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详细内容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时间:2020-02-07     人气:1004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1.【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2.【注解】

此章承前面几章的意思,阐述不知止足的危害。前面讲争强好胜,作强梁欺压百姓不会长久。如果争强好胜就会兵戎相见了。世人本性具足一切,还有什么需要向外求的呢?不求的自给自足,才能常足。老子劝诫世人说清净无为之益,多欲有为之害,人君当以知足自守。


天下有道的时候,天子上承天命,下抚黎民。天人是感应的,人间民怨少,朝廷的气数就长,天气也就顺了。马儿只能是作为交通工具了,马放南山了,不再作为征战的工具了。在天下失道的时候,天下纷争,人们纷纷把马训练成战马,用于战争。然而归根结底战争的根源还是是否合乎天道人心,君主是否贤明清心寡欲,是否知道止足。


世人只知道为了利益而争斗,然而不知道这些争斗的危害。有个关于吴王阖闾的故事。吴王阖闾想要征讨楚国,他的侍从官为了劝谏,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蝉在一边鸣叫,一边喝着树上的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旁也想要吃它,黄雀正想要伸长嘴巴去叼螳螂,却没有料到树下有个人拿着弹弓要射杀它。”吴王阖闾受到启发就放弃了讨伐楚国的计划。周初中土有八百多个诸侯国,东周时候各国互相竞争,劣弱的被优强的吞灭了,就渐渐的剩下了数十国,又渐渐的只剩下了七国,末后只留下了强秦一国。冤冤相报何时了,秦国统一的过程中杀戮过多,气数也不会长久的。被吞灭的各国不肯甘心,又共起将秦家灭了。后来又有汉高祖与民约法三章,除了一切苛法,才熄灭了天下的战争。不然要竞争不休,我中土不早没人了吗?


不光是人在争斗,动物界也在不停争斗和互相吞噬。佛陀小时候跟父亲净饭王到郊外参加春祭典礼。在田边小悉达多太子看到农夫在犁田,泥土被翻起时,悉达多留意到一些虫和小生物也同时被割到。当小虫在土里蜷曲着的时候,鸟儿立刻就从空中飞下来用尖尖的嘴巴把它衔走。跟着,悉达多又看到一只巨鸟滑翔而下,迅速地把小鸟控制在它的利爪下。小悉达多太子问母亲:“母亲,念诵佛罗门经典也帮不了小虫和鸟儿啊。”动物界和人类之间的吞噬、互相残杀由来已久。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少人误解了它的意思。达尔文如今还在大英博物馆中凝视着这个世界。他虽然没有来过中土,但是却始终对这个遥远的国度礼遇有加。现在世人一提起达尔文物竞天择就会想到弱肉强食。然而这个是达尔文的本意吗?这未免是太冷血太残酷了点吧。物竞天择这里也是说万物之间会有个竞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上天来选择。上天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根据是否合乎天道。世人作恶事就会有报应,天可能就会收了去。如果做善事就会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如果两个家族放在两百年的跨度里来进行对比,做善事的家族会可能会人丁兴旺,自然就是上天的选择了。做善事也涉及到要帮助弱者。如果曲解了物竞天择,崇尚弱肉强食,并为发动战争,引发争斗找到合理的说辞。


