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鲜食玉米创新团队赴从化区指导春耕春播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树立大食物观。鲜食玉米作为粮蔬果兼用型作物,强化科技扶持助力产业发展,对于保障民生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国春来早,当前正值春耕春播之时。2023年2月15日,广州市农科院鲜食玉米创新团队、黔南州农科院副院长王兴壮等一行赴从化区开展鲜食玉米生产调研,就鲜食玉米春耕春播提供指导帮扶。
团队先后走访了位于吕田镇的广州中科圣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以及鳌头镇的鲜食玉米种植大户,针对当前春耕提出建议:一是抓紧整地备耕,起高垄,布排灌,预防春季雨多田间积水;二是育壮苗,根据早春期间温度偏低,露地育苗要做好覆膜保温,并及时揭膜改用小拱棚,避免伤苗烂苗;三是适时移栽,控制在4叶期,春季低温苗龄太早长势较弱不利定植,苗龄太迟影响后期产量。此外,根据生产对新优产品的需求,市农科院鲜食玉米团队为企业提供了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应用。

2月14日,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步入新发展阶段,近2万红棉老兵志愿者有了真正的“家”。
活动现场,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领导,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主要负责人等共同为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揭牌,随后实地调研了联合会办公场所,并就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20年12月推出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以来,通过党建引领、部门组织、社会协同、品牌号召、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实践、推动平安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协同应急救援、开展双拥共建、关爱困难老兵等七大主题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动员退役军人发挥自身所长,投身到各个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为退役军人发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提供了平台。目前,广州市已成立各类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400多支,近2万人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超30万小时,服务群众超50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风采。
为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管理保障机制”等相关要求,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联合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者代表和重点企业等社会力量,从2022年初开始推动成立广州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
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于2023年1月12日经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批复成立,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业务主管单位,现有会员47个,涵盖了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单位、重点企业和优秀红棉老兵志愿者。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将高起点谋划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立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是引导全市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洪流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支持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下一步联合会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组织作为联合会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坚强阵地,坚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红色”属性,突出服务大局及基层所需,凝聚志愿服务奋进力量。二是加强规范管理,立足建章立制,加快制定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推动联合会健康发展;立足实体化运行,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服务共达;立足模式创新,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三是聚焦工作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与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相结合,丰富拓展志愿服务工作内涵;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配合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与其他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形成有益补充,实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是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新起点,必将开创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发展新局面,为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近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片区的广州国际智谷产业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进一步完善该区域产业功能片区建设。
据悉,该项目将于2023年开展规划设计和基坑开挖建设,2025年第四季度企业总部将入驻。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收约50亿元。
广州国际智谷产业总部基地项目用地面积1.2公顷,总建筑规模18.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4亿元。该项目聚焦“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三大核心业务,以“先进制造”为“一主”,以“产业金融”和“产业服务”为“两翼”,紧扣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两大产业主题,以一站式商业配套激活周边区域,完善城市功能。
该项目计划引入广州工控国际总部、高端先进智能制造业总部产业链集群,以及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供应链金融、国际航运物流等项目,利用产业和文化赋能,构建产业生态综合体与“独角兽”企业总部新高地。
该项目由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和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三家地方国企联合开发。三家国企均表示,将会齐心合力,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科技创新、资本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及国企联动优势,铆足干劲,推动项目高质高效投产。
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张道泉指出,广州国际智谷产业总部基地项目是国资系统的大项目、好项目。期待三方共同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中,发挥国资的“顶梁柱”作用,扎实推动国企间协同合作,加大内部挖潜和资源盘活力度,依托各自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协同发展,引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群,推动项目成为黄埔临港片区的产业明珠。
(记者:郑嘉俊 通讯员:张世港)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