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云东海:三生融合 崛起现代化新城
在三水区云东海北湖附近,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以下简称“云东海生物港”)多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核心起步区,该产业园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推进建设,预计今年底,园区部分项目建筑有望完工。
该园区坐落在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今年以来,云东海积极抢抓机遇,勇担当谋发展,制定“一轴两芯三片区”发展主线,统筹谋划80项重点工作,助力核心起步区建设,聚焦城产共融蓄能发展,全力建功佛北新战场。
今年第一季度,云东海街道多项工程迅速推进,在城市配套、产业工程等领域有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该街道以项目为牵引持续高标准打造城市新标杆,让城市生态更美、生活更富、生产更旺,探索“三生融合”云东海路径。
谋划80项重点工作
全力建功佛北新战场
货车满载建材驶入园区,塔吊机伸长“大臂”运输材料……在云东海生物港,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云东海生物港科创中心、海港路市政工程等项目施工繁忙。今年底前,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有望建成首批建筑。
工程迅速推进,招商工作也毫不停歇。继“牵手”两大超百亿元项目后,云东海生物港又迎来了50亿元项目签约入驻,目前,园区储备项目近70个,意向投资额约400亿元,加速打造成湾区生物医药新增长极。
核心起步区迅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市、区、镇三级联动的密切配合。作为核心起步区所在地,云东海街道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多项工作,助力云东海生物港跑出建设“加速度”。同时,云东海以“一轴两芯三片区”为发展主线聚焦城产共融发展,统筹谋划全年80项重点工作,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任务,积极建功佛北新战场。
在产业方面,围绕云东海生物港、佛高区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大塱涡智造产业园三大片区,云东海街道加速打造高品质园区,集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第一季度,各园区皆按下发展快进键。
在佛高区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联信5G科技城加速建设,有望今年全面完工;总投资16亿元的中南高科·高端电子信息港项目正式动工,将牵手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共建创新园区。在大塱涡智造产业园,多个新签约项目的土地平整、出让等前期工作迅速推进,加快步伐让新项目落地园区。
不久前,佛山市重点项目工作局公布《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佛山市)》,三水区共有23个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位于云东海辖区的有7个项目,其中5个为产业工程类项目。
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勇海表示,要保持“产业定力”,依托大产业平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聚集一批战新产业项目,要做好企业服务,促进项目落地见成效,加速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与发展。
“十四五”投入超百亿
丰富城市客厅内涵
在云东海生物港几公里外,云东海街道又一所公办小学——佛山市三水新城小学在今年3月正式动工,预计明年9月建成投用,可新增超2000个优质小学公办学位。
“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有发展潜力大、前瞻性强的产业体系,也要有高品质的城市配套。”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邓颖娟说。作为三水新城主阵地,云东海对标一流加速三水新城建设,以标杆之姿强势崛起,城市吸引力不断提高。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该街道共有常住人口近10万人,所占三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成为三水人口增长最快的镇街。
站在新的发展站位,云东海街道迎来集聚战新产业与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呼唤更高品质的城市新标杆。邓颖娟说,“十四五”期间,云东海计划投入超100亿元,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建,让城市客厅内涵更加丰富。
今年第一季度,多项城市配套项目已相继动工或加速建成。在新城小学不远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施工繁忙,有望在今年底迎来试运营;在云东海生物港,一座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在选址规划;在城市交通方面,三水北站附近的人行天桥刚建完了桥墩,各城市道路的自行车及电动车专用道正加紧铺设。
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美也成为人们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3月初,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将在下半年迎来国家级验收。环绕该公园,周边的湖畔乡村纷纷蝶变,种植花海、引入民宿等项目,吸引游客驻足观光,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并进。
