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1.【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2.【注解】
前面几章教导后世学人应当以道德治理国内,应当以道德建立邦交,这一章继续阐释大道为什么为天下贵,为什么为善人战无不胜的法宝,为什么追求贵为天子不如坐而论道?
有道的君主以此道为贵。自古以来,不管是有道的君主还是怀道贤臣,都顺承天命,以大道治理天下。怀道的人并不是每天向外求索大道,并不是每天远行追寻,而是反求诸己,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答案。当今世界的人们,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潜入海洋最深处的海沟,都在寻求着人类的幸福和智慧的密码,但是没有想到这些都在每个人的身上。可能很多人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明白,也许很多人直至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能够醒悟。
道德为根本,为有道的君主的宝。世人追求很高的权力和地位,例如三公重臣甚至天子,而没有务于道德。佛陀说颠倒众生。世人如同在镜子中看世界一样,很多事情都是颠倒的。世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国家,甚至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却从来没有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都改变不了,德行不够如何能够影响家庭。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感化和影响好,如何能为世界做一点点事呢?又如何能为子孙后代做些事情呢?这些也许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去领悟的,但是如果临到晚年或者临终前才能明白,那时候可能已经比较晚了。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无名氏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个墓志铭没有写主人的名字,有点像是英国的某位无名的哲人,或者是教堂里面的牧师感悟的。或者有没有可能是看到了中国经典书籍中写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领悟的呢?仅仅是换了一种更容易被世人深刻领悟的表达方式呢?世间的人是颠倒众生,大多都是头朝下倒着来到这个世间,张果老倒骑驴也是为了提醒世人。世人容易搞反方向,把眼光看准外面的世界,而没有关注自己。把眼光看着物质的世界,而没有关心精神世界。这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得顺序是符合大道的,如果不改变自己如何影响别人呢?如果不率先垂范,如何能够带好头呢?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古希腊的圣哲写的一句哲言:认识你自己。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醒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
(1)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者,万物之奥。奥,为一间房子的西南角。有房间必定有奥。奥为看不见的地方。万物有形有相,能够看得见。奥是万物看不见的地方。现在大家买房子都喜欢南北朝向的,但是即使是最好朝向的房子也有西南角。既然道为万物之奥,人为万物之灵,自然人身上自怀有道。但是世人虽然住在房子里面,但是却不知道奥的深邃。世人每个人都怀有宝珠,只是不知道自己身上有无价之宝。每个人终其一生在追求着一些并不珍贵的东西。世人都在忙不急之务。真正的生死大事却总是因为世俗之事缠身而不能全心向道。道在万物,日用寻常之间可以体现,可是不知大道为何物,对面相见不相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走出房子,才能够清楚明了。道为万物的藏身之所,无所不容。
善人之宝。善人务于道德,而不是追求名利。如果德不配位也不能长久。如果没有根深蒂固,也不能长久。有道的君主务于道德,并不以开疆扩土,攻城掠地为法宝,而是以道德为法宝。善人以道为法宝不敢违背。然而不管善人恶人,道德都为其法宝。只是恶人不懂得自己身上也有相同的法宝而已,也并不以为贵。善人恶人本性皆同,只是恶人迷失了方向。前念善是善人,后念恶是恶人。虽然世人有善恶的差别,然而本性未尝有任何差异,只是因为后天的俗习偏差不同而已。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佛性岂有南北耶?不管肤色如何、宗教信仰如何、哪个种族、哪个国家、多大岁数等人性皆同,人性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有所增加,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每个人的本性非善非恶,如果称之为善,并不是世俗认为的善,并非善恶相对的善。上帝创造万民,善人更容易悟道,善人更容易知道自己身上的法宝,为何如此呢?善人业障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业障少了就容易见道。业障比较重的人,即使苦口婆心的讲都很难相信,以为邪门歪道。佛法有讲正法眼藏,真正的佛法对于世人来说可能像隔着层纸一样,明明摆在眼前,但是缘分还没到还是看不懂,领悟不到。只有业障比较浅的人,根器比较利的人才能够看得懂,而且一看便知,不惊不怖。金刚经上讲,如果有人闻说此经,不惊不怖,生起正信,那么此人福德很大。大道成为善人之宝,正因为识货以为宝,恶人不识货,以为石头而已。
不善人之所保。恶人虽然失道久矣,但也是依赖此道保全才能够生存下来。大道也是不善人趋吉避祸的保护和依靠。如果不善人忽有感悟,晓得进退之道,那么也许能够避免招致祸害。李斯被判处腰斩,在临行前留下遗言,如果能够带着小狗出去溜达,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清朝乾隆皇帝自感年事已高,年老的旧臣在世的也不多,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心里也很清楚。于是单独召见和珅,沉吟良久对他说:“人世间何必有宿缘,卿有过错,朕容了你,恐后人将不能容你……”和珅泪流如珠长跪不起。如果和珅于那时能够知道进退知道,性命尚可保全。范蠡劝说文种跟自己一起全身而退,文种不听从劝告,后来被勾践所杀。李善长没有能够功成身退,后来被朱元璋所杀。世人在用自己的欲望编织着各种各样的梦想,追逐着迷失了方向,可能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但是却不知道退步求保。这些梦想可能是权力、爱情或者金钱等,在还能够来得及的时候,及时的剪断才可以得到保全。大道对于善人和不善人都是平等的对待的,并没有任何的遗弃。善人和不善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善人迷失了而已。