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道日衰
第十七章 大道日衰
1.【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2.【注解】
前面的一章圣人教导后世学人如何入道,是由下至上的不断地往上追寻到无形的大道。这一章由上至下,看清楚大道的迁移,大道的衰落,世人应当救之。这两章是非常的连贯的。
在太古的时候,人心比较淳朴,有许多人自然归于本真,天真而无邪。那时候世人离大道是最近的。有点类似于佛陀所说的正法时期。世人大多对大道深信不疑,而且言行合乎大道。怀道之君无为而治,世人可能仅仅是知道君主的存在,没有感觉到君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帝尧时候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民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君王的恩德对我有什么相干啊。老人很自得的这样唱,他说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我这样劳作而得,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皇恩浩荡。可老人却说我们衣食无忧、生活安泰,是因为我们勤于劳做,和你尧并没有任何关系。人常讲大爱无边、大善无形,施恩不记的尧并非没有政绩,而是有大德无边,生民碌碌,普受其恩泽而不能觉察,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看着老人很惬意的样子,尧王身边的一个人讲:“这都是尧帝的功德”。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日渐衰退了一些。这可能对应于佛陀所说的像法时期了。可以看着佛像能够回忆起佛陀当年的教化。如同在周文王的时代,文王的仁德布于四方。周文王这样的怀道之君,怀柔感化百姓,如同红炉点雪,未遇则化。世人推崇大道,崇尚仁德。世人此时还会主动的亲近大道,亲近怀道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有很高的荣誉。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又衰落了一些了。世人对大道有些畏惧了。世人觉得要入道已经存在着畏惧的心里了,觉得畏难了。为道的艰难的确让人望而生畏了。孔子这样的大仁大德之人,也曾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这里也不要吓退了许多追求大道的人。这部书里面,圣人老子给世人信心,我的道,甚易知甚易行,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金刚经上说,如果有人读这部经书,觉得不惊不怖,非常的稀有。这样的人能够读的进去,而不会觉得害怕。如果看了金刚经觉得畏惧了,就说明自己的缘分还没有到的。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又继续衰落了。这对应于佛陀所说的末法时期了。世人对大道不仅没有畏惧了,反而侮辱它了。因为觉得这些东西都过时了,也是迷信了,没有什么用了,就侮辱它了。对怀道的人没有尊重的心,觉得这么穷,没有什么权力地位有什么了不起的。对经典没有了敬畏之心,看不懂也不想看懂,觉得是伪经,不仅仅是辱没经典,甚至毁坏经典。世人包括许多所谓学术界的权威或者名人,可能都认为某些经典是假的,这可是要非常的慎重的。世人听到别人宣说正法,无法生起正信来,反倒大笑。在这部经典中,老子也预料到了,明白告诉世人,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里圣人老子也非常的怀念太古的大治。太古时期,百姓都很纯朴,可以不言而信。其次有知有识,就逐渐会滋生了欺伪等恶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平时说世风日下,道德倒退了。或者如佛家说的逐步的走向末法时期。老子因见世道日衰,想恢复太古的大治。太古之治是理想中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接近世界大同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向往着人类美好的生活,人们不分国家、不分阶级和不分种族,大千世界臻于一家。马克思、恩格斯等西方圣哲主导的是通过外在、唯物主义的方式来实现共产主义。当今世界生产力水平、物质发展水平已经足够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了,只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而已。如果单纯的崇尚唯物主义,可能永远都无法满足人们的物欲。世人欲壑难填,物质极度丰富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如今人们上天入地,无休止的贪婪的挖掘着地球上的资源,污染着地球家园。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就曾大声疾呼:如果人们不改变自己,不进行移民外星球,只能够在地球上生存200年了,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贪婪基因造成的。所幸的是这部经典圣人老子告诉我们,造物主并未把贪婪写进我们的基因中。我们的贪婪如同铜镜上的锈迹而已,是可以通过修行把锈迹去掉的。人们如果继续朝着外在物质的方向寻求理想的社会的话,就如同夸父追日一样,最终会渴死在自己的欲壑面前。全球的科学家曾经在一起探讨,二十一世纪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返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去寻找智慧。中国的老祖宗很清楚,人们生活的幸福、国家的大治,需要反求诸己,而不在外在。只要把自己认识清楚即可。印度著名的人类导师克里希那木提说过:人人都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达到自由的境界,只有每个人的意识改变了,全社会的集体意识才能够发生变化。假如每个人都像老子形容的太古时期那样,世界大同就得以实现了。西方有哲学家说:单纯崇尚唯物主义是二十世纪的最大失误。佛家和道家所讲的唯心并不是和唯物相对的唯心,万法唯心造的唯心是非唯物主义非唯心主义的。
