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忠孝仁义
第十八章 忠孝仁义
1.【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注解】
前面一章圣人说大道不断地衰落的整个过程,到最后世人不但不信大道,还会诋毁大道,觉得大道的可笑。圣人教导世人恢复先天本有的自性,治国理政恢复太古无为之治。圣人教导世人修道的方法,需要反求诸己,追本溯源,恢复先天本有的天真,成为真人。这一章顺着上一章的意思。圣人说大道衰落了,就会产生忠孝仁义了。道德日益衰退,世道愈流愈下,人们逆道而行。如果属于正道时期,根本不需要这些的,世人自然就能够做的好。
如果世人有不仁义的行为,就要进行教化。如果世人有不忠孝的行为,也要进行教化。现在不仁义不代表着以后不仁义。现在不忠孝不代表着以后不忠孝。君主可能很难保证所有的人都是忠心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内明而外用,内圣而外王。内心和合,安静守一,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小人反倒是什么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无理要求别人,要求完全相同,这样就容易起纷争了。彩虹需要有不同的颜色才美丽,音律也有不同的乐器和音调才动听。泰山不让土壤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成其大。不管是什么样的土壤,红的,黑的,细的,粗的,都进行包容。不管是什么样的细流,不管是污秽的,还是干净的都是接受的。
什么是和呢?中国人很喜欢这个字。如果君主是甜的,臣下就应该是酸的。如果君主是淡的,臣下就应该是咸的。这也就和君做好人,臣做恶人有些类似。高下相和,一唱一和。只有这样,才能阴阳搭配。如果君主甜,大臣也甜,那就甜得腻人,甜得不好吃了。满朝文武一个味,就没有生气。一台戏,有的人唱戏,有的人要弹琴的。有的人演主角,还要有人演配角,都很重要的。草原上面有狼也会使得其它的动物会有生存的危机感,会更擅长奔跑。如果天下都是一个颜色,反而就失去了许多颜色了。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和谐配搭,就很好看。如果只是单单一种颜色,就很单调了。白光透过棱镜可以分成五色。声音透过竹管可以分出五音。心灵面对外境可以生出七情六欲。齐王喜欢紫色的衣服,就不要其它颜色了,这样没有了万紫千红和谐的美丽了。
什么是同呢?单调的颜色使人疲倦,单调的声音使人烦躁,单调的味道使人反胃。这就是同的不足。如果君主只允许有一种意见和看法,就可能会存在着问题了。如果朝堂上不准有不同意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朝政一定会衰落了。每个人的心就如同一面镜子,可以让君主看的更清楚,决策更加的准确。千里这么远的路,很难用绳子来拉直作为扶手。有万户那么多人口的一个大都市,很难处于同样的高度了,地面都是不平整的。不要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了,而应该是乡有自己的风俗,国家有法度,饮食不同味,衣服不同色。中医讲究天地人。对于不同地域的人,天气水土不同所用的药也是有讲究的。天时有所不同,春夏秋冬不同时候所采用的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要顺应季节的规律进行养生。不同的人体质是不同的,有的人气血过剩,就要损有余。有的人气血不足,就要补不足。当今中国,需要培养多元的价值观。并不是非得大家都追求高的地位和权力,追求财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好事了。产业培育方面,不要搞一窝蜂,给个地方有自己的传统特色。
(1)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前面一章讲大道越流越下,大道荒废了,圣人就用仁义来教化世人。上古纯真的时候,百姓淳朴,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但是人们并不知道什么叫仁义,什么叫忠信。人们并不推崇,把它当做自然的,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也是每个人本有的良知和天性。大道荒废了,世人有些对大道半信半疑,有许多人根本就不信有大道了。世人只顾追求名利,恶逆的事情就比较多的发生了。圣人为了挽救世道人心,就弘扬仁义孝道了。因为这时再说大道,百姓很难听得进去了的。仁义有心爱物,即有亲疏、贵贱的区别。
君子看重仁义而看轻名利,小人嗜好名利而背信弃义。世人所看到的利,未必就是真正的利益。世人所看到的害,也可能反而是利益。名利可以驾驭小人但是不能驾驭君子。名利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争取,性命是有限的。即使按照寿命为一百岁来算,总共也就是三万多天而已,三万多块钱多不多呢?名利永远都不会由某个人来独占,金玉满堂是很难长久的。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个人的命运有起有伏,国家的命运有兴有衰,这也是告诉世人要心存敬畏之心。
(2)智慧出、有大伪。
智慧出、有大伪。世人本有的天真自性,具有良知良能大智慧。如果不含敛自重,而是炫耀于外,就会有大伪奸诈产生了。自性智慧含光内照,如果照出外面去,追求物欲和功名,那么就会有大伪了。上古时期世人不识不知,含光内敛,民风很淳朴。到了中古时期,百姓开始看重名利了,而治理天下的君主,以智巧设法以治之。殊不知智巧一出,百姓因法作奸,想方设法如何摆脱严法的束缚。也难怪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果百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如何能够用苛刻的法令来制止他们成为盗贼呢?严令苛法也不能够制止百姓的行为。偷盗等恶行屡禁不止,言而不信,有大伪。治国安民,首当治心。百姓的贪欲,只能够清静自化,引导疏导,不能够强制限制它。不仅仅是治国安民当治心,带兵打仗也同样的要治军心。为将之道,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治心。即使是泰山崩倒在面前都能够面不改色。即使是麋鹿出现在左边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够面对利害,才可以去对敌作战了。
