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东这类人才很“吃香”年薪50万元仍缺人!
详细内容

广东这类人才很“吃香”年薪50万元仍缺人!

时间:2022-04-23     人气:1136     来源:顺德发布     作者:
概述:不过,相比家长和学校老师们的操心,学生们自己要“淡定”得多。应届毕业生们各显神通,纷纷提前谋划出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22年将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


规模创历史新高


加之受疫情影响


不少企业纷纷缩招


不过,相比家长和学校老师们的操心,学生们自己要“淡定”得多。应届毕业生们各显神通,纷纷提前谋划出路。广东省内多所高校的毕业生表示,学生们今年普遍降低了薪酬预期,相比往年期待毕业即月薪过万,不少学生表示月薪6000元也可以接受;而在就业市场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为专业更贴合市场反而更“吃香”,广州多所高职院校表示,毕业生签约率都在70%以上。


在大学生找工作不易的同时,不少企业也表示,优质人才依然稀缺,更有企业表示开出50万元年薪依然难觅“千里马”。专家则建议,应届毕业生应该科学进行就业规划,积极提升自身本领,树立竞争意识。


211高校研究生:


手头有Offer但不是很满意


小郑是广州一所211高校的文科研究生。疫情下的求职季,她习惯于参加各种网络笔试和面试。笔试的时候,她进入用人单位发来的网页链接,打开笔记本前置摄像头,再在身后45度角的位置安放一个手机摄像头,这场多角度围观下的网络笔试才能有效进行;相比网络笔试,网络面试会更加简单,“一些单位直接打开手机视频聊天,就开始面试了。”


像这样的网络面试和笔试,如今在大学宿舍里司空见惯,一旦有舍友打开摄像头,大家都会自觉保持安静或者离开房间。去年暑假时,小郑去了广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实习,“当时HR跟我说,实习3个月之后就有转正的机会。但3个月后又跟我说没有岗位空缺。”


这3个月让她浪费了很多面试机会,“机会其实挺多,但文科学生求职相对会比较难,我的3个硕士同门都是在春招才找到工作。”


就薪资待遇来看,小郑表示,目前硕士研究生的起薪普遍在税前1万元左右。“之前有个同学投了一家大型国企,第一年全年的收入大概是14万~15万元。这也是研究生第一年普遍的起薪。”


目前,小郑已经投了二三十家企业。“在招聘季前期,我是边实习边投简历,前期成功率非常低,后面找专业比较对口的成功率会高很多,之前的海投大概只有1/10的成功率。我们宿舍8个人,还有三四个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大家手头上可能都会有一两个offer,但并不是特别满意,‘有人没工作,有工没人做’的情况还是很普遍。”


一本院校毕业生:


未找到心仪工作前先“灵活就业”


刘彬今年即将从广州一所一本院校毕业。刘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从去年11月开始就一直在找工作。


从去年11月至今,他一共参加了30多家企业的笔试,最终获得了10家公司的面试机会,但都倒在了面试阶段。


作为“灵活就业”一族,尽管还没找到工作,刘彬并不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因为他还有一技之长——写网文。他从高中就开始尝试写网络小说了,不过那时学业紧张,真正开始集中写是从大一开始。刘彬写的主要是玄幻小说,尽管他的作品一直不温不火,但他每个月依然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


刘彬告诉记者,小说平台计算分账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是分成、保底、买断这三种。现在只要有空,他每天都会写大概4000字。从大二开始,他每天都要花至少3个小时来写网文。“当我的室友们在电脑前打游戏的时候,我都在电脑前码字。”他表示,自己目前正在构思一部新的玄幻小说,有机会火起来。


刘彬表示,他并不准备考研。“考研意味你要再推迟2-3年就业,等你毕业时,那些不错的岗位可能都已经被学弟学妹占据了。”刘彬的4个室友中有两个“学霸”已经找到工作了,另外一个室友也还在找工作。他准备年内一边靠写网络小说谋生,一边继续找工作。“我不会将就自己,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二本院校毕业生:


班里60%同学找到工作


起薪六千元即可接受


小林是东莞一所2本B类高校的大四学生,专业是投资学。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至暑假,他在深圳一家投资公司实习,目前已经获得该公司的口头签约承诺。小林在这家公司应聘的是投资顾问助理。


小林介绍,目前班里60%以上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因为疫情原因,大家对薪水的要求并不太高,如果是留在一线城市,那么理想的薪水是6000元~7000元,足够花销就可以;如果是回到老家,生活成本比较低,月薪三四千元也是可以的。”


边考研边找工作一族:


“错过秋招才知道错过许多”


王同学是一所985大学的毕业生。在今年2月份考研成绩出来之后,她才加入到求职大军中。


王同学说,班上像她这样边准备考研边找工作的不在少数。所以错过了去年的秋招,直到看到今年春招的形势,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许多。


“一些‘大厂’也没了足够的岗位,因为在去年秋招时已经基本招满了。”无奈之下,她只能退而求其次签了一家游戏公司,负责其公众号运营的岗位,在上海拿着五千多元的工资,还要租房和生活。


