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明哲保身
第二十七章 明哲保身
1.圣人之道
【原文】大哉圣人之道!
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解释】伟大啊,圣人之道!浩瀚无边,可以化育万物,与天一样崇高而光明。
圣人只要修到了至诚,就自然富有盛德,充足而有余的。掩盖都掩盖不住的,自然就有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这样就可以不怒而威,不发令而行了。
圣人之道如此,等待有缘人才可以施行的。子思把这部孔门心法经典流传后世,就是待后人来兴圣人之道的。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之前,归养青田老家,写了本《郁离子》,以待后世王者之兴。
2.苟不至德
【原文】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解释】所以说,如果不是修炼到了至德,发明了本有的明德,至道是不会在身上凝聚而汇聚的。只有修习到了至诚的程度,上天就会赋予圣人之道。
什么是道呢?道是万物共通之太极,这里所说的万物也包含了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德是万物各自之太极。人也是万物之灵,也有太极,做到了极点就是德了的。如果做到了至德,也就是可以尽心尽性了的,至道就会汇聚而来的,也就会通万事万物之理的。如果做到了至德,就好像是一个大熔炉一样,不管是正的邪的,放进去都可以炼成真金。
3.道问学
【原文】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解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所以说君子以德性为尊,待到发明了自己本有的明德,发明了自己的自性之后,就要以道来问学。朱熹教人做学问刚好相反,先是博学广闻,去把一物一物给格通了,然后就可以得道了。注意了,子思所教的才是真正的孔门心法,要以德性为尊,首先去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得道了以后再去以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君子修道做学问,以道来问学,就可以融通古今中外的学问了。如此一来既可以做到广大无边,无所不包;又可以无比精微,对于很精细之处都能够明了。如果我们要去弘法,发扬孔门的心法,面对不同的众生,首先我们要了解他们,如果不了解他们就无法和他们更好地交流。如果我们要去渡科技工作者,我们只有比他们更懂科学才可以更好地去和他们交流,否则很难信服。此道可以圆融的解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重要的科学理论。甚至也可以解决物理学的世纪之谜量子纠缠。
极高明,而道中庸。虽然极其高大光明,无所不照,可是却符合中庸之道的。全篇文章子思给我们讲的就是中庸之道,这里点题了的。世人也许很容易误解中庸之道的,似乎是不敢提反对意见,也不敢提同意意见。即使是面对恶人恶事,也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其实不然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中和之道,这个是万事万物所共有之道,这是揭示真理来的。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可以称之为中。如果对应于事物,还没有生发之前可以称之为中,对应于乾卦。中会发生分散开来,然后又会合于中。如此变化的规律,可以用阴阳八卦图来表示出来的。
温故而知新。君子修道为学,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这句话就是要去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了。其实不然的,这里讲的是孔门心法,有另外一层更深的含义的。什么是故的,什么是旧的,什么是新的呢?我们经常用生锈的铜镜来比喻我们的心。在远古时代,我们的故心是没有什么遮蔽的,铜镜也是全新的,没有什么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劳不断地积淀在我们的心上,也是由一小粒一小粒的积累起来的,积累到多了就可以完全遮蔽我们的本心了的。如此看来旧的铜镜还是新的,而现在这个所谓的新的铜镜却是锈迹斑斑的,是旧的了。我们要追溯本源,就可以知晓了。
敦厚以崇礼。君子修道为学,发明自己的明德,得道了以后,虽然有极高的智慧。虽然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了,可是还是依旧保持这谦卑之心,能够保持敦厚,能够去推崇礼教。
4.明哲保身
【原文】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解释】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前面说到,虽然君子富有盛德,已经得道了,心量无比广大,可是却还是能够推崇礼教的,自觉去持守中庸之道。不会傲慢无礼的。因为对于君子来说,傲慢本身就是一毒来的,毒素未除,如何能够得道呢?所以说在上位的时候,不会骄慢,在下位的时候,不会有自卑感,不会背离中庸之道,不会违背自己的本心。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邦国有道的时候,大道可以推行,君子的教导可以兴起,被世人所采纳。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邦国无道的时候,大道无法推行,就保持缄默等待天时。虽然是保持缄默,还是在默默的包容一切,默默的去行动感化周遭的世界。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我们平时经常用的成语明哲保身就是从这里来的。也许许多人从这里断章取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明哲保身的,其实与孔门心法相违背的。孔子什么时候明哲保身了呢?《诗经》中说:“既能够发明本有的明德,也就是能够明心见性,又具备很高的智慧了,正是由于有大智慧,所以远离物欲,所以就能够保其身。”物欲太盛就会伤伐德性的,也可能会遭遇外来的灾祸的。明哲保身并不是逃避的。《诗经》中的这句话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第二十六章 至诚无息
1.至诚无息
