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道不远人
第十三章 道不远人
1.道不远人
【原文】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解释】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是远离人向外去求的,是要向内去求的。对于为道的人,如果远离人向外去求,是求不到的,也是不能为道的。”
佛家也讲了类似的道理来的,在许多寺庙可以看到莫向外求这几个大字的。如果离世去寻觅菩提的话,这是找不到的。六祖大师曾经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每个人的菩提自性,了无一物,可是都在每个人的自心当中。如果离开人向外去求菩提,是求不到的。儒门当中最紧要的心法,也就是关于性命的心法的,这也是儒门的正统来的。
2.伐柯伐柯
【原文】「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解释】这里孔子引用《诗经》里面的一句话来说明道不远人的。
孔子又说道:“《诗经》中讲:砍斧柄啊砍斧柄,其实你真正想要的斧柄并不远,就握在你的手心里的。”《诗经》中这句话虽然浅显,可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来的。世人骑驴找驴的事情也是常有的事情。道就在每个人心里,可是世人不知,却向外去求。《诗经》中原本是这样说的:“怎么样砍伐斧柄呢?如果没有斧头是不能办到的。怎么娶老婆呢?如果没有媒人是办不到的。砍斧柄啊砍斧柄,其实斧柄并不远,只在你的手心里握着呢,你却去向外去求。我想见到姑娘的面,只需要摆好食具设酒宴。” 斧头在外而斧柄在内,所以只是看到斧头,用斧头去追求做斧柄的。你要的是斧柄而不是斧头。媒人在外而姑娘在闺房内,你要的是新娘子而不是外面的媒人。
孔子又说道:“手里抓住斧柄来砍斧柄,斜着眼睛去看,以为斧柄还远着呢。实则不是的,就抓在自己手心里的。”世人踏遍千山万水去求道,而不知道原来就从来不离自己的身边,道就在自己的心里。古代有位圣人去修道求道,得道以后感慨道:“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孔子又说道:“所以说君子以人治人的,只要世人能够改正回归君子之道就可以了的。”这里以人治人需要解释一下的。抓着斧柄用斧头去做另一个新的斧柄,这有点类似于以人治人,还是比较形象的。这并不是说要用人去砍人,伤害别人的哦,更不是专门用人去整人的,千万不要误解了的。以人治人,首先要修正自己,才能够去用德行感化别人的。以人治人,可以说是首先点亮自己的心灯,再去点亮别人的心灯;先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再去发明别人的明德,如此就能够明明德于天下了的。
如果以自己手里的斧柄来要求新的斧柄,这是万万做不到的。每根木头的秉性是有所不同的,文理和质地都有所区别。即使是一棵树上的木头,也会有所不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斧柄的。手里的斧柄离自己近点,而木头离自己远点,而且是斜视,会有是视觉的偏差的。对于学习绘画的朋友就容易理解一点的,木头和斧柄不在同等的视图内,透视图中大小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来的,我们去看别人,会觉得别人的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也根本猜不透别人的想法。现代物理学量子理论使得许多科学家感到困惑,也是这个道理的。传统文化可以破解当今物理学界的难题的。原子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属于微观世界。人也是一个小宇宙,属于宏观世界。以人这个角度去看微观世界,就变形了的,就会觉得量子世界不可思议,是测不准的;就好像是以手里斧柄的标准去要求那块木头一样。假如我们能够缩小钻入原子内部,一切就都觉得再正常不过了的。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规则,也可以用物理数学工具来描述的;每个斧柄都有自己的规则,文理和质地是有所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器,以人治人,就是要把人当人来治理,去引导改正就可以了。而不是硬要用斧头削到完全和自己手上的一模一样,这样是万万做不到的。
3.勿施于人
【原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解释】孔子说道:“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的。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前面有讲到砍斧柄的例子。用斧柄来砍斧柄,如果手里斧柄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它了的。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的秉性的,只要顺势而为就可以了的。要对别的木头有忠恕之心,如果一味的把自己的规则强加给别人,这样就违背了中庸之道了的。
以人治人也是如此的,不要以自己的要求来去要求别人,甚至是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却拿去要求别人。
4.丘未能一
【原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解释】孔子说道:“君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方面,可是孔丘我却一个都没有能够做好:我想小孩子怎么样对我的,以这种方式来侍奉父母,我未能真正做到的。”父母也许都是想小孩子注意平安健康、勤于学业事业、孝敬父母的。我们都这么想着自己的小孩子,可是我们的父母也是这么期望我们的,可是我们扪心自问是很难做到的。孔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
孔子又说道:“君主想臣下怎么样对自己的,以这种方式去侍奉君主,这个我没有能够做到的。”这里也讲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君主想臣下怎么样呢?可是许多人都难以做到的。臣下假如有一天当上了君主,他就希望自己的臣下能够忠孝。可是他本身都没有能够做到,如何能够去要求别人呢?诸侯国对周天子都有诸多不敬,如何要求大夫们对诸侯王有什么忠孝呢?