同为一所985大学毕业生的小江,则因为准备充分拿到了“大厂”的offer。小江表示,毕业生们冲“大厂”并不是冲着纯粹薪资高,而是“大厂”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而对于一些小的创业型公司而言,员工的成长只能靠自己摸索,这对于应届生来说并非易事。


有企业喊“缺人”:


高素质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即便在现有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企业在“招兵买马”,部分企业更是开出高薪“求贤若渴”。


深圳某较大规模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吴娟表示,尽管疫情下企业面临着很大压力,但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今年公司将招聘计划比原定计划扩大20%,预计最终招聘大学生会超过100名。但依然有一些岗位经过多轮招聘,依然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我们有很多岗位都需要优质的专业人才。”她表示,今年公司的招聘岗位中不乏年薪50万元以上的,但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遴选了5个月,依然没有招到合适的“千里马”。


高新兴科技集团人力资源经理马继祥说,今年许多知名企业开始缩编、裁撤效益差的业务部门。但随着行业竞争进入组织能力、组织效率竞争的阶段,各企业同时开始对骨干团队、核心关键人才的引进与投入持续增加,对市场中的头部乃至中等偏上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进而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一个差异明显的局面:高素质人才依然供小于求,而其他类型人才则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


“在今年的校招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特征,优秀院校的毕业生不愁找工作,机会特别多,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为了找工作发愁。金融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类学生依然广受欢迎,起薪高居榜首。”马继祥说。


高职毕业生“吃香”:


签约率超70%


相比不少本科院校毕业生,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更“吃香”。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梁艳珍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很多专业长期与企业有直供毕业生的计划,所以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更吃香。”


梁艳珍介绍,该校2022届毕业生为8121人,较去年增加了1000人,创历年就业人数新高。许多企业能提供的岗位也缩减,所以总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过去三年,该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都超过98%。


截至今年4月上旬,该校已和超过6500家企业建立联系,落实应届生就业与实习问题,并开展校院两级大型招聘会5次,邀请企业进校或线上面对学生宣讲278场,现阶段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超过70%。


梁艳珍介绍,从市场需求上说,机电类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专业)、化工类专业(如食品检验专业)、营销类专业(如市场营销)需求量比较大,广东的一些名企都对该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尤其是今年机器人专业的需求比往年翻番。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届该校毕业生共有近6600人,共计57个专业及方向。目前,学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今年该校毕业生省内就业学生占比96.8%,在广州、深圳就业的学生超过60%。目前用人单位需求比较大的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会计、工程造价、动漫制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


“今年参与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超1000万人。像我们学校旅游管理、跨境电商、外语专业等影响比较明显,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以上专业就业岗位减少,相关行业受到冲击,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这也给毕业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该负责人表示。


高校辅导员:


多项措施助力学生就业


广东某211高校辅导员介绍,学校和学院对学生有许多帮扶的政策和相关活动:在学校层面,会组织企业和学生的大型双选会;在学院层面,学院与学院之间会联合举办行业针对性更强的行业招聘会;部分学院也会自行组织学科专业匹配的专场招聘会;有的学院还会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于就业有利的活动,如职场沙龙和简历门诊;同时组织上一届的毕业生与本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回访交流等。


今年四月受疫情影响,许多招聘会都无法线下开展。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该校相关部门联合企业一起开展了线上网络双选会,同学们可以进行线上的简历投递和面试;而对于想要创业的学生,该校也设置了政策支持,如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优胜且有发展潜力的团队,学校会支持一笔创业启动资金;此外,该校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合举办公考训练营,对有意向考公、考编的学生进行免费指导和培训。


中部某985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谭老师认为,如今毕业生的出路更加多元化。以他所在的大学为例,前来学校进行秋招和春招的企业其实并不少。


高校就业办:


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


杜绝“佛系”“躺平”心态


毕业季来临,面对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们该如何摆正心态?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择业观,避免学生产生“慢就业”“缓就业”甚至“不就业”思想;


另一方面,学生本人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杜绝“佛系”“躺平”“躺赢”等心态,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


同时,学生还要摆正心态,适时调整个人就业预期,也要敢于面对挫折。“不要因为一两次找工作失败就对就业之路失去信心。”


视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


“非大厂不进”不可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生首先要认清形势,结合自身的能力,理性地进行求职规划。他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有一些学生的就业能力比较弱,如果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就要考虑怎么提高能力,才能获得用人单位青睐。”


此外熊丙奇认为,高校也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学校必须把提高本科生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才能提高就业质量。”


某科技公司CEO王锐旭则建议,应届毕业生切忌好高骛远,刚开始找工作不仅要关注薪资,平台及岗位的长期发展也很重要,适当降低预期可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他表示,应树立多元择业观。在行业选择上,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及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比如,希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一定只锁定“大厂”,可多关注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争取更大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不一定把目光锁定互联网,也可以关注更多就业前景良好的行业,如制造业,科技行业,医药行业等。


临近毕业季


你会选择高薪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还是底薪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呢?


关于就业的方方面面


欢迎到评论区和发布君分享你的看法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