(1)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下知有之。太古时期,人心淳朴,普通的黎民百姓都知晓有大道的存在。太古时期,君主为得道的上天之子,与天道合一,行不言之教。太上,指太古。下,指黎民百姓。太古时期黎民百姓虽然知道有君王,但是却可能没见过君王。君王只是退居幕后无为而治。史记记载尧王在位时,上承天命,下顺民心,为政勤慎俭朴。他测定了四季,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他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古代得道的君主非常重视百姓的意见建议,舜有诽谤之木,尧有欲谏之鼓。就是说,尧帝在堂设一大鼓,称为欲谏之鼓,谁要是想给帝王提意见,只要去敲响大堂上的鼓,尧帝就会出来听取不同意见。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置进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上面,用以打通治国途径,招来进谏的人。当然关于尧还有很多故事,围棋也是他造的,尧教自己的儿子丹朱下围棋。可以说尧王在位时政治清明、民风淳善、天下安宁和世风祥和,这与他的德行密不可分。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百姓逐渐摆脱了混沌,起了知见,与道为二,但此时道的障碍比较小。这时虽然知道有道,犹没有离道多远,还无须刻意亲近于道。
(2)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亲之、誉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风再往下,百姓离道渐疏远,才开始有亲近道的想法。世人如果离家没有多远,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家,就不会刻意想找什么时间回家了。如果离的远了一点,就会考虑找时间常回家看看的。交朋友也是这样的,如果已经很要好的朋友了,根本都不会见外,不会刻意去亲近,不会刻意去迎合对方。这时虽然知晓大道的可亲,然后亲近于大道,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物欲横流,还没有太多是非毁誉的事情。
其世风再往下,这时人欲横流,人们有了分别心,知道什么东西昂贵,什么东西便宜。这里也呼应了前面不贵难得之货。老百姓中的偷盗行为日益增多了。老百姓开始分别是非,善恶。百姓在议论夏桀的恶行,而在赞扬尧舜的美誉。这时虽然有毁有誉,但是心里对真常之道感到自信而不畏道。人之初,性本善。这里所说的善并非与善恶相对的善。自性之中没有是非的分别。百姓不喜欢美名、美誉,也不会对有些行为深恶痛绝。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不尚贤,使民不争。如果标榜贤人,百姓就会趋之若鹜了,都想建立功名,成为贤人。如果存在分别心而赞誉尧,而非毁夏桀,不如忘记毁誉,没有分别心,融于大道。这么看来世人爱憎分明,所谓敢爱敢恨实在是痛苦的源头。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一句话世人经常用来形容爱情,可是背后庄子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这里要找到原文,语义连贯起来一起看就知道了。泉水干涸,鱼儿相互挤在陆地上,用湿气滋润,用唾沫沾湿。吹出湿气和唾沫就如同鱼儿在赞美尧帝而非议夏桀,这么辛苦的呆在陆地上忍受痛苦,不如回归江湖去了。江湖代表着自由自在的大道。那里是鱼儿的家。有这种分别心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有了这种分别心就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死亡的灾祸。如同鱼儿被带到了干涸的车辙中,远离了江河湖海。难怪伊甸园中的禁果长在了知善恶树上,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这就有了原罪了。如果没有吃了禁果,就不知道尧帝有多高尚,夏桀有多坏了,也不会有任何的痛苦了。与其在这里赞誉尧帝的美德,诋毁夏桀的丑陋,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忘记了善恶的分别,回归于无善无恶的大道了。
(3)其次畏之。
其次畏之。其世风再往下,而人们的欲望逐渐变得坚固,遮蔽了大道了。世人去道益远,而都畏道很难再亲近了。从太古往下,人心的遮蔽程度不同,犹如遮蔽在心镜上的污垢逐渐增厚的过程。如何入道是很辛苦的事情,世人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了。即使是孔子,一开始也未必就能够轻易的入道的。他曾经向老子求道,可见孔圣人的谦虚。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发心求学,到七十才可以做到从心而不逾矩。可以看出孔子是到了晚年才悟道了的。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颜回了,他的德行和悟性最高了。颜回能够做到三个月所言所行都不离仁德。而其它的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才能安守仁德了。由此可见为道的艰难了,的确有点令人望而生畏了。颜回没有妻子儿女,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颜回明白了心性,明白自己身上的无价珍宝,无须外求。“穷释子,口称贫”,其实身贫道不贫。孔子儒家的圣人、颜回儒家的复圣尚且如此,可见为道之难。世人大多畏难了,觉得修道的生活太艰苦了,还要放弃那么多正常人的生活。世人大多忍受不了清苦的戒律,就在这世间苟安了,过一天是一天了。现在寺庙里面很多老人,到岁数大了才慌忙去寻找归宿了。在这个阶段虽然畏,但仍然大概知晓真常之道而不敢轻侮。
