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反古之道
第二十八章 反古之道
1.反古之道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解释】子思引用自己爷爷的话,这个明着看似乎是损孔子的话,实则是在称赞孔子的,生逢乱世为了天下苍生,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去推行大道于天下。
孔子说道:“我反省一下自己,愚笨又自以为聪明,自己似乎有点坚持己见;贫贱地位卑微而又有点自专,有点过分自信了的,按照自己的主见去行事而不轻易改变。”这只是孔子在自嘲而已,并不是真的自己在批评自己的。孔子圣人已经得道了,是大智若愚的。孔子自己所认定的事情,必定要坚持到底的,如果不坚持的话,早就飞黄腾达了的,只是他不愿意去同流合污罢了。
孔子又说道:“生在当今的乱世,却不去好好的适应这个乱世,而还要去推行大道,去推崇古圣先贤所推崇的大道。这么做灾难就很容易殃及自己了。”王阳明先生在明代推行孔门心法,受到了众多的排挤和非议。明朝相对来说还好的,在孔子当年那种乱世更是危险的。
前面刚讲完明哲保身,可是孔子并不是像世人所想的那样去明哲保身的。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孔子看似在反省自己,其实也不是的。即使再重新来过,孔子还是会这么去做的。
2.天子所为
【原文】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解释】孔子虽然不顾性命去推行大道,想去挽救天下苍生。虽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可是也不能力挽狂澜的。这里子思给大家解释一下,并不是说自己爷爷没有本事,而是大势所趋的,真正的权柄掌握在天子手里,需要周天子去推行的。
如果不是天子就不好去制定礼教,不好去制定法度,不好去考订文字规范。虽然孔子可以给天子提建议,但是采不采纳还是天子的事情的,孔子不可强行而为的。子思这也并不是把责任推给了周天子的,而是说明这是大势所趋的,周天子也无能为力了的。
3.天子功德
【原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解释】这里是讲周天子的功德的。
当今天下,已经是道路畅通了,车轨也相同了的,大小相同可以互通了的。如果车轨不同,有些大有些小,也无法跟道路匹配的。语言文字也能够互通了的,原本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语言文字,现在起码文字能够互相通了的。行为习惯,基本的人伦还是相同了的。
这些也都是周天子的功劳的。这样的功德只能是有德有位的天子可以做到的。如果光如孔子那样有德没有位是无法推行的,起码像姜太公遇见周文王那样,而且还要在适当的时机,而不能逆天下的潮流而强行的。
4.德位兼备
【原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解释】虽然有位,可是假如没有德行,也不敢做礼乐的。如果像夏桀和商纣王那样,虽然有天子之位,可是失去了德行,礼乐也很难去推行的。
虽然有德,可是假如没有位,也不敢做礼乐的。当然也不一定要天子之位才可以称之为位,如果能够作为相国那样的也可以说是有位了,但是很关键的需要有一位富有盛德的天子相配合的。如此才能够君臣一心,一唱一和的。孔子虽然富有盛德,但是也没有位,很难去推行礼乐的。
子思这么帮自己的爷爷解释,并不是爷爷没有德行,而是没有得到重用,没有位子的。
5.吾学周礼
【原文】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解释】孔子说道:“我谈到夏朝遗留的礼乐,虽然主要在杞国那里保存的最好,可是那里也不足以说是真正的夏礼的;我学殷商的礼乐,在宋国那里还有保存的。我学周朝的礼乐,现在还在用的,我遵从周朝的礼乐的。”
前面讲只有德位兼备的人才可以做礼乐的,可是现在礼乐不兴。孔子虽然有德但是没有位,不能指定新的礼乐,那就遵从周朝的礼乐也很好的。
第二十七章 明哲保身
1.圣人之道
【原文】大哉圣人之道!