生态美也正在诠释城市美。近段时间以来,三水新城水轴项目相继推进方案修编与土地征收等工作,未来将连通云东海北湖、三水新城TOD片区等重要城市节点,成为城市生态主动脉,在水城共融中擦亮城市宜居底色。
在这里,一座生态美、生活富、生产旺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书写“三生融合”的云东海样本。
4月22日,顺德区以水兴城办清岸执法组、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展大良街道湖景花苑违建整治专项联合执法行动。行动分成3个执法小组,分片区对湖景花苑开展入户宣传、取证对证,动员业主对违法建筑进行清拆。
据了解,为解决大良街道湖景花苑占用水道、侵占公共空间、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顺德区以水兴城办、区城管执法局迅速调集区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以及大良、陈村、伦教执法力量,以联合交叉执法的形式对大良街道湖景花苑开展“清岸行动”。
检查发现,小区占用公共空间搭建凉亭、茶室、鱼池情况较多。物业负责人现场予以协调,消防部门对小区存在的消防通道阻塞等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执法人员挨家挨户检查,现场派发《共建美丽幸福家园从以水兴城“清岸行动”开始——致湖景花苑业主的一封信》,倡议广大业主自行对河涌两侧违规搭建的建(构)筑物进行整改。
湖景花苑位于大良近良社区新桂南路银涌河以东(顺峰山公园西侧),执法人员前期已对辖区多次开展“清岸行动”。由于该小区属于别墅区,市民对部分业主占用水道、侵占公共空间、开展违法建设现象反映强烈,清岸拆违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区城管执法局、大良街道前期已介入对相关违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为做好行动组织工作,4月21日,顺德区以水兴城办、区城管执法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执法行动进行具体部署和编组分工,强调要认识落实到位,依法从严从快开展执法行动。
为避免业主打人情牌、利益牌,本次行动采取了交叉执法模式,由伦教街道、陈村镇和北滘镇抽调执法人员组成3个执法小组,分组开展政策宣讲、核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房屋资料、出具《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违建制定清拆计划。案件后续处理由各抽调镇街负责一竿子插到底。
据了解,本次行动共出动80余人次,共计入户93户,派发和张贴一封信298份,开具《自行拆除通知书》54份,发出《协助调查通知书》14份,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14份。4月22日,表达配合拆建意向的有2户,3户业主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共计拆除3宗,拆除面积36.91平方米。目前,执法行动仍然在进行中。
下阶段,执法部门将全面推动辖区“清岸行动”零容忍、全覆盖,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22年将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
规模创历史新高
加之受疫情影响
不少企业纷纷缩招
不过,相比家长和学校老师们的操心,学生们自己要“淡定”得多。应届毕业生们各显神通,纷纷提前谋划出路。广东省内多所高校的毕业生表示,学生们今年普遍降低了薪酬预期,相比往年期待毕业即月薪过万,不少学生表示月薪6000元也可以接受;而在就业市场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为专业更贴合市场反而更“吃香”,广州多所高职院校表示,毕业生签约率都在70%以上。
在大学生找工作不易的同时,不少企业也表示,优质人才依然稀缺,更有企业表示开出50万元年薪依然难觅“千里马”。专家则建议,应届毕业生应该科学进行就业规划,积极提升自身本领,树立竞争意识。
211高校研究生:
手头有Offer但不是很满意
小郑是广州一所211高校的文科研究生。疫情下的求职季,她习惯于参加各种网络笔试和面试。笔试的时候,她进入用人单位发来的网页链接,打开笔记本前置摄像头,再在身后45度角的位置安放一个手机摄像头,这场多角度围观下的网络笔试才能有效进行;相比网络笔试,网络面试会更加简单,“一些单位直接打开手机视频聊天,就开始面试了。”
像这样的网络面试和笔试,如今在大学宿舍里司空见惯,一旦有舍友打开摄像头,大家都会自觉保持安静或者离开房间。去年暑假时,小郑去了广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实习,“当时HR跟我说,实习3个月之后就有转正的机会。但3个月后又跟我说没有岗位空缺。”
这3个月让她浪费了很多面试机会,“机会其实挺多,但文科学生求职相对会比较难,我的3个硕士同门都是在春招才找到工作。”
就薪资待遇来看,小郑表示,目前硕士研究生的起薪普遍在税前1万元左右。“之前有个同学投了一家大型国企,第一年全年的收入大概是14万~15万元。这也是研究生第一年普遍的起薪。”
目前,小郑已经投了二三十家企业。“在招聘季前期,我是边实习边投简历,前期成功率非常低,后面找专业比较对口的成功率会高很多,之前的海投大概只有1/10的成功率。我们宿舍8个人,还有三四个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大家手头上可能都会有一两个offer,但并不是特别满意,‘有人没工作,有工没人做’的情况还是很普遍。”
一本院校毕业生:
未找到心仪工作前先“灵活就业”
刘彬今年即将从广州一所一本院校毕业。刘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从去年11月开始就一直在找工作。
从去年11月至今,他一共参加了30多家企业的笔试,最终获得了10家公司的面试机会,但都倒在了面试阶段。
