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先
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先
1.【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注解】
上章教导世人不要事事争为上,反而不能为上。教导世人不要事事争先,反而不能为先。圣人不在名利场争上,但是却在修行上争上,在道德方面争在万民之上,才能够教化世人。圣人不在名利上争先,但是却在修行上争先,争取走在前面,才能够回向,给世人带路。
这一章和上章衔接的很好,顺着上章的意思说,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以慈为宝,不忍心与民争利,也不会责之过切,不会招致祸害。圣人以俭为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追求物欲。圣人不敢为天下先,凡事都不处于前,反而被推至前面。凡事不处于上,反而被推至上面。
有大智慧的人,不敢为天下先,不喜欢和人争斗,但是往往被天下人推为圣人、第一等人。俗话说,傻人有傻福,其实傻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大智若愚。汉文帝就是这样的傻人,后来登上帝位,成为一代明君。汉高祖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她多才多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戚夫人比吕后年轻,刘邦宠幸戚夫人,逐渐把随刘邦征战四方的吕后冷落了。戚夫人有个儿子名为如意,封为赵王。吕后唯一的儿子是刘盈。刘邦非常喜欢聪明伶俐的赵王,想废除刘盈,后来吕后逼迫张良献策,张良说可以请商山四皓出来帮忙,后来刘邦就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戚夫人争风吃醋,不知道同美相妒,同利相害的道理。汉高祖死后,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惨遭吕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厕中。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眼前的肉团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惠帝刘盈受不住惊吓,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消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吕后在稳固汉室江山方面的确做了不少的贡献,先后设计杀死了韩信等功高盖主的将帅,但是她如此争斗,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吕后铲除刘氏王族的同时,培育自己娘家的诸侯王,纷纷封侯。但是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全部被诛杀。吕后机关算尽,但是却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连自己的儿子也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反而是默默无闻、身世低微、处处不敢为先的刘恒保留了下来。
如果事事都争先,特别是争夺天子之位,可能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会父子不相认,兄弟互相残杀。赵武灵王是一代英明的君主,他推行改革“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国力和军队空前的强大。他在位的时候处于赵国进攻,秦国防守的格局。赵武灵王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不顾长子赵章,把王位禅让给小儿子赵何,赵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赵章心怀怨恨,密谋要杀死赵何,结果阴谋没有得逞而败露,躲到赵武灵王的沙丘宫中。赵何手下两位大臣将沙丘宫团团围住,要求赵武灵王交出赵章,后来赵武灵王不得已交出了赵章,赵章被处死。这两位大臣深知,如果把赵武灵王放出来,以下犯上的罪过,必死无疑。如果趁机把赵武灵王除掉,也符合赵惠文王的利益,但是包括赵惠文王在内,谁都不敢也不想冒弑君的罪名。于是采用了一条毒计,向沙丘宫中喊话,所有人都要出来,留下最后一人在沙丘宫中自生自灭,结果最后只把赵武灵王留在了宫中,活活饿死。本来赵武灵王禅位主要是想摆脱繁杂的朝政,专心进行诸侯之间的争霸,做好了进攻秦国的准备。正因为传幼不传长而引发了怨恨,导致兄弟手足相残,父子相残,以下犯上弑君的罪行。
(1)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天下的人都说我的道大的似乎太过于玄虚了,似乎和大众的生活离的很遥远,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世人以为道大,如巍巍乎如天山之高大,湛湛兮如海之宽广,广大难以名状。世人仰望圣人老子,觉得深不可测,高不可及。世人觉得老子的道难以想象,不可思议,非常的玄虚。不肖,正如孔子所说不器,即庄子所谓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大概当时人们看到老子其道广大,都如下文所说,以勇、广、器长(器之长,如同百官之长)称呼它,且不知道怎么描述,怎么样命名。当时人们对老子所说的道觉得不仅乎人情,于是解释说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广大,似乎不肖,不与任何事物相似,虚无缥缈,无所可用。如同庄子所说的非常大的葫芦,对于世人来讲似乎非常的虚空,没有什么作用,装酒又装不了,但是可以把它放之于江河湖海,即可任其漂流。道并非虚空无用,而是有大用。木鱼中空,钟鼓腹空,这样才能有其用。