(3)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不和、有孝慈。上古时期虽然没有孝慈的美名,而父子、夫妻、兄弟之情自足。亲人朋友间其乐融融,全然不知有孝慈。到了后来,世道日益衰退了。为父不慈的人多了起来,圣人立慈以规范天下的为父者。为子不孝的人多了起来,以立孝以教天下之子。父子之道,君臣之义,这是代表着天性了,也是基本的人伦了。中国数千年以来频繁上演的弑君篡位、杀父夺权、杀兄夺位的人间惨剧,何尝不令万千中国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赵惠文王将赵武灵王困死在沙丘宫,那时赵武灵王已经在筹划带领骑兵进攻秦国了,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唐代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两位亲兄弟。当然皇权之争,在那个位置上面你不杀他,就是被别人所杀,有好些时候也是比较复杂。但是可以看出权利地位的凶险,能够使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人。孝慈的美名,是因六亲不和而后有。孝慈之名也不是本有的。现在为了教导世人,有孝经,也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慈也是最基本的人性,如果对自己的幼儿都没有慈悲之心,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顺之心,那么如何能够对一个陌生人有多少的仁德呢?易牙烹子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桓公有个厨师叫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桓公认为他对自己忠心耿耿,于是提拔重用了易牙,成为宠臣。后来管仲生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并问管仲:“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讲呢?”管仲说:“请陛下切勿重用易牙和竖刁”。桓公说:“易牙连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蒸煮给我吃了,还不能信任吗?”管仲说“世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小孩子的。如果连自己的小孩子尚且不慈爱,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君主呢?”。直到管仲死后,桓公仍不信他所说的话。不久齐桓公病危,易牙果然作乱,闭塞宫门,桓公被活活气死在病榻上。
(4)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昏乱,这时候才会有大臣出来为了国家和百姓大声疾呼,不顾生死的挽救。这样的大臣被称为忠臣。治国安民,如果君主德不配位,昏暗无能,政令就可能不畅通。小人可能就会争夺君主的权力,这时候就有忠臣匡正其君。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功盖千秋的贤帝,也有出将入相的能臣。有残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遗臭万年的奸人。有敢谏直言的忠臣。唐代的魏征原来为道士,后来成为史上出名的忠君谏臣。君王如同人体的心,百官如同人体的五官。如果人心昏乱,身体五脏六腑不安,身体各个部分就要忠心的反应真实情况了。如果这时候发烧了,不舒服了,疼痛了,这种忠实的症状反应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如果身体已经危险了,可是症状却被压下去了,就可能会失去性命了。国家就相当于身体,百姓如同身体中的细胞。如果有饥荒灾害,忠臣会建议如何安抚百姓,如果君王不能采纳的话,可能危及到国家安危。人身体虽然有治病的因素,但是如果内心比较宁静,暂时就能够降伏住,疾病没有发出来。每个国家都有忠臣和奸臣。可是如果君主为得道的人,非常的圣明,奸臣也不敢胡作非为。反而奸臣的聪明才智也被明君所用了。国家中的奸臣,就像木头中的火。火从木头中产生,如果火烧起来了就会焚烧木头了。木头中蕴含着能量,能够引火,但是平时没有燃烧。奸诈的人,在哪个国家中都会存在的,但是对于仁德智慧之君来说,并不构成威胁。奸诈在国家内部产生,如果阴谋产生了就可能会使得国家遭遇灭顶之灾。木头中藏有火,可是火却没有固定的形象在木头中。大火往往发于无形。国家内部藏奸,阴谋始发于无形。如果不是明君就不能使得奸火不发。圣人恢复先天本真,身体自然无恙,福寿延年。仁君爱民如子,仁德布于天下,自然奸臣不敢为非作歹。如果国家有贤臣,就能够确保没有灾祸了。箕子劝说殷纣王不听只好逃走了。蹇叔哭送秦军,劝说秦穆公不要劳师远征郑国,可是秦穆公不听而导致战败了。箕子和蹇叔这些贤臣是君主的贵人,应当要很重视了。老子期望恢复太古之治,实现天下太平。大道在世了,仁义就堙没了,孝慈的美名就销声匿迹了。如同太阳出来了,自然很多的小星星就没有了,就黯然失色了。如果没有太阳,才会看到月亮。没有月亮,才能看到星星。忠臣以劝谏君主而得名。上古的世道,君道无为而天下自治,民自朴素。臣道不曾不忠,也不曾以忠立名。身为臣下有杀身劝谏而不足惜的,不足以尽其忠。忠臣的美名,是因国家昏乱而才有。老子因见世道衰微,思量复太古之治,并非愤世励俗之谈。
第十七章 大道日衰
1.【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2.【注解】
前面的一章圣人教导后世学人如何入道,是由下至上的不断地往上追寻到无形的大道。这一章由上至下,看清楚大道的迁移,大道的衰落,世人应当救之。这两章是非常的连贯的。