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解释】伟大啊,圣人之道!浩瀚无边,可以化育万物,与天一样崇高而光明。
圣人只要修到了至诚,就自然富有盛德,充足而有余的。掩盖都掩盖不住的,自然就有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这样就可以不怒而威,不发令而行了。
圣人之道如此,等待有缘人才可以施行的。子思把这部孔门心法经典流传后世,就是待后人来兴圣人之道的。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之前,归养青田老家,写了本《郁离子》,以待后世王者之兴。
2.苟不至德
【原文】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解释】所以说,如果不是修炼到了至德,发明了本有的明德,至道是不会在身上凝聚而汇聚的。只有修习到了至诚的程度,上天就会赋予圣人之道。
什么是道呢?道是万物共通之太极,这里所说的万物也包含了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德是万物各自之太极。人也是万物之灵,也有太极,做到了极点就是德了的。如果做到了至德,也就是可以尽心尽性了的,至道就会汇聚而来的,也就会通万事万物之理的。如果做到了至德,就好像是一个大熔炉一样,不管是正的邪的,放进去都可以炼成真金。
3.道问学
【原文】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解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所以说君子以德性为尊,待到发明了自己本有的明德,发明了自己的自性之后,就要以道来问学。朱熹教人做学问刚好相反,先是博学广闻,去把一物一物给格通了,然后就可以得道了。注意了,子思所教的才是真正的孔门心法,要以德性为尊,首先去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得道了以后再去以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君子修道做学问,以道来问学,就可以融通古今中外的学问了。如此一来既可以做到广大无边,无所不包;又可以无比精微,对于很精细之处都能够明了。如果我们要去弘法,发扬孔门的心法,面对不同的众生,首先我们要了解他们,如果不了解他们就无法和他们更好地交流。如果我们要去渡科技工作者,我们只有比他们更懂科学才可以更好地去和他们交流,否则很难信服。此道可以圆融的解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重要的科学理论。甚至也可以解决物理学的世纪之谜量子纠缠。
极高明,而道中庸。虽然极其高大光明,无所不照,可是却符合中庸之道的。全篇文章子思给我们讲的就是中庸之道,这里点题了的。世人也许很容易误解中庸之道的,似乎是不敢提反对意见,也不敢提同意意见。即使是面对恶人恶事,也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其实不然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中和之道,这个是万事万物所共有之道,这是揭示真理来的。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可以称之为中。如果对应于事物,还没有生发之前可以称之为中,对应于乾卦。中会发生分散开来,然后又会合于中。如此变化的规律,可以用阴阳八卦图来表示出来的。
温故而知新。君子修道为学,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这句话就是要去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了。其实不然的,这里讲的是孔门心法,有另外一层更深的含义的。什么是故的,什么是旧的,什么是新的呢?我们经常用生锈的铜镜来比喻我们的心。在远古时代,我们的故心是没有什么遮蔽的,铜镜也是全新的,没有什么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劳不断地积淀在我们的心上,也是由一小粒一小粒的积累起来的,积累到多了就可以完全遮蔽我们的本心了的。如此看来旧的铜镜还是新的,而现在这个所谓的新的铜镜却是锈迹斑斑的,是旧的了。我们要追溯本源,就可以知晓了。
敦厚以崇礼。君子修道为学,发明自己的明德,得道了以后,虽然有极高的智慧。虽然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了,可是还是依旧保持这谦卑之心,能够保持敦厚,能够去推崇礼教。
4.明哲保身