真理之门随时向世人敞开的,谁都可以走进来,只要愿意真心忏悔和修行。历史上有许多古圣先贤也是真心忏悔,得到了大道的庇护。印度阿育王前半生为了统一印度而杀戮无数,他亲眼目睹了之后后半生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古罗马的奥古斯丁年轻的时候,生活放荡不羁,后来真诚忏悔,终身修行,留下了《忏悔录》。世人每天都忙碌于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然而无常迅速,也有可能面临着重大疾病或者生命的威胁,到那时已经悔恨晚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不及留下遗言,也来不及跟亲人朋友道别就撒手人寰。可能在生命最后一刻,才幡然醒悟,这辈子都是忙碌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也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没有能够给父母做过一顿饭,没有能够好好地陪陪孩子,没有能够给家人留下什么经济保障,没有给世人留下什么痕迹。悄悄地来,又悄悄的走了。大道慈悲世人,对于知道进退的不善人留了一条生路,对于真心忏悔的人打开了一扇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愿意弃恶从善,随时都不为晚。
(2)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美言可以市。美好的语言可以使得大家都得到利益,特别是载道的美言能够影响世人。对于世俗的人而言,美言为能让他们很舒服的语言。世人有可能被谄谀的动听的语言所欺骗,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客观的情况,从而招致祸害。隋炀帝身边的佞臣,知道他不喜欢听盗贼的消息,本来盗贼四起国家危难,但是都不敢跟他说实话。本来在祸害还只是苗头的时候,轻易可以平息的,后来无法挽救了。市场为聚众进行公平交易的场所。卖东西的人想尽快把东西卖出去,而且能够卖个好价钱,也要留个好印象好口碑,下次还可以继续跟他买。买东西的人想尽快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双方用美好的语言来进行讨价还价,如果能够合适就达成交易,不合适的话也留个好印象。一言之美,可以让人们互相都得到利益。真正的美言,可能看起来并不美,听起来可能也听不懂,甚至会很难听。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魏征的忠实的谏言不可以说不美。佛陀苦口婆心的劝世之言不可以说不美。真正的美言为载道之言,为经典中圣人教化的话语。如果仅仅因为溢美之词,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获得了利益,那只是很微小的利益。如果能够遇到善知识,能够给你传道、授业和解惑,那么是真的得到大利了。佛经上经常有这样的语句,如果能够为人解说,说个一句半句,其功德都胜过恒河沙数,讲美言的人或者写美言的人都功德无量的。就像这部道德经流传几千年,给世人带来智慧和光明。
尊行可以加人。圣人尊贵的德行可以影响世人。行胜于言,圣人行不言之教。善人之宝为道。善人日常所行必遵循道德。清心寡欲安静守道为尊贵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影响世人。耶稣看着罗马士兵对他行刑时的眼神,并没有怨恨。罗马士兵只是迷途的羔羊而已,对待羔羊,牧羊人会对羊儿有怨恨之心吗?慈母在给怀中的婴儿喂奶的时候,被他咬了一下乳头,母亲会怪婴儿不懂事吗?曼德拉被关押长达二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负责监守他的三个狱警,经常虐待他。在他出狱后,竞选了总统,他还专门邀请了三个白人狱警来到演讲现场,毫无怨恨之心。他的行为感化了在场的所有人。他说如果走出了监狱,还处于怨恨和报复的心态中,那么就没有真正从监狱中走出来。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弱势群体,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她并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冷漠和残暴等恶行。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的心灯没有点亮,心宅黑漆漆的看不见东西。假使遇到善知识,以灯传灯,点亮心灯,一烛能除万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善人和不善人并无本质区别,本性皆同。对于不善人可以通过载道的语言和遵道的行为影响他们,让他们改恶从善。世人虽然有不善的言行,应当以道德感化他们。在尧舜禹圣贤那里,哪有什么放弃的百姓呢?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让他们受到感化。善恶虽然不同,但是好德的心没有什么差别。即使是恶人也喜欢对他忠心的人,他也喜欢儿子对他孝顺。见到行善的人世人应当敬重他,对于做恶的人应当远离他。不管善人恶人,自性中都具足一切智慧,不欠缺一毫。对于恶人,又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对他的教化呢?不管善人恶人,圣人都能够感化他们,进行教化。即使极恶的人只要真心忏悔都能够转而为善。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如果有弃人,是人自弃而已,有道的圣人如何能够忍心放弃教化每一个世人呢?夏桀商纣,虽然贵为天子,但是离经叛道,并非道离弃他们,而是他们背道而驰。并不是圣人放弃他们,而是他们自己自暴自弃。不免天怒人怨,天下共诛之。虽然已诛之,但是圣人还是觉得遗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能够教化,转恶从善,善哉善哉。恶人并不是道要放弃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放弃道,因此无法免除他们的罪过。
(3)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故立天子,置三公。这里用来比方此道的尊贵。圣人老子说即使给我天子、三公等权位,我都不会稀罕的,此道才是最珍贵的。因此,为了教化不善的人,天子顺承天命君临天下。为了统一管理天下的事务而设置三公重臣,无非统驭群臣,教化万民。天下当传给得道的圣贤,顺应天意来治国安民,教化一方,造福百姓,因此称为天子。尧帝为了物色到继承他天子之位的对象,不辞劳苦,也不惜用自己的两位爱女下嫁给舜帝,试验他能否慎独,能否具备继承帝位的品性。世人都在讨论禅让制还是世袭制,或者是选举制,不能理解古圣先贤的一片慈悲之心。对于怀道的君主,他有眼光能够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其他人在人群中无法挑选出来的。当然每个朝代并不都是得道的君主,只要他愿意向道,只要他愿意减少物欲并为百姓谋福利就可以了。身为天子就是要顺承天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天子为天人合一的,他只是上天的儿子。