在太古的时候,人心比较淳朴,有许多人自然归于本真,天真而无邪。那时候世人离大道是最近的。有点类似于佛陀所说的正法时期。世人大多对大道深信不疑,而且言行合乎大道。怀道之君无为而治,世人可能仅仅是知道君主的存在,没有感觉到君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帝尧时候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民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君王的恩德对我有什么相干啊。老人很自得的这样唱,他说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我这样劳作而得,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皇恩浩荡。可老人却说我们衣食无忧、生活安泰,是因为我们勤于劳做,和你尧并没有任何关系。人常讲大爱无边、大善无形,施恩不记的尧并非没有政绩,而是有大德无边,生民碌碌,普受其恩泽而不能觉察,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看着老人很惬意的样子,尧王身边的一个人讲:“这都是尧帝的功德”。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日渐衰退了一些。这可能对应于佛陀所说的像法时期了。可以看着佛像能够回忆起佛陀当年的教化。如同在周文王的时代,文王的仁德布于四方。周文王这样的怀道之君,怀柔感化百姓,如同红炉点雪,未遇则化。世人推崇大道,崇尚仁德。世人此时还会主动的亲近大道,亲近怀道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有很高的荣誉。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又衰落了一些了。世人对大道有些畏惧了。世人觉得要入道已经存在着畏惧的心里了,觉得畏难了。为道的艰难的确让人望而生畏了。孔子这样的大仁大德之人,也曾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这里也不要吓退了许多追求大道的人。这部书里面,圣人老子给世人信心,我的道,甚易知甚易行,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金刚经上说,如果有人读这部经书,觉得不惊不怖,非常的稀有。这样的人能够读的进去,而不会觉得害怕。如果看了金刚经觉得畏惧了,就说明自己的缘分还没有到的。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道又继续衰落了。这对应于佛陀所说的末法时期了。世人对大道不仅没有畏惧了,反而侮辱它了。因为觉得这些东西都过时了,也是迷信了,没有什么用了,就侮辱它了。对怀道的人没有尊重的心,觉得这么穷,没有什么权力地位有什么了不起的。对经典没有了敬畏之心,看不懂也不想看懂,觉得是伪经,不仅仅是辱没经典,甚至毁坏经典。世人包括许多所谓学术界的权威或者名人,可能都认为某些经典是假的,这可是要非常的慎重的。世人听到别人宣说正法,无法生起正信来,反倒大笑。在这部经典中,老子也预料到了,明白告诉世人,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里圣人老子也非常的怀念太古的大治。太古时期,百姓都很纯朴,可以不言而信。其次有知有识,就逐渐会滋生了欺伪等恶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平时说世风日下,道德倒退了。或者如佛家说的逐步的走向末法时期。老子因见世道日衰,想恢复太古的大治。太古之治是理想中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接近世界大同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向往着人类美好的生活,人们不分国家、不分阶级和不分种族,大千世界臻于一家。马克思、恩格斯等西方圣哲主导的是通过外在、唯物主义的方式来实现共产主义。当今世界生产力水平、物质发展水平已经足够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了,只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而已。如果单纯的崇尚唯物主义,可能永远都无法满足人们的物欲。世人欲壑难填,物质极度丰富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如今人们上天入地,无休止的贪婪的挖掘着地球上的资源,污染着地球家园。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就曾大声疾呼:如果人们不改变自己,不进行移民外星球,只能够在地球上生存200年了,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贪婪基因造成的。所幸的是这部经典圣人老子告诉我们,造物主并未把贪婪写进我们的基因中。我们的贪婪如同铜镜上的锈迹而已,是可以通过修行把锈迹去掉的。人们如果继续朝着外在物质的方向寻求理想的社会的话,就如同夸父追日一样,最终会渴死在自己的欲壑面前。全球的科学家曾经在一起探讨,二十一世纪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返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去寻找智慧。中国的老祖宗很清楚,人们生活的幸福、国家的大治,需要反求诸己,而不在外在。只要把自己认识清楚即可。印度著名的人类导师克里希那木提说过:人人都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达到自由的境界,只有每个人的意识改变了,全社会的集体意识才能够发生变化。假如每个人都像老子形容的太古时期那样,世界大同就得以实现了。西方有哲学家说:单纯崇尚唯物主义是二十世纪的最大失误。佛家和道家所讲的唯心并不是和唯物相对的唯心,万法唯心造的唯心是非唯物主义非唯心主义的。
(1)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下知有之。太古时期,人心淳朴,普通的黎民百姓都知晓有大道的存在。太古时期,君主为得道的上天之子,与天道合一,行不言之教。太上,指太古。下,指黎民百姓。太古时期黎民百姓虽然知道有君王,但是却可能没见过君王。君王只是退居幕后无为而治。史记记载尧王在位时,上承天命,下顺民心,为政勤慎俭朴。他测定了四季,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他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古代得道的君主非常重视百姓的意见建议,舜有诽谤之木,尧有欲谏之鼓。就是说,尧帝在堂设一大鼓,称为欲谏之鼓,谁要是想给帝王提意见,只要去敲响大堂上的鼓,尧帝就会出来听取不同意见。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置进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上面,用以打通治国途径,招来进谏的人。当然关于尧还有很多故事,围棋也是他造的,尧教自己的儿子丹朱下围棋。可以说尧王在位时政治清明、民风淳善、天下安宁和世风祥和,这与他的德行密不可分。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百姓逐渐摆脱了混沌,起了知见,与道为二,但此时道的障碍比较小。这时虽然知道有道,犹没有离道多远,还无须刻意亲近于道。