(4)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世风再往下走,人们都反其道而行,开始诋毁妙道了。有些人信心不足,半信半疑的。也有些人是完全不信的了。前面人们还相信有大道,只是觉得大道太难了。不信大道不要紧,反而去诋毁它。不信经典不要紧,反而去毁坏经典,说经典是伪经,这就是罪过了。后面有相应的章节解释的,根器最厉害的人听了大道,就会精进的修行。中等根器的人听了大道,将信将疑,有尝试一下的愿望,可是又畏惧艰难了。下等根器的人根本就不信了,笑话大道如此的荒谬了。如果不惹得大家笑的,就不足以为道。这里老子勉励修道的人,不要顾及别人笑话自己修道,坚持自己的道路了。老子也帮世人鉴定一下哪些是正信的载道之言。大道的形迹在万事万物之中。世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不知有道。人在道中不知道,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幸福中不知幸福。人们以功名利禄为重,贪求名利,全然不信有此真常之道了。老子说到这里,感叹道,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身居高位的人不再相信有此真常之道了,在下面的老百姓也就不再信有道的存在了。可是既然百姓已不信有大道的存在了,而在上的明君,就理当身体力行无为之道,以启迪百姓信大道。这里的信,不是迷信,而是摆脱迷心的正知正信。
以上(1)、(2)、(3)、(4)四点主要阐明世道愈流愈下。
(5)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犹兮其贵言。太古的怀道之君做什么事情非常重视其言。前面说了世人对大道有半信半疑的,也有全信的,也有全然不信的。作为君主就非常重要了,一般世人很相信上面的人说的话。君主一言九鼎,就会让世人深信不疑。怀道的君主恐怕背离大道,失去自然了。身居高位的人应当清净自正,百姓自会清净自化。在上位的人只重劝勉,可是并不能有德行做出表率,也不能让世人深信大道。齐王好紫衣,楚王好细腰。齐景公喜欢穿紫色王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楚王喜欢细腰女子,于是全国的女子都用不吃饭的办法减肥。从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身居高位的人德行如此重要,如果他们喜欢什么,百姓就会喜欢什么。在高位的人更要慎言慎行,要给老百姓做出表率。君主带头践行大道,世人即使不知晓大道是什么,可是还是会老老实实去追寻的。
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怀道的君主通过教化,使得百姓回归大道。这里也呼应前面的章节,为而不恃,功成不居。百姓男的耕地,女的织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慢慢的就归于大治了。可是似乎君主并没有什么功劳似的,老百姓都是自己靠天吃饭,没有依靠皇帝。虽然天下大治,可是百姓却不知道原因何在,就归功于自然了。圣人老子有恢复太古大治的愿望。怎么样才能恢复太古无为之治,不言而信,无为而成。使老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人人功成事遂,而浑然不知有道,仅如此而已。老子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主。他的言教多责身居高位的君臣,不能清静自正,启民盗贼之心。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能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希望恢复太古之治。
第十六章 上溯大道
1.【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2.【注解】
前面两章,有一章说如何找到大道,另外一章说如何找到怀道的人。这一章教导世人修行的方法,除了要找到好的老师,还教导后世学人作静定功夫,此示功夫的方法。这里也呼应前面如何能够长久。如果能够符合天道就会长久。实际上一章中老子两个反问“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实际上都是修心的方法。谁能够像浑浊的污水一样,放置长时间后,慢慢的变得清澈。谁能够安宁寂静久了之后而获得新生。后世学人有许多疑问觉得道德经各个章节之间的顺序是否乱了呢?道德经原文也不叫道德经,关令尹喜命名为老子,没有句逗,也没有分章节。后世学人以为竹简顺序可能会弄乱了。但是从这里来看,上章刚讲完徐而静之后,这章就讲至虚守静的入静方法,非常的连贯。
上章说很难找到怀道的人。不仅仅是怀道的人难以区分,就连真正的经典是真是伪,都可能被世人误解。有些自命不凡的学者,甚至一些学术界的权威,对于佛学未曾深入研究,就认为自己是佛学专家、佛学权威。他们不彻底了解佛教的真谛,乱加批评,贸然提出《楞严经》是伪经的谬论。佛经上说,在末法时期,楞严经是最先被毁灭的一部经典。其余的经典,逐渐的被毁灭失传。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当今很庆幸楞严经还存在世上,我们还能够轻易的得到经典来研读修习。在道德日衰的今天,我们应当用血汗来保存这部经典,更应当将它的精神发扬光大,为普通大众宣说正法。它也是是最后一部从海路传入中国的佛经。后世学人以浊乱的心而读其书,茫然不知老子所宗,不知道教化的良苦用心。如果不能领悟其心而只是看其所写的东西,可能会惊怖而不入。佛陀在金刚经中说,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果不是上善根人,绝难契入老子和佛陀所言。可是世人不要产生畏难情绪。这部经典中老子也说了,易知易行,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而已。世人只要持之以恒的修行,一门深入,总有一天能够顿悟。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经典,就认识了怀道之人,也会和古圣先贤心灵相通了。一下子找到了几千年以来的老师了。
