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工程质监站党总支组织观看电影《暴风》
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爱国情怀和干事创业的信心,充分发挥党史题材电影作品的教育作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党总支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电影《暴风》。
《暴风》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领衔出品的红色谍战电影,该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汕头秘密交通站为故事背景,讲述我党隐蔽战线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夺取胜利的英雄故事,影片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制作精良,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
观影结束,站党员干部职工对影片的情节和教育意义进行了热烈的谈论交流,认为影片用特别质朴的镜头真实展现了那段峥嵘岁月里一个个平凡的无名英雄,他们的牺牲值得被永远铭记!大家都认为这次集中观影活动是一堂生动的党课,对于个人的思想进步具有深刻的影响,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工作,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质效为广州住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推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同志于2023年5月11日带队赴增城区调研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工作。局总畜牧兽医师彭聪同志及有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李世通同志首先来到增城区小楼镇河盛汇公司调研大刺鳅生产养殖工作。在详细了解基地建设、种质资源养护、科技支撑、市场销售等情况后,对大刺鳅养殖产业发展前景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勉励企业:一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强化种质资源繁育养护,发展增城本土特色养殖品种,打好种业翻身仗;二要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挖潜扩能,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前中后端全链条联动,打造特色养殖产业;三要讲好品牌故事,依托农耕文化,加强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随后,李世通同志来到正果镇正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稻谷烘干基地建设情况。在详细了解生产设备、烘干能力、市场需求、投入成本等现状,李世通同志强调:一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和改扩建烘干中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加快补齐粮食烘干短板问题。二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鼓励开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户解决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三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增产增收。
最后,李世通同志在小楼镇政府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增城区种粮大户代表、农企代表亲切交流,深入探讨农民种粮收益与种粮积极性的关系问题。在听取农企、农户详细介绍目前种粮投入成本、销售收益、政策补贴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后,李世通同志指出,农民是种粮的主体,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国家的“米袋子”才会更有保障。一要持续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发挥农机购置、土地流转、种粮补贴、机械插秧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减轻农户种植成本,保障合理种粮收益。二要攻坚克难,在产业痛点、堵点、难点发力,深入开展种业振兴行动,优化品种结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托管服务,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不断提升质量效益与竞争力。三要完善产销对接体系,畅通市场销售渠道,加快品牌打造,充分拓展价值链、增长点,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推动,我公司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发生很大转变,经营状况也得到改善,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1%,利润总额增长26.51%……”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市纪委监委派驻市管企业第二纪检监察组调研座谈会上,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介绍。
此前,该纪检监察组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相关人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违纪违法人员的同时,督促企业党组织狠抓作风整肃,并通过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专题会商等形式,推动该公司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修订“三重一大”重要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深化整治国有企业领域腐败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在严肃查处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同时,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挖案件背后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和责任缺位,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腐败和作风问题仍然存在。其中有违纪违法人员腐化堕落、监管人员失职失责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由地方纪委监委向国有企业单独或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推动国企党组织完善内控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堵上“靠企吃企”的后门。
一些国有企业在决策程序和日常监管上存在漏洞,特别是缺少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约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留下可乘之机。“我们在办理宏桂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有成案中发现,该公司存在管党治企政治责任弱化虚化,贯彻国企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搞腐败、顶风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导致国有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等问题,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纪检监察建议深刻剖析何有成案暴露出的制度缺失、监管缺位等问题,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持续净化集团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修订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实施办法和“三会”议事规则,建立完善招标管理办法、贸易业务合规指引等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清单,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坚持分类施策、靶向施治,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福建省纪委监委聚焦国有企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以及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关键岗位,结合相关案件查处的情况,以案促改,督促制定工作规则和权责清单,健全完善投资决策、招标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十一届福建省委第一轮巡视14家省管企业期间,推动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773项,并开展专项整治。同时,探索在26家省管企业试运行“省管企业政治监督电子平台”,通过建立监督数据库,多角度、全方位信息比对分析,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省管企业经营状况及企业高管廉洁情况,堵塞权力运行中的漏洞。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一体推进“三不腐”全过程,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推动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云南省纪委监委探索将廉洁因子融入国企文化,加强清廉国企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特色廉洁文化品牌、廉洁文化示范基地。四川省纪委监委选取全省近年来查处的国有企业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摄制专题警示教育片《“企”途》,编印《忏悔实录》警示教育读本,打造“清风堂”廉政文化基地,通过开展廉政谈话、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身边人”职务犯罪庭审等,教育引导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