(2)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亲之、誉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风再往下,百姓离道渐疏远,才开始有亲近道的想法。世人如果离家没有多远,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家,就不会刻意想找什么时间回家了。如果离的远了一点,就会考虑找时间常回家看看的。交朋友也是这样的,如果已经很要好的朋友了,根本都不会见外,不会刻意去亲近,不会刻意去迎合对方。这时虽然知晓大道的可亲,然后亲近于大道,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物欲横流,还没有太多是非毁誉的事情。
其世风再往下,这时人欲横流,人们有了分别心,知道什么东西昂贵,什么东西便宜。这里也呼应了前面不贵难得之货。老百姓中的偷盗行为日益增多了。老百姓开始分别是非,善恶。百姓在议论夏桀的恶行,而在赞扬尧舜的美誉。这时虽然有毁有誉,但是心里对真常之道感到自信而不畏道。人之初,性本善。这里所说的善并非与善恶相对的善。自性之中没有是非的分别。百姓不喜欢美名、美誉,也不会对有些行为深恶痛绝。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不尚贤,使民不争。如果标榜贤人,百姓就会趋之若鹜了,都想建立功名,成为贤人。如果存在分别心而赞誉尧,而非毁夏桀,不如忘记毁誉,没有分别心,融于大道。这么看来世人爱憎分明,所谓敢爱敢恨实在是痛苦的源头。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一句话世人经常用来形容爱情,可是背后庄子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这里要找到原文,语义连贯起来一起看就知道了。泉水干涸,鱼儿相互挤在陆地上,用湿气滋润,用唾沫沾湿。吹出湿气和唾沫就如同鱼儿在赞美尧帝而非议夏桀,这么辛苦的呆在陆地上忍受痛苦,不如回归江湖去了。江湖代表着自由自在的大道。那里是鱼儿的家。有这种分别心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有了这种分别心就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死亡的灾祸。如同鱼儿被带到了干涸的车辙中,远离了江河湖海。难怪伊甸园中的禁果长在了知善恶树上,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这就有了原罪了。如果没有吃了禁果,就不知道尧帝有多高尚,夏桀有多坏了,也不会有任何的痛苦了。与其在这里赞誉尧帝的美德,诋毁夏桀的丑陋,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忘记了善恶的分别,回归于无善无恶的大道了。
(3)其次畏之。
其次畏之。其世风再往下,而人们的欲望逐渐变得坚固,遮蔽了大道了。世人去道益远,而都畏道很难再亲近了。从太古往下,人心的遮蔽程度不同,犹如遮蔽在心镜上的污垢逐渐增厚的过程。如何入道是很辛苦的事情,世人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了。即使是孔子,一开始也未必就能够轻易的入道的。他曾经向老子求道,可见孔圣人的谦虚。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发心求学,到七十才可以做到从心而不逾矩。可以看出孔子是到了晚年才悟道了的。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颜回了,他的德行和悟性最高了。颜回能够做到三个月所言所行都不离仁德。而其它的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才能安守仁德了。由此可见为道的艰难了,的确有点令人望而生畏了。颜回没有妻子儿女,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颜回明白了心性,明白自己身上的无价珍宝,无须外求。“穷释子,口称贫”,其实身贫道不贫。孔子儒家的圣人、颜回儒家的复圣尚且如此,可见为道之难。世人大多畏难了,觉得修道的生活太艰苦了,还要放弃那么多正常人的生活。世人大多忍受不了清苦的戒律,就在这世间苟安了,过一天是一天了。现在寺庙里面很多老人,到岁数大了才慌忙去寻找归宿了。在这个阶段虽然畏,但仍然大概知晓真常之道而不敢轻侮。
(4)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世风再往下走,人们都反其道而行,开始诋毁妙道了。有些人信心不足,半信半疑的。也有些人是完全不信的了。前面人们还相信有大道,只是觉得大道太难了。不信大道不要紧,反而去诋毁它。不信经典不要紧,反而去毁坏经典,说经典是伪经,这就是罪过了。后面有相应的章节解释的,根器最厉害的人听了大道,就会精进的修行。中等根器的人听了大道,将信将疑,有尝试一下的愿望,可是又畏惧艰难了。下等根器的人根本就不信了,笑话大道如此的荒谬了。如果不惹得大家笑的,就不足以为道。这里老子勉励修道的人,不要顾及别人笑话自己修道,坚持自己的道路了。老子也帮世人鉴定一下哪些是正信的载道之言。大道的形迹在万事万物之中。世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不知有道。人在道中不知道,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幸福中不知幸福。人们以功名利禄为重,贪求名利,全然不信有此真常之道了。老子说到这里,感叹道,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身居高位的人不再相信有此真常之道了,在下面的老百姓也就不再信有道的存在了。可是既然百姓已不信有大道的存在了,而在上的明君,就理当身体力行无为之道,以启迪百姓信大道。这里的信,不是迷信,而是摆脱迷心的正知正信。
以上(1)、(2)、(3)、(4)四点主要阐明世道愈流愈下。