【原文】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解释】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前面说到,虽然君子富有盛德,已经得道了,心量无比广大,可是却还是能够推崇礼教的,自觉去持守中庸之道。不会傲慢无礼的。因为对于君子来说,傲慢本身就是一毒来的,毒素未除,如何能够得道呢?所以说在上位的时候,不会骄慢,在下位的时候,不会有自卑感,不会背离中庸之道,不会违背自己的本心。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邦国有道的时候,大道可以推行,君子的教导可以兴起,被世人所采纳。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邦国无道的时候,大道无法推行,就保持缄默等待天时。虽然是保持缄默,还是在默默的包容一切,默默的去行动感化周遭的世界。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我们平时经常用的成语明哲保身就是从这里来的。也许许多人从这里断章取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明哲保身的,其实与孔门心法相违背的。孔子什么时候明哲保身了呢?《诗经》中说:“既能够发明本有的明德,也就是能够明心见性,又具备很高的智慧了,正是由于有大智慧,所以远离物欲,所以就能够保其身。”物欲太盛就会伤伐德性的,也可能会遭遇外来的灾祸的。明哲保身并不是逃避的。《诗经》中的这句话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第三十章 祖述尧舜
1.祖述尧舜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解释】此章讲孔门心法的道统,并不是自己所独创的,而是继承了尧舜之道的。子思写《中庸》并不是自己所独创的,也是传承自己爷爷的心法的。
仲尼祖述尧舜。孔子仲尼所宣说的君子之道,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尧舜时代,传承了尧舜之道。
宪章文武。孔子所推崇的典章制度和礼乐,可以追溯到文王武王,以文王武王为宗的。
上律天时。孔子不仅仅是以古圣先贤为宗的,而且是已经知天了的,可以依天时而动了的。
下袭水土。孔子不仅仅是知天了的,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的。
2.日月代明
【原文】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解释】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圣人孔子所传承的尧舜之道,譬如上天一样高大光明,无不覆盖;如同大地一样广博深厚,无不承载。此君子之道首先发明了圣人自己本有的明德,还要去明明德于天下。君子之道不管是美的丑的,都同样的承载的,可以转化恶的为善的。
辟如四时之错行。此君子之道如同四时交错那样运行。犹如春天时候,此道生机盎然;犹如夏天的时候,大道行于天下;犹如秋天的时候,大道逐渐退藏,君子退隐于山野;犹如冬天的时候,大道不能行于天下,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道本身在世上的运行,也似乎可以用阴阳八卦图来形容的,也有盛衰变化的。
日月之代明。太阳和月亮会轮流的照亮世间的。尧舜如同太阳,虽然落山了;可是孔子如同月亮,还是继续去照亮人间的。后世圣人出来,如同日月星辰一样,给世人指引方向。
3.大德敦化
【原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解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君子之道如同天地,可以化育万物。万物并生而不相互侵害。这个即是中和之道的,和而不同的。在朝野之上有君子和小人,并不是非得要全部都清除掉的,小人自有小人的用处的。中草药中有些也有毒性,比如附子,可是附子如果使用恰当可以治疗许多大病的。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有各的道,并不是互相违背的,也都是殊途同归的。中庸之道是和而不同的。世人用对立的思维去理解,就会有伤害了的。举个例子来讲吧,比如婆媳关系是千年难题来的,婆婆以为媳妇抢走了儿子的爱,媳妇以为婆婆抢走了丈夫的爱,可是本来各有各的道的,并不矛盾的。儿子如同天上的月亮,婆婆如同秦淮河,月亮倒影在秦淮河中,这好比是儿子对母亲的爱;媳妇如同塞纳河,月亮倒影在塞纳河中,这好比是丈夫对妻子的爱。月亮的倒影都是一整个的,丝毫也不曾减少。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大家也许以为自己赚到的,就是别人亏损的,所以就巴望着别人亏损的。可是仔细想想并不矛盾的,人人都可以成为盈利者。人人可以成为尧舜,人人皆可成佛道,人人皆可以成为股神的。
小德川流。前面讲万物并行并育,在一起生长化育,不会互相伤害,不会背离。这些也都是由于小德的功德的。小德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流一样,恩泽万物,使得万物各有其德而不会互相侵害。万物各自的德,可以说是小德的。
大德敦化。万物共通之德,可以称之为大德的。大德是敦厚而淳朴的,可是其中蕴含着大智慧的。前面子思有讲天地山川都是由点滴积累而成,而大德也是由小德积累而成。一个个百姓看似卑微,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每个人都能点亮心灯,聚在一起就是大德了,堪比日月了。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天地恩泽化育万物,而且不会有互相伤害和背离的。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之处的。圣人之所以伟大,就是使得世人能够和平共处,而不会互相侵害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