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1.【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2.【注解】
前一章刚说完求食于母,也就是求食于大道,这里就接着讲惟道是从。有大德的人,似乎和世人都不太一样,不随世俗而独从于大道。世俗的人走的是小道,而圣人是走的大道。按理说大道容得下的人多,世人应该走的大道,反而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走大道,岂不是很浪费吗?宋代的邵康节感慨道: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大家都拥挤在小道上,是非常的危险的。
不仅仅是大德的人,世间万物都是唯道是从。大德的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如水一样处谦卑。人们平时所说大人,须有大心。如果仅仅是官居高位,德不配位,不算是大人。大人关键是要有大心。官居高位,德不配位,必不得长久。大德的人不随世俗,不追求功名利禄,所行独从于道。大道生天地万物,生于斯养于斯,哪有不从的道理呢?只是世人颠倒,不求食于母,反而求食于子。自古及今,大道常行。可是又不能着相,并不存在一个叫大道的东西。大道没有具体的名字,暂时用了这个名字而已。万事万物从大道而生。道德废,圣人设仁义教化世人。仁义唯道德是从,溯本归源。世风如同江河一样,愈流愈下,但是可以知道其源头。人心越来越被蒙蔽,但是圣人老子知道人心本来的摸样。万事万物呈现在面前,但是老子知道它们本来的摸样。德字繁体字分开来看为四个部分,行一直心。直心是道场。世俗之人有险曲之心,而怀道之人为简易直心。
这里圣人老子描述自己对大道的真实境界。恍惚之间似乎看见万物之中有大道的痕迹。恍惚之间似乎看见大道无象之大象。古印度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一个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对大象是什么就容易引起争议了。这个故事很生动的给大道打了个比方,大象代表着大道。大道有无象之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和器互为阴阳。道为虚无的,器为实在的。如果没有道的虚无,也没有器的实在。道是于相离相的,于形名离形名。大道在万事万物之中都有行迹,可是如果真要睁大眼睛仔细去看又看不到了。
前面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里不可避免可能要触及一下形而上学了。我们从小被告知,这个词不是什么好的东西,是被贬低和排斥的。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的观念里面都是被教育成用孤立的、片面的和静止的观念来看待问题,是被主流所批判的。我们从小背诵的书都是这样写的。然而是不是完全就是这样的呢?我们到底对形而上学有多少的了解呢?如果没有多少了解就下这样的论断是不是不太科学呢?前面讲形而上者谓之道,那么形而上的学问是不是就是研究大道的学问呢?只是大道太难以理解了,所以被世人所批判了。就像许多经典被不理解的人所批判和诋毁呢?此部经典圣人老子都预料到了一种情况,一开始是亲之誉之,后来就是畏之和侮之。有些害怕启迪世人的智慧,让大家了解了实相之后,就影响了有些人的名利了。圣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劝诫我们了,是不是我们该好好考虑一下呢?如果单纯的崇尚科学是不是也是迷信呢?如果单纯的崇尚某个人的权威是不是也是迷信呢?形而上学在西方古典哲学里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可是这颗宝石在世人看来似乎已经暗淡无光了。一块宝石对懂得它的价值的人看来是一块宝石,如果对于不懂得人看来,可能跟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两样的。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有时候不一定越新的东西就是越好,可能在西方也是古始之道代表着实相。可能伴随着人心的回归,形而上学也会回归到古典中该有的位置了。形而上学,也可以叫做玄学。这个玄字更是和此部经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前面第一章也说了无名的大道,有名的万物。无名和有名都是同出而不同的名字而已。大道和万物同称之为玄。也可以说大道和器同称之为玄。仅仅只是起个名字而已。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有大德的人无所不容,如大海一样能够容纳百川,不管是干净的还是污浊的,都能够兼收并蓄。大德的人有谦下的美德。大德的人静定守中,即使不喜欢炫耀内在的智慧,可是还是没法掩盖的,显现大德之容。孔是大的意思。