(5)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犹兮其贵言。太古的怀道之君做什么事情非常重视其言。前面说了世人对大道有半信半疑的,也有全信的,也有全然不信的。作为君主就非常重要了,一般世人很相信上面的人说的话。君主一言九鼎,就会让世人深信不疑。怀道的君主恐怕背离大道,失去自然了。身居高位的人应当清净自正,百姓自会清净自化。在上位的人只重劝勉,可是并不能有德行做出表率,也不能让世人深信大道。齐王好紫衣,楚王好细腰。齐景公喜欢穿紫色王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楚王喜欢细腰女子,于是全国的女子都用不吃饭的办法减肥。从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身居高位的人德行如此重要,如果他们喜欢什么,百姓就会喜欢什么。在高位的人更要慎言慎行,要给老百姓做出表率。君主带头践行大道,世人即使不知晓大道是什么,可是还是会老老实实去追寻的。
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怀道的君主通过教化,使得百姓回归大道。这里也呼应前面的章节,为而不恃,功成不居。百姓男的耕地,女的织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慢慢的就归于大治了。可是似乎君主并没有什么功劳似的,老百姓都是自己靠天吃饭,没有依靠皇帝。虽然天下大治,可是百姓却不知道原因何在,就归功于自然了。圣人老子有恢复太古大治的愿望。怎么样才能恢复太古无为之治,不言而信,无为而成。使老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人人功成事遂,而浑然不知有道,仅如此而已。老子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主。他的言教多责身居高位的君臣,不能清静自正,启民盗贼之心。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能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希望恢复太古之治。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1.【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2.【注解】
前面的章节圣人教导世人放弃智巧,令心有所属,系缚于大道。这一章比较长,当然一开始圣人老子写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句逗,也没有区分章节,这是后人按照圣人老子的意思来进行了划分的。前面讲放弃智巧,回归朴素,这一章开篇就讲绝学无忧,这样看来意思还是很连贯的。章节并没有紊乱。
这里也再次呼应前面的章节,善和恶之间,又距离多遥远呢?圣人教导世人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赞誉尧帝而诋毁夏桀。伊甸园中有一棵树,这棵树是知善恶树。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这棵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如果知道善恶的分别了,就有智巧了,这就有了原罪了。智巧危害世人,百害而无一益。智巧不但不可用,而且也不可学。圣人教导世人修行的方法,绝学无忧,少思寡欲,求食于大道之母。怀道之人远离名利,看似愚人,但是却是有大智慧。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有名万物之母。大道本无名,为天地万物之母。大道为母,世人如同失散多年的孩子,母子不相识了。如果有一天机缘到了,母子相认,岂不感慨万千。
世人追求物欲是永远不知止足的,前面的一章也提到了这一点了。水会自动的流到低洼处,鸟自己会飞到树林里。苍蝇自己会飞去恶臭的地方,不用赶都会自己去的。世人不用赶都会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但是确如飞蛾扑火,极少数人能够抵御的住这样的诱惑。利益钱财,世人都会争相追逐。虚荣名声,世人都会争着去得到。道德,世人自然而然就会回归,因为这是世人的家。仁德的君主,不需要命令百姓,自然都会归附。然而能够把天下的人聚集起来的名、利和德不就成了箭靶了吗?这也是贤德的人受到迫害的缘故,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尧舜广施仁德,以仁德为箭靶,天下的善不断的集聚过来。有德之人出面使得九州来同,统筹安排天下的土地钱财。这些都是世人所追逐的,如果没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世人就会为这些东西争的头破血流。中国古代传说有九头鸟,一有食物,九个头就争斗不休,打得头破血流,谁都没有吃到什么就受伤了。它们未曾想过,不管是哪个头吃了,都是吃到同样的一个胃里。世人还不知道,众生本是一体,同体大悲,而不断地争斗不休。难怪佛在世时,菩萨想到都为世人暗自哭泣。夏桀和商纣王荒淫无道,德不配位,天下不善的事情就不断的聚集,诸侯百姓都会拉弓箭,一起射他们,焉有不亡的道理呢?秦国虽然以武力统一中国,但是不以仁德治理天下,成为众矢之的,招致祸害,不过二代而亡国。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先起兵造反,但是过早称王,成为众矢之的,以失败告终。反观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终成大事。以前秦进攻韩的上党地区,韩把上党地区让给了赵国,赵国接受下来了,成为秦军的目标,有长平之败,四十万大军被坑杀。明代朱元璋让胡惟庸临时主政京城半年,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一举灭掉骄兵悍将,对开过功臣找到借口大开杀戒,很多人被诛灭九族。晋文公的功臣介子推不愿意接受他的恩德,不愿意出来做官,躲到了介山上,不肯出来。晋文公一把火把山给烧了,想把他逼出来。山上的草木本来并无祸害,是因为有介子推在山上而已。老子在这里苦口婆心劝诫世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得道的人所畏惧的功名利禄,世人不得不慎重三思呀。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西出函谷关隐居的缘由,远离朝野的是非,就远离了祸害。