如果尧帝或者舜帝的后代并无相应的根器,那么他们并没有自私的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后人。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德不配位,不是怀道的人,就无法很好的造福天下苍生,也不能长久,反而害了自己的后人。天子的位置,如果真如圣人老子所说清心寡欲,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坐这个位置了呢?世人之所以趋之如骛就是冲着权力和物欲过去的,如果把物欲去掉,也没有什么稀罕的了。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虽然贵为天子,三公重臣。虽然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帝位,虽然有碧玉珍宝、高头大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不如坐进此道,这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古语。天子顺承天道,修身养性,正一己之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天下。天子务于道德,天下就归于道德。天子务于物欲,天下就归于物欲。赵氏有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却曾几次遭受秦国的欺凌。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了没点好处。齐景公幼年登基,刚开始执政的时候,能够重用晏婴等人的意见,虚心纳谏,使得齐国在短短几年之内走向强盛的道路。后来齐景公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大造宫殿,甚至将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供自己享用,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内忧外患。临终前,齐景公废长立幼,致使他死后,田氏乘虚发动政变,夺取了齐国朝政大权,拉开了田氏代齐的序幕。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景公为齐桓公的后人,称王称霸又有何用呢?齐景公文治武功,可是江山社稷成为田氏的嫁衣裳。老子解释说,然而天子三公,不足为尊贵。拱璧驷马,不足为荣观。总不如坐进此道,由此可见道的珍贵稀有。
(4)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上古的时候为什么以此道为尊贵呢?是不是古人不懂得此道呢?不说上古,就只是说唐代道教盛行。许多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迷信方术。结果唐代21位皇帝当中有6位死于服用仙丹。不仅仅如此,许多做学问的大家也死于仙丹,例如韩愈、元稹等。这当然是世人的长寿的美好愿望,也是一种欲望了。由此可见世人对仙道的向往。但是上古的人是真正的懂得大道,和仙丹没有什么关系。古代以此道为贵的人,并不会每天向远处寻找,只在身上求。佛教教导我们莫向外求。古希腊的神庙上的圣训教导我们认识你自己。中国古代夸父追日的传说,夸父最后累死在路上,道不在向外求,只要坐而进道。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此道当下即是,物物皆有。每个人身上都有无上的珍宝,只是世人不知道而已,以为自己很贫穷。只要打开每个人身上的宝藏,自然求子得子,求富贵的富贵。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勉耶。上古的人以此道为尊贵,并不是说求仙道就可以得到什么。并不是说刻意的求权力就得权力,求富贵就得富贵。当然只要言行都符合大道这些该有的福报也都会有的。言行归于至善这些都会有的。以此道为尊贵,并不是整日抽签求名利,而是减少自己身上的罪障。随着物欲的减少,原罪也会少了,业障也会减少了,最后就是恢复自己的自性了。虽然犯有罪过,但是只要深信真修此道,也能够免于招致祸害。汉代的张良虽然居于高位,如履薄冰,但是功成身退,免于祸害。韩信等人悉数被诛杀。如果知晓此道,虽然处于凶地,也能够逢凶化吉。耶稣说人类有原罪,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业障,都要通过自己的善行来改变,通过修行来消除,可以免于祸害。
故为天下贵。道德并非虚无缥缈。人身务于道德就能长久,治国务于道德就能万民归心。道德为天下贵,可是世人为颠倒众生,不知道什么是贵什么是贱的,可能会完全搞反了的。有些人遇到明主了都不认识。有些君主遇见怀道的贤臣也不认识。世人可能遇见的是正道,却以为是邪道,避开躲得远远的。伯夷和叔齐劝谏武王不要出兵伐纣就是很好的例子。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很不赞成。伯夷和叔齐劝说周武王,文王刚死就兴兵伐纣,是为不孝,以下犯上讨伐纣王,是为不忠。于是两人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上,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有个士大夫进山游玩,看到两个人正在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有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结果两位老头便活活的饿死在山上了。本来周武王替天行道,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起兵伐纣,他们应当辅佐周武王,却不能够分清正道邪道。符合此道既可以进,也可以退。进可以为天子和重臣,为百姓谋福利,为天下贵。退可以隐逸山野,保全性命。巢父和许由都为道德之士,但是以退为贵。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接受而逃去。尧再召他为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认为这污染了他的耳朵,于是在河边清洗他的耳朵。正好巢父牵着牛犊在河边饮水。许由就将帝尧要自己当大王、当九州牧的苦诉说出来了。听了许由的话后,不但没有同情许由,反而说:“假使你躲在深山高崖,谁能看得见你?帝尧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巢父牵了牛就走,不想让自己的牛喝了受许由污染的水。道德为善人之宝。楚书上说:“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入道的功夫,为善,为贤,自古帝王公卿所贵重。更何况,道本人人身上所有,只是世人迷失方向而已。取道如探囊取物,如此便捷。圣人劝说世人入道,道为天下贵,为天下尊。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1.【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
2.【注解】