唯道是从。大德的人不跟随世俗的潮流。世人都是追求物欲,唯独大德的人追求大道。天子是上天之子。天子必为大德的人,藏污纳垢,兼容并蓄。天子顺民心,上承天命,治理百姓。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大道在万物之中有形迹,恍惚之间似乎存在于万物之中。仔细睁大眼睛看看,还是无法看到大道的存在。大道本来没有什么名字,也只是勉强起了这个名字而已。大道恍惚之间似乎有一定的形象,可是究其根本并没有固定的形象可见。如何能够感觉得到大道呢?未悟道之前,没有感觉到道在哪里。悟道之后,平时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日用平常之间,都能够感觉到道的存在。恍惚,是似有若无。
(3)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惚兮恍,其中有象。大道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难以捉摸。想捉也捉不到,想摸也摸不到的。可以说大象无象,大音希声。可是恍惚之间似乎在无形之中能够看到万物的法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超越了形象的,没有具体的形象的被称之为道。虽然超越了形象,似乎又有无象之大象。佛家用月亮来代表真心,用乌云来代表业障。恍惚之间,乌云被风吹散了一点,似乎看到了朦胧的月象。
恍兮惚,其中有物。大道生天地万物,如何生育万物呢?似乎又找不着任何的证据。人们离道日远,身上有着层层业障。世人如同离家渐远的孩子,只有遇到晴空万里无云的时候,才可能恍惚之间似乎看到了家的影子。就像在隔海相望的海峡,从大陆一边的岸边望过去,只有遇到很好的天气,才可能看到对面一样。
(4)窈兮冥、其中有精。
窈兮冥、其中有精。大道深远曲折,似乎很难看透,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透。大道顾名思义,可见大道之大,但是为什么却深远曲折,为什么却幽暗不明呢?按理说小道是这样的,为什么大道如此呢?圣人的心为大心,看到的就是大道。世人的心是小心,看到的就是小道。如果世人发大心,可能就会弃掉小道而走上大道了。这里的大道并不是有具体的一样东西叫大道,不是有一条像公路一样的大道。冥冥和昭昭相反,昭昭是代表着光明,日月昭昭。冥冥是幽暗不明的意思。大道似乎幽暗不明,恍惚之间看见物象。大道深远幽冥,不可窥测。可是换一句话来讲,大道至简,大道又是最简单最易行的。此部经典圣人老子也说了,只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罢了。难易是相对的。追求物欲对于圣人来说是难事,修道是易事。追求物欲对于世人是易事,而修道又是难事了。大道窈冥无形,可是其中似乎又有精实和神明阴阳相交。大道生天地。天地互为阴阳。天地生男女,男女互为阴阳。男人身上有阴有阳,女人身上也有阴有阳,阴阳平衡身体就健康。人体之中,有精实,也有神明。精化气,气化神。如果劳神就会损耗元气。损耗元气,就会精气不足。反过来,如果能够凝神就聚气,聚气就能够精力充沛。瑜伽的冥想能够使得神明内守,就能够聚集气血了。冥想就是把妄想给泯灭掉了,处于静定之中。
(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见道之前觉得万物是真的,大道虚无缈缥,虚幻不实。如果见道了之后,觉得大道是真的,反而看万物如梦如幻了。世人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随着情节起伏心潮澎湃,感觉眼前的景象是真的。可是走到电影放映的后台看看,原来如此,可能觉得这才是真相。见道之前觉得大道窈冥,可是见道之后反而觉得万物窈冥了。恍惚这个词是若有若无。窈是深远曲折。冥是幽暗不明。大道本来是不有的,但是又不是绝对的无。所以前面说恍惚之间,似乎又有象,似乎又有物。至德之中却为万有之原。内心空灵如同一面镜子,能够照见天地万有。就比如天上的明月,是地上所有的江河湖海中月亮倒影的源头来的。世间万有从大道的虚无中化成,这是无,并不是完全的空。大道虚无其中有象、有物还有精。人的内心本来虚无空灵,可是却能含有万象。佛说万法唯心造。这里这里说的大道其中有精,并非是虚言。信是大地的美德。古代的天子为什么重农抑商,这当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能够保证百姓的温饱和作战需要,还能使得民心比较淳朴。百姓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和自己的勤劳吃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没有天灾人祸一般来说都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就使得百姓恢复了天性中的信。如果经商可能就不同了,可能就面临着失信和扰乱民心的风险了。大地有信的大德,能够孕育万物,真实不妄。
我们崇尚的科学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重复验证。科学似乎现在已经成为信的唯一标准了。如果不相信科学,就代表着迷信了。可是如果一味的单纯崇尚科学,是不是另外一种迷信了呢?通过仪器来进行测量,眼见为实,证明才为真,才可信。但是我们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就能真的代表真实吗?人心就如同天子,五官就如同百官。百官向天子所奏报的,难道都是真实的吗?既然百官有可能奏报不真实,那么我们的五官是否忠实可靠呢?人们是否有怀疑过呢?