人们对真正的道,正信的佛法可能会缺乏慧眼去识别,正所谓正法眼藏。人们对真正怀道之人,可能也缺乏慧眼去分辨。佛说颠倒众生,世人就像被绳子从脚吊起来一样,苦不堪言,而且所看到的都是相反的。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不用追求实际的形象去见大道。前面章节说大道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抓也抓不着,就是要告诉世人不能够用实际的形象来去找大道了。如果世人看到展现在面前实际的形象,而且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反而要非常的当心,是不是人行邪道了。前面也讲了是无象之象,无状之状。没有固定的形状的。这和金刚经中所说如出一辙。不能以色见如来,不能以音声求如来。否则就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到如来了。如果在修习禅定的时候,看到了佛,或者听到佛叫你,那么就是人行邪道了,不能真正的遇见如来。世人在修行的时候,想念佛祖的心情过于迫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好的开始。但是如果出现了如来幻象,看到了如来或者听到了如来说话,可能就不是见道,而可能是暂时走偏了。
后世学人对待真正的怀道之人和经典都应当怀有恭敬心。俗话说心诚则灵。怀道之人也在寻找有缘人,他们对自己的徒弟和学生是非常的爱护的。如果张良不是几次三番的下河去帮黄石公捡鞋子,也不会得到真传。我们的先师孔子都曾经很谦虚的向老子请教,更何况我们呢。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几千年前,我们的先师对大道如此的诚恳,真可谓是我们求道人的榜样了。孔子有志于求道。老子送别孔子的时候,临别赠言说道,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财物,仁义的人送人善言。可是我不富不贵,没有什么财物可以送给你的。我愿意送给你几句话。当今之世,聪明而能够深谋远虑的人,为什么经常会遇难而几乎置于死地。这实在是喜欢讥笑人的是非。嘴巴善辩而世事通达的人,经常引来灾祸,实在是由于喜欢扬人之恶,喜欢在背后议论人是非。为人之子,切勿以己为高,这样在家族里都难有立锥之地。为人臣子,切勿把自己摆在上面,希望你能够切记。孔丘顿首满怀感激的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老子此言,非常的诚恳真切。孔子都能够这么谦虚的求道,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圣人默罕默德生活的年代在唐代,他也谦虚的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1)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得道的人除却情欲,内心清净,至于虚极。专心致志,安守清净。诸葛武侯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是人身上的天机。如果能够持静,内心就会像浑浊的污水慢慢变的清澈。物极必反,静极则动,动极则静。内心虚静到了极点,就会开启自性智慧。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钟就会变慢下来了。佛教的净土宗劝说世人专持佛名号,专心致志的一心念佛,直至内心一直处于禅定中。如此守静,在甚深禅定中,可谓笃了。佛陀苦口婆心教人念佛法门,但是人们觉得这么高深的佛法,这么简单的方法如何能够有成就呢?都带着怀疑的心来看待,也难怪佛家会把疑心作为一种毒来看待。世人对佛所说半信半疑,或者全然不信。就像医生给病人开了药,甚至都煎好了,送到嘴边,但是病人却不相信这个药有用,也不相信自己有病。
(2)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前面说了圣人老子处于静定中,可是如何能够将心安定下来呢?这里是教导世人安心的方法。老子说,我的功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万物并列呈现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却不为所动,不为外在的境界所影响,只是观其归于根本,如此而已。万物本来没有,大道生天地万物。虽然万物千态万状,会引发世人的喜怒哀乐,可是这些并列呈现在我前面,我只是观得当体全无。万事万物不断地产生,变化迁移,怀道的人能够看到其变化无常,都各自归于根本。虽然孕育出了生命,地球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在寻找阴阳匹配的另一半、寻找与德相配的位置,但是每个人都会归于寂静的根本。外境纷纷扰扰,怀道的人就像看电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万物并作也包含了妄念不断的在脑海闪现,怀道的人在观念头的起落。这里圣人老子教导世人入定的功夫来的。有一句禅语:如龙御珠,游鱼不顾。如同龙嘴巴里含有一个宝珠,虽然鱼儿在面前游来游去的,可是龙对这些小鱼小虾不管不顾,只是继续游动,嘴巴里还是含有宝珠,不会轻易张口去吃它们。因为龙知道,如果开口去吃它们,可能能够带来一时的快活,可是宝珠却丢掉了。修行人在念佛的时候,一句佛号就相当于宝珠,念佛人为龙的传人,小鱼小虾为那些妄想杂念。不要管妄想杂念的起落,不要可以去压制它们,还是专心的念佛,妄念慢慢就会平息了。就像前面说的浊水就会慢慢澄净下来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老子既然勉励后世学人如此做功夫,只需要至虚守静即可,但是唯恐学人不信,产生疑虑。