夫唯大,故似不肖。正是因为大道非常的广大,似乎没有任何的物体能够与它相像的,似乎很不可思议。肖,与物相似。大道似乎与很多的事物都不太相似,很难形容描述清楚。圣人老子只能通过许多比方和故事来进行描述。比如盲人摸象,比如指月之指非明月。
若肖,久矣其细。若肖,作为一句;久矣其细,作为另一句,进行句逗划分。是说如果我的道与一般事物没有什么分别的话,那么道便成细物了,并非广大了,又怎么能以道大称呼它呢?大道顾名思义是康庄大道,易走易行的大道,可是世人由于心被物欲所覆盖,所以对大道并不能够认识。小道为细小的雕虫小技,沿着细小的小道也可以走回家,也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下文解释为什么道为大的缘故。
(2)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老子说我有三宝,平时怀抱着这三宝就能够趋吉避凶了。世人往往骑驴找驴,身上揣着宝物却不知道是宝,等待失去了才知道,已后悔莫及。世人挖地三尺,向外求索,也要寻找到致富的宝藏,但是世人却不知道原来致富的钥匙就在每个人的身上。
一曰慈。慈者,上面一个兹字,下面是心字,念兹在兹,时时刻刻保持当下的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人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圣人来说,是有无缘无故的大爱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条件。圣人体悟到了他和世人本来是一体的,有手足之情,何须用什么理由呢?圣人爱百姓如同母亲爱赤子。人们讲慈不带兵,对军队严格要求,令行禁止,这是为了保障军队能够获取胜利,为了更多的人生还,这也是一种慈来的。
二曰俭。圣人不轻易征收百姓的赋税,似乎非常的节俭。把百姓的赋税当做是取自己家的一样。君主和百姓本为一体。如果君主过度的征收赋税,就如同切割身上的肉来满足口腹之欲。圣人能够体悟如此,所以才施行很轻的徭役赋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圣人减少自己的物欲,就能够给所有的官员带了很好的头,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官场。如此的朝廷,百姓怎么能不拥护呢?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在治身上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奉养物欲过于丰厚。在道德上就不同了,就要敢为天下先,但是也不敢务于虚名,否则招致祸害。圣人在治国上也不敢为天下先,不敢轻易动用干戈争王争霸。这样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海岛上的树木如果太高,也容易被台风刮倒。第一个飞出去的鸟儿,也容易被枪打到。商鞅推行改革,被车裂而死。
慈故能勇。具备了仁慈之心,就会勇于忠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在乎权力地位,也不在乎金钱名声,也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了。为了公平正义甚至失去生命都没有什么。圣人知晓万物一体,万事万物无生无灭,人生也是无生无死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了。佛陀有无畏布施,什么东西已经很难使得圣人产生恐惧了。
俭故能广。俭者,啬,有而不敢尽用。天子虽然富有四海,但是却不轻易去取用天下的财富。天子虽然富有智慧,但是却不轻易的使用。天子不被外物所驭,不为名利所动,不轻取赋税于民,就能够广得民心,恩泽于四海。圣人老子不轻用自己的智慧,并没有轻易的示于别人,在人前炫耀,而是俭而不用。甚至这部道德经,本来老子也并不想留给世人的,后来别人诚恳劝说才留下来恩泽后世的,当今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颂。
不敢为天下先。上一章中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治身如果要想在人之上,那么就要谦下待人。如果骄傲自满,无缘无故的责怨别人,就可能招致祸害。治国如果要在别国之上,那么也需要谦下对待他国。如果要在别人的前面,那就处处谦让退回后面。老子深谙此道,所以劝诫世人不敢为天下先。领先了反而落后了,领先了反而招致失败和祸害,那么谁会争着跑在前面呢?划船的时候,也是往后滑才能够向前。游泳的时候也是要往后拨水才能够向前的。重阴则阳,重阳则阴,物极必反。如果为天下先了,反而会扭转成为天下后。
故能成器长。不管是王侯贵族还是各家学者都推老子为第一等人,于是以我为器长。器为人和物的通称。器之长,为万物的首领,如同人之中的首领,万物之中最大的。连孔子都惊叹说,老子为人中之龙。如果传到天子的耳朵里,那岂不是危险了吗?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都以为我的道大,在世间无法找到任何的一种事物来比喻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无形无相,器物有形有相。世人都认为老子我为得道高人,推为人中的最上者,为天人师。
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这三者,为大道的要妙。