(6)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从古至今大道常行,无名是其名。如果根本就无名,如何能够去得了名呢?如果根本没有富贵,如何能够去得了他的富贵呢?如何能招致祸害呢?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大道就会补不足了。这里用无名来说万物的开始。正如开篇所说无名天地之始。大道至真,可是自古到今又没有什么形象,也没有什么名字。世人提到信就要觉得能够有个具体的形象,具体的名字,如果没有这些如何能够信呢?往往是大信无言,大美无言。不需要什么承诺就能够信,不需要什么证明就是真的。如果还依赖别人来证明的就不足以为信,就不足以为真了。正是因为没有名字,所以无名就是其名字了。自古到今的万物,无不由此大道而成。以上都是讲无形之形。以下解释无名之名。世间众美的名字都是自外来,都是假名无实,因此名字容易去掉。只有大道有无实之实,无名之名。其实大道,也仅仅是勉强给起的名字而已。
(7)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我怎么知道万物如何开始的呢?正是由此才知道的。圣人怎么能够知道万物承受道之气而生呢?因为老子已经反求诸己,已经悟道了。老子找到的大道是真实不妄的,是能够值得世人去信的。圣人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真切的体悟了。万事万物从古及今,如何生如何灭,如何演变,圣人都了悟于心了。圣人有功流万世而其名不朽。圣人并非求名,可是千古其名不去。无佛的万世,如同漫漫长夜。有佛出现,如同世间的明灯。圣人传灯人间,给人世间带来光明和觉醒。圣人的言教都是从大道中流出。世间王侯将相的名,都是从物欲中来。王侯将相的名易去,而圣人的名不去。王侯将相建立的功勋,不过百年即灰飞烟灭,成吉思汗在世建立赫赫战功,但是死后不过卧在方寸的土地中。顺治皇帝身居君位,他所拥有的是世人最羡慕的,财色名食,功名利禄,一样不缺,然后却看破出家,留下出家偈“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朝代的更迭,非常的像动物界的互相吞噬。悉达多太子当初也看到弱肉强食而深感世间苦多乐少。只有得道之人,不期于功而功自大,不期于名而名不朽。世人追求于功名,却不过百年。圣人不为功名,成其功名。圣人内有大道之实,外有大德之容,是从大道而始发的。
第二十章 求食于母
1.【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2.【注解】
前面的章节圣人教导世人放弃智巧,令心有所属,系缚于大道。这一章比较长,当然一开始圣人老子写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句逗,也没有区分章节,这是后人按照圣人老子的意思来进行了划分的。前面讲放弃智巧,回归朴素,这一章开篇就讲绝学无忧,这样看来意思还是很连贯的。章节并没有紊乱。
这里也再次呼应前面的章节,善和恶之间,又距离多遥远呢?圣人教导世人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赞誉尧帝而诋毁夏桀。伊甸园中有一棵树,这棵树是知善恶树。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这棵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如果知道善恶的分别了,就有智巧了,这就有了原罪了。智巧危害世人,百害而无一益。智巧不但不可用,而且也不可学。圣人教导世人修行的方法,绝学无忧,少思寡欲,求食于大道之母。怀道之人远离名利,看似愚人,但是却是有大智慧。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有名万物之母。大道本无名,为天地万物之母。大道为母,世人如同失散多年的孩子,母子不相识了。如果有一天机缘到了,母子相认,岂不感慨万千。
世人追求物欲是永远不知止足的,前面的一章也提到了这一点了。水会自动的流到低洼处,鸟自己会飞到树林里。苍蝇自己会飞去恶臭的地方,不用赶都会自己去的。世人不用赶都会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但是确如飞蛾扑火,极少数人能够抵御的住这样的诱惑。利益钱财,世人都会争相追逐。虚荣名声,世人都会争着去得到。道德,世人自然而然就会回归,因为这是世人的家。仁德的君主,不需要命令百姓,自然都会归附。然而能够把天下的人聚集起来的名、利和德不就成了箭靶了吗?这也是贤德的人受到迫害的缘故,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尧舜广施仁德,以仁德为箭靶,天下的善不断的集聚过来。有德之人出面使得九州来同,统筹安排天下的土地钱财。这些都是世人所追逐的,如果没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世人就会为这些东西争的头破血流。中国古代传说有九头鸟,一有食物,九个头就争斗不休,打得头破血流,谁都没有吃到什么就受伤了。它们未曾想过,不管是哪个头吃了,都是吃到同样的一个胃里。世人还不知道,众生本是一体,同体大悲,而不断地争斗不休。难怪佛在世时,菩萨想到都为世人暗自哭泣。夏桀和商纣王荒淫无道,德不配位,天下不善的事情就不断的聚集,诸侯百姓都会拉弓箭,一起射他们,焉有不亡的道理呢?秦国虽然以武力统一中国,但是不以仁德治理天下,成为众矢之的,招致祸害,不过二代而亡国。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先起兵造反,但是过早称王,成为众矢之的,以失败告终。反观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终成大事。以前秦进攻韩的上党地区,韩把上党地区让给了赵国,赵国接受下来了,成为秦军的目标,有长平之败,四十万大军被坑杀。明代朱元璋让胡惟庸临时主政京城半年,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一举灭掉骄兵悍将,对开过功臣找到借口大开杀戒,很多人被诛灭九族。晋文公的功臣介子推不愿意接受他的恩德,不愿意出来做官,躲到了介山上,不肯出来。晋文公一把火把山给烧了,想把他逼出来。山上的草木本来并无祸害,是因为有介子推在山上而已。老子在这里苦口婆心劝诫世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得道的人所畏惧的功名利禄,世人不得不慎重三思呀。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西出函谷关隐居的缘由,远离朝野的是非,就远离了祸害。