上一章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如何治国安邦,如何治理国内。圣人如何与鬼神相处,明君如何与奸臣相处,君子如何与小人相处。治心如何与贪念等心魔共处。治心如何与烦恼妄念共处。治身如何与各种难受的症状共处。人类如何与各种动物各行其道。人在生病的时候,有症状只是提醒人们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了,人体有很强的自愈功能。动物们生病了可能会静养,也可能会找某种草来吃,也可能会用舌头来添,但是不会挂着个吊瓶来输液。有时生病了有症状不用忧虑,也不要一味单纯的想把症状压下去,而是要治疗其根本。世人贫穷的时候不用忧虑,天道在提醒人们需要谦卑和勤劳才能够获得好的福报。人往往在富贵荣华的时候,骄奢淫欲,招致杀身之祸,还不如安于贫困。世人有烦恼不用忧虑和排斥,生活中感觉的困苦也不用忧虑,娑婆世界充满各种苦也不用忧虑,这样就会使得世人生起出离心。
这一章老子很自然的就谈到了外国邦交。大国和小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此部经典还是很连贯的。大国对待小国应当以谦下待之,它必定感恩戴德的。大国对待小国只是虎视眈眈的想把小国的土地和城池给吃掉,小国只能是誓死力争了。晋国想吃掉临近的两个小国,用了假道伐虢的计谋。诸侯国连年相互纷争,如何才能够止息战乱呢?即使老子苦口婆心劝世,天下人趁着各国纷争,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很难劝说得动了。
大国应该谦下的对待小国。不仅仅是世人在治身和治心方面颠倒了,连国家层面也是颠倒了。不善于治国的人也把国家带向相反的方向。国家不是以道德治理天下,而是以物质丰富和经济增长为追求。国家不以关心鳏寡孤独弱势群体,不以关心全体国民的利益为追求。国家为了增加土地和城池不惜发动战争。然而土地和资源的辽阔,反而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可能招致祸害。不以道德为根蒂,国力如何强盛,百姓如何死心塌地的捍卫国家。国家崇尚霸权,春秋五霸谁都想出风头,谁都想通过武力来说话,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反而招致祸害。国家在外交政策上都往上攀龙附凤,对大国卑躬屈膝,而对于小国不屑一顾。
怀道的君主以静为主。以谦下为主。不道的君主以躁为主,不务于道德,而是以攻占别国的城池和土地为目标。作为君临天下的圣者仁君,应当以静胜为主,不可以穷兵黩武。虽然不崇尚武力争霸天下,但是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不管大国还是小国,如果不厉兵秣马,无以成为施行德政的重要保障。周文王曾向姜太公请教如何守卫国土。姜太公回答说,对内不要疏远宗亲,不要对臣民怠慢,安抚左右,攘外必须安内;外交也需要安抚和威慑并存。不要把治国大权委托给别人。如果委托给别人,将失去大权。太阳到正午一定会暴晒,手持利刃必然会斩杀,手持刀斧头必然会砍伐。治国安邦守卫疆土,要及时去除掉祸害的端倪,否则等到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荧荧之火最终变成熊熊大火,那就无可挽回了。大树在未长大之前,只有两片嫩叶。如果这时候不去除掉,最后只有用斧头来砍伐了。因此,圣者仁君需要寻求富国强兵之策,国富民安。仓禀实而知礼节,国家不富足就较难施行仁政,不施行仁政就无以使宗亲和睦相处。不要把国家的重权借给别人。如果把国家的重权交给别人,就会被别人所害。圣者仁君不管是在大国还是小国,对内施行仁政,直管农工商,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兵者国之利器不得以而用之,对外结交各诸侯国,友好往来,止息干戈。
圣人老子劝说各诸侯国列国相交应该遵循的邦交策略。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纷争不断。老子圣人忧国忧民,希望劝说世人止息干戈。不管大国小国,都能够相爱相敬,恢复到西周时大治的太平盛世。作为国力强盛的大国,如果能够谦卑自处,一方面为了保卫疆土百姓,厉兵秣马,发展军事力量,但是有治国之利器而不用,另一方面,以德感召天下,小国必然感恩戴德,而不会担心臣服后被武力吞并。如果小国感受到大国的威胁,必然同仇敌忾,联合周边邻国,联合国内上下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双方发生战事,未必大国就一定能够取胜。春秋战国时,乐毅几乎灭了齐国,也是典型的小国灭大国的战例。燕昭王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憨王东征西讨,扩地千里。对外得罪各国诸侯。齐憨王骄傲自满,对内失信于民,造成政治局势不稳。齐国作为姜太公的分封地,当地人熟悉文韬武略,精通兵法。燕昭王想进攻齐国复仇,但乐毅建议联合其它四国,举天下而攻之方可取胜。乐毅辅助燕昭王振兴燕国,联合五国军队,六个月内攻取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几乎灭掉齐国。创下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治理大国,对内如同烹煮小鱼,无为而治。治理大国,对外适合处于谦下的位置。有道的大国如同大海,涓涓细流都不排斥。不管脏的干净的小河小溪都不排斥。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家都能够友好的相处。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派都能够接纳。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种族,不管是什么样的肤色都能够兼容并蓄。治理大国,如同泰山不让土壤,东海不择细流。治理大国,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工匠都吸纳进来。治身若此,不管是正的邪的,不管是哪门哪派,如果明心见性,智慧之火只会越烧越旺。中国历史上唐朝盛世,接待各国使臣,造福于世界各国。
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圣人能够藏污纳垢,无所不容,又虚而能受,如同天下之牝。以牝譬喻圣人的道德。圣人为天下百姓之母。如果能为天下之牝,就可以托于天下。圣人不管愿不愿意接受,都可以托于天下了。世间凡是雌的就叫做牝,凡是雄的就叫做牡。牡动而牝静。牝属于阴,牡属于阳。根蒂属于阴,枝叶属于阳。出世为阳,退藏为阴。动为上而静为下,动的不能生育,静的能生育,牝以静胜牡。乌龟徐徐而动,比较安静,能够长寿。兔子跑的很快,但是寿命不如乌龟。男人和女人互为阴阳。男人为雄,女人为雌。男人争强好胜,女人以柔克刚。兵家有时以静制动。著名的长平之战,一开始廉颇将军固守不动,消耗秦军锐气,秦军长途跋涉,粮草供应困难。如果能够坚持这个战略,可能也不至于惨败。雌柔常胜于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上善若水,水总是谦卑在下,而天下万物,无不受水的滋润。水归于平静可以为明镜,心归于静定可以照天照地。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海纳百川,众水归之。大国以道德居于天下,以德感化四方,如果不恃强凌弱,自然众望所归。