(3)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今舍慈且勇。当今世人舍弃仁慈,但为勇武。这会给自身招致祸害,也会把国家置于危乱的境地。韩国总统朴正熙主政韩国达十八年之久。他推崇铁腕政策,对外对北朝鲜持强硬态度,对内力排众议加速发展经济,控制言论自由,大力推行反腐。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由于他舍慈而勇,这就把他也置于危险的境地,几次遭受暗杀,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中央情报部长的手里。他本身是够节俭的了,日常生活相当朴素,生活中袜子补完5次左右后才扔掉。他每天必吃面食,中饭常是一碗面条。虽然喜欢喝酒,但也不过是粗糙的浊酒而已。
舍俭且广。俭以修身,如果舍弃了俭约而走入奢侈,那么就会使得心志迷失。如果作为君主,不能做到俭约并爱惜民力,征收很重的徭役赋税,那么百姓就不会拥护他了。这样也就把君主和他的国家置于危险的境地了。
舍后且先。对于治身而言,如果不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就很容易得罪别人。遇见功劳的时候,就让别人先。遇见苦劳的时候,就让自己先,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祸害了。对于治国而言,如果是施行仁政,那就要争先恐后。如果是争霸的话,那就还是往后退退吧,这样能够免除祸害。
死矣。前面这三种行为都是危险的,都是步入死地的。当今世人,舍慈而言勇,舍俭而言广,舍后而言先,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这里的死字,并非是生死的死,如禅家所说死在句下。古人把纠缠文字表面意思而不顾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叫做“死在句下”,尽信书不如无书,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呢?净空法师:听经若执着名言,死在句下,为学佛之大忌。世人不知大道的妙处,但以血气之盛,争强好胜做工夫,没有什么用处,都为死法,非活法。但说一个俭字,如果没有俭,而为广,有可能没有真正的智慧,夸夸其谈,害人害己。假使果真有智慧,如果没有能够有所收敛,到处展示,被世人误解有可能会招来祸害,例如慧能大师得了五祖的衣钵之后,就遭到许多人的嫉妒。
(4)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仁慈的君主,百姓真心归附。君主与民同利,百姓觉得跟他是在一条船上的。如果对外征战,战无不胜。如果对内守卫疆土,没有不稳固的。君主务于道德,这才能够使得江山巩固。许多君主舍本逐末,都是用心在于攻城略地,但是如果没有仁慈,那么得到的最终会失去,也不会长久。对于治身而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慈悲为怀,那么进可以建立功业,退可以修身养性。这三宝当中,又以慈为主。不但学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皆然。家有慈母,一般来讲就会出孝子。如果没有湘女多情,如何有惟楚有才,这其中也许有些许关系。汉代能够有文景之治,与文帝的亲生母亲辛追,与出身贫苦的窦太后无不相关。周朝能够出贤明的帝王和相才,与周文王、周武王他们背后的女人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三次搬家这样的贤明的母亲,也不会出圣人孟子。如果一国之君,能够爱民如子,那么必定得到爱戴。如果一军之帅,能够爱惜自己的士兵,赏罚分明,战则能胜,守则能固。战国时期的吴起将军,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就哭泣了。”正是因为吴起身先士卒,才使得士兵为其效死力。魏武侯时,秦国以五十万的兵力攻打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区,吴起仅动用了没有立过战功的五万多士兵便打败秦军,创下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阴晋之战战例。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上天如果要救助善人,必赋予他仁慈的本性,使得他能够自得天助。天子为顺承天命的人,如果他能够替天行道,必然会是怀道之君。既然是怀道,那么必然有仁慈之性。如果没有仁慈之性,也不能够悟道。对于阴险狡诈之人,由于业障很深,是很难悟道的。如果学了反而会招致祸害。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学习阴符经,反而给自己招来了祸害。古代是非常尊师重道的,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会看这些学生里面,是否具备根器接受载道之言。如果时机还没到也不能强求。慈为道的体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天下国家。天将救其民,而纯以慈卫之。圣人法天道而用于世间,以慈为第一,世俗不以为然。殊不知其中孕育着福祸转化之机。假如治世能用老氏之术,以慈爱民,坐观三代之化即可证明可以用在治国安民。汉代崇尚黄老之学,窦太后推崇黄老之学。只需要看汉朝文景之治,从春秋混战满目疮痍、国力疲弱的国家,发展到实力强盛的大汉帝国。
第六十六章 为百谷王
1.【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注解】
前面章节许多地方讲到柔弱谦下的益处。大国与小国邦交,适宜先谦下待之。上章教导世人不以智巧治身,也不以智巧治国,乃至于大顺。这一章教导世人以谦下修身,待人接物,以谦下为上。以谦下治国,国与国的邦交政策,以谦下为上。如果大国谦下的对待小国,那么小国必定感恩戴德来归附,小国无非是想讨得大国的欢心。如果小国谦下的对待大国,那么也不至于夜郎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大国更容易优待小国。世间万物都是反着来的。如果世人想在别人之上,就要首先谦下待之。如果想成为人上人,需要先为人下人。得道的君主不追求物欲,不求回报的服务于大众,这样的人世人就乐于推荐为君主。这样的君主能够天下为公,但是如果这样清贫,还会有多少人会争夺呢?