(1)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绝学、无忧。前面说到以智巧文饰天下。这里圣人教导世人除去文饰和浮华,就不会有什么忧患了。这里的绝学有几层含义,第一是已经在世间绝传了的。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除了上面的意思之外,这里圣人的绝学的确是断断续续,有所断绝失传了的。怀道的君主从尧舜禹之后,有商汤和周文王,再后来就很难再遇见了。处于末法时期更加难了,偶尔有一两个继承先圣的道统实属不易了。第二是断绝学习了,不是学习世间的学问,而是回归自性。如果不断地学习所谓的知识,只是增加世人的知见而已。并不是越博学越好的。此部经典里有提到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如果为道就要每天都减少知见和物欲,就要断绝世间有为之学。人们不断地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学问更加渊博,然而学富五车就一定代表着智慧吗?如果像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断绝了感官对于外在的学习,这也可以说是所谓的绝学了。如果不对外学习,反观自心,自性之中具足一切,不用学习就无师自通的。第三是离语言和文字相的,语言和文字只是载道的工具而已,接下来那句就会形象的说明这一点了。中国古人用力的方向都放在了语言和文字上了。世人如果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就有忧患了的。历来崇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不能。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练习书法把十八大缸水用完。李白则坚持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而发愤上进。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古人用萤火虫、用积雪反光来读书。有学就有忧,绝学就无忧。怀道的人虽然绝学,但是并不是没有智慧。老子说到这里,恐怕世俗认为绝学是瞢然无知。提示世人说,虽然圣人绝学,不是糊涂无知,其实未尝不学。但是世俗的人以增长知见,日益智巧,追求物欲以为学。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谦逊柔和的应声,这是结善缘的。阿是怠慢愤怒的应声,这是结恶缘的。世人习惯了用阿和唯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究其根本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假如一开始人们换一下,代表不同的意思,人们也会习惯的。假设在某个区域阿代表谦逊的应声,唯代表怠慢的应声,也未尝不可。老子在这里提醒世人,绝学是要离语言文字,要离开书本的,于书本而离书本的。绝学无忧,让世人离语言和文字,不被语言文字表象所迷惑。世人习惯性觉得语言文字就是实际的物体,但其实不是的。语言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并不是真正的月亮。唯之与阿,都是应人的声音。中国古人对于治学流传给后世极其严谨,担心语言和文字耽误了世人。语言和文字一旦从圣人心中流出,不同的人看了就有不同的理解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这部经典,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经,不一定完全贴合老子的本意。晋朝的三都赋致使洛阳纸贵,左思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老子仅留下一本道德经在世上,区区不过五千余字,本来一字都不留,只是勉强为之。心这些都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现代崇尚西学,西方把学问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世间的学问知识如爆炸般,不断地膨胀,一人终其一生,所学只不过是沧海一栗。虽然感觉学富五车,但是实在是以管窥天,坐井观天,似锥指地,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后世学人只需反求诸己,启迪自性本有的智慧,就能够一通百通了。世人都学智巧仁义这一类的事情。古代的智巧,如斗斛、权衡、符玺、仁义等。当今世界智巧可以说很多,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更是分类极细,数学、物理、测量、法律和经济等。西方哲学的思维是分析的思维,而东方的思维为综合的思维。如西医喜欢分析;中医喜欢综合,采用一些经络疗法、针灸等,但至今经络都未曾被医学界证实。心理学方面,西方喜欢分析,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但是并未曾使几位病人康复,他的学生荣格因此创立出新的流派。东方喜欢综合,喜欢自然的东西,东方心理学与禅、道的精神相通。人类的左脑喜欢分析,喜欢逻辑和语言。右脑喜欢综合,图像等。左脑司感性,右脑思理性。左脑是今生脑,右脑是祖先脑。睡梦中,人们将白天造的业,身、口和意业等信息通过左脑的整理,输送到右脑进行备份。右脑可以说是储存着世世代代我们祖先的信息脑。这有点像计算机中的双机热备份一样。可能令世人惊异的是,人脑早就按照大数据的概念在运行了亿万年了,现在人类才开始搞大数据了。
(2)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接着上面的那句话,唯和阿没有什么区别,善和恶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世间本来无善无恶,亚当和夏娃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才知道了善恶了,这里仅是一个比方的说法了。善与恶并没有差的很远。一念向善在天堂。一念向恶在地狱。世间本来无善恶之分,有了善才有恶,无善也无恶。造字的时候,假如将恶代表善的意思;将善代表恶的意思,刚好反过来,习惯了也未尝不可的。慧能大师留给世人的遗教: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不刻意去修善,如果刻意修善已经失去了本意了。不刻意去为仁义,如果刻意去做就是假仁假义了。前面说的忧与无忧,都在应物的心,心如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忧字左边是一个心字。圣凡相隔,善恶相反,果真相差很远吗?如果人们不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任何的苦恼和痛苦,就不会有忧愁和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评判价值的高低,而且固执的话就会造成内心的痛苦。善恶真的差别那么远吗?