(2)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那么就能够得到小国的感恩归附。大国谦下对待小国如母育子。子必感恩戴德,以尽孝道。身居高位的人,如果能够谦下的对待下面的人,他们必定感恩戴德。耶稣给自己的门徒洗脚,信奉基督教的英国女王也给穷人洗脚,佛陀亲自给生病的弟子擦洗身体。大国实力很强大,但是并不会以强凌弱,小国必定会感恩。国本无分大小,古代的圣贤聚人为家,聚家为乡,聚乡为国,聚国为天下。大国小国只是家的多寡不同而已。不管大国小国都由百姓所构成,民贵而君轻。假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真心,那么国将不国,天下大同,止息干戈。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小国谦下对待大国,如子奉母,如同俯首拾起东西那么简单。平时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也教会为人处世的方式。老的对待小的要有慈爱之心。小的对待老的要有孝顺之心。兄弟朋友之间要讲孝悌,知道互相忍让和包容。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人与人连一个梨都没有忍让之心,那么其它的事情还会忍让吗?国与国之间还会友好的相处吗?人假如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疼爱,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孝顺,他怎么可能会对君主有多忠诚呢?易牙把自己的孩子亲自烹煮了献给齐桓公,后来易牙也把齐桓公给害死了。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所以大国“或下以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归服。小国“或下而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优待和关照。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的邦交,无外乎使得小国臣服。大国之所以为大,正因为它兼容并蓄,非容无以成其大。圣人对于世人都能够一视同仁,兼容并蓄。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只是因材施教教化的方式不同而已。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他们的本性之中具足一切,只是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而已。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的邦交,无外乎想取得大国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大国不进攻它不讨伐它,想侍奉大国,非忍无以济其事。很多地位卑微的人,之所以讨好有权有势的人,就是只要不欺负他们就行了。当然也要看的很清楚,很有钱的富豪,不一定舍得施舍给你多少钱,反而是穷人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倾囊相助。小国攀附大国,本想大国能够支持和保护它,但也有可能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反而是邻邦的另外一个小国出手相助。因为他们知道唇亡齿寒,生死相依的道理。
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不论大国小国,两者各得其所欲。而对于大国来讲,本身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假如说能够先谦下的对待小国,必定得到小国的鼎立支持。因此大国更适合谦下对待小国,为什么呢?正因为大国地位本来就高,容易有傲慢的心态,比较难于谦下,特勉励它。这是老子见当时诸侯,专于征伐,以力不以德,互相攻伐吞并,而不知下这一个字,为邦交至简的方法。国与国之间至简之术为谦下,人与人也是如此。反观日常为人处世,与人相处之道,假使身居高位的人,能够谦下的对待地位低的人,那么必定会收获更多。敬酒的时候杯子比别人低一点,说话谦虚低调一点,这些都是人与人交往的谦虚的礼数。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六十四章 治于未乱
1.【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2.【注解】
上章教导后世学人入道的功夫,也教导后世学人如何能够在世间立德立功立言,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这一章和前章衔接的很好,继续教导后世学人如何修行大道,如何治国,如何建功立业。上工治于未病,真正的良医在病人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已经采取了治疗措施,化疾病于无形。有道的君主治于未乱,从谏如流,体察民情,知道民心所向,务于道德,就能够得到臣民的拥护。即使国内有小人和奸臣,但是却不敢随意作乱,反而把聪明才智用在了治国理政上了,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都会像众星拱月一样围绕在有道的君主周围。善于治心的人,治于心未乱之时。善于安心的人并不会刻意的有为的压制妄想,而是顺着心性,把注意力放在一句佛号上面,妄想花开花落,自然熄灭。
对于治国,治之于未乱,事半功倍。姜太公说,涓涓细流如果不及时堵塞,就将汇成江河,到时治水就非常的困难了;荧荧小火,如果不扑灭在火苗状态,燃成熊熊烈火,扑灭就非常的困难;在树还处于两叶的树苗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剪除,待到长到参天大树的时候,就只有用斧头来砍伐才行了。圣人打这个比方是比较浅显的,由此我们应该明白圣人的一片苦心。在树木还幼小的时候,长歪了一点及时扶正还比较容易。妄想念头还没有演变成实际的恶行,在还没有付诸实施的时候,及时的熄灭掉,避免了灾祸还来得及。盗贼还没有形成气候,只是在小打小闹的时候,进行安抚和围剿,灾祸就还没有那么大,也较为容易平息。当然安抚和围剿都是两个极端,要了解当地的民情,是否官员欺压百姓,致使民不聊生,是否徭役赋税过重,民怨沸腾。人的身体气血也要柔顺才会健康,如果气逆称为咳,痰动称为嗽。人身上的气如果不顺都容易得病。人身上有气,天也有气。天气不顺,就会有暴风骤雨。世人就容易生病,社会也不会太安乐,天灾人祸也会多一些。古往今来每一个朝代都有一定的气数,天子顺承天命替天行道,为百姓谋福祉。君主为轻,社稷为重,百姓为贵。百姓如果怨气比较重的话,社会的气就不太顺,就不会太稳定。有道的君主任用贤臣,体察民情之微,及时对百姓进行疏导,并不是用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不是简单的压制其言行。百姓如水,宜疏不宜堵。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疗疾病也是一样,不能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哪里不舒服就很粗暴的做了手术就不管了。还要找到致病的根本的原因,调理五脏六腑,使得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疏通经络,使得它们能够正常的输送气血。对于治国来讲,江河湖泊也要起到该有的作用。如果河流不能畅通,那么无法灌溉农田,有些地方旱灾,有些地方发生洪涝,也不能够五谷丰登。民以食为天,如果农耕不能丰收,就会影响到了社会的根本。
