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详细内容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时间:2020-02-07     人气:1380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1.【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2.【注解】

道德经上篇言道,大道为天下万有的本源,教导世人修道的方法。下篇大多说德,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用。然而道和德本为一体,是一不是二。道为体,德为用。大道无形无相无所不在,在人的身上对应的称之为德。


本章是下篇的第一章,是下篇的纲领。


本章是说大道如同河流,不断地往下流动,但是人们不知大道,只看到河流,不知道河流的源头是哪里。这源头就是无名无相的大道。大道如同大树的根,德如同树干,仁义礼智信就是枝叶了。大道是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所在。世道人心,日趋而下,也如同河流一样不断地往下流,失真愈远。圣人老子教人当返其本,归其源。道尊无名,德重无为。道是说有无,而德是说上下。


这里说的上德,就是中庸上说无声无臭的至德,也是大学上说的明德。大学之道,在于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世人千古处于暗室之中,被物欲遮蔽住了。怀道的人点亮了心灯,并传给世人,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大学》对于以前的儒者,以为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关键在乎明明德。现在人们以为读了大学就是真正的大学,重知识的获取,而不知道真正的大学应当明明德,发明每个人本性中本有的明德。


大人所学为大学,什么是大人呢?大人并不是年龄上为大才称为大人,也并不是当官的才称为大人。即使年近古稀但是被物欲遮蔽深重,做了许多恶事,也只能称之为小人。虽然年龄很小但是有上等根器,也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有一颗大心,可以称之为大人。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讲,能够被老百姓尊称为大人的,必定也是德能够配位的,当也是能够有大心的。


什么是大人呢?具有大心的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才称之为大人。大人看天下就像是一家,看偌大的中国就像是一个人一样,全世界的人们不分宗教、不分种族、不分国界,这样才算的上是大人。


什么是大心呢?大心即菩提心。大道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世人只需要反求诸己,就能够明心见性,体悟大道。体悟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王阳明在临终前留下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求?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光明的,这光明的心就是大心。此心本有明德,大心被私欲所覆盖,就变的狭隘了,就变小心了。有小心的人,就称为小人了,也可以叫做小我。有大心的人,在中国可以称为君子。小人就会执着于人我,区分你我。使得本心本有的光明恢复,使得本心本有的明德恢复光明,小人就变大人,小心就变大心了。


大人之所以能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并不是刻意这么认为的,而是心本来就是大心,本来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心与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不可区分。现代哲学还在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进行无谓的争辩。还在批判形而上学和玄学,也可以说玄学和形而上学也脱胎于此部经典。西方古典哲学也对形而上学推崇备至,是哲学界的明珠。大心就能够超越形象,抵达大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每个人本心本有的良知都不曾泯灭的,遇见一些事情会唤醒被私欲覆盖的本心。就像孟子说的,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每个人都会有恻隐不忍之心。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仁心,都是和小孩子为一体的。一个国家的君主和老百姓本为一体,被私欲覆盖的君主,只顾着自己的欲望,就如同把手脚的肉,切下来填饱肚子,享用一样,却不知道疼痛。小孩子与我们每个人都是同类的,都会有恻隐怜悯之心。小孩子看到鸟兽哀鸣,也会有不忍之心,可以看到小孩子和鸟兽本为一体。鸟兽也会有所知觉,每当它们看到草木被摧折的时候,也会有悯恤之心,因此说鸟兽与草木本为一体。虽然小人之心被物欲所覆盖,但是小人的本心也是大心,每个人本有的大心明亮可以照日月,可以称之为明德。


虽然为小人,但是却能够不断修行,摒弃私欲的遮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么所言所行犹如大人。虽然为大人,但是却暂时有私欲遮蔽,利害相攻,虽有大心之心,但是犹如小人。


因此,大人之学,所谓大学,应当去除私欲的遮蔽,去除遮月的乌云,去除明镜的锈迹,以发明其本有的明德,发明其本光明的本心,恢复其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并不能在本有的明德之上增加一丝的光明;也不能在本有的明德之上减少一丝光明。


