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增城,理想人居,农村环境整治提升转变
自2018年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增城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高位推动,夯实整改实效,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标准化整治向品质化提升转变。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攻村庄清洁、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整治和农村“厕所革命”等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全域开展“五个美丽”行动巩固提升整治质量,奋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全力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8年以来全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查漏补缺建设项目209个,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879.41千米,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全覆盖工作任务,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省40%以上和市75%以上的要求。
二、推动河道整治全面提升
按照广州市总河长令第8号下达的任务要求,增城区已全面完成了240宗共计约25万平方米疑似涉水违法建设整治任务。通过整治,全区累计打通巡河通道28393米,截污纳管63910米,河道整治全面提升。
三、超前完成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目标
增城区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危旧房拆除奖励实施方案》等政策,结合“四小园”等工作共同推进农村泥砖房清理整治。2020年共清理破旧泥砖房6284间,面积193794.14平方米,完成率分别为153.76%、173.69%。
四、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全区3214条自然村设置垃圾收集点共3431个,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2020年还新打造增江街大埔围村等8个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生活垃圾收、集、运效率进一步提高,逐步建立以焚烧发电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填埋兜底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理格局。
五、提前完成“厕所革命”任务
坚决推进乡村公厕、农村户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区累计建成乡村公厕431座,成功创建新塘镇瓜岭村公厕、增江街大埔围村公厕等一批高标准乡村公厕;按照先改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100%全覆盖。
六、积极推进村庄清洁与示范创建工作
全区各镇街常态化组织开展“干干净净迎小康”村庄清洁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美丽宜居村220条、特色精品村36条。
七、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
增城区组织实施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村级工业园厂房、围墙外立面风貌管控和厂区周边绿化美化。严格按照环保治理标准,整治、清理、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推动村级工业园全面实现环保达标。
八、实施田园“洗面”工程 建设美丽田园
以“三清一改”为重点,通过开展田园垃圾清理,全区累计拆除危、弃房1.8万间,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1万处, 284条行政村100%完成“三线”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看护房”清理整治,推动田园“洗面”工程再上新台阶。
九、加快提升乡村风貌建设
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公园之城为目标,目前,全区284条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区共建成349个公益性、开放性小公园、小花园。结合村容村貌提升,100%完成全区3014个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工作任务。
十、提升景观绿化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近年来,增城区积极挖掘资源禀赋,实施产业带动景观提升工程,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广东省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第一名,今年前三季度,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554万,旅游收入达76亿元。
十一、“乡村众采”小程序上线 全民参与众采工作
2018年,“乡村众采”小程序上线,街坊可在该小程序上反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等九类乡村人居环境问题,同时还能采集乡村亮点,展现增城美丽乡村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一面。“乡村众采”的上线鼓励了全民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三年行动,精心部署 高位谋划 扎实推进
未来,增城区将坚决咬定“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阶段目标,衔接“五年见到显著成效”要求,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全市推动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维良副主任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春运形势和客流特征,听取春运各项准备工作进展和意见建议,研究安排疫情防控、运力组织、运输衔接、安全生产、出行服务、宣传引导等有关工作。
中宣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卫生健康委、应急部、气象局、铁路局、民航局、总工会、团中央、国铁集团等春运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
为了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地方木版年画保护经验,佛山市博物馆精心组织的“岭南吹来和煦风——佛山木版年画特展”,包括了门神画、门画、神像画、观赏画、新年画等共86件佛山木版年画,即将前往近两千公里之外的河北武强,全面展示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与文化。展览将于2020年12月25日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开幕,2021年1月24日闭展,展期为一个月。
门神“寿”字持刀将军
还我河山·收复台湾
梅花童子·鱼灯童子
北帝坐镇(左)关帝坐镇(右)
上图为福禄寿三星,下图为弄琴赏月·庆贺丰收
小丨科丨普
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民间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佛山木版年画,始于宋元,兴于明,盛于清和民国早期,清初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年画齐名,并称“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刚劲,配色浓郁;硍硃填丹、金银粉彩绘等特色技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加富丽堂皇;内容多体现岭南地区民众的风俗习尚,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深受百姓喜爱。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强是北方重要的木版年画产区,其年画生产起于宋元,明代初年已经趋于成熟,清代时年画生产已经成为武强重要的产业,年画作坊难以胜数,武强县城南关成为全国重要的年画集散中心。武强年画线条粗犷、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设色鲜亮,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年画题材广泛,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山水、花鸟、人物、动物、花卉、神像、戏曲故事、神话传说、时事新闻、组字花谜等品类繁多,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和北方民族文化习俗。武强木版年画也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佛山和武强作为中国南北两大代表性年画产区,其年画历史发展轨迹相似,但审美风格与文化内涵各具特色,佛山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而武强木版年画则是北方麦黍文化的形象载体。它们都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两地人民的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这些木版年画是研究两个文化区域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文化艺术发展、创新的宝库。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藏品丰富,木版年画保护与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许多值得佛山学习借鉴的经验。希望以展览为媒,促进佛山和武强木版年画在新时代获得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岭南和煦的暖风吹拂北地武强,一起品尝中国年的味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