我们处在娑婆世界,有机会通过修行摆脱历劫以来的无明。不管是小虫、鸟儿、巨鸟、蝉、螳螂、黄雀还是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管什么肤色什么种族,不管什么宗教信仰,不管男女老幼,都是和谐的一家人,这是几千年来高僧大德、志士仁人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现在我们对猪进行无休止的杀戮,但是人类可曾想过,我们现在也在进化中,猪也在不断地进化当中。经历了几百万年之后,可能猪的智商就会进化成现在人差不多了,那么猪人们回想起它们的苦难的岁月就会痛苦万分的,潜意识中永远都无法磨灭。我们人类也有痛苦之身,由远古海洋里面的一条鱼不断地进化而来,其中充满了变数和生死考验。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大道行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兵甲和战马不用。战马只是用来粪田而已。上古的时候有道的君主,清净无欲无为,很少骚扰百姓。千里马虽然能够走到千里之外,但是如果不是有人骑着它,它也不会自己跑到千里之外。如果没有世人的欲望驱使,战马只是农用而已。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失去大道的时候,世道混乱,战马就会在郊外兴起了。君主就会挑选能征善战的士兵,挑选善于奔跑打仗的战马,打造坚硬锋利的兵器了。天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兵甲不用却走马治农田。可是到了老子的年代,世衰道微,缺少了贤明的君主,诸侯暴乱。可以想象当时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谁都不服谁,大家都想争强好胜,兼并对方的城池,掠夺对方的财物。这样战争和杀戮不断。周武王灭商后,以礼治国,打开矩桥粮仓、解露台安抚百姓,天下太平。武王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收枪入库,华山脚下放马,果木林里放牛了。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天下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追求物欲了。如果君主追求物欲,被物欲遮蔽了,就会背道而驰了。如果君主减少物欲,不会被物欲遮蔽,大道就会行于天下了。究其根源,天下有没有兵戈战事,还是在于人的欲望。戎马生于郊外,以致战祸连连,民不聊生。这没有别的什么原因,都是贪欲造成的,这也是不知足,不知止的过错。


祸莫大于不知足。天下最大的灾祸,莫不过于不知足了。如果世人在物欲前面不知道止步,不知道满足,就会危险了。小路上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风景,不妨看一看,但是如果在小路上走的远了,可能就会陷于泥泞和危险了。名利可能还真是好东西,可以远远看看就够了。利益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就够了,如果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是不择手段的话,就会陷入泥泞和危险了。正所谓欲壑难平,人们只能是像夸父追日一样,渴死在路上。


咎莫大于欲得。天底下最大的过错,莫过于想得到名利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自舍就能够自益。如果自益就会自舍,也就会失去了。如果想得到王位就更是危险了。王位代表着天子之位,这是上天的旨意,不是武力可以取胜的。世人尔虞我诈,杀生伤害自性,败乱人伦。以至君臣父子,都失其本分,这些都是追求物欲的罪过。为了争夺帝王的位子,父子兄弟反目,互相仇杀。齐桓公有三位夫人,但都没有儿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宠幸的妾,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个。易牙受到桓公的宠幸,答应立无诡为太子。管仲死后,五位公子都要求立为太子。桓公死后,五公子各自结党要求立为太子,互相攻战,以致宫中无人,也没有人敢去把桓公装尸入棺。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爬满虫以致爬到门外。直到无诡即位,才装棺并向各国报丧。齐国的公子互相争斗,兄弟互相残杀,大家都两败俱伤,祸国殃民。败国亡家,覆宗灭族之祸,都是不知道止足的缘故了。有句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由于不知足,凡见他人所拥有的东西,而必欲得到它。然而欲得到名利的心,是众罪大祸的根本。


(3)故知足之足、常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因此只有知晓自性自足的人才能常足。只有具备一颗自足的心的怀道的人才能常足。欲得的原因是心不知足。如果不知足的在于心,何日能够知足呢?正所谓欲壑难平,如何能够填充无止境的欲望呢。世人贪得无厌,不知道停止,没有止步的时候了。然而自性之中具足一切,不需要增加一分,也不需要减少一分。天子召圆通讷禅师入京,但禅师称病不起。禅师知足知止。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果有了大的名声可能就意味着危险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可能一点都不假。树木长大了,就会面临被人砍伐的危险。如果树木还小的时候,长歪了一点,人们还会帮忙扶持一把。禅师生平知足,不为名利所累。如果内心不知足,何日能够满足得了呢?武则天曾经召见慧能大师,但慧能大师也是避而不见,在南华禅寺终老。禅师们大都淡泊无欲无求,生活简朴,不攀名附贵,与居士达官相交只为道业。如果能够做到没有物欲的心,就能够做到常足。自性之中能够自足,这是真根。自性之中本自清净。自性之总本自具足一切。世人往往骑驴找驴,怀里揣着无上的珍宝却到处向外求,而不知止足。世人往往笑话买椟还珠的人,可是不曾想自己可能正是这样的人呢?我们不知道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无比珍贵的宝珠,只是追求装宝珠的外壳而已。岂不知装宝珠的外壳只是一副臭皮囊而已。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