(1)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绝学、无忧。前面说到以智巧文饰天下。这里圣人教导世人除去文饰和浮华,就不会有什么忧患了。这里的绝学有几层含义,第一是已经在世间绝传了的。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学除了上面的意思之外,这里圣人的绝学的确是断断续续,有所断绝失传了的。怀道的君主从尧舜禹之后,有商汤和周文王,再后来就很难再遇见了。处于末法时期更加难了,偶尔有一两个继承先圣的道统实属不易了。第二是断绝学习了,不是学习世间的学问,而是回归自性。如果不断地学习所谓的知识,只是增加世人的知见而已。并不是越博学越好的。此部经典里有提到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如果为道就要每天都减少知见和物欲,就要断绝世间有为之学。人们不断地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学问更加渊博,然而学富五车就一定代表着智慧吗?如果像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断绝了感官对于外在的学习,这也可以说是所谓的绝学了。如果不对外学习,反观自心,自性之中具足一切,不用学习就无师自通的。第三是离语言和文字相的,语言和文字只是载道的工具而已,接下来那句就会形象的说明这一点了。中国古人用力的方向都放在了语言和文字上了。世人如果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就有忧患了的。历来崇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不能。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练习书法把十八大缸水用完。李白则坚持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而发愤上进。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古人用萤火虫、用积雪反光来读书。有学就有忧,绝学就无忧。怀道的人虽然绝学,但是并不是没有智慧。老子说到这里,恐怕世俗认为绝学是瞢然无知。提示世人说,虽然圣人绝学,不是糊涂无知,其实未尝不学。但是世俗的人以增长知见,日益智巧,追求物欲以为学。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谦逊柔和的应声,这是结善缘的。阿是怠慢愤怒的应声,这是结恶缘的。世人习惯了用阿和唯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究其根本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假如一开始人们换一下,代表不同的意思,人们也会习惯的。假设在某个区域阿代表谦逊的应声,唯代表怠慢的应声,也未尝不可。老子在这里提醒世人,绝学是要离语言文字,要离开书本的,于书本而离书本的。绝学无忧,让世人离语言和文字,不被语言文字表象所迷惑。世人习惯性觉得语言文字就是实际的物体,但其实不是的。语言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并不是真正的月亮。唯之与阿,都是应人的声音。中国古人对于治学流传给后世极其严谨,担心语言和文字耽误了世人。语言和文字一旦从圣人心中流出,不同的人看了就有不同的理解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这部经典,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经,不一定完全贴合老子的本意。晋朝的三都赋致使洛阳纸贵,左思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老子仅留下一本道德经在世上,区区不过五千余字,本来一字都不留,只是勉强为之。心这些都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现代崇尚西学,西方把学问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世间的学问知识如爆炸般,不断地膨胀,一人终其一生,所学只不过是沧海一栗。虽然感觉学富五车,但是实在是以管窥天,坐井观天,似锥指地,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后世学人只需反求诸己,启迪自性本有的智慧,就能够一通百通了。世人都学智巧仁义这一类的事情。古代的智巧,如斗斛、权衡、符玺、仁义等。当今世界智巧可以说很多,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更是分类极细,数学、物理、测量、法律和经济等。西方哲学的思维是分析的思维,而东方的思维为综合的思维。如西医喜欢分析;中医喜欢综合,采用一些经络疗法、针灸等,但至今经络都未曾被医学界证实。心理学方面,西方喜欢分析,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但是并未曾使几位病人康复,他的学生荣格因此创立出新的流派。东方喜欢综合,喜欢自然的东西,东方心理学与禅、道的精神相通。人类的左脑喜欢分析,喜欢逻辑和语言。右脑喜欢综合,图像等。左脑司感性,右脑思理性。左脑是今生脑,右脑是祖先脑。睡梦中,人们将白天造的业,身、口和意业等信息通过左脑的整理,输送到右脑进行备份。右脑可以说是储存着世世代代我们祖先的信息脑。这有点像计算机中的双机热备份一样。可能令世人惊异的是,人脑早就按照大数据的概念在运行了亿万年了,现在人类才开始搞大数据了。