世间万物似乎都是反其道而行的。如果要想争,首先要不争。不争天下就莫能与之争。布袋和尚留下的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世人处处想占上风,都不甘在下面。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家都想往上,都争着往上,但是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呢?有时大家都争,未必能够得到,反而可能会招致祸害。圣人争于道德,世人争于名利。世人应当想清楚,需要修身完善自己的德行。如果不能够有很好的修为,即使争到了也不能够长久。如果向内修行道德,不追求名利,但是该有的都会有,该得到的还是会来的,也会有很好的福报。世人处处想争先,都害怕落在别人的后面。事事争先可能反而不能处在前面,事事不争反而并没有落在最后。圣人见功劳不争先,见苦劳就争先。世人见功劳就抢,见苦劳就躲。刘邦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张良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不敢争先,才得以保全自己。那些心安理得的领取了高官厚禄的人,大多没有很好的结果。朱元璋打下天下也是一样的,只有知道进退的人保住了性命。
老子教导君临天下的人,应以谦下之德面对世人,这样天下归之如归于江海。在春秋战国的乱世,施行仁政的君主比较少,因此孟子劝说梁襄王说:“…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君主,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国家的稳固,不在江山防御有多牢固,而是在于君主的仁德,在于君主能否谦下的对待臣民。如果君主怀有盛德,世人会如同众星拱月一样围绕在他的周围。圣人内圣而外王。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不能修身养性,一个家庭都经营不好,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天下呢?尧帝在考察舜帝的时候,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观察他是否足够贤德,观察他是否能够慎独,终于将帝位禅让给他。后来这两位妃子得知舜帝驾崩的消息,就投河殉情了,这也是湘女多情的由来。魏武侯曾与吴起一起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武侯说:“江山真是太美了,山河之险真是太牢固了,这可是魏国的宝贝啊。”吴起对他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西面有太行山,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武侯说:“你说得很对。”作为一个仁君,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礼贤下士,招揽天下贤士,这样不仅自己国内的圣贤之才会出来相助,而且天下其它诸侯国的人才也都会纷至沓来。如果心胸狭窄如同小水沟,人才就会流失,为人所用,成为自己的敌人。战国时期魏国的人才可以说是群星璀璨,但绝大多数都流失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吴起、商鞅、孙膑和范雎等都流失了,不为自己所用不说,反而成为自己的敌人。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被陷害,商鞅、孙膑和范雎就是这样的例子。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够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能够善于处下。江海因为卑下的缘故,涓涓细流归于它。圣人因为仁德谦下的缘故,百姓如流水一样纷纷归附于他。百川之水,不拘泥于是净或秽,总归于江海,兼容并蓄。江海宽大而能容纳它,因为江海地处低下,以其善下。用此来譬喻圣人谦下,天下归心。对于圣者仁君,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天下贤才争相效力。天下的贤才也在审视君主,君主在明处,圣人贤才退藏于密,姜太公并非直到晚年才有才华,而是在等待明君的出现。
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以卑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王。大国以谦下,礼贤下士,才能够成为众多人才归附的对象。国力强盛,以人才为本。李斯原为楚国人,秦王要驱逐外国人,他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如果想国力强盛就不应该排斥人才。其中提到:“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正是秦国如此,才能够有能力横扫六国。为学也应当兼容并蓄,不抱有门户宗派之见,抱着谦下的心,不轻后学。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先后向菩萨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善财童子谦下好学,向三教九流不同的人进行请教,最终获证善果。