(3)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向下又自解说,世间万物如同花木一样枝叶繁茂,有枯有荣,总有落叶归根,花儿凋谢之时。落叶归根又会滋养新的生命。妄念不断攀缘,似乎枝叶不断生长,可是妄念的根本在于静定。国家在战乱分仍的时候,如同一锅沸腾的热开水。如果以仁德安抚民心,慢慢就会恢复安定了。人生来就是归于静定的,这是上天的本性,也是每个人的根本所在。人对外感于物就会产生妄动,这是本性的物欲。世人如果要养心莫过于清心寡欲了,就能够归于本性。
(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根曰静。前面说万物各归其根,妄念也各归其根,这里就直接点出来了,这个根就是静。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至虚守静的功夫。静为人的枢纽,为心的天门,为天机。静为智慧的根本。佛家讲戒定慧。严持戒律就能够远离物欲,内心进入静定的境界,内心处于静定中就会开启智慧的天门。有很多人说定慧是有根本的分别的,也可以这么说,静定是阴,智慧是阳。可是静定是智慧的根本,静定是智慧的体,智慧是静定的用。静定会产生智慧,如同静定是根,智慧是繁茂的枝叶。正如六祖所说: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世人不知道根本和枝叶,不知道轻重。根为安静、柔弱、谦卑和处下。
静曰复命。静定就能够恢复先天的性命。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这个性就是性命。修行人修持静定到了极点,可能就能够获得重生。两千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如同凤凰涅槃,恢复了先天的性命,找到了真我。天命为每个人共同之性,自性之中体现了天命。古诗有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地上每一条江河里面都有一个月亮倒影。天上的月亮比喻天命,是地上每一个月影的共性。每一个江河里面的月亮都是倒影,都能代表着天命。这里用每一条江河来比方每一个人,这个月亮就是天命,江河中的月影就是自性了。天命的本性都影射到了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自性之中都体现了天命。只是由于物欲的遮蔽,不能够显现出来罢了,而且不知道自己含有天性。
(5)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命曰常。如果能恢复先天的性命,就能大彻大悟了脱生死了,就知晓大道在天地间常行不怠。在天地万物之中似乎存在着大道的形迹。复命使得世人恢复天性,回归本有的自性,找到先天本有的天真无邪,就称为常。性,是真常之道。性,左边是心,右边是生,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知常曰明。如果能知道大道常行不怠,就称之为明。如果能够恢复自性,就知晓了真常之道。每个人本有的真心,可以照天照地,犹如点亮了心灯。佛家有传灯录的典籍,这个名字起得很形象。圣人在世间所传的就是心灯,照亮世间的黑暗。如果除却了无明,就称之为明了。
(6)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大道常行,就会对天道没有存敬畏之心,这样可能就容易掉以轻心,引来灾祸了。如果不知道人固有的本性,就会任用智巧,争取功名利禄。失却本有的神明,被无明覆盖真心,就会招致来祸害。正是因为不知道世间众生本是同根生,所以互相残杀,互相伤害。待到大彻大悟领悟自性,忏悔的眼泪就会不知不觉落下。体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不得不爱世人。世人不断地争斗,做了许多的坏事,如果一旦彻悟了,就会非常的懊悔的。世人就像不醒事的孩子,如果一旦能够懂得人情世故了,就不会乱做坏事了。世人被物欲所蒙蔽了,起了分别心,就容易与人争斗。有个九头鸟的故事很形象,每个鸟头为了争取食物打得头破血流,可是它们如果知道原来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胃,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体,就会觉得怎么这么愚蠢呢?生命的实相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就是类似于这样一个鸟头,可是世人还是不能觉悟。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兄弟姐妹,应当亲如一家。我们在不断地杀戮世间的动物,不仅把它们杀死,还吃它们的肉。可是世人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个人的祖先可能是很遥远的大海里面的一条鱼,逐步的进化成了现在的人。我们身边的这些动物,现在并不是进化的终止点,而还是不断地在进化当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化当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动物其实和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分别,只是我们较早的进化成了人,就对它们进行了无休止的杀戮和伤害。就像历史上发达的民族征服和杀戮落后的民族。我们有没有想过,现在的猪将来有一天也会进化成高智商的动物的,甚至可以进化成猪人,但是可能长的跟现在人在样貌上有所区别。到那时猪人统治着这个星球,它们可能被无明遮蔽了自性,它们会有非常痛苦的体验,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们被无情的杀戮了。它们可能对进化落后的动物又会杀戮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7)知常容。容乃公。
