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详细内容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时间:2020-02-06     人气:1346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1.【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2.【注解】

前面的章节圣人教导世人放弃智巧,令心有所属,系缚于大道。这一章比较长,当然一开始圣人老子写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句逗,也没有区分章节,这是后人按照圣人老子的意思来进行了划分的。前面讲放弃智巧,回归朴素,这一章开篇就讲绝学无忧,这样看来意思还是很连贯的。章节并没有紊乱。


这里也再次呼应前面的章节,善和恶之间,又距离多遥远呢?圣人教导世人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赞誉尧帝而诋毁夏桀。伊甸园中有一棵树,这棵树是知善恶树。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这棵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如果知道善恶的分别了,就有智巧了,这就有了原罪了。智巧危害世人,百害而无一益。智巧不但不可用,而且也不可学。圣人教导世人修行的方法,绝学无忧,少思寡欲,求食于大道之母。怀道之人远离名利,看似愚人,但是却是有大智慧。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有名万物之母。大道本无名,为天地万物之母。大道为母,世人如同失散多年的孩子,母子不相识了。如果有一天机缘到了,母子相认,岂不感慨万千。


世人追求物欲是永远不知止足的,前面的一章也提到了这一点了。水会自动的流到低洼处,鸟自己会飞到树林里。苍蝇自己会飞去恶臭的地方,不用赶都会自己去的。世人不用赶都会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但是确如飞蛾扑火,极少数人能够抵御的住这样的诱惑。利益钱财,世人都会争相追逐。虚荣名声,世人都会争着去得到。道德,世人自然而然就会回归,因为这是世人的家。仁德的君主,不需要命令百姓,自然都会归附。然而能够把天下的人聚集起来的名、利和德不就成了箭靶了吗?这也是贤德的人受到迫害的缘故,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尧舜广施仁德,以仁德为箭靶,天下的善不断的集聚过来。有德之人出面使得九州来同,统筹安排天下的土地钱财。这些都是世人所追逐的,如果没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世人就会为这些东西争的头破血流。中国古代传说有九头鸟,一有食物,九个头就争斗不休,打得头破血流,谁都没有吃到什么就受伤了。它们未曾想过,不管是哪个头吃了,都是吃到同样的一个胃里。世人还不知道,众生本是一体,同体大悲,而不断地争斗不休。难怪佛在世时,菩萨想到都为世人暗自哭泣。夏桀和商纣王荒淫无道,德不配位,天下不善的事情就不断的聚集,诸侯百姓都会拉弓箭,一起射他们,焉有不亡的道理呢?秦国虽然以武力统一中国,但是不以仁德治理天下,成为众矢之的,招致祸害,不过二代而亡国。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先起兵造反,但是过早称王,成为众矢之的,以失败告终。反观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终成大事。以前秦进攻韩的上党地区,韩把上党地区让给了赵国,赵国接受下来了,成为秦军的目标,有长平之败,四十万大军被坑杀。明代朱元璋让胡惟庸临时主政京城半年,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一举灭掉骄兵悍将,对开过功臣找到借口大开杀戒,很多人被诛灭九族。晋文公的功臣介子推不愿意接受他的恩德,不愿意出来做官,躲到了介山上,不肯出来。晋文公一把火把山给烧了,想把他逼出来。山上的草木本来并无祸害,是因为有介子推在山上而已。老子在这里苦口婆心劝诫世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得道的人所畏惧的功名利禄,世人不得不慎重三思呀。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西出函谷关隐居的缘由,远离朝野的是非,就远离了祸害。


