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之不行
第四章 道之不行
1.道之不行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解释】孔子说:“大道不能够行于天下,这个原因我是知晓了的:聪明的人太过了,而愚笨的人又不及。”什么是道呢?这个道字不是那么容易讲的清楚的。孔子当年曾经向老子求道。黄帝曾经向广成子求道。孔子把道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天下人离大道越来越远了的,孔子由于已经得道了,已经明心见性了,他就知晓了这个原因了。聪明的人就太过了,并不是智慧的。如果自以为聪明,就有骄傲的毒污染本心,如何能够明道呢?愚笨的人又不及,未能觉察实相,如何能够明道呢?
孔子又说道:“大道不能发明于天下,这个原因我是知晓了的:贤达的人太过了,而不贤的人又不及。”《大学》中有讲到明明德,就是要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使得天下所有的人的明德都发明出来,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如果能够把每个人的心灯给点亮了,大道就能够发明于天下了。对于贤达的人来说,如果是执着于书本,被固有的习气所束缚,也无法明道。比如贤达的人很讲究礼,跪拜的套路等等一点都不敢怠慢,可是如果被这些形式所束缚了,也就无法明道了的。我们恭敬的叩拜,这个是要我们放下傲慢的心。这些东西也类似于治病的药,如果把病治好了,还执着于药就麻烦了。如果已经渡过了河,还背着船走干什么呢?贤达的人也许被这些规矩的东西束缚太多了的,要到了孔子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好了。虽然在一定的规矩束缚下,可是似乎规矩都不存在一样。类似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看不到一丝的束缚,也会自然的顺着太阳转动的。对于不贤的人,一点都不在乎这些规矩也是不行的。
2.鲜能知味
【原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解释】孔子又说道:“世人都离不开饮食,可是很少人能够知晓其中真正的味道。”
孔子这么说是不是夸张了一点呢?孔子是拿饮食来打比方的,大道就好像是饮食一样,天天都离不开,可是却很少人真正知晓大道的真谛,很少有人真正知晓饮食真正的味道。也许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呢,天天吃吃喝喝的,是什么味道还不容易吗?那可未必的。比如说吃饭,我们有无真正的体会过纯米饭的味道呢?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也许边喝酒,在应酬说话,大脑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哪里顾得上品味纯米饭的味道呢?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安安静静的品一口白米饭,头脑不想任何事情,就是专注的品米饭,也许会发现这辈子第一次品味了米饭的味道的。
我们天天照镜子看自己,也许觉得最了解的莫过于自己了,莫过于自己这张脸了的。举个例子也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我们的眼睛在头的偏上三分之一,中间,还是偏下三分之一处呢?闭上眼睛来想一想,有了初步答案之后,再用尺子来量一量,也许这个答案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我们连自己的脸都不了解,连自己的眼睛都不了解了,如何能够识别真正的大道呢?
第三章 中庸至矣
1.中庸至矣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解释】孔子说:中庸可以说是至善啊,世人很少能够上达于道,很少能够处于中庸了的,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的。
前面说中庸也就是中和。中和可以说是至善的。《大学》有讲,止于至善,至善这就是大本了,这就到家了的。至这个字的甲骨文,像是一支弓箭落在了地上,也就是到家了的。我们每个人都像浮萍一样,何处是故乡呢?心安处即是家的。世人离开故乡,远离中和已经很久了,很少人知晓故乡在何处了的。
第六章 舜其大知
1.舜其大知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解释】孔子说道:“大舜可真是有大智慧呀!舜能够谦虚的不耻下问,甚至是那些看似浅近的问题也都要去多问问。”舜帝接受了尧帝的禅让,持守中和之道。他很担心自己执政有所偏差,所以多请教大臣,多了解民意。如果有什么偏差,百姓那里必定有所反应的。
孔子又说道:“舜帝能够做到隐恶扬善。”如果不是故意犯错,舜帝宽大包容,不在人前说别人坏话。如果别人做得好的,就不吝啬夸奖别人。孔子当年向老子求道的时候,老子送给他的临别赠言就提醒他,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做到隐恶扬善的。有许多聪明人落于死地,就是由于议论别人是非的。
孔子又说道:“舜帝在倾听了之后,选择善言。然而善言也有不同的意见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见的。舜帝不偏不倚,持守中庸之道,切实地做好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这也许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吧。”左右两端是两个极端,舜帝持守中庸之道,实在难能可贵。中庸之道并不是说和稀泥的,并不是说不惩罚恶人,也不奖赏善人的。不可执着于左,也不可执着于右,难道就可以执着于中了吗?股票投资也是如此的,不可执着于短线,不可执着于长线,也不可执着于中线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