(2)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接着上面的那句话,唯和阿没有什么区别,善和恶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世间本来无善无恶,亚当和夏娃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才知道了善恶了,这里仅是一个比方的说法了。善与恶并没有差的很远。一念向善在天堂。一念向恶在地狱。世间本来无善恶之分,有了善才有恶,无善也无恶。造字的时候,假如将恶代表善的意思;将善代表恶的意思,刚好反过来,习惯了也未尝不可的。慧能大师留给世人的遗教: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不刻意去修善,如果刻意修善已经失去了本意了。不刻意去为仁义,如果刻意去做就是假仁假义了。前面说的忧与无忧,都在应物的心,心如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忧字左边是一个心字。圣凡相隔,善恶相反,果真相差很远吗?如果人们不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任何的苦恼和痛苦,就不会有忧愁和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评判价值的高低,而且固执的话就会造成内心的痛苦。善恶真的差别那么远吗?如果执着于善就会痛苦,如果执着于恶也会痛苦,造成痛苦的这种分别心难道就是善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是恭敬的答应的声音,阿是傲慢无礼的答应的声音。这两种应答看似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前面一个结的是善缘,后面一个结的是恶缘。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理解的。唯为善,阿为恶,看似小小的一件事情,很小的一个口业,可能会遭致杀身之祸。怀道的人很谨小慎微的,这也回应了前面章节说如何找到怀道的人的,可能如冬天涉水过河一样。这并不是说怀道的人胆小,而是他很清楚其中可能会带来的灾祸。怀道之人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就有一种敬畏的心。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可不存有敬畏的心的。圣人老子曾经告诫过孔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这个世上有许多聪明人,之所以招致祸害,几乎至于死地了。就是因为喜欢在背后议论人是非。圣人在周朝官场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所以郑重的告诫世人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巴。佛家说的十恶业里面,嘴巴占了四个,也就是四成了,可见口业的重要。
(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荒兮、其未央哉。如果世人没有上面所说的敬畏的心,为了功名利禄,荒乱进学,未为央止。世人的心没有能够静定守中,不能守住中央,而是像野草一样长满了内心。佛家说我们种福田,实际是种在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心田。这里说心田很荒芜了,长满了野草,也不定期的进行修剪一下。人们学的越多,心就越乱,被很多邪见邪说所覆盖,如荒草在蔓延,不知道回归根本。荒,是杂草丛生。央,中心,央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众人熙熙攘攘的,如同享受太牢盛宴的味道一样,以为天底下最美的美味了。众人争先恐后,如同在和煦阳光下,登上高台,欣赏美丽的春景,以为这是人世间的至乐了。可是世人不知道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灾祸。世人追求物欲不知止足。人性是有弱点的,很难抵御住欲望的诱惑。
(4)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我独泊兮其未兆。唯独我心泊于性海中,处于物欲未萌发之前,回归于朴素的本真。每个人如同一条小船,在苦海中航行。圣人慈航,引导我们入于心性大海,脱离了苦海。前面的章节圣人令世人心有所属,小船拴在了自性上就无忧了。在妄念未产生之前,就把妄念给熄灭了。佛家说善护念,可以用一句佛号护持念头,使得一念不生,一直处于禅定的状态。后面也有相应的章节说,其未兆易谋,在灾祸还没有显露出什么端倪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就容易熄灭灾祸了。
如婴儿之未孩。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专气致柔,如婴儿乎。如果能够回归于婴儿的状态,就不会区分善恶了,也不会区分唯和阿了。婴儿柔弱至极,生命力极强。世人区分善恶是通过语言来区分的,在内心不断地用心理暗示来跟自己说话。可是婴儿还不会说话,婴儿就不会有心理暗示了。也就是说婴儿没有所谓的妄念了,这是很宝贵的。没有妄念就没有烦恼,也就是说婴儿一直都处于静定之中的。修行人如果能够恢复回婴儿的状态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区分善恶,就不会有什么痛苦,也不会引来什么灾祸了。