(1)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绝学、无忧。前面说到以智巧文饰天下。这里圣人教导世人除去文饰和浮华,就不会有什么忧患了。这里的绝学有几层含义,第一是已经在世间绝传了的。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除了上面的意思之外,这里圣人的绝学的确是断断续续,有所断绝失传了的。怀道的君主从尧舜禹之后,有商汤和周文王,再后来就很难再遇见了。处于末法时期更加难了,偶尔有一两个继承先圣的道统实属不易了。第二是断绝学习了,不是学习世间的学问,而是回归自性。如果不断地学习所谓的知识,只是增加世人的知见而已。并不是越博学越好的。此部经典里有提到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如果为道就要每天都减少知见和物欲,就要断绝世间有为之学。人们不断地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学问更加渊博,然而学富五车就一定代表着智慧吗?如果像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断绝了感官对于外在的学习,这也可以说是所谓的绝学了。如果不对外学习,反观自心,自性之中具足一切,不用学习就无师自通的。第三是离语言和文字相的,语言和文字只是载道的工具而已,接下来那句就会形象的说明这一点了。中国古人用力的方向都放在了语言和文字上了。世人如果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就有忧患了的。历来崇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不能。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练习书法把十八大缸水用完。李白则坚持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而发愤上进。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古人用萤火虫、用积雪反光来读书。有学就有忧,绝学就无忧。怀道的人虽然绝学,但是并不是没有智慧。老子说到这里,恐怕世俗认为绝学是瞢然无知。提示世人说,虽然圣人绝学,不是糊涂无知,其实未尝不学。但是世俗的人以增长知见,日益智巧,追求物欲以为学。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谦逊柔和的应声,这是结善缘的。阿是怠慢愤怒的应声,这是结恶缘的。世人习惯了用阿和唯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究其根本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假如一开始人们换一下,代表不同的意思,人们也会习惯的。假设在某个区域阿代表谦逊的应声,唯代表怠慢的应声,也未尝不可。老子在这里提醒世人,绝学是要离语言文字,要离开书本的,于书本而离书本的。绝学无忧,让世人离语言和文字,不被语言文字表象所迷惑。世人习惯性觉得语言文字就是实际的物体,但其实不是的。语言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并不是真正的月亮。唯之与阿,都是应人的声音。中国古人对于治学流传给后世极其严谨,担心语言和文字耽误了世人。语言和文字一旦从圣人心中流出,不同的人看了就有不同的理解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这部经典,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经,不一定完全贴合老子的本意。晋朝的三都赋致使洛阳纸贵,左思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老子仅留下一本道德经在世上,区区不过五千余字,本来一字都不留,只是勉强为之。心这些都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现代崇尚西学,西方把学问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世间的学问知识如爆炸般,不断地膨胀,一人终其一生,所学只不过是沧海一栗。虽然感觉学富五车,但是实在是以管窥天,坐井观天,似锥指地,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后世学人只需反求诸己,启迪自性本有的智慧,就能够一通百通了。世人都学智巧仁义这一类的事情。古代的智巧,如斗斛、权衡、符玺、仁义等。当今世界智巧可以说很多,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更是分类极细,数学、物理、测量、法律和经济等。西方哲学的思维是分析的思维,而东方的思维为综合的思维。如西医喜欢分析;中医喜欢综合,采用一些经络疗法、针灸等,但至今经络都未曾被医学界证实。心理学方面,西方喜欢分析,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但是并未曾使几位病人康复,他的学生荣格因此创立出新的流派。东方喜欢综合,喜欢自然的东西,东方心理学与禅、道的精神相通。人类的左脑喜欢分析,喜欢逻辑和语言。右脑喜欢综合,图像等。左脑司感性,右脑思理性。左脑是今生脑,右脑是祖先脑。睡梦中,人们将白天造的业,身、口和意业等信息通过左脑的整理,输送到右脑进行备份。右脑可以说是储存着世世代代我们祖先的信息脑。这有点像计算机中的双机热备份一样。可能令世人惊异的是,人脑早就按照大数据的概念在运行了亿万年了,现在人类才开始搞大数据了。


(2)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接着上面的那句话,唯和阿没有什么区别,善和恶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世间本来无善无恶,亚当和夏娃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才知道了善恶了,这里仅是一个比方的说法了。善与恶并没有差的很远。一念向善在天堂。一念向恶在地狱。世间本来无善恶之分,有了善才有恶,无善也无恶。造字的时候,假如将恶代表善的意思;将善代表恶的意思,刚好反过来,习惯了也未尝不可的。慧能大师留给世人的遗教: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不刻意去修善,如果刻意修善已经失去了本意了。不刻意去为仁义,如果刻意去做就是假仁假义了。前面说的忧与无忧,都在应物的心,心如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忧字左边是一个心字。圣凡相隔,善恶相反,果真相差很远吗?如果人们不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任何的苦恼和痛苦,就不会有忧愁和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评判价值的高低,而且固执的话就会造成内心的痛苦。善恶真的差别那么远吗?如果执着于善就会痛苦,如果执着于恶也会痛苦,造成痛苦的这种分别心难道就是善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是恭敬的答应的声音,阿是傲慢无礼的答应的声音。这两种应答看似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前面一个结的是善缘,后面一个结的是恶缘。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理解的。唯为善,阿为恶,看似小小的一件事情,很小的一个口业,可能会遭致杀身之祸。怀道的人很谨小慎微的,这也回应了前面章节说如何找到怀道的人的,可能如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这并不是说怀道的人胆小,而是他很清楚其中可能会带来的灾祸。怀道之人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就有一种敬畏的心。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可不存有敬畏的心的。圣人老子曾经告诫过孔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这个世上有许多聪明人,之所以招致祸害,几乎至于死地了。就是因为喜欢在背后议论人是非。圣人在周朝官场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所以郑重的告诫世人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巴。佛家说的十恶业里面,嘴巴占了四个,也就是四成了,可见口业的重要。