(2)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世间很多东西都是相反的。如果圣人想教化和引导百姓,位置在百姓之上,那么就要谦下的对待百姓。不仅仅是从语言上来说,而是要表现在实际的行动中,要不很难让百姓感化。圣人并非真的想身居高位,想位置比百姓高,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顺承天命,不得不在百姓之上引领百姓,给天下带来长治久安。对于不善于治国的人来说,对下属严厉的批评,没有谦下的对待对方,必然很难服众,也很难被百姓尊为上。欲上民,必以言下者。如果想在民之上,必然言语谦下。言,心之声。虽然说大道是无法完全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清楚的,但还是比较重要的。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可以听他所说的话,看他的行为。举手投足可以观察出此人秉性是善是恶。君天下者,尊为天子。身居高位的人,贵为九五至尊。假如他能够谦下的对待自己的下属,百姓必然会拥戴他。如果身居高位而恃强凌弱,老百姓必然嗤之以鼻。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更适合率先谦下对待别人。对于国与国的邦交,大国更适合谦下的对待小国。英国女王能够为穷人洗脚,佛陀也能够为生病的弟子擦洗背部,耶稣给自己的门徒洗脚。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想在百姓的前面,那就要先在百姓的后面。开明的君主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开明的君主不与民争利,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像这样的有道君主,世人都会推举他的。世人知道他与民同利,而非与民争利。德兰修女德行高贵,很多大的集团都愿意把钱直接捐献给她,她在临终前只有几件破旧的衣服。有道的君主出言必谦下,如古代君主一般以孤寡不谷自称。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欲得之,必先舍之。君临天下的人,贵为天子,天下推举他以为先。圣人不敢为天下先,见名利不敢争先。如果一心想在人前,反而不能在人前,甚至招来祸害。吴起任西河的守将,在魏国威信很高。魏国选相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可是最后却任命田文为相。吴起很不高兴,他向田文说:“请你和我比一比功劳可以吗?”不管是统帅三军还是治理国家,田文都自认不如吴起。田文说,国君年少,大臣没有能够臣服,百姓还不信赖,在这个时候,是由你来任相合适呢?还是由我来任相合适呢?吴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应该由你来任相。身为臣子,要学会做到见到功劳就让,见到辛苦就上,这样才是臣子的本分,也能做到明哲保身。
(3)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圣人虽然身处于民上,但是百姓并不会觉得被欺压,并不会感觉重。民为重,君为轻,百姓就不会觉得重了。怀道的君主虽然身为九五至尊,但是却能够谦下的听取臣民的意见,谦下的爱护自己的子民。百姓爱戴他如同众星拱月,百姓并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没有觉得不堪重负。圣人贵为天子而民并不会觉得不堪重负。圣人以为民为重,君为轻,以轻置于上面自然不会觉得重。圣人减少自己的可欲,欲望减少了,就无需向老百姓横征暴敛。有道的君主虽然有享用不尽的美食,但并没有追求口舌之欲。虽然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但是并没有贵难得之货。圣人虽处上,而民自堪命,不以为重。
处前而民不害。圣人处前只是道德处前,名利处后。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圣人在修行方面走在前面了,有慈悲众生的心,不时回向来教化世人。圣人虽然在前面,但并不会遮蔽前面的光明,让世人看不见前面的路。如果以蛮力处于世人前面,为了一己私欲,那么百姓看他就如同豺狼。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圣人对世人有慈悲的爱心,厚视百姓如赤子。天下的人都乐意推举他为主人。说实在这样的天下主人还真没有什么名利,一心都是为了百姓服务的。大家都知道这个分量,没有世俗的任何好处,有谁愿意去争呢?这么辛苦的事情,也只有怀道的君主才能够去做,才能够胜任。圣人不抢前,不争在人上,反而世人乐于推于前,敬为上。世俗的人为了利益,争相诟病,这也会给人们带来祸害。灾祸的降临,都是人们自己招惹来的。福报的到来也是自己促成的。祸福本来出自同门,利与害相邻。不是圣明的人就难以认清其中的奥妙。人们往往认为有什么结果是命中注定,其实福祸是可以随心而转变的。如果自己的心改变了,一切都会随之而转变。福祸可以互相转变,利害共依共存。福可以易之为祸,祸可以易之为福。齐桓公和夫人蔡姬在水池中划船游玩,蔡姬摇荡小舟吓坏了齐桓公,齐桓公一怒之下把她送回了蔡国,但并未休弃。但蔡侯怒将蔡姬改嫁他人。于是齐桓公兴兵攻打蔡国,蔡国溃败,齐桓公又伐蔡的邻国楚国。春秋时齐国的大夫诸御鞅劝说齐简公说:“陈成常、宰予他们两个人集聚的怨恨很深,我怕他们会兴风作浪殃及国家,大王你不如除掉他们其中的一个。”齐简公不听,没过多久,陈成常果然在庭院中杀死宰予,又在朝廷上杀死了齐简公。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郈氏给鸡披上铠甲,而季氏给鸡装上金属的尖爪。季氏的鸡斗输了,季平子非常恼火,乘机侵占了郈氏的宅院,还修起了围墙。郈昭伯也怒气冲天的在鲁昭公面前诽谤季平子,鲁昭公派郈昭伯率兵攻打季平子,兵败被杀,鲁昭公只好逃到了齐国避难。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到,相互之间的争斗往往会招来祸害,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点点的口舌之争,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还会殃及国家。