(5)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乘兮、若无所归。前面老子说小舟泊于性海之中。老子说我了无系累,没有任何的束缚。虚心游世,如同不系之舟。似乎没有归属,世人不知自己就是归依。佛陀一生屡屡的告诫弟子:以己为洲,以法为洲。这么说自己就是归依,自性就是归属,正法就是归依了。佛陀训诫阿难说:“阿难呀,你们应该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他。阿难呀,现在或当我去世后,能够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他的人,此人即是僧人中的最高者。”小舟要停靠的港湾,要找到的绿洲应该是自性,而不是其它。老子这样虚心漂泊并不会像众生一样,如同无根的浮萍。老子虽然泛舟,可是处处是故乡。
(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皆有余。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众人有多余的妄念,圣人就没有了处于静定之中。圣人我就很清楚这一点,尽量在天道损之前自己就放弃掉了。世人还是被动的等天道来处理,这样可能损失会更大的。世人都追求有余,每年都想年年有余,这也无可厚非,这是世人美好的愿望。世人追求财富,不知止足。可是金玉满堂,如何能够长久呢?有许多人很有钱,但是过的并不快乐,也因为钱财招致祸害。钱财会增长人的傲慢,就会得罪很多人,招人妒忌。钱财吸引过来的许多都是损友,而不是君子之交,一旦钱财散尽,就会门可罗雀。有余财就很难不过奢侈的生活,沉迷酒色之中,伤害身心自性。世人自以为聪明,余智以为诈,耍小聪明。隋朝虞世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了迎合隋炀帝,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死于宇文化及之手,被自己最亲近的学生出卖了。苏秦以雄辩,以舌头征服各国诸侯,但是却死在舌头上。
而我独若遗。而我却和大多数人不同,如遗弃这些名利,放弃智巧,熄灭纷飞的妄念似于不足。众人智巧有余,而真智慧不足。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真智慧有余,而智巧也有,只是不轻易使用罢了。众人名利有余而卧名利不足。可是世人不知道我实际上可以名利有余的,可是我不这么做的。如果以圣人老子的智慧,追求名利岂不是唾手可得呢?
(7)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愚人之心也哉。前面一句圣人说我把多余的智巧遗弃了,归于静定的状态。这里很自然的自谦的说我是愚人之心。对于什么都不进行分别,善恶也不分别,是不是就是愚人了呢?我不像世俗的人那样,发挥所谓的聪明才智,追求功名利禄。安静守一不移,如愚人的心。然而这样的状态,世人真以为是圣人老子是愚人吗?正所谓大智若愚了。
沌沌兮。沌沌,没有分别的意思。不贵难得之货。不区分高下。不区分善恶。这里圣人说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境界。这种心游的境界,世人如果只是看文字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这是需要真修实证的。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说我只是浑浑沌沌,没有分别心。不区分善恶,不争是非,如此而已。世俗的人智巧现于外,内在的光明照射出来了。圣人老子智巧却不显现,也不轻易使用,内在的光明没有外泄。世人看着圣人老子以为昏暗不明呢。昭昭,是智巧现于外。
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世俗的人对于一丝一毫都要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我却似乎昏昏闷闷的样子,对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圣人老子难道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察察,即俗人说分星擘两(清楚、明白),丝毫不饶人的意思。有时候水至清则无鱼,看得太清反而是祸害。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善于观察盗贼的人,能够在人群中分辨出谁是盗贼。有位智者说,他可能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他后来被官府任命为专门抓捕盗贼的头头。他抓捕盗贼很有成效,可是有一次他在野外被几十个盗贼杀死了。有人说可能昏昏和闷闷,都是无知的样子。
(8)忽兮其若海。漂兮似无所止。
忽兮其若海。我独忽忽如江海的奔流,不知道穷极。圣人老子描述自己内心的辽阔如同大海。圣人老子不像世人追求物欲,如同脱缰的野马,没有办法制止住。似乎没有什么依靠,没有什么归依。实际上圣人老子知晓自己归依自性大海。世人在苦海中生死轮回。圣人努力将世人从此岸渡到彼岸。我们说大乘佛教,就是可以用很大的船,可以装很多的人,把他们都一起渡到对岸,脱离苦海。佛教很形象的比方,分为大乘、中乘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法船比较小,能够解脱自己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有能力解脱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何救渡别人呢?西方的诺亚方舟的传说,是不是和这种比方有相似之处呢?