(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荒兮、其未央哉。如果世人没有上面所说的敬畏的心,为了功名利禄,荒乱进学,未为央止。世人的心没有能够静定守中,不能守住中央,而是像野草一样长满了内心。佛家说我们种福田,实际是种在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心田。这里说心田很荒芜了,长满了野草,也不定期的进行修剪一下。人们学的越多,心就越乱,被很多邪见邪说所覆盖,如荒草在蔓延,不知道回归根本。荒,是杂草丛生。央,中心,央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众人熙熙攘攘的,如同享受太牢盛宴的味道一样,以为天底下最美的美味了。众人争先恐后,如同在和煦阳光下,登上高台,欣赏美丽的春景,以为这是人世间的至乐了。可是世人不知道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灾祸。世人追求物欲不知止足。人性是有弱点的,很难抵御住欲望的诱惑。


(4)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我独泊兮其未兆。唯独我心泊于性海中,处于物欲未萌发之前,回归于朴素的本真。每个人如同一条小船,在苦海中航行。圣人慈航,引导我们入于心性大海,脱离了苦海。前面的章节圣人令世人心有所属,小船拴在了自性上就无忧了。在妄念未产生之前,就把妄念给熄灭了。佛家说善护念,可以用一句佛号护持念头,使得一念不生,一直处于禅定的状态。后面也有相应的章节说,其未兆易谋,在灾祸还没有显露出什么端倪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就容易熄灭灾祸了。


如婴儿之未孩。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专气致柔,如婴儿乎。如果能够回归于婴儿的状态,就不会区分善恶了,也不会区分唯和阿了。婴儿柔弱至极,生命力极强。世人区分善恶是通过语言来区分的,在内心不断地用心理暗示来跟自己说话。可是婴儿还不会说话,婴儿就不会有心理暗示了。也就是说婴儿没有所谓的妄念了,这是很宝贵的。没有妄念就没有烦恼,也就是说婴儿一直都处于静定之中的。修行人如果能够恢复回婴儿的状态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什么痛苦,也不会引来什么灾祸了。


(5)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乘兮、若无所归。前面老子说小舟泊于性海之中。老子说我了无系累,没有任何的束缚。虚心游世,如同不系之舟。似乎没有归属,世人不知自己就是归依。佛陀一生屡屡的告诫弟子:以己为洲,以法为洲。这么说自己就是归依,自性就是归属,正法就是归依了。佛陀训诫阿难说:“阿难呀,你们应该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他。阿难呀,现在或当我去世后,能够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他的人,此人即是僧人中的最高者。”小舟要停靠的港湾,要找到的绿洲应该是自性,而不是其它。老子这样虚心漂泊并不会像众生一样,如同无根的浮萍。老子虽然泛舟,可是处处是故乡。


(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皆有余。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众人有多余的妄念,圣人就没有了处于静定之中。圣人我就很清楚这一点,尽量在天道损之前自己就放弃掉了。世人还是被动的等天道来处理,这样可能损失会更大的。世人都追求有余,每年都想年年有余,这也无可厚非,这是世人美好的愿望。世人追求财富,不知止足。可是金玉满堂,如何能够长久呢?有许多人很有钱,但是过的并不快乐,也因为钱财招致祸害。钱财会增长人的傲慢,就会得罪很多人,招人妒忌。钱财吸引过来的许多都是损友,而不是君子之交,一旦钱财散尽,就会门可罗雀。有余财就很难不过奢侈的生活,沉迷酒色之中,伤害身心自性。世人自以为聪明,余智以为诈,耍小聪明。隋朝虞世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了迎合隋炀帝,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死于宇文化及之手,被自己最亲近的学生出卖了。苏秦以雄辩,以舌头征服各国诸侯,但是却死在舌头上。


而我独若遗。而我却和大多数人不同,如遗弃这些名利,放弃智巧,熄灭纷飞的妄念似于不足。众人智巧有余,而真智慧不足。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真智慧有余,而智巧也有,只是不轻易使用罢了。众人名利有余而卧名利不足。可是世人不知道我实际上可以名利有余的,可是我不这么做的。如果以圣人老子的智慧,追求名利岂不是唾手可得呢?