(4)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争并非争斗的意思,是说心不驰竞于物,不为物欲所累,不为物欲所系缚。圣人不与世人争先后,也不与世人争上下。正是因为圣人什么都不争,所以也没有人能够争的过他。古代精于钓术的人詹何说过,“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治理很差的,也就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很差而国家治理得很好。”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身可以看做是事的规矩,还没有见过枉己而能够正人的。矩尺如果不正就不能画出方形,圆规如果不正也无法画出圆来。自身的修养就相当于为人处世的规矩,没听说过自身不正而能够教化他人的。
第六十九章 莫敢轻敌
1.【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注解】
前面几章教导世人学会谦下,不要争上,不要争先,也不要恐后。这一章顺着前面几章接着深入阐述,教导世人不要争为主,也不要怕为客。不敢进寸,也不要怕退尺。退步原来却是向前。有道的君主治国,面对城池和土地等物欲的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面对物欲诱惑,不敢进寸而退尺。圣人治身,五官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嘴巴喧宾夺主了,就不管身体的好坏,只要满足口舌之欲就吃进去,麻烦可就大了。百官也不能够喧宾夺主,如果功高盖主了,可能就会被诛杀掉了。
本章前人的注解大多在如何用兵上进行解释,会不会是为文字所迷惑了呢?也许未能完全阐明老子的主要意旨呢?世人初读本章,最先看到的是第一句,以为是演说兵法,其实也许不完全是这样的。可能是借用兵来说明不争之德,以慈为本。这章所说的适合治国、治军和治身等。对待战场上的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的事情呢?顺着本章读下来,读到轻敌丧宝,可能就能够了然明白了,以此可以知道圣人的主要意思了。如果轻敌就几乎把上一章所说的三宝给丢掉了,忘在脑后了。此章重申前章不争之德,解释以上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
为什么说轻敌就会丧失三宝呢?为什么说轻敌就招致祸害呢?作为君主,最忌讳的就是把别国看轻,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随便就可以攻打入侵别的国家。为了抢占别国的土地和城池,不惜让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即使抢占来了如何能够守得住呢?作为君主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别国,那么就会狼烟四起。如果不能仁慈的对待百姓,那么政令就会很严苛。如果不能以俭约治国和修身,那么就会不惜民力,对百姓征收很重的徭役赋税。如果敢为天下先,那么处处争强好胜,在诸侯国之间争霸,必定会招致战乱。
不仅仅是治国如此,对于修身而言,如果轻敌也容易招致祸害。如果轻敌也容易丧失三宝。祸害往往有个兆头,如果不是轻敌的人,看到兆头他们就会退缩,及时的采取补救的措施,可能也不会太晚。假如对于不好的兆头不管不顾,那么就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赵括率领赵国四十万大军孤军深入追击白起,曾经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冒死拦截,但是赵括并没有能够听得进去,致使全军覆没的惨剧。韩信在占领齐地的时候,蒯越曾经劝说过他。如果他能够想得清楚一点,采取比较明确的进退措施,也不至于自己家族的几千人凄惨的被全部斩首。湘军在打败太平军后,成为清政府的心腹大患。曾国藩如果不是经过丑道人的点化,经过深刻的领悟和思考,就不会全身而退了。
世人往往对于作恶比较轻敌。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有轻敌的思想,觉得做小的善事也没什么了不起,做了小的恶事也觉得没什么。因果报应一点都不是虚的。虽然感觉没有马上报应,但是时候到了,全部都一起清算了。现在大数据的概念比较热门,其实在我们人脑早就实现了大数据了。右脑被称之为祖先脑,储存着我们所有祖宗的信息,左脑被称之为今生脑,储存着这辈子的信息。我们嘴巴所说,心里所想和日常行为。虽然看似微小,都是在造业,如同丝线一样,缠缠绕绕把我们束缚住了。祖宗影响了我们,我们又继续在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在临终前,很多人会像放电影一样,把一辈子的事情都放出来,最对不起的人,最遗憾的事,所有的所有都会浮现。现在的大数据如果想获得信息太容易了,一言一行都能够知道,善行恶行全部都记录在案,甚至多少年前的事情都有蛛丝马迹。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之家皆有余庆,行恶之家皆有余殃。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慎独,对上天有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做坏事,做了坏事恶的种子已经种在心田了。慎独则心泰。如果能够做到慎独,不动心如泰山岿然不动。遏制欲望不要忽视隐微的兆头,按照正道去走须臾也不敢违背,不在人后议论他人是非。钱债易还,情债难偿。身病易医,心病难愈。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章节说的,要治于未乱,治于未病,对于至乱的兆头,不可轻敌。