漂兮似无所止。我独漂漂,若飞若扬,在心性大海中漂流,没有停止。我心如此,如同大海空阔不可涯量,如同虚空的宽广没有边际。如同长风御太虚而浑然无著。如同雁过长空而无痕。圣人并不是没有依止的地方。圣人可以自己归依自性。这里形容圣人老子心中的境界。佛陀有一次带着僧团在缓慢的行进中,他看到有许多木块在河中漂流,有一些被河中的绿洲挡住了去向搁浅了,有一些继续不断地往下漂流。佛陀就借机跟自己的弟子们说法了。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些木块,如果我们在不断地漂流当中,没有被人捡起来,没有被搁浅了,总有一天能流向广阔的大海。圣人教导世人可以不断地修行漂流,直至流向自性大海。
(9)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前面说世人熙熙攘攘去追求名利,去享受游玩的乐趣。世人都追求物欲并有为造作,似乎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可是唯独我觉得这些都如梦幻一般,似乎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唯独我像愚昧不化的人,没有什么作为。世人不断地追求物欲,同时也崇尚学无止境。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却永无止境。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慧,可能就没有办法追求到了。圣人老子知道自己坐地得道了,已经属于绝学无忧的了,不必像世人那样向外追求了。世人做什么都勤勤恳恳的,包括做学问。得道的人似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学问也似乎不怎么感兴趣。怀道的人看似愚人,但是似乎又什么都懂,不学而知。怀道的人似乎对名利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要求什么进步,还安守贫穷。世人觉得这样是不可思议的,觉得冥顽不化,似乎无药可救了。
(10)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唯独我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没有什么物欲了,没有什么名利之心。在世人看来我似乎是愚人,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像连庸俗平常的人都不如。然而世人不知道,我之所以和世人不同,只是贵在求食于母罢了。这里所说的母是指大道。大道生天地万物,所以称大道为母。凡是能生育的,才称之为母。所生者,称之为子。以道为母,而世人和万物为子。世人为颠倒众生,背道而驰,只顾追逐物欲,如同弃母求食于子。世人都搞反了,不是向母亲祈求法乳,而是向孩子要食物。圣人为怀道之人,独求食于母。这正是绝学之学。圣人如此,所以忧患不能入了。
第二十三章 不争之言
1.【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2.【注解】
上一章教导世人不争之德,不自是,不夸功,不自见,不自大。如此能够使得德行圆满,如此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本章承接上一章教导为学的人止息无谓的学术之争。开头一句就说了大自然不喜欢言语。无谓的争辩仅仅是戏言而已,并无益处。流言蜚语和混乱的思想不会长久,最终会归于平静的。人心要归于寂静,就要远离散乱。国家要归于安宁,远离战乱,都需要远离纷争。乱字左边就是一个舌字,可见言语的危害。世人稍微学懂了一点就争论不休,抱有门户之见。大乘佛教看不起小乘的,小乘的看不起大乘的。禅宗看不起密宗,密宗也看不起禅宗。世界上不同宗教之间也互相认为只有自己的是对的,这与圣人的本心可能不同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些是为了济世救人,有些是为了功名利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风刮不了一上午,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老子用这个比喻说明流言蜚语,世间的这些争辩高下的学问,并不能够长久,不辨自明。不必要强制的压制这些言论,最终沉淀下来的就是真知灼见了。治国安民,如果高压治理,如同秦国一样,严刑厉法,那么终究也不能长久。世人互相争辩,争相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不仅仅是误了自己,还使得普通大众不知如何适从。这也应了上一章的多则惑。这难道不是对社会的危害吗?