孔子又说道:“我们想自己的弟弟怎么对待我们,要以这种方式来侍奉自己的兄长,讲究孝悌。可是我还是没有能够做到的。”孔子已经做得够好的了,可是他反省自己觉得还是没有能够做到的。由此看来,换位思考,己所不愿,勿施于人,这个真是太难了的。不要用手里的斧柄来衡量新的斧柄的。
孔子又说道:“我们想朋友怎么对我们,我们首先要以这种方式去对待朋友先。我却没有能够做到的。”我们期望朋友能够对我们好,能够讲究信义,可是自己都不能如此对待朋友,如何能够要求别人呢?
孔子又说道:“行要符合常德,说话也要谨慎,如此言行才能符合中庸之道。”
孔子又说道:“对于言行来说,如果有所不足,就不敢不去勉励自己去改。如果言行有余,就不敢不去说尽和做尽的。”言行都要符合中庸之道。什么是行不足呢?前面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可以作为例子的了。如果孝顺父母、侍奉君主、孝悌兄弟和对待朋友有做得不到足的,就要去做足的。什么是足了呢?孔子已经给出标准了的,我们怎么要求我们的子女,我们就要怎么样去侍奉自己的父母的。什么是言不足呢?也可以在这四个事情上面来体现的,如果不足,比如说对父母说话不恭敬等。什么是言行有余呢?言有余,比如说太过了也不行的。孝敬父母,说太过了,要对父母怎么样,可是行却没有跟上,没有能够兑现,这也是不好的。连孔子都说自己四个方面做得不够,难道我们能说做够了吗?我们为人父母的,想子女怎么样对自己,我们能做到以这样的心思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吗?行如果过了也不行的,行有余的例子有什么呢?哪个父母都望子成龙,如果我们为了达成父母的愿望,不折手段去成龙,这就是过了的。
孔子又说道:“从前面的谈论可以看出,说话的时候还要看看行,行的时候还要看自己怎么说的,言行都要一致才可以的。”行不能过于言,也不能不足于言,刚刚好就可以了,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我们说要如何孝敬父母,可是行却没有做足,这也是不行的。言不能过于行,也不能不足于行。所以说言行要相匹配,要一致才可以的。
孔子又说道:“这样的君子很笃实地去持守中庸之道。”孔子这里举的都是关于人伦的事情,这些也就是道,也就是中庸之道的。所说的这些都围绕着人在讲的,这也验证了道不远人了。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够修持好自己的心了,就可以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的。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
1.夫妇之愚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解释】君子之道是广大而隐微难见的。君子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的,持守中庸就可以成为君子,就可以得道了的。相反也是的,如果是君子,必定也会持守中庸之道,不会违背的。然而,君子之道是广大的,如同此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
即使是愚夫愚妇这类普通的人,也可以去让他们知晓君子之道的。等到他们已经到了至善了,到家了,得到了君子之道了,已经修到了极致了,虽然是圣人也有所不知的。孔子的孙子子思在这里给大家信心了,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去知晓君子之道。下面那句还会讲,也可以去行君子之道,如此就知行合一了。六祖大师讲:佛性无南北。即使是愚夫愚妇,他们的佛性也并无差别的;他们也都可以知晓君子之道。圣人的境界层次深浅不同的,如果不继续向前修行的话,也许会落在愚夫愚妇后面了。愚夫愚妇一路向前修习君子之道,到达了彼岸,即使是圣人也有所不知的了。
即使是不贤的夫妇,也可以去行君子之道的,等到他们到了至善了,道家了,即使是圣人也未必就能够做到这个的。子思给世人很大的信心了的。圣人也需要持守中庸之道继续前进的,不可半途而废的,否则可能会如龟兔赛跑一样的,慢的反而到了的。
2.君子语大
【原文】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解释】天地至广大,没有什么不能覆盖的了,没有什么不能够承载的了,人尚且感觉有所缺憾。天地广大精微了,可是有些地方覆盖也不公的,老天有时还不会降雨的;有些地方承载也有所不公的,到处都是沙漠的。天地尚且如此,圣人也不能够全部都齐备的。圣人有所不知,有所不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所以说君子所说的大,天下都找不到什么东西能够承载。这个是说君子之道的广大。
君子所说的小,天下都找不到什么东西能够破开它,能够找到更小的东西的。这里说君子之道的精微。
3.其上下察
【原文】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解释】《诗经》中说:“鸢鸟在天空翱翔,鱼儿在深渊遨游。”鸟儿飞向天空,比喻君子上达于道。鱼儿在深渊中跳跃,比喻君子能够下通于器世界。君子能上下体察,所以能够持守中庸。前面讲舜能上下明察,而依循中庸之道。