如果执着于善就会痛苦,如果执着于恶也会痛苦,造成痛苦的这种分别心难道就是善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是恭敬的答应的声音,阿是傲慢无礼的答应的声音。这两种应答看似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前面一个结的是善缘,后面一个结的是恶缘。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理解的。唯为善,阿为恶,看似小小的一件事情,很小的一个口业,可能会遭致杀身之祸。怀道的人很谨小慎微的,这也回应了前面章节说如何找到怀道的人的,可能如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这并不是说怀道的人胆小,而是他很清楚其中可能会带来的灾祸。怀道之人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就有一种敬畏的心。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可不存有敬畏的心的。圣人老子曾经告诫过孔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这个世上有许多聪明人,之所以招致祸害,几乎至于死地了。就是因为喜欢在背后议论人是非。圣人在周朝官场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所以郑重的告诫世人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巴。佛家说的十恶业里面,嘴巴占了四个,也就是四成了,可见口业的重要。
(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荒兮、其未央哉。如果世人没有上面所说的敬畏的心,为了功名利禄,荒乱进学,未为央止。世人的心没有能够静定守中,不能守住中央,而是像野草一样长满了内心。佛家说我们种福田,实际是种在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心田。这里说心田很荒芜了,长满了野草,也不定期的进行修剪一下。人们学的越多,心就越乱,被很多邪见邪说所覆盖,如荒草在蔓延,不知道回归根本。荒,是杂草丛生。央,中心,央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众人熙熙攘攘的,如同享受太牢盛宴的味道一样,以为天底下最美的美味了。众人争先恐后,如同在和煦阳光下,登上高台,欣赏美丽的春景,以为这是人世间的至乐了。可是世人不知道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灾祸。世人追求物欲不知止足。人性是有弱点的,很难抵御住欲望的诱惑。
(4)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我独泊兮其未兆。唯独我心泊于性海中,处于物欲未萌发之前,回归于朴素的本真。每个人如同一条小船,在苦海中航行。圣人慈航,引导我们入于心性大海,脱离了苦海。前面的章节圣人令世人心有所属,小船拴在了自性上就无忧了。在妄念未产生之前,就把妄念给熄灭了。佛家说善护念,可以用一句佛号护持念头,使得一念不生,一直处于禅定的状态。后面也有相应的章节说,其未兆易谋,在灾祸还没有显露出什么端倪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就容易熄灭灾祸了。
如婴儿之未孩。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专气致柔,如婴儿乎。如果能够回归于婴儿的状态,就不会区分善恶了,也不会区分唯和阿了。婴儿柔弱至极,生命力极强。世人区分善恶是通过语言来区分的,在内心不断地用心理暗示来跟自己说话。可是婴儿还不会说话,婴儿就不会有心理暗示了。也就是说婴儿没有所谓的妄念了,这是很宝贵的。没有妄念就没有烦恼,也就是说婴儿一直都处于静定之中的。修行人如果能够恢复回婴儿的状态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什么痛苦,也不会引来什么灾祸了。
(5)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乘兮、若无所归。前面老子说小舟泊于性海之中。老子说我了无系累,没有任何的束缚。虚心游世,如同不系之舟。似乎没有归属,世人不知自己就是归依。佛陀一生屡屡的告诫弟子:以己为洲,以法为洲。这么说自己就是归依,自性就是归属,正法就是归依了。佛陀训诫阿难说:“阿难呀,你们应该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他。阿难呀,现在或当我去世后,能够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他的人,此人即是僧人中的最高者。”小舟要停靠的港湾,要找到的绿洲应该是自性,而不是其它。老子这样虚心漂泊并不会像众生一样,如同无根的浮萍。老子虽然泛舟,可是处处是故乡。
(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皆有余。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众人有多余的妄念,圣人就没有了处于静定之中。圣人我就很清楚这一点,尽量在天道损之前自己就放弃掉了。世人还是被动的等天道来处理,这样可能损失会更大的。世人都追求有余,每年都想年年有余,这也无可厚非,这是世人美好的愿望。世人追求财富,不知止足。可是金玉满堂,如何能够长久呢?有许多人很有钱,但是过的并不快乐,也因为钱财招致祸害。钱财会增长人的傲慢,就会得罪很多人,招人妒忌。钱财吸引过来的许多都是损友,而不是君子之交,一旦钱财散尽,就会门可罗雀。有余财就很难不过奢侈的生活,沉迷酒色之中,伤害身心自性。世人自以为聪明,余智以为诈,耍小聪明。隋朝虞世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了迎合隋炀帝,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死于宇文化及之手,被自己最亲近的学生出卖了。苏秦以雄辩,以舌头征服各国诸侯,但是却死在舌头上。
而我独若遗。而我却和大多数人不同,如遗弃这些名利,放弃智巧,熄灭纷飞的妄念似于不足。众人智巧有余,而真智慧不足。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真智慧有余,而智巧也有,只是不轻易使用罢了。众人名利有余而卧名利不足。可是世人不知道我实际上可以名利有余的,可是我不这么做的。如果以圣人老子的智慧,追求名利岂不是唾手可得呢?