世人往往对于平时所造的杀业很轻敌,觉得动物们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吃着动物的肉,觉得还很香,可是有没有想过,没有需要就没有杀害。为了身体的健康,不要轻敌。为了人类没有杀戮,不要轻敌。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小就不吃肉,也难怪他能够有这样的才华。世人平时吃了不少动物,杀死了不少动物,不知不觉得受到污染。如果涉及到人与人的争斗,国与国的争斗,那么就会像杀死动物那样,残忍的杀死对手。世界最危险的大难莫过于刀兵劫。人们只知道刀兵劫的流血之惨,惊慌之苦,却看不见刀兵劫的杀戮宰割的因。世人喜欢杀生,才有刀兵劫。杀生是因,刀兵劫是果。欠命杀尔身,欠财焚尔宅。离散汝妻子,曾破它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用兵有言。这里圣人借用兵的说法来阐释不争之德,不可轻敌。不仅仅适合于用兵,还适合于治国和治身等。尧帝把天子之位传给舜帝,大权在握的时候没有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传给一个外人。这是主动的放弃,这也太难了。更显得尧帝德行的高远。用兵之德在于不举不义之师,而不是假仁假慈。宋襄公与楚国打仗,对方在渡河的时候,不允许进攻。对方渡过了河还没有列好队,也不允许进攻。可是待到别人都准备好了,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了。孟津观兵是关于周武王的典故。周本来为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国,周文王姬昌在位五十年年,施行仁政,国力日渐强大,待到逝世时三分天下已得其二。周武王即位第二年,就发动大军向朝歌进发,以姜太公吕望为师,周公旦为佐。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周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才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周武王和姜太公知天命不可违,并非想与天下争,而是顺应天命,顺应民意。民心向周,不得不伐纣。不敢为主而为客。如果不是殷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周武王是不会主动的发动战争的。有道的君主很清楚,如果不是君主罪大恶极,冒然起兵造反,即使造反成功了,可能也会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不敢进寸而退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全部退兵了,并不是打不赢战争。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不敢做主人,而只是做客人。对于国家来说,君主为主,百官为客。如果百官喧宾夺主了,国家危险了,官员也危险了。对于个人而言,心为主,而五官为客。如果五官喧宾夺主了,身体就危险了。世人往往反着来了,身体五官本来是客,反而变为主了。人的心本来为主人,可是现在的世人只顾感官的享受,全然不顾何为养生的真正主人了。只顾口舌之欲,不顾身心健康。国家的百官也似乎搞反了,不以君主为主人,反而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各自为政。君非君臣非臣了。在家里面也搞反了,男为阳女为阴,自古夫唱妇随,夫义妇德。如今似乎完全反过来了,夫为客妇为主了。自古怀道的君主用兵,不举不义之师,不会主动的去入侵进攻别国,用兵只在于除暴安良。圣人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会主动去追求物欲。圣人精神内敛,不会把精神驰骋于物欲,而是把好的东西,养精神的东西吸纳进来。如同和尚背女人的故事一样,背着过河就是背着过河,过了河放下就是放下了的。
不敢进寸而退尺。治军严明的人不敢进寸而退尺。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最好的了。世人对于名利,不肯退寸而进尺,而圣人则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不敢进寸而退尺,则远离祸害。怀道的君主不敢先挑起战端,并不是由于畏惧,而是知晓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的灾难。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是谓行无行。怀道的君主虽然在行军打仗如同不在行阵。行者是修行的人。但是行者并不是说不停的向外求,走万里路的那种。可能只是坐地而行。坐禅可能就入于静定,就会大彻大悟了。坐地观星象,时机一到要追求的星星就出现在头顶了,根本不需要追着星星跑。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可能以逸待劳就能够消耗敌军精力。待到对方消耗差不多了,再伺机出动就一击必然溃败了。周武王孟津观兵,虽然八百诸侯云起响应,更有军师姜太公。如果进攻朝歌想必不会太困难,但是却悉数退兵了。怀道的君主有不争之德。如果不是殷纣王失道远了,是不适合去争夺殷商的天下的。虽然身在行军,但是心是退的。正所谓虽然在行,但是却像是没有向前行。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怀道的君主行进于道德,在于道德不断精进修行,无行于物欲,远离了物欲。
攘无臂。怀道的君主在行军的时候,虽然攘而如同无臂的人。面对敌方,虽然想大怒的攘臂示威一下,但是却似乎也不愿意攘臂。这里也呼应前面说的,善战者不怒。古人带兵打仗经常激怒士兵,使其忘却生死。越王勾践为了激励士兵,曾经向怒蛙行礼。齐庄公出行遇见一只螳螂伸出臂膀试图要挡住他的去路,车夫说这种动物是不知道进退的,也不会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就轻率的与敌方较量。螳臂挡车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的,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面临争斗的时候,都喜欢张牙舞爪的。