知常容。如果能够知晓大道常行,就会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了。大道的形迹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万事万物都有覆盖的。如果能够知晓大道了,就会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包容了。不仅仅是对每一个人能够包容,对所有的动物都会有包容心了,不忍心伤害它们了。能够知道自性就不得不爱世人,不爱众生。圣人以百姓为邹狗,圣人体悟到同体大悲,不得不包容。
容乃公。心无所不包容,就会公正无私。圣人知晓大道常行不离左右,知晓宇宙和人生的实相。对世间天地万物没有偏私,对世人不论亲疏贵贱都能同等对待。这样不就是大公无私了吗?公私互为阴阳,无公亦无私。圣人似乎有私密的东西,大道似乎很私密,世人似乎看也难看懂。但是大道是常行的,最为公的了,只是世人的私心看着就以为私了。大道实则为公开的秘密,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如果世人以公心来看大道自然就为公了。可以说外界是人自心的一面镜子,内心有私心,看到的就是私了。内心有公心,看到的就是公了。功名利禄不能动圣人的心,众邪莫入,不会偏私。正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心果真能够广大如此,天下的百姓都是同胞兄弟姊妹一般。
(8)公乃王。王乃天。
公乃王。圣人老子在这里劝诫诸侯王,如果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就可以为天下王了。如果德不配位如何能够长久呢?前面也讨论了如何才能够长久。金玉满堂也无法长久的保存富贵。如果治身中正,百姓就会不远万里来归依了。人的一身如同国家,心为君主,五官对应着百官。如果心能无偏私,没有跟随着五官追逐物欲,就能够作主人了。此真常大道,人如果得之于内,则为圣。人如果施之于外,则为王。正所谓内圣外王。
王乃天。如果能够有仁德,修王的德行,合于天道,才能称为天子。天子是顺承上天的旨意,替天行道的。作为君王需要有厚德,爱护百姓才能够胜任。如果德位不相配的话,就不能长久。股票投资亦然,如果股票自身的价值和价格不相匹配的话自然都会调整的。学习易经的人都喜欢说到先天和后天。然而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呢?前面说从前面看不见大道的首,从后面看不见大道的尾。大道不分首尾,难道天还会分先后吗?可能所谓的先天,是生天者。大道生天地万物,这么说来先天就是指的大道,指的是天理。然而不能着相来追求大道,以为有具体一样东西叫大道。可能所谓的后天,是天生者。天覆地载,上天用雨露恩泽万物,大地用厚德养育万物。后天指的是具体的象,就是万事万物了。
(9)天乃道。道乃久。
天乃道。如果君主的德与天相通,就与道合同了。天子就是顺承天命的,替天行道的。尧舜禹三代以上,大道在君相。那时人心淳朴,帝王将相都是怀道的人。在三代以上,以君相一人来感化天下。这也是最有效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君主能够率先垂范,就是国家的福分了。这样的教化就是整体完善的教化。然而三代以下,大道衰微了。大道在老师这里了,如果一人得道就教化一方,不能在全国推行。如果能够影响一个乡就教化一个乡,如果能够影响一个村就教化一个村了。这样的教化就比较分散了。
道乃久。与道合同才能够长久。上面一句说三代以下大道在师传了。中国古代人非常尊师重道。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传道、授业和解惑。其中传道为第一要务。如果要国家长治久安,就不能让大道在这个国家失传了。如果要挽救世道人心,就不能够让大道失传了。作为上天之子的天子,更应当率先垂范,这样是国家的福分了。大道为根,生养天地万物,枝繁叶茂。上面说的,万物并作,各归其根。教化也是如此,原本作为整体的教育,现在分散了,各自教化一方了。在中土的范围之内,现在有了儒释道三家,也是各自教化一方。虽然三教的文字各有不同,语言也不尽相同。佛教来源于印度,其原始佛教的语言和文字对应梵文。各个宗教的教化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圣人只是因地、因人、因时和因事,因材施教,变通的进行教化罢了。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就能够用力少而成功多了。愚痴者不知道大道的根本,各分宗派,宗派之中还要继续分宗派。这样修道反而被道所害了,各门各派迷忘了大道的根本,乃至产生了争端,招致了祸害。如果圣人在世,岂不是痛心万分呢?当今之世,儒释道,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五教并重,万国互相通商。如果现在的学人,能够不互相摒弃,参学五教而化五教为一教,化天下为一家,就能够化纷争为大同了。我们每个人执着于自私的自我,而不知道同体大悲,每个人本来是一体的,本来是一家的。超越了小我的篱笆,就能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篱笆,就能够超越宗教的篱笆了。五教都各有经典,各国都有经文。这些都是最宝贵的,都是古代的圣贤教化感化世人的言行记录。古代的圣贤是代上天说话,代上天教化一方子民。虽然经典和教法有很多的不同,可是归其根本还是宣说大道了。
(10)没身不殆。
没身不殆。如果世人能够做到前面所说的合于天道,就没有什么灾殃了,就能够与天地俱没,没有什么危险和忧患了。人得此真常之道,色身虽然死了而道常存。且这个真常之道,自性具足,全部都在每个人身上。然而世人不知,骑驴找驴,反而不知道珍惜身上的宝藏,岂不荒唐可笑呢?