(7)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愚人之心也哉。前面一句圣人说我把多余的智巧遗弃了,归于静定的状态。这里很自然的自谦的说我是愚人之心。对于什么都不进行分别,善恶也不分别,是不是就是愚人了呢?我不像世俗的人那样,发挥所谓的聪明才智,追求功名利禄。安静守一不移,如愚人的心。然而这样的状态,世人真以为是圣人老子是愚人吗?正所谓大智若愚了。
沌沌兮。沌沌,没有分别的意思。不贵难得之货。不区分高下。不区分善恶。这里圣人说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境界。这种心游的境界,世人如果只是看文字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这是需要真修实证的。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说我只是浑浑沌沌,没有分别心。不区分善恶,不争是非,如此而已。世俗的人智巧现于外,内在的光明照射出来了。圣人老子智巧却不显现,也不轻易使用,内在的光明没有外泄。世人看着圣人老子以为昏暗不明呢。昭昭,是智巧现于外。
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世俗的人对于一丝一毫都要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我却似乎昏昏闷闷的样子,对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圣人老子难道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察察,即俗人说分星擘两(清楚、明白),丝毫不饶人的意思。有时候水至清则无鱼,看得太清反而是祸害。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善于观察盗贼的人,能够在人群中分辨出谁是盗贼。有位智者说,他可能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他后来被官府任命为专门抓捕盗贼的头头。他抓捕盗贼很有成效,可是有一次他在野外被几十个盗贼杀死了。有人说可能昏昏和闷闷,都是无知的样子。
(8)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
忽兮其若海。我独忽忽如江海的奔流,不知道穷极。圣人老子描述自己内心的辽阔如同大海。圣人老子不像世人追求物欲,如同脱缰的野马,没有办法制止住。似乎没有什么依靠,没有什么归依。实际上圣人老子知晓自己归依自性大海。世人在苦海中生死轮回。圣人努力将世人从此岸渡到彼岸。我们说大乘佛教,就是可以用很大的船,可以装很多的人,把他们都一起渡到对岸,脱离苦海。佛教很形象的比方,分为大乘、中乘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法船比较小,能够解脱自己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有能力解脱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何救渡别人呢?西方的诺亚方舟的传说,是不是和这种比方有相似之处呢?
漂兮似无所止。我独漂漂,若飞若扬,在心性大海中漂流,没有停止。我心如此,如同大海空阔不可涯量,如同虚空的宽广没有边际。如同长风御太虚而浑然无著。如同雁过长空而无痕。圣人并不是没有依止的地方。圣人可以自己归依自性。这里形容圣人老子心中的境界。佛陀有一次带着僧团在缓慢的行进中,他看到有许多木块在河中漂流,有一些被河中的绿洲挡住了去向搁浅了,有一些继续不断地往下漂流。佛陀就借机跟自己的弟子们说法了。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些木块,如果我们在不断地漂流当中,没有被人捡起来,没有被搁浅了,总有一天能流向广阔的大海。圣人教导世人可以不断地修行漂流,直至流向自性大海。
(9)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前面说世人熙熙攘攘去追求名利,去享受游玩的乐趣。世人都追求物欲并有为造作,似乎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可是唯独我觉得这些都如梦幻一般,似乎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唯独我像愚昧不化的人,没有什么作为。世人不断地追求物欲,同时也崇尚学无止境。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却永无止境。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慧,可能就没有办法追求到了。圣人老子知道自己坐地得道了,已经属于绝学无忧的了,不必像世人那样向外追求了。世人做什么都勤勤恳恳的,包括做学问。得道的人似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学问也似乎不怎么感兴趣。怀道的人看似愚人,但是似乎又什么都懂,不学而知。怀道的人似乎对名利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要求什么进步,还安守贫穷。世人觉得这样是不可思议的,觉得冥顽不化,似乎无药可救了。
(10)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唯独我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没有什么物欲了,没有什么名利之心。在世人看来我似乎是愚人,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像连庸俗平常的人都不如。然而世人不知道,我之所以和世人不同,只是贵在求食于母罢了。这里所说的母是指大道。大道生天地万物,所以称大道为母。凡是能生育的,才称之为母。所生者,称之为子。以道为母,而世人和万物为子。世人为颠倒众生,背道而驰,只顾追逐物欲,如同弃母求食于子。世人都搞反了,不是向母亲祈求法乳,而是向孩子要食物。圣人为怀道之人,独求食于母。这正是绝学之学。圣人如此,所以忧患不能入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