿地有效连通,丰富滨水水岸形态,实现区域河湖水系连通。
根据《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及《增城市水系规划》,增江干流堤防规划防洪标准20-100年一遇。工程所在河段堤防已整治达标并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堤顶6米宽防汛路通畅,区域水闸、泵站完善,下游初溪拦河坝合理运营调度。
该工程自2020年12月投入运行以来,经过“龙舟水”、超巨型台风“圆规”、特大暴雨的考验,工程安全可靠,整体面貌保持良好。
保护修复水生态 丰富生物多样性
工程通过采取湿地建设及生态护岸建设等举措,将滩地内商业鱼塘养殖改为湿地水源涵养区,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同时有效修复岸边生态,为动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物种多样性。
同时,划分出鸟类重点活动范围,保护鹤之洲、圣皇洲鸟类生存环境,新增无人岛供鸟类繁衍栖息;建设观鸟设施、科普设施,为市民开展鸟类观察和休闲活动提供平台。将堤内鱼塘、滩地进行生态化改造,与增江联通形成生态湿地,构建生态河塘、江畔湿地景观,完善河道和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河道蓄洪、净化水体能力,进一步提升增江水质。目前增江水质常年优于Ⅲ类水标准,部分时段达Ⅱ类水标准。
构建景观与游憩系统 尽览水岸宜人景色
整个工程依托增江画廊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条件,划分出鸟类重点活动范围进行保护与低强度开发,通过河滩地改造、鱼塘联通、设置鸟类活动保护区及觅食区,最大限度还原动植物生境,水生动物种类、鸟类数量丰富,植被繁茂,保育鸟类多达一百多种、一千多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巨型“鸟巢”。
令人惊喜的是,首创三层立体碧道,全线贯通慢行道、骑行道、登山步道、水上游道,串联沿岸鹤之洲湿地、樱花园、荔湖湿地、圣皇洲、初溪拦河坝等多元场所,与观鸟摄影、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相结合,尽览“双塔锁江”“千鸟归巢”等水岸宜人景色。
该工程还借用“双塔锁江”的历史人文典故,结合增江画廊的元素,设计具有强烈识别性LOGO,在建设范围内节点醒目位置通过立体雕塑、地刻、喷涂等形式贯穿整个游线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增江文化品牌的宣传,提升增江碧道的知名度;沿线配备碧道标识系统、公厕、自行车停靠点、垃圾桶、休闲廊架、夜景照明等人性化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
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升级
该工程还以增江为纽带,通过碧道试点建设,联系并促进沿线产业的提档升级。打造碧道+文化创意(1978电影小镇)、碧道+宗教文化(雁塔寺)、碧道+赛艇运动(皮划艇中心)、碧道+生态保育(鹤之洲与圣皇洲)、碧道+智慧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等,综合突出服务优势、生态优势及旅游产业优势,构建多样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助力增城乡村振兴、城市升级。

增强履职本领 强化责任担当
5月9日下午,广州市政协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辅导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贻伟作专题辅导,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潘建国主持会议,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洁峰及市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参加辅导会。
专题辅导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推进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政协智慧力量”为主题,组织与会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观看了《春到岭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广东纪行》视频资料。
李贻伟在作专题辅导时指出,市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要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魂,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聚焦市委工作部署,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广州落地落实。
李贻伟强调,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广州城市特点、政协工作特色、个人能力特长,脚踏实地,抓住重点,心无旁骛,发挥优势,弘扬敢闯敢干的优良传统,集中精力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做优做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展现使命担当。
李贻伟要求,全体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要更加深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人民的关心厚爱,深刻体悟总书记对广东、广州工作的勉励指导,把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增强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文化馆承办,岭南画派纪念馆协办的“金色华章山河颂——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将于5月11日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翰墨园正式开幕。
“金色华章山河颂——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
为弘扬岭南画派艺术特色,以精品力作激发文艺新活力,陈金章先生将个人画作135幅捐赠予广州市文化馆收藏。本次展览将精选出其捐赠作品中的36幅创作作品和26幅写生作品,以陈金章先生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山石树木、云雾流川等风貌作品为展陈核心,加深广大市民朋友对中国画、中国文化以及岭南画学深入传统、兼容并包精神的理解,提升人们人文素养和审美判断。
陈金章先生师承“岭南画派”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诸先生,并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形成浑厚又秀雅的独特面貌,将岭南画派山水画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画作气象恢宏,意境幽深,通过雄壮跌宕的笔势将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表现得淋漓尽致。市民可以漫步在翰墨园的群山叠水,沉浸于纯朴素雅的文化氛围,透过名家画作饱览祖国名山大川,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展览将从5月11日开始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6月26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