第十九章 回归本真
1.【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2.【注解】
前面两章说世道愈流愈下,大道没有在世间流行,圣人用仁义教化世人。智慧不内守,向外跑出来追逐功利了。六亲不和,圣人为了教化世人立了孝慈的美名。奸臣随时都有乱国的危险,君主推崇忠臣。
本章教导君主如何恢复百姓本有的孝慈,让百姓放弃当盗贼的行径。只需要让百姓少一些思虑,少一些物欲,回归朴素的生活。如何恢复太古之治,只要在上位者减少物欲,带头过简朴的生活,恢复自性,百姓自然安乐。后世学人修道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少私寡欲。放弃运用作为的聪明才智,心系属于朴素,保持内心的安宁,就能够逐渐恢复本性。这里看出,这三章都是非常有连贯性的。
如果世人能够绝智巧,少思虑,处于禅定中,就能够慢慢回归了。我们的智巧和聪明来自于思维,我们真的能够相信我们在想的事情吗?古时候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他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人们的智巧和聪明从思维中来,思维真的是真实的自己吗?是不是我们被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骗了呢?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西方的哲学家也在考虑是否能够完全相信我们的肉体,完全相信我们的感官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呢?我们面对外境,会升起七情六欲。多情者多艰难,寡情者少艰难。情欲不收敛,就可能命运多不幸了。这里当然指的并非完全是感情的事,而是七情六欲。如此说来,断绝七情六欲,对百姓有百倍的利益。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弱其志,强其骨。我们的五官面对外境,会升起欲望,心猿意马,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施尽全身解数,要将人的真心引向歧路。可能我们需要回归自己的内心,才不至于被自己的感官给欺骗了。
圣人教导世人回归朴素的状态,可能貌似无知,但是却有智慧。苏格拉底宣称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无知,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神庙里的人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不相信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就去找当时很有名气的聪明人来辩论,可是他发现这些人确实很无知,可是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他得罪了许多人,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指控:“苏格拉底有罪,他腐蚀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他发明的神明,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精神”,判处了死刑。古希腊的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可能是教导世人要人们认识每个人的自性,明心见性。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家乔布斯,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说到,“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是求知若渴,大智若愚的意思,过于发挥所谓的智巧,其实走并不长远。他的苹果手机堪称经典之作,化繁为简,一键搞定。别的公司一年可能推出眼花缭乱的许多款手机,而他的公司一年只推出一款手机。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如果能够做到前面所说的不尚贤,就能使得百姓不争,不会去追求贤人的美名。连成贤成圣的念头都没有了。前面说的智巧出来了,就有大伪了。如果把所谓的聪明才智都去掉了,回归于世人本有的质朴,对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了。上古时期的圣人,奉行无为而治,百姓在大道之中而全然不知有道。在太平盛世之中全然不知道有君王的存在。有大臣向唐太宗进谏说要把佞臣给抓出来,他建议唐太宗自己来测试臣下的反应,假装生气看臣下是否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唐太宗并不采纳这个做法,他说如果源头都污浊了如何要求臣下清澈呢?不能够耍这些智巧,而是要诚恳相待。如果采用智巧来管理百姓,治理国家,例如斗斛、权衡、符玺和仁义等事情,以为这样将有利于民,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的。世人贪欲的心日益坚固,人随物欲而走,为了想办法逃避国法,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斗斛可以用不同的容器,大斗收,小斗出。权衡可以缺斤短两。符玺可以以假乱真。仁义可以假仁假义,足以以假乱真。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比如怀道的文字,如果怀道之人见它,就会看到大道,妙不可言。