圣人老子苦口婆心,唯恐后世有缘学人未能够领悟他的意思。让后辈少走一些弯路,再次深入解释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可见圣人怀有慈悲之心,反反复复进行解释。佛经中有许多的重复也是同样的道理,世人不知不解,反而以为佛陀如同唐僧一样,非常啰嗦和麻烦,反复解释一个道理。其实,一句佛号之中已经蕴含了所有的道理,但是世人大多不识不信,认为一定有非常艰深的理论。话又说回来,入道确实是困难,是因为世人没有抱着直心去对待,才觉得简单事情那么复杂,易的事情那么难。圣人已经得道,回向众生。他很清楚众生所处的水平如何,到了哪个境界。后世学人千万不要嫌弃圣人啰嗦和麻烦,的确是不清楚的。如果已经清楚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经通所有经通了,就没有任何的疑问了。此章通过譬喻以示圣人入道的要妙,世人误以为简单而不去做,世人误以为事情小而不稀罕去做。圣人深知其中的奥妙,为人所不为,教导世人以此为学道的捷径。治人、治身和事天的工夫,全部都在这一章中说明清楚了。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其安易持。持字,全是用心的功夫所在。如果人们在修道时,念一句佛号,妄想杂念逐渐的熄灭了,非常的微弱,如果继续的持一句佛号,那么很容易就能够保持这种境界。不仅仅是用心如此需要持字,做世间的事情,也同样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够获得成功。治身如果安静入定就容易守持。佛家说善护念,如果修行的人处于定静的状态,不需要太费力就能够继续维持。如果修行的人心很散乱,要想从散乱的状态进入定境,那就需要花较长的时间,不是那么容易了。治国也是如此,如果本身就是太平盛世,风气就很好,那么就很容易维持。如果从一团乱麻的状态中,回归于太平,那么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对于修行的人而言,要严持戒律,不断地精进坚持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当年佛陀带领僧团行走在河边的时候,看到河面上漂浮着一些木块,被河中间的小洲拦住了,佛陀若有所思的跟僧团讲。僧人的修行道路也是如此,到达大海就如同证悟大道一样,人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可能遇到一些诱惑,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果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终止了修行的道路,总有一天能够到达彼岸。河中漂浮的木块,如果不是中途被别人捡走,如果不是被小洲卡在中间,如果不是被河水冲上岸,就会一路不停的漂流,总有一天能够流入大海。
其未兆易谋。安与末兆,都是事情未发生之前。在念头未起,喜怒未形,就开始对治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治理国家,要在国家安宁太平的时候,居安思危。一有一些不好的兆头,就要及时警觉,及时纠正,要不等到闹出大的祸害的时候再去治理就晚了。中医经典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凡是重大的灾难来临之前,都有一定的兆头。如果仔细的观察,及时的采取措施来补救,那么就可能避免祸害。
其脆易破。对于脆弱的东西比较容易破除。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小鸡从鸡蛋中破壳而出呢?鸡蛋壳虽然易脆,但也要朝一个方向突破。如果小鸡的嘴巴这啄一下,那里也啄一下,可能都很难突破这些束缚。我们何尝不是被缠缚在鸡蛋壳中的小鸡呢?何尝不是被业丝缠绕的蚕呢?突破的路很多,但是需要选好一个方向,一门深入方可快速破茧而出。修行的法门八万四千,对于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就像小鸡啄一次蛋壳一下,不停的在一个地方啄下去,总可以看到亮光。如果蛋壳已经快破了,可以看到一点亮光,明心见性了,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信心更足了。
其微易散。如果事物比较微小,那么就容易散去。祸乱比较微小还没有显现在朝廷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化解,那么就能够避免国家大乱。如果怨恨比较微小,也容易化解和散去,如果是深仇大恨就很难化解了。高山也是由微小的土壤和沙子累积而成,如果是处于荒漠之中,那么就容易飘散而去,但是在高山中就很难散去了。微小的火苗也容易灭,如果一旦形成燎原之势,那么就很难扑灭了。中医有积聚一说,如果积聚没有那么厉害就容易散去。
为之于未有。为之于未有,对于很多事物,如果想避免其发展,就应当在未有萌芽的时候,采取措施堵塞源头。如果不想锅里面的水沸腾,就应当釜底抽薪。如果不希望敌方的不对长驱直入,那就想办法把敌方的粮道破坏掉也是堵塞源头的好办法。欲有所为当于未有萌牙之时塞其端也。
治之于未乱。治之于未乱,治身在身体还没有生病的时候,采取措施预防疾病。治心在心还没有很散乱的时候,严持清规戒律,老实念佛就能够做到处于定境中。治国在国家还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局面的时候,采取措施稳定局面。在一念不生,喜怒未形,寂然不动,吉凶未见,祸福未明的时候,弃恶从善就能够趋吉避凶。如果能够谋在福祸之前,那么福祸是可以转化的,事物都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易祸为福,也可以易福为祸。可以易弱为强,也可以易强为弱。可以易贵为贱,也可以易贱为贵。一念向善,虽祸转福。一念向恶,虽福转祸。孔子说:如果能够在未动之前,在吉祸未发生之前就能够知晓了,有了先见之明,那就是符合大道的了。君子有很好的德行,对位置比自己高的人不会谄媚,对位置比自己低的人不会傲慢。蚂蚁成群的搬家,可能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可能预示着地震即将来临。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以下,这三句都是譬喻。不管是佛经和道经,为了方便世人理解,都采用很多的譬喻,例如指月之指,梦中说梦,盲人摸象等,指为语言文字无法完全表达圣人心中的想法,无法描述实相而已,想通过譬喻来启发世人意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小可以易成大,大可以易成小。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大小。合抱的大树,由嫩小的树苗长成。大树的成长从内心一点点默默的长大,并记录下一圈圈成长的足迹。从弱小变成强大,也是逐渐的变化的,不要小巧了弱小的幼苗。朱元璋从濠州城中出来只带走了十八个兄弟,不断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马云带着十八罗汉由小变大,打造出了阿里巴巴商业帝国,可惜的是被外资占有大部分股份了。