怀道的人涉世救人,遇到有道的人就谈论道,也不亦乐乎。遇到有德的人就谈论德,如何进道。遇到失道失德的人,又有另外的随顺教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影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不随顺众生,逢人就讲佛法,遇人就讲真言,难免就会处处碰壁的。观世音菩萨现种种法身,根据世间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救渡。上等根器的人,可以与之论道。中等根器的人,对道半信半疑了,可以勉强言之。下等根器的人,只能够讲仁义了。当然不管是上中下等根器的人,本心都是有大智慧的,自性本同。
先知默罕默德曾说过,正其信必先正其心,正其心必先正其言。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他的嘴就会全无选择地谈及一些消极的话题,污染和蒙蔽自己的心灵。许多弟子传述:有次他们正在辩论有关宗教的课题时,默罕默德进来了,他显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生气。他指责他们说:“…放弃争吵吧,争吵益处很少!放弃争论吧,信士从不争论!…放弃争论吧,罪过因辩论而增加!放弃争论吧,到了后世我不为那些争辩者说情。放弃争论吧,我给那些真心诚意放弃争论的人在天堂里准备了三种居所:最底的一层,中间的一层和上面的一层。”古兰经上说:“他们的秘密谈话,大半是无益的;劝人施舍,或劝人行善,或劝人和解者(秘密的谈话)除外。谁为求真主的喜悦而作此事,我要赏赐谁重大的报酬。”佛家也有句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都是罪,更不用说是言语争论了。
(1)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大道大音希言,天地自然都静默无言。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世人喜欢争辩,争论高下,去道转远。只有希言者,合乎于自然。俗话说,沉默是金。在佛家的十恶业中,身业为三,口业为四,意业为三。可见口业占的比重很大,言多必失,嘴巴造的业不容忽视。耶稣也教导世人,你要谨慎安静。平静,安宁清净。娴静,淡漠名利。心静,主在心中。肃静,敬畏父神。幽静,闭门祷告。入静,心无杂念。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往往刮不了一个上午,大雨往往下不了一整天。向下以此比喻好辩者的不能长久。大风不会整天的刮、大雨不会整天的下,总有停的时候。只有和风细雨,才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乱分仍,各路英雄和贤才有的想揭竿而起,有的则仅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诸子百家也有各种不同的救世的争论。只有合乎天道的真言能够源远流传。如今此部经典流传了几千年。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刮风下雨是天地主使的。天地由大道而生,尚不能长久,更何况世人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天长地久。好辩的人,都会出愤激不平之气。飘风骤雨是天地不平之气。天地不平之气,尚不能久,而何况于人呢。这里劝说学人放弃无谓的争辩。家和万事兴,在家庭里面夫妻和睦相处,也须远离争辩。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步,齐家就是第二步。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呢?巴菲特都说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投资。人们往往以片面的视角和观点来进行争辩,其实每个人都有道理,但是却完全看到事情的真相。
(3)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有志于修道的人,应当随遇而安。如果自己修行的水平已经见道了,就同于道,而且要继续精进修行。如果放弃了修行,做了恶事,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和退转了。如果修行水平还没有见道,能够体悟到仁德,就见贤思齐,按照君子的言行来要求自己。如果修行的水平还刚刚起步,就要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了。佛陀教导一个法门,不管是有道者,有德者还是世俗的人,都能够同样受用的,就是念佛法门了。有志于弘道的人,也应当随顺众生。不管是什么根器的人,圣人都会以他能够听的懂得语言来弘道。圣人自己能懂的东西,世人不一定能听的懂。圣人慈悲世人,用了许多善巧的比方来教化世人。学人为人处事,做学问,应当如道一般缄默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因为好辩的人,只为信道不笃,未得玄同的缘故罢了。对于道,玄奘法师有个比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得道的人,自然就没有任何的疑问了,已经一通百通了。只有怀道的人,妙契玄同。失者,指世俗无道德的人。是说至于世俗庸人,也同于俗。即所谓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无可不可。
(4)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怀道的人与同道者、同德者和同失者都相互融洽,如沐春风,不知不觉让世俗的人也转变了。圣人以世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教化。世俗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身在山外可以看得清楚。每个人只是把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对自己却缺乏起码的了解。世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可是极少有人能够认识人类自身,认识真正的自己。同道、同德和同失的人们,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是真谛,都认为自己的有道理,都乐在其中。世人如果无心向道,在平时可以多行善事,不做恶事。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5)信不足、有不信。
信不足、有不信。这里呼应了十七章的信不足,有不信。大道日衰,当下的世道人心有所不同。有的业障很浅,已经见道了,深信大道不会产生怀疑了,属于上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较深,信心不足,半信半疑,属于中等根器的人。有的业障很深,完全不信大道了,不但不信还会诋毁和破坏,这属于下等根器的人。如果这三种根器的人放在一起,肯定会有所争论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了。对于见道了的人,可能就看的比较清楚,他知道自己走在修道的前面了,就应当随顺和谅解后两者。可是前面两种人,看见第三种人明明是走错路了,不说也不行,可是说了如何劝说也不听,也真是让人苦恼的一件事情。如果看见第三种人迷路了,朝着泥潭和危险走过去了,如果不加劝阻如何安得了心呢?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要把所有的世人全部救渡了才能安心成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