【原文】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解释】所以说至诚无有息止。如果已经发明了本有的明德,恢复了本心,就不会发生退转了的。此心已经恢复了本有的光明了的,就不会熄灭了的。之前心灯也不曾熄灭,只是被物欲所遮蔽罢了。
不息则久,久则征。如果已经做到了至诚,此心已经与古圣先贤相应,延续了圣人的心灯,不令止息的。不仅是自己达到了至诚,还要去发明别人本有的明德,使得孔门心法永久的传承下去。此心法传承久了,经过了时间的验证,是可以圆融的解释万事万物的,是可以合于内外之道的。对于个人修行来讲,如果能够真正得到孔门心法,就可以处处找到验证了的,可以做到圆融通达的。
征则悠远。不仅仅是书面上理解孔门心法,而是要去验证的。如果能够验证了的,的确是证悟了孔门心法,就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认知的错觉罢了。此道悠远,不可思议,包含万有。
悠远,则博厚。此心至诚,包含万有,就好像是无边无垠的大地一样。博大而厚德,可以承载一切,不管是干净的还是污秽的,都可以承载的。
博厚,则高明。积淀起来广博又深厚,如同大地一样,属阴。发出来就会高大而光明,如同上天一样,属阳。天地互为阴阳。
2.博厚载物
【原文】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解释】博厚,所以载物也。如大地一样广博而深厚,可以承载化育万物。圣人的心也是如此,不管是善人恶人都去感化的。
高明,所以覆物也。如上天一样高大而光明,可以覆盖护佑万物的。圣人如同上天一样高大而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阳,照亮世人的心。
悠久,所以成物也。如同天地那样悠久,阴阳和合可以化生万物的。如果没有天覆地载,就不会化育万物的。天地阴阳相交,就会降下甘霖滋养万物的。
博厚配地。广博而深厚可以配地之德。
高明配天。高大而光明可以配天之德。
悠久无疆。如果能够如天地般悠久,就可以万寿无疆了的。圣人做到至诚,可以配天地之德,圣人的心法永远流传子孙后世的。
3.一言而尽
【原文】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解释】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如果能够达到至诚,虽然不去刻意显示已经能够彰显了。虽然想和光同尘,可是掩盖是掩盖不住的了。如果富有盛德,必定会发出光明的。如果能够做到至诚,必定富有大德,大德必有大位的。不动就可以变化了,我们坐地可以日行千里,这是由于我们的地球在动的。我们说到修行的功夫也是如此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我们在静定当中自然就会发生变化的,直至至诚,直至恢复本心的。只需要无为就可以成就了的。
这个世界似乎是反过来的。无为就可以成;不争而争,争即是不争;不动而动。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前面讲这几句已经可以把天地之道给讲清楚了的。佛陀说颠倒众生。张果老倒骑驴就是为了警醒世人的。布袋和尚有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方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此道和语言文字不相关,子思跟我们苦口婆心的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把孔门心法传承给子孙后代。这里说一言而尽,还有更绝的就是鬼谷子的无字天书。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化育万物。大地厚德载物,上天高大而光明。这里说为物不二,对于好的不好的,美的丑的,也都能够同样的去恩泽。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不可测度。佛家有一个不二法门,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如果区分善恶、美丑,就不是好事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区分了善恶,世人就喜欢善的,憎恶恶的;如果区分美丑,世人就会不择手段去追求美的,而厌恶丑的。可是美丑只是个人相对的概念而已,并不是绝对的。楚王好细腰,而齐王好紫衣。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人都喜欢瘦的女子,而女孩子也拼命的减肥。齐王喜欢紫色的衣裳,结果全国的人都跟着喜欢的。
4.天地之道
【原文】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解释】天地之道是如此的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然清净、永恒不变的。虽然这里说天地之道,实则也是说我们的心的。
5.昭昭之多
【原文】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解释】现在这个天,是由一点点的光明所积累起来的,可是等到积累到了无穷的程度,日月星辰都要靠它来维系的。万物都要靠它来恩泽和覆盖。
6.撮土之多
【原文】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解释】现在这个地,也是由一小撮土一小撮土而积累而来的,等到积累到了广博深厚的程度了,承载了像华山那样的高山也不会觉得有多重的,容纳了很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露的,可以承载万物的。
7.卷石之多
【原文】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解释】现在我们所说的山,只不过是如同拳头大小的很多石头堆积而成。等到堆积到了一定广大的程度了,草木就会生长茂盛了,禽兽也会在那里休养生息了,也会有无尽的宝藏的。
8.一勺之多
【原文】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解释】现在说的水,只不过由一小勺一小勺那么多的水聚集起来的,待到积累到了深不可测的程度,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珍贵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生成了的。
9.纯亦不已