周文王被囚羑里,他的领土也在边陲之地,修行道德一步步走向强大。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不管是社会人事,符合道德就会一步步由小变大。如果违背道德就会由大变小,由强变弱。难易、小大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图难于易,为大于小。可以四两拨千斤,可以趁势而为。贵为天子,也是由于底层的老百姓一层层的累积上去,有贱才有贵。然而,人性本同,非贵非贱。对于人性来讲,贵为天子不增一分,贱为奴仆不减一毫。如果合乎大道,那么以小是可以制大的。玄龟能够吃掉蟒蛇,黄腰能够吃了老虎,飞鼠能够吃掉猿猴。雄黄能够腐蚀变化掉坚硬的铁。对于禽兽木石都能够以小制大,以弱胜强,更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呢?黄帝得到天时,升而为帝。殷周得天时,以小灭大。管仲得到天时,九合诸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卑可以易成高,高可以易成卑。九层的高台,由细小的微尘一点一点的累积而成,不仅仅是高台,高耸入云的山脉也是由微尘累积而成。卑微的合乎大道,就能够变成高贵。秦穆公曾经用五张羊皮换了百里奚,并拜为宰相。孔子说,秦,国家虽然弱小,但是其志向大;虽然地处偏辟,但是君主和臣民行中正。这主要是讲秦穆公和百里奚。百里奚相秦期间,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作为诸侯国的大臣,百里奚劳作不乘车马,暑热不张伞盖,在都城里行走不用车马随从,不用甲兵护卫。这种平易朴素的品行,不仅为百官树立了榜样,也以实际行为感动了百姓。有一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接济粮食。有人劝说秦穆公趁机攻伐晋国,但是百里奚说,天灾流行,每个国家都可能会遇见,在这个时候应当救灾,抚恤近邻这样才合乎天道,秦穆公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也有了秦晋之好这样的佳话。如果能够乘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就能够覆贵为贱,反贱为贵,以小制大。人有气血,天有天气,社稷也有气数。如果民有怨气,社稷也就比较危险了。天人合一,天怒则人怨,人怨则天怒。如果君主合于道德,那么即使遇见灾害,都能够转危为安。如果君主背离道德,那么即使五谷丰登,都可能出现祸害。如果出现大地震、大旱灾、大水灾,出现蝗虫遍野,出现战乱,是天展露出了杀机了,人类就要反省一下了。范蠡知晓进退之道,功成身退离开了越王勾践。他知晓如何贼物,如何贩卖货物,如何经商,所以能够富甲一方。张良知晓如何贼功,如何进退,如何建立功业,所以能大败强楚,辅助刘邦建立汉朝。舜帝原本穷苦人,几次被家人几乎害死,但是并无任何怨言。他为二十四孝之首,做过陶器,打过鱼,种过地,后来被尧帝选为接班人。周文王被囚羑里;汉高祖刘邦本来只是个亭长;魏武帝曹操祖父是宦官,父亲儿时当过乞丐;武则天本来是宫女,又当过尼姑;朱元璋家里一贫如洗,小时候曾经当过和尚,也曾经当过乞丐,这些人都本来都并非处于王者之位,但是乘着天杀的天机,顺承天命,起陆摇身而变为帝。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天命让其来稳定天下局势,避免生灵涂炭。君子不受重用纷纷离开。小人官居高位手握实权。皇帝大权旁落在权臣手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计不得已谋乱,这是人有杀机,会引起人祸。成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西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魏武帝曹操废黜汉献帝刘协,是乘人杀之机,顺势而为罢了。阴极则阳,阳极则阴。覆贵为贱,反贱为贵,易卑为高,有如天地反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步一趋的向前走,就能够走到目的地。近的可以易成远的,远的可以易成近的。有时虽远但是却显得近,有时虽近但是却显得远。西方极乐世界看似遥远如天边,可是只在一念之间。修行的道路虽然看似遥远,有千里之遥,但是只要一句佛号一句佛号的念,就能到家。修道如此,世间其它功业道理都是相同的。谭峭谭真人为唐代得道高人,得道之后留下的诗句: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人在天地间,何异于沧海一粟,如梦如幻,当追寻大道。蓬莱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代指大道。修行到达彼岸的古道,已经被荒草淹没了。世人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世人不知当下即是,只缘对面不相识。
(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为者败之。如果有为于事,废于自然,并不是按照自然来处事,那么就容易失败了。前面讲到圣人以无事取天下。有为于义,违反了仁,单单崇尚哥们义气,往往义气用事,不能考虑到长远,也是容易失败的。有为于外境,而废于精神,心随境转,就会迷失了方向,容易导致失败。常人不知道用力在未乱、兆头初显的时候,那时既脆也微,常人却未能重视并抓住这样的机会,却在已经发生了再用心力,必定事倍功半。这样有为就容易反败了。
执者失之。如果对于利益过于执着,那么反而会招致祸害。有多少人能够对于到手的肥肉愿意放手呢?你有没有看到鱼儿为了钓钩上的诱饵失去了性命?有没有看到动物抓住到手的猎物不肯放手丢掉了性命呢?有没有听说过世人为了金钱、权力和情爱丢掉了身家性命呢?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如果世人能够对道执着,那么就能够保全身家性命。范蠡功成身退,避免祸害。张良放弃分封,全身而退。如果不执着,不与人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反而可能会得到更多。
圣人无为故无败。世人有为才有败,圣人无为因此就没有失败了。世俗的人做事都用机巧智谋,有心来做,不但不成,即使成功也不能长久。齐宣王为姜太公分封领地的后代君主,文治武功烜赫一时,但未能摆脱田氏代齐的命运。齐国的历代君主,不断地努力,为了维持和扩大吕氏的江山,但仅成为别人的嫁衣裳。秦穆公为春秋五霸之一,曾经用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助他平定西戎,作为称霸诸侯,统一中原的后方基地。秦国历代君主进行了漫长的接力赛,秦国空前的强大,横扫六国,统一中原,但是仅仅到第二代就把江山给丢了。人为的用武力来征服天下,很难收服民心,不如周文王顺着天下之势,顺着天下的人心,这样的江山比较长久。刘邦反对暴秦,也是顺应民心之举,得到天下之后,更是安抚民心,与民约法三章,才坐稳了汉室江山。