道字繁体字,左边为行,右边为首,道为行所达也,即是返本归元。道,天理也。王阳明说: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只要人们修身养性,淡化物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能够识得天理,识得通往真常之道的路。打个比方,计算机用久了之后,文件也比较凌乱没有规律,运行速度比较慢,可能也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病毒,需要格式化一下,重新返璞归真。人之初,也就跟崭新的电脑一样,如同一张白纸,非善非恶。如果人们用它来做坏事,那就是恶,如果用它来工作和学习,那就是善。而为了电脑的正常运转,需要安装防病毒软件。可能人们使用久了,甚至会忘记崭新的电脑是什么摸样。人刚生下来也被装上了不同的软件了,正如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修行也要把与生俱来的这些束缚给解脱掉。中国法律源于礼,而法律、礼就如同防病毒的软件一样,避免病毒侵袭电脑,避免恶行侵毒人心。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高明再先进的防病毒软件,还是防止不了病毒的入侵。只有切断网络、免受外界的影响,如同人们暂时管住了五官,远离外界的喧嚣。进入安全模式,把病毒清除干净,再重新开始运行速度就很快了。基督教所说每个人都有罪,这里的罪也可说是业障。的确不假,需要人们通过做善事洗涤心灵的灰尘和污垢。德字由三部分组成:双人旁、直和心,行一直心,直心是道场,禅即是教导人们时时处处行一直心,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明明了了。德即修行达到大道的方法和途径。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是说大小的,有大道和小道之分。德是说上下的,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的人虽然有德,但是不居其德,不以德高而自居,不有心做有德之事,不责求回报。上德的人不追求有德,正如前面说的不崇尚贤和美德,不把德当做一种欲望来追求。没有作为一种欲望来追求,内心就静定不散乱,所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谨小慎微,生怕自己违背了德,受到社会的谴责。这种人只是按照规矩在做,并不能够顺其自然的服从于大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有好些时候是强制的躲避一些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已经放下了。下德的人有心做仁德的事,只要能在表面上对得起社会舆论就行了,这就称之为下德。下德虽然是表面上符合仁德,但是有心为之,责求回报,可以称之为无德。从德字的演化可以看出来,远古的文字,德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为双人旁,右边为直,并没有一个心字,此为不德,但是却有德。后来演进出的文字。下面多了一个心字,此为有心为德,虽然不失德,但是却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大道无形无相,是无为的,顺其自然的。对应到人的身上,上德也是无为的。虽然上德的人无为,可是又不会被无为所束缚。此部经典虽然是指归的明灯,但是如果只是盯着灯来看,而不是看到大道了,就又增加了一层束缚了。如果谈无为,增加了一层无为的束缚,就对修行没有什么好处了。圣人老子在这里提醒世人,不要受无为的束缚。世人以无为无思虑为虚,认为内心不受任何的限制。这样致使那些没有道术的人误以为无为无思虑就是虚了。世人以此为虚,念念不忘虚,反而被虚所制约。正如念念不忘无为,反而被无为所制约一样。世人念佛号修行,念念不忘佛号是好事来的,如果已经入了静定,还不放掉佛号,执着于佛号,也是多了一层执着来的。虚本来是内心自由不受任何的限制,现在内心反而被虚所制约了,就不能称之为虚了。如果能够做到虚心就会有盛德,称之为上德。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是有为的,有心做符合德的事,有心崇尚德,被德所束缚了。上德为本有的明德,是自然而然的,不待人发明而自明。下德是外在的,按照所谓的德的标准刻意去做的,希望能够博取德的美名的。下德有心于德,施恩于世人,希求回报。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本来为一,道为树根,其它的为树干和枝叶。如果离开了道来谈其它的事情,如同找兔子的角,如同离世寻觅菩提。世道继续越流越下,德又下衰,于是才开始有仁义的名。然而仁义都是出于不德,因此不免都是有心为之。但是上仁虽有为,而无恃为的心,并不会自恃其有。仁和义对比来讲,仁反而没有像义那样责报之切。讲义气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讲义气,可能就会被讨伐了。相比之下,仁还没有责报那么切,所以无以为。如果对人有仁恩了,就还是希望别人有所回报,上仁是不责求别人回报的。仁,是指人皆有的恻隐之心,爱人的心。有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的胸襟。恻隐的心,每个人都是有的。为作恶感到羞耻的心,每个人都是有的。恭敬的心,每个人都是有的。分辨是非的心,每个人都是有的。恻隐的心,这就是仁了。为作恶感到羞耻的心,这就是义了。恭敬的心,这就是礼了。分辨是非的心,这就是智了,当然这只是智巧而已,并不是真的大智慧。仁义礼智,这四者并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这四者都是从道的树根长出来的枝枝叶叶。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仁与义相比起来,义责其回报更切,所以有以为。义字,古体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羊字,下面是我。羊是祭祀的牺牲。意思是说为了祭祀的愿望达成,愿意牺牲自我,甚至性命。古文记载:“三皇以道治,五帝以德化,三王由仁义,五伯用权智。”三皇,神农、女娲和伏羲时,以道无为而治。五帝,黄帝、帝尧、帝舜等时期,以德感化天下。三王,大禹、文王等时期,以仁义教导百姓。五伯,五霸,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时期,以权术和智谋制服别的国家。