4.察乎天地
【原文】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解释】君子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即使是从愚夫愚妇开始,修习到了极致,到了至善了,就可以明察天地了。愚夫愚妇精进修习此道,同样可以做到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上达于道,下达于芸芸众生。
第十六章 神之格思
1.归神为德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解释】前面讲要中庸之道并不遥远,从近处开始做起,处理好齐家的事情。这一章就开始讲修身了的,修身首要的就是要修心的,所以讲到归神,不使得神走了,凝神就可以聚气了。前面是齐家,这里离自己更近了的,直指自己的心了。
孔子不是向来都是不讲鬼神的吗?对鬼神敬而远之吗?这里怎么会谈到鬼神呢?虽然是讲鬼神,实则是讲心。一念向善是天堂,一念向恶是地狱。一念向善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的,心处于至诚,就可以见中庸之道了的。
孔子说道:“归神对于修德来说,可真是盛大的作用啊。”什么是道呢?道是万物共通之太极的。什么是德呢?德是万物之太极的。德繁体字分解来看,为行一直心,这个也是禅宗修行的功夫来的。鬼神也可以说是归神的,归神对于修德来说,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心猿意马,神就驰越,不知道依归,也就不能见中庸之道。如果能够凝神就可以聚气,聚气就可以形成精了的。孔子这一句话虽然短,可是教我们入道的功夫来的,就是要归神,不要散乱和胡思乱想的。
2.体物不可遗
【原文】「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解释】孔子又说道:“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可是在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它。”孔子说这个是不是鬼神呢?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孔子所说的正是中庸之道的。可是中庸之道的形迹却能够在万事万物之中体现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道是形而上的,就是听也听不见的,看也看不到的。为什么看不到呢?只是由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已。如果能够做善事,就能够把这片叶子给移开了,也就能够看的见道了。
3.道在左右
【原文】「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解释】孔子又说道:“使得天下的人都穿着庄重齐整的服装去祭祀它,对它充满敬畏之心。似乎无所不在,好像在上,好像又不离左右。”世人应当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对此中庸之道充满敬畏之心。大道在万事万物之中,不离左右。正如庄子所说的道在屎尿之中。
4.神之格思
【原文】「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解释】《大学》之中讲格物,这里有个词是格思。虽然是格物,实则是格思,也就是格心,使得心归于正位,归于素位。也就是前面孔子所说的归神的。
《诗经》中说道:“神的格心,使得心归于正位。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揣测的。怎么能胡乱的去思量呢?”
这里说射思,比较形象的,如同发出去的箭一样,胡乱的攀缘,心猿意马的。如果胡思乱想,这个也是找不到中庸之道的。
5.至诚显道
【原文】「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解释】孔子又说道:“中庸之道虽然隐微,但是还是可以把它显现出来的。如果能够做到至诚就不可以掩盖了。仅此而已。”
虽然说中庸之道很神秘,如鬼神般不可捉摸,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但是还是可以显现出来的。中庸之道是很隐秘精微的,这里孔子说出了格思的真功夫,就是要做到至诚,这个也是直指人心的。如果能够格思,也就是格心,把遮蔽心的物欲给去除了,也就能够做到至诚了。如果能够做到至诚了,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了,就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了。仅此而已,再简单不过了的。此道至简至易,对于孔子来说,一句话就说完了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