如果是仁义的人看它,就会看到仁义。如果是有智慧的人,看到它,就会有智慧。其实它实在是人内心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是兵家看它,就会成为一部兵书。如果是大夫看它,就会成为一部医术。如果世人归于淳朴,内心安宁简单,那么就不知有仁义,其实是处于仁义之中。不知圣贤,但是却做得圣贤之事了。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断绝假仁德的恩惠,放弃假义气的信誉。如果有心为仁,就是大伪了。如果是为了美名,去做一些仁义的事情,还不如不去做了。如果仁义恩惠别人,就奢求别人要同等的回报,或者加倍的回报,那还不如不要给恩惠给别人。如果施恩惠给别人,别人不懂得感恩,就会心生忌恨了。如果给恩惠给别人,并没有坚持继续对别人好,可能别人也会觉得怎么回事,还不如以前那么好了。父母不需要什么仁义美名,就自然的对自己的子女充满慈爱和关心了。子女不需要什么孝顺的美名,就自然的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了。仁义本来就作为对不孝不慈者劝诫用的,如今仁义却增加了民害,反而不利于民,扰乱了民心。假如去掉仁义,百姓固有的天性自有的孝慈可以恢复了。百姓在做仁义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这就是仁义,不刻意做仁义的事情。这也是庄子所谓的虎狼仁。意思是说虎狼也有天性的孝慈,不用别人教它,也能够有天性的孝慈。对幼崽都是非常的照顾的,对年老体衰者也有基本的关照。何况人作为万物之灵,难道还不如虎狼吗?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怀道的君主不贵难得之货。如果区分物品的贵贱,就会有人想方设法去得到贵的东西。有人会不择手段,产生了偷盗的行为。利益是诱因,巧妙的手段和方法是结果。如果没有让世人看到利益所在,他们也不会有成为盗贼的念头了。如果能够让他们有起码的生活条件,也不会铤而走险了。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果徭役赋税很重,百姓辛苦的劳作都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无法满足基本生活了,为了养活家人,就不得不从其它的渠道去想办法。为了避免百姓一些非法的行为,又设立了很严苛的法令,去严厉的惩罚百姓。这实在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法令越多,盗贼越多了。当今世界的法令应该是更加的严密了,但是有偷盗行为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许多人监守自盗。计算机的防毒软件越做越庞大,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研发病毒的黑客精心的专研,总有办法越过杀毒软件。当今的婴儿,出生以后不断的打各种各样的疫苗,然而终究不能抵挡住越来越多变的病毒。只有天网恢恢,才疏而不漏。法律严密了,世人为了得到名利,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钻。假如能够满足百姓的生活要求,同时又减少物欲。让百姓不知道物的高低贵贱,没有想得到名利,恢复到自然纯朴的状态,盗贼也逐步销声匿迹了。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前面圣智、仁义和巧利这三者,都只是有为的文饰天下而已。文饰天下这是无法自足的,自性之中就可以具足一切了。世人欲壑难平,如何能够让世人知道止足呢?追求成圣成贤的美名,从而从中捞取个人利益,这也是无法满足的。追求假仁假义,这样来成全自己的美名,获得利益,也是无止境的。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和手段,追求利益,世人永远都不知道止足。如果世人向外追求,如何能够止足呢?圣人教化世人就要令世人心有所属,就不会成为无根的浮萍这么飘着了。假如都摒弃掉它们,似乎于文那么就不足,于朴素那么就有余。如今去华取实,让世人的心志有所系属于朴素之道。世人的心本来淳朴,处于静定之中。我们经常用心猿意马来形容,这匹脱了缰的野马,如果不是把它拴在很结实的桩上,就会到处乱跑了。
(5)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前面说圣人要令世人的心有所属,这里就把这根桩说出来了,要把心里这匹野马给拴住了。需要静定内守,回归朴素,少思寡欲。如果能够见素抱朴,自然少思寡欲了。怀道的人喜欢朴素。如果后世学人想知道老子此中道理,可以读一下庄子马蹄、胠箧这两篇文章。马蹄可以践踏霜雪。马的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驰骋奔跑,本来是马的天性。就像人的天性是与道抱一的,是至纯至朴的。到了春秋战国,伯乐改变了马的天性。人为的治马,采用智巧治马,用烙印印马毛、剪除马的长毛、削马蹄甲并给马戴笼头。采用马络头和足绊把马串成行列,用绳子编排。如此治马,已经死去十分之二三了。马的本性自然就会奔跑了,可是非得要训练它们横平竖直,用规矩来框住它们。世人要求马前进就前进,后退就要后退,向左就不能向右。这样马儿已经失去了其本性了。制陶的能工巧匠,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善于木工的巧匠,曲者中钩,直者中绳。岂能仅仅用规矩来定陶的天性呢?岂能仅仅用钩和绳来定木的天性呢?由此,不管是治人、治马、治陶或者治木等都需要顺人、马、陶和木的天性,无为而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