(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上礼是有为的,君主制定出了社会的纲纪、制度和法令,要世人去遵守。崇尚一些社会美德,要世人去追求。如果世人不能响应并遵守法令,如果不符合道德的标准,就会被口诛笔伐了,伸出胳膊去又拉又拽的要世人遵守了。如果不遵守甚至会失去性命。礼为天地之序,人伦之理。礼字,繁体字由三部分组成,左边为衣,右上角为曲,右下角为豆。豆代表粮食,只有沉甸甸的麦穗是低着头的,只有有智慧圆满的人是谦卑低下的。


礼,贵在于曲,在于尊敬他人。治七情,讲信修睦,尚慈让,避免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面纷争不休。本人性之仁,以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伦。本人性之义,以立长幼尊卑贤愚亲疏之序。修礼以定分,而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的法系也是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当今中国的法系主要是全盘借鉴西方的法律体系。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渊源,对于治国安民不是很理想,因为西方的法律对于中国的百姓不一定全部适合。我们从小听过张冠李戴的故事,可是我们却喜欢干这种事情。诗曰:“相鼠有礼,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因此中国老百姓在礼教上的观念很重,法律上的观念很轻。立于礼民自于让,争夺少刑罚自宽简。


如果以礼齐民俗,让百姓知道互相忍让,相互之间的争斗自然就少,就没有必要制定繁冗严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可以适度精简。有礼作为大本,作为民的体用,民不可须臾离于礼。因此中国法律的渊源,非礼莫属了。当今的中国的法律,借鉴西方,可谓是越来越繁冗和完备,然而人为的编织出来的网,诸如人道的三纲六纪,岂能抵得过天网呢?正所谓大道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世道又继续下衰,仁义之下,那么礼为上。礼则以虚名相尚,不再知道有仁义存在。上礼正人道,序人伦,正人情,但是并没有得到天下百姓的响应。如孔子作春秋,虽然正名分,顺天命,正人道,但最后天下百姓却未能遵守和响应。此是春秋五霸之余,战国之习。春秋战国时,诸侯并起,战乱纷仍。君非君,臣非臣。春秋时,有著名的“田氏代齐”事件。春秋战国时,臣弑君,父子不和,兄弟相残,尔虞我诈等事情频发不断,田氏代齐仅是其中一例,让人们深刻的反省。有识之士纷纷谋求救世之道,开出济世良方,百家争鸣,群星璀璨。


因此其德下衰,到这里已经衰落到了极点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因此礼乃忠信之薄,为乱之首。