(7)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愚人之心也哉。前面一句圣人说我把多余的智巧遗弃了,归于静定的状态。这里很自然的自谦的说我是愚人之心。对于什么都不进行分别,善恶也不分别,是不是就是愚人了呢?我不像世俗的人那样,发挥所谓的聪明才智,追求功名利禄。安静守一不移,如愚人的心。然而这样的状态,世人真以为是圣人老子是愚人吗?正所谓大智若愚了。


沌沌兮。沌沌,没有分别的意思。不贵难得之货。不区分高下。不区分善恶。这里圣人说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境界。这种心游的境界,世人如果只是看文字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这是需要真修实证的。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说我只是浑浑沌沌,没有分别心。不区分善恶,不争是非,如此而已。世俗的人智巧现于外,内在的光明照射出来了。圣人老子智巧却不显现,也不轻易使用,内在的光明没有外泄。世人看着圣人老子以为昏暗不明呢。昭昭,是智巧现于外。


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世俗的人对于一丝一毫都要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我却似乎昏昏闷闷的样子,对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圣人老子难道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察察,即俗人说分星擘两(清楚、明白),丝毫不饶人的意思。有时候水至清则无鱼,看得太清反而是祸害。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善于观察盗贼的人,能够在人群中分辨出谁是盗贼。有位智者说,他可能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他后来被官府任命为专门抓捕盗贼的头头。他抓捕盗贼很有成效,可是有一次他在野外被几十个盗贼杀死了。有人说可能昏昏和闷闷,都是无知的样子。


(8)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


忽兮其若海。我独忽忽如江海的奔流,不知道穷极。圣人老子描述自己内心的辽阔如同大海。圣人老子不像世人追求物欲,如同脱缰的野马,没有办法制止住。似乎没有什么依靠,没有什么归依。实际上圣人老子知晓自己归依自性大海。世人在苦海中生死轮回。圣人努力将世人从此岸渡到彼岸。我们说大乘佛教,就是可以用很大的船,可以装很多的人,把他们都一起渡到对岸,脱离苦海。佛教很形象的比方,分为大乘、中乘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法船比较小,能够解脱自己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有能力解脱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何救渡别人呢?西方的诺亚方舟的传说,是不是和这种比方有相似之处呢?


漂兮似无所止。我独漂漂,若飞若扬,在心性大海中漂流,没有停止。我心如此,如同大海空阔不可涯量,如同虚空的宽广没有边际。如同长风御太虚而浑然无著。如同雁过长空而无痕。圣人并不是没有依止的地方。圣人可以自己归依自性。这里形容圣人老子心中的境界。佛陀有一次带着僧团在缓慢的行进中,他看到有许多木块在河中漂流,有一些被河中的绿洲挡住了去向搁浅了,有一些继续不断地往下漂流。佛陀就借机跟自己的弟子们说法了。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些木块,如果我们在不断地漂流当中,没有被人捡起来,没有被搁浅了,总有一天能流向广阔的大海。圣人教导世人可以不断地修行漂流,直至流向自性大海。


(9)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前面说世人熙熙攘攘去追求名利,去享受游玩的乐趣。世人都追求物欲并有为造作,似乎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可是唯独我觉得这些都如梦幻一般,似乎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唯独我像愚昧不化的人,没有什么作为。世人不断地追求物欲,同时也崇尚学无止境。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却永无止境。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慧,可能就没有办法追求到了。圣人老子知道自己坐地得道了,已经属于绝学无忧的了,不必像世人那样向外追求了。世人做什么都勤勤恳恳的,包括做学问。得道的人似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学问也似乎不怎么感兴趣。怀道的人看似愚人,但是似乎又什么都懂,不学而知。怀道的人似乎对名利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要求什么进步,还安守贫穷。世人觉得这样是不可思议的,觉得冥顽不化,似乎无药可救了。


(10)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唯独我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没有什么物欲了,没有什么名利之心。在世人看来我似乎是愚人,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像连庸俗平常的人都不如。然而世人不知道,我之所以和世人不同,只是贵在求食于母罢了。这里所说的母是指大道。大道生天地万物,所以称大道为母。凡是能生育的,才称之为母。所生者,称之为子。以道为母,而世人和万物为子。世人为颠倒众生,背道而驰,只顾追逐物欲,如同弃母求食于子。世人都搞反了,不是向母亲祈求法乳,而是向孩子要食物。圣人为怀道之人,独求食于母。这正是绝学之学。圣人如此,所以忧患不能入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