无执故无失。圣人心如明镜一般。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无所执,也无所失。圣人务于道德,不会藏着道德,而是为天下百姓着想,教化百姓。圣人有财富就会布施于天下,不会吝啬藏着自己用。圣人没有什么执着,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有形的舍得给众生,无形的道德也知无不言。圣人的付出似乎失去了许多,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可是大道若反,如果一味的付出,不想得到,天道也会返还给他的,给他平静和安宁,给他更多的福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世人做事的时候,常常差不多要成就基业,功德差不多建立起来的时候,因为贪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和美女等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也有的因为奢侈无度,骄傲自满招致祸害,满盘皆输,自取其败。如此看来世人应当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我们在贫穷的时候,也不要悲伤。我们在富贵的时候,也要想想,这一切终将会过去的,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如果富贵而骄,那么就容易失去民心,也就不能长久了。有很多时候,不管是追求一个爱人,追求一项事业,只需要再坚持那么一点点,就能够获得一辈子的幸福和成功,就差那么一点坚持,就此放弃了。以前看过一个漫画,有一个人在不断地挖掘,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够挖通隧道了,这个人以为再努力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就此放弃。人生往往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曾经有过很多的机会,也付出过许多的尝试,遇到困难和失败就退缩回来了,只有那些偏执的人,执着的坚持到底,才获得了成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天下的事情,能够察其始,其始本来不有,察其终,其终本来也是没有的。世间万物本来就是无始无终。人生本无生无死。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无始无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何为始,何为终,何为外,何为内呢?这两句也提醒世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可能只要坚持一小会就能够获得成功了。世俗的人不知道在心上下功夫,却从事上下死功夫,费尽许多力气,而且每到快成功了反而因为没有坚持就失败了。或者仅仅尝试了几次,努力了几次,都失败了,就一蹶不振,没有再尝试的勇气了。动物如同人一样。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饲养的鲨鱼面前,放着一些小鱼,但是在鲨鱼和小鱼之间放置着一块透明的玻璃,鲨鱼尝试过若干次,撞得头破血流,于是变得很安静了。这时把玻璃去掉,鲨鱼也不会游过去了,即使小鱼游到它身边都不会张嘴去吃了。人们曾经做过跳蚤的实验。在一个空玻璃杯子内,放着许多跳蚤。上面用一块平板盖住,一开始跳蚤会跳撞击到平板,后来跳蚤们都学聪明了,不会碰到平板。后来实验者把平板拿掉,跳蚤也不会跳出玻璃杯了。世上的人们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4)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圣人欲世人所不欲,凡事追求似乎和世人相反。佛陀说颠倒众生,圣人守阴,而世人守阳。世人欲彰显,想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处处想出风头想争第一,而圣人欲伏藏。世人欲纹饰,穿衣服喜欢花纹,住房子喜欢雕龙画凤,吃东西喜欢各种调料,而圣人喜欢质朴无华,返璞归真。世人欲追求功名利禄,追求江山美人,而圣人欲于道德,向内追求内心的安宁。圣人对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区分高低贵贱,并不会以石头为贱,而以玉为贵。这样就不会搞乱人心,如果有贵贱之分,那么世人不择手段都想得到贵的。世人就会产生偷盗等罪恶的行为。圣人不喜欢功名利禄,珠宝玉石,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外在的东西都不如自身的摩尼宝珠珍贵。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圣人所学的是世人所不学的,圣人绝学无忧。世人以为学了很多的知识,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就很骄傲自满了。苏格拉底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是世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六祖坛经中讲到,有个弟子一开始拜会六祖的时候,磕头不点地,非常的傲慢,他自认为熟读了佛教经典,后来经过六祖点化悟道了之后发出感慨: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武林高手随着境界的提高,一开始用的长剑,后来用了短剑,再到后来手里无剑了。世人学的是智巧,而圣人学的是自然。世人学的治世之学,而圣人学的是治身守道之学,出世之学。世人过犹不及,过于追求聪明智巧反而被聪明所误。圣人劝诫世人返璞归真,恢复每个人的本性,取其实而非华,取其本而非其末。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教导世人反本归元,顺应世间万物自然生灭的规律。圣人似乎因循守旧,似乎什么都畏畏缩缩的,但实则不然,圣人能够进行无畏布施,圣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圣人无欲则刚,只是圣人唯恐有所造作,离本越来越远了。圣人返常合道,回归平常之心,这里的平常之心并非世人所理解的平常之心。世人认为的平常之心,圣人以为并非平常之心。世人认为的不平常之心,如佛道,圣人以为至捷至简,是平常之心。佛陀经常讲颠倒众生,就是这个道理。世人的心比较险曲,看到直的以为是曲的,看到正的以为是歪的。世人透过有色玻璃在观察着这个世界。世俗的人所欲追求的,无非是功名利禄,锦衣玉食。世俗的人所欲学的,无非是权谋智巧,这些都是为了得到功名利禄。无为之治的教化和修行,世人都以为贱而所不欲,羞而所不耻。在古代印度,许多名门望族,王侯公卿,放下权贵,放下嫔妃,跟随着佛陀修行,追求大道。以前当和尚为世人所崇尚。如今在末法时期,远离了佛陀的教化,都以为耻,要是知道哪个人去出家了,就会当做笑谈。世人以为修佛修道无用而不学,为封建迷信,为封建残余。人对于自己不了解,不知道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妄下结论为好。
庄子内圣外王的学问,全都是出于此。庄子继承老子的道学,作了《南华真经》。如果后世学人能够领悟到此,可以坐进此道。为道进可以为良相,退可以为良医。修身养性福寿延年,后世的学人难道不应该在有生之年去追求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