【原文】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解释】诗经上说:“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悠远深邃而无有止息。上天似乎在冥冥之中注定了的,主宰了人的命运。”大概说的是天之所以称之为天的缘故吧。
诗经上说:“啊,真是伟大,虽然富有盛德,可是却不刻意显现,文王的德行真是纯正的。”这句诗大概说的是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吧。文王使得自己的德行越来越纯正,无有止息。我们说提炼真金,金子的纯度总是可以不断地去提升的,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不断地提升做到至诚的。
第二十九章 知天知人
1.王天下
【原文】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解释】要使得天下兴旺,出现太平盛世需要把三个重要的事情做好,就是前面所说的制定礼乐,制定法度,规范文字。这三样事情只有有德有位的天子能够推行的。
如果能够做好这三个事情,就能够做到不同的诸侯国也能够政令畅通,不会违背周天子的意愿了;家家户户都能够移风易俗了,风俗比较接近,矛盾也就比较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习惯也不会相差太远了,人也就比较少有过错了的。考文应该不仅仅只是规范文字的,还要去考究经典的,推行圣贤之道,使得世人都见贤思齐的。
2.不尊不信
【原文】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解释】在上位的人虽然说好是好,可是如果没有富有德行,不能首先在自己身上去验证,不能带头去做好,也是不行的。如果要去推行周朝的礼乐,可是自己还是不能遵从,不能从自己做起,自己不受礼教约束,为所欲为;不能去听雅正的音乐,而是听靡靡之音,去做乐,如何能够使得百姓信服呢?如果没有在自己身上去验证,就不能使得别人信服。如果世人不能信服,百姓就不会跟着去做的。
在下位的人,例如孔子这样的人,虽然富有德行,虽然是很好的人,可是地位不尊贵,没有响应的位子。如果没有尊贵的位子,人微言轻,别人也不会轻易相信的。如果百姓不相信,百姓就不会跟着去做的。
3.君子之道
【原文】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解释】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所以说君子之道,从自身自性出发,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百姓身上也都能够适用的。君子之道首先是要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也可以去发明百姓的明德的,使得明明德于天下。
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乃至去考究夏商周三代圣王也是符合的,可以屹立于天地之间也不违背天理的。这里讲君子之道是可以圆融通达的,适用于所有的事情的。
质诸鬼神而无疑。君子之道可以解释鬼神的,对于鬼神这类的事情都没有什么疑问了的。《金刚经》中有讲到得道的人,对此经不惊不怖,没有什么疑问了,也没有什么感到恐惧害怕的了。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建立起来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即使是过了百世这么久,有圣人出世也不会感到有任何的迷惑的。孔门心法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朝圣人王阳明先生又出现了的,与孔子心心相印了的,不会感到任何的疑惑的。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得道以后,在四书五经中都找到了印证的,没有任何的迷惑的。
4.知天知人
【原文】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解释】如果要做到对鬼神都没有什么疑问,这就要知天的。如果不能知天,也不能知自性本心的。如果能够做到知自性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了,也就是得道了,就可以对鬼神无疑问了的。
君子之道流传百世之久,可以待后世的圣人出世,而不会有任何的疑惑。后世圣人和古圣先贤心心相印,互相印证。古人可以知后人的心,后人可以知先人的心,如此可以称之为知人的。
如果不能知己也不能够知人,知己首先要知自性本心。《道德经》中讲自知者明。
5.近之不厌
【原文】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解释】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所以说君子言行可以世代成为天下之道,言行之中都是载道的。圣人的言行被弟子们记录下来就成为了经典,经典中都是载道的文字。
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君子之行世代为天下人所效法,君子之言世代为天下人的准则。
远之,则有望。如果离开圣人久远了,又会盼望着能够在身边,能够听到圣人的教诲。子思这么形容圣人,特别是自己的爷爷孔子。圣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似乎还能够感受到圣人的音容笑貌的。我们学习这部经典,可以传承孔门的心法,如同面对面的聆听孔子、聆听子思的教诲的。
近之,则不厌。接近圣人,也不会感觉到厌倦。人往往有这样的习惯,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觉得厌倦了,不在身边就期盼着能够见到的。也许圣人在身边,苦口婆心的教诲,又觉得厌烦了的。可是子思这里讲,即使在圣人身边也不会厌烦的。
6.以永终誉
【原文】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解释】《诗经》中说道:“在彼处不会有人憎恨,在此处不会有人厌烦;日日夜夜也都是如此,始终如一的保持这美誉。”这里引用《诗经》中的话,形容君子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始终如一的保持着自己的本性。
君子没有不如此的,而能够早早的有美誉于天下的。如此才可以万古流芳的。君子不管是在上位的时候,还是在下位的时候,始终持守中庸之道。不管邦国有道,还是邦国无道,都能够持守中庸之道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