作为“灵活就业”一族,尽管还没找到工作,刘彬并不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因为他还有一技之长——写网文。他从高中就开始尝试写网络小说了,不过那时学业紧张,真正开始集中写是从大一开始。刘彬写的主要是玄幻小说,尽管他的作品一直不温不火,但他每个月依然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
刘彬告诉记者,小说平台计算分账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是分成、保底、买断这三种。现在只要有空,他每天都会写大概4000字。从大二开始,他每天都要花至少3个小时来写网文。“当我的室友们在电脑前打游戏的时候,我都在电脑前码字。”他表示,自己目前正在构思一部新的玄幻小说,有机会火起来。
刘彬表示,他并不准备考研。“考研意味你要再推迟2-3年就业,等你毕业时,那些不错的岗位可能都已经被学弟学妹占据了。”刘彬的4个室友中有两个“学霸”已经找到工作了,另外一个室友也还在找工作。他准备年内一边靠写网络小说谋生,一边继续找工作。“我不会将就自己,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二本院校毕业生:
班里60%同学找到工作
起薪六千元即可接受
小林是东莞一所2本B类高校的大四学生,专业是投资学。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至暑假,他在深圳一家投资公司实习,目前已经获得该公司的口头签约承诺。小林在这家公司应聘的是投资顾问助理。
小林介绍,目前班里60%以上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因为疫情原因,大家对薪水的要求并不太高,如果是留在一线城市,那么理想的薪水是6000元~7000元,足够花销就可以;如果是回到老家,生活成本比较低,月薪三四千元也是可以的。”
边考研边找工作一族:
“错过秋招才知道错过许多”
王同学是一所985大学的毕业生。在今年2月份考研成绩出来之后,她才加入到求职大军中。
王同学说,班上像她这样边准备考研边找工作的不在少数。所以错过了去年的秋招,直到看到今年春招的形势,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许多。
“一些‘大厂’也没了足够的岗位,因为在去年秋招时已经基本招满了。”无奈之下,她只能退而求其次签了一家游戏公司,负责其公众号运营的岗位,在上海拿着五千多元的工资,还要租房和生活。
同为一所985大学毕业生的小江,则因为准备充分拿到了“大厂”的offer。小江表示,毕业生们冲“大厂”并不是冲着纯粹薪资高,而是“大厂”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而对于一些小的创业型公司而言,员工的成长只能靠自己摸索,这对于应届生来说并非易事。
有企业喊“缺人”:
高素质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即便在现有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企业在“招兵买马”,部分企业更是开出高薪“求贤若渴”。
深圳某较大规模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吴娟表示,尽管疫情下企业面临着很大压力,但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今年公司将招聘计划比原定计划扩大20%,预计最终招聘大学生会超过100名。但依然有一些岗位经过多轮招聘,依然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我们有很多岗位都需要优质的专业人才。”她表示,今年公司的招聘岗位中不乏年薪50万元以上的,但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遴选了5个月,依然没有招到合适的“千里马”。
高新兴科技集团人力资源经理马继祥说,今年许多知名企业开始缩编、裁撤效益差的业务部门。但随着行业竞争进入组织能力、组织效率竞争的阶段,各企业同时开始对骨干团队、核心关键人才的引进与投入持续增加,对市场中的头部乃至中等偏上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进而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一个差异明显的局面:高素质人才依然供小于求,而其他类型人才则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
“在今年的校招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特征,优秀院校的毕业生不愁找工作,机会特别多,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为了找工作发愁。金融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学生依然广受欢迎,起薪高居榜首。”马继祥说。
高职毕业生“吃香”:
签约率超70%
相比不少本科院校毕业生,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更“吃香”。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梁艳珍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很多专业长期与企业有直供毕业生的计划,所以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更吃香。”
梁艳珍介绍,该校2022届毕业生为8121人,较去年增加了1000人,创历年就业人数新高。许多企业能提供的岗位也缩减,所以总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过去三年,该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都超过98%。
截至今年4月上旬,该校已和超过6500家企业建立联系,落实应届生就业与实习问题,并开展校院两级大型招聘会5次,邀请企业进校或线上面对学生宣讲278场,现阶段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超过70%。