道德为树根和树干,仁义礼智信这些是枝枝叶叶。天下混乱,需要对治的法则,因此圣人以礼齐民俗,正人道。如果一棵树长的不好,树叶凋零,世人就在树叶上打主意,这是不能种好树的。礼的产生,标志着天下混乱的开始,并不是说礼是导致天下混乱的罪魁祸首。正如树叶枯萎了,树长的不好不能怪树叶,可能得怪这个土壤,整个环境,还有树根是否扎得牢。不过树叶开始枯萎可以当做树长的不好的开端。如果树叶枯萎了,要找找根本原因,而不是在树叶上打主意。社会治理不好,盗贼越来越多,不能说法令制定的不好太宽了,百姓不够害怕才这么做的。如果赋税徭役过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官员贪腐,百姓就吃不饱穿不暖了,不得不铤而走险了。如果不去做盗贼就没有活路了。制定再严厉的法令都无济于事的。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礼制越来越严密,对人们的规范和约束更多,人们就越用智去规避礼制的束缚。道家讲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医学界的病菌也是一样,人类的人为的医疗干预能力越强,病菌越不断地进化演进出更多的疾病。当今世界,初生儿打的育苗种类很多,假使如此下去,经历若干年后,初生儿打的针更多。如此看来,礼制的确也会给天下带来混乱。在人们愚顽不化的末法时期,如果没有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如何能够教化百姓呢?如同佛陀教化僧团,如果没有清规戒律,如何能够带领僧团呢?圣人就像牧者,例如耶稣,牧师等,人们就像羊群一样,如果没有皮鞭,羊群就会跑偏而失足。假使羊儿走的是正道,自己知道怎么回家,那么就不必抽打它。假使羊儿极少走偏,即使偶尔有个别的走偏了,看到羊群的方向,自己就会跟过来,那么就没有必要用皮鞭打它。假使如此,那么皮鞭可以收起来了。相反的,如果羊群都是不听话的乱跑的多,那么可能需要很多牧羊犬。教化天下,需要礼制和道德并行,礼法和道德互为阴阳,不可偏废。战国时,苏秦曾经游说燕国效法尧舜禅让,结果导致燕国大乱。世降道衰所以愈流愈下者,乃用智之过,是用了太多的智巧权术的缘故。


(5)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可以称之为智巧。智慧在于根,前识在于枝叶。道德在于根和树干,仁义礼智信在于枝叶。前识为大道的枝叶,也是愚昧的开始了。大树由一粒种子长成,不断地分出树杈来。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伊甸园里知善恶树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才有了原罪的,也是愚昧的开始。知善恶反而是愚昧的开始,是不是很奇怪呢?如果没有善恶的分别心,反而有智慧了。前识里面束缚了许多东西,里面有我们与生俱来的经验,规则等。康德说的先天综合判断也是世人与生俱来的束缚,头脑中固有的规则。如同社会的法令,如果法令越多,束缚越多。如果妄想和规则越多,就越没有智慧了。需要把头脑中的这些所谓的法令通通的去掉,放空自己,才能启迪真正的智慧。刘邦入关中,东方出五星利中原,他与民约法三章,把秦朝严苛的法令尽皆废除了,还百姓于淳朴。识字繁体字为識,左边为言;右边的戠,意思是校场上操练兵士的声音和图案。识只是语言、文字和图案有关的智慧,还不是根本的智慧。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大丈夫处在厚德的地方,不处于薄的地方。大道为厚,礼义为薄。前识为薄,大道为厚。树根为厚,树叶为薄,这个还是很形象的。智巧为薄,智慧为厚。智巧对于孔子而言,只是用来周身之防明哲保身而已。智巧在范蠡、乐毅那里,以为避名全节的计策。范蠡为春秋末期著名谋士,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范蠡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泛舟西出姑苏,功成身退。范蠡被后世尊称为商圣,是儒商的鼻祖。又其次则为仪秦纵横游说的这一类人了。苏秦张仪之辈,讲求权术,不讲信义,虽然盛极一时,但是终不能久。这些智巧并不是真正的大智慧,智巧为道的枝叶。所谓智巧,圣人明晓一切但却不用,君子用之则成名,小人用之则杀身。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圣人处其厚实,而不会选择薄的枝叶。圣人不会舍本逐末的。圣人去掉仁义礼,回归于道德。太上以道德为尊,而仁义次之。大丈夫处厚而不处薄。务实而不务华。取根本而舍枝叶。因此说去彼取此。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