仍无敌。对方以我为敌,而我却不以对方为敌。都已经两军对阵了,还似乎找不到可杀的敌人。怀道的君主很清楚,世人只是迷失了方向,论其本性皆同。觉悟了的人面对沉睡的人,怎么好去一般计较呢?岂不是大人和小孩计较,大人和小孩相争吗?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殷纣王的真如本性和周武王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如六祖所说,人有南北,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圣人感叹人心不古,不能够医治世道人心,怎么可能还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呢?有道的君主担心自己和众生都犯了戒律。担心众生不明白敌人也是父母所生,本也是兄弟姐妹。担心众生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什么?勉强可以当做敌人的是追求物欲的心。
执无兵。虽然世人创造了各种兵器,但是找来找去也不愿意手里抓着哪种兵器,也不忍心用兵器伤害对方。世人都是争着创造和使用最厉害的武器,但是怀道的君主知晓自己手里握着无上的武器,那就是仁德之剑。他们的心剑虽然无形,但是却直指人心。圣人想到的只是如何能够让众生幡然醒悟过来,不再执迷于物欲,争斗不休。历史上争雄争霸者,虽然盛极一时,但是其结局也并不是很好。齐桓公驾崩时,尸虫都爬满了还未能够安葬。想当霸主的宋襄公战败负伤,不久人世。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击败自刎身亡。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被关在沙丘宫中活活饿死。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祸莫大于轻敌。对于用兵而言,轻敌必败。庞涓轻敌,以为孙膑兵败,不断地追击,后来被射杀在马陵。赵括轻敌,孤军深入追击白起,被分段拦截包围,致使全军覆没。这里只是借用兵而言它。如果对物欲轻敌,就可能会招致祸害。这也是呼应前面的章节,其兆易谋。如果轻视很小的恶事,那么积累多了之后,可能就会引来报应。鱼儿在吃着鱼钩上的诱饵,它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么一点点的东西会要了它的命。贪污的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不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不能教育陪伴自己的小孩子。
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几乎丧失了身上的三宝,即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如果对物欲轻敌,那么为了物欲逐步丧失了仁慈。如果贪图物欲享受,由俭入奢易,就会丧失了节俭的美德。如果贪图名利,遇见名利就不会退让,而是争斗不休,忘却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教诲。世人身上都有宝,只是被物欲所污染,失去了三宝久矣。对众生伤害最深重的,莫过于刀兵劫了,往往起源于人的一个贪念、一个嗔恨的念头或者一句话等。虽然战争有其大的背景和根源,但是直接引起争端的就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人类的战争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我们平时如果轻敌,不时时审视自己,不修剪自己心中大杂草,当贪欲心占据自己的心田,就会遮蔽了自身本有的智慧。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为两敌相当,不相上下,难于决胜。两敌相当,如果双方能够我退一寸,你退一尺,自然大事化了,小事化没。如果一方慈心哀之,另外一方可能也会受到感化,化干戈为玉帛。即使不能够受到感化,但是有慈心哀之,就能够减少杀戮。用兵为阴事,不是什么好事。每临用兵,必然会面临很多的生死,如同自己的亲人死去一般,也如同在承办大的祭祀活动。世人在屠宰牛羊狗的时候,有无亲自听听他们的悲哀啼叫。欲知世间刀兵劫,只听半夜屠门声。面对要屠宰的牛羊狗,仁慈的人都会有不忍,更何况战事以人命来博浪呢?不管是胜是败,都没有什么太多好高兴的。即使侥幸获胜,也会有很多的死伤,伤者望着死者,有很多头被砍断的,有很多胳膊断了,腿被砍断了,血肉一片狼藉,看到这种场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喜从何来呢?军中不适合有欢欣之象,不管是骄傲自满,还是喜悦,都容易以失败告终。这可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吧。田单在即墨,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死来捍卫齐国,避免齐国彻底灭亡的命运,士卒没有任何的生气,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后来田单带兵攻打狄城,没有能够攻打下来,正是因为贪生欢乐,没有必死的决心。为了激励士气,他亲自在选择在石头和箭弩攻击范围内擂鼓助战,才攻下了城池。两军对垒,身处绝境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然能够获胜。处于同仇敌忾的状态,必然会异常的团结,不惜牺牲性命。古时候吴越两国纷争不断,但是假如两国百姓在外打渔遇上大的风浪,在一条船上都会互相帮忙。虽然两国为死敌,但是在一条船上就决定了双方的命运都是一体的。古代有个故事是讲有一条两头蛇,如果打它的头,尾巴马上就会跟过来防卫;打它的尾巴,头马上就过来;打它中间,头尾都一起过来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