梁艳珍介绍,从市场需求上说,机电类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专业)、化工类专业(如食品检验专业)、营销类专业(如市场营销)需求量比较大,广东的一些名企都对该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尤其是今年机器人专业的需求比往年翻番。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届该校毕业生共有近6600人,共计57个专业及方向。目前,学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今年该校毕业生省内就业学生占比96.8%,在广州、深圳就业的学生超过60%。目前用人单位需求比较大的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会计、工程造价、动漫制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
“今年参与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超1000万人。像我们学校旅游管理、跨境电商、外语专业等影响比较明显,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以上专业就业岗位减少,相关行业受到冲击,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这也给毕业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该负责人表示。
高校辅导员:
多项措施助力学生就业
广东某211高校辅导员介绍,学校和学院对学生有许多帮扶的政策和相关活动:在学校层面,会组织企业和学生的大型双选会;在学院层面,学院与学院之间会联合举办行业针对性更强的行业招聘会;部分学院也会自行组织学科专业匹配的专场招聘会;有的学院还会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于就业有利的活动,如职场沙龙和简历门诊;同时组织上一届的毕业生与本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回访交流等。
今年四月受疫情影响,许多招聘会都无法线下开展。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该校相关部门联合企业一起开展了线上网络双选会,同学们可以进行线上的简历投递和面试;而对于想要创业的学生,该校也设置了政策支持,如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优胜且有发展潜力的团队,学校会支持一笔创业启动资金;此外,该校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合举办公考训练营,对有意向考公、考编的学生进行免费指导和培训。
中部某985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谭老师认为,如今毕业生的出路更加多元化。以他所在的大学为例,前来学校进行秋招和春招的企业其实并不少。
高校就业办:
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
杜绝“佛系”“躺平”心态
毕业季来临,面对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们该如何摆正心态?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择业观,避免学生产生“慢就业”“缓就业”甚至“不就业”思想;
另一方面,学生本人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杜绝“佛系”“躺平”“躺赢”等心态,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
同时,学生还要摆正心态,适时调整个人就业预期,也要敢于面对挫折。“不要因为一两次找工作失败就对就业之路失去信心。”
视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
“非大厂不进”不可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生首先要认清形势,结合自身的能力,理性地进行求职规划。他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有一些学生的就业能力比较弱,如果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就要考虑怎么提高能力,才能获得用人单位青睐。”
此外熊丙奇认为,高校也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学校必须把提高本科生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才能提高就业质量。”
某科技公司CEO王锐旭则建议,应届毕业生切忌好高骛远,刚开始找工作不仅要关注薪资,平台及岗位的长期发展也很重要,适当降低预期可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他表示,应树立多元择业观。在行业选择上,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及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比如,希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一定只锁定“大厂”,可多关注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争取更大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不一定把目光锁定互联网,也可以关注更多就业前景良好的行业,如制造业,科技行业,医药行业等。
临近毕业季
你会选择高薪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还是底薪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呢?
关于就业的方方面面
欢迎到评论区和发布君分享你的看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