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张槎针织+祖庙童装 联手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佛山(禅城)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佛山童装织梦基地开园仪式举行
潮起汾江,织梦张槎。12月8日下午,佛山(禅城)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佛山童装织梦基地开园仪式在佛山童装织梦基地举行。现场,佛山童装织梦基地正式开园,多家服装企业进驻,标志着张槎针织牵手祖庙童装,开启两大传统产业跨区域转移协作。
“世界针织看中国,中国针织看张槎。”近年来,张槎加快建设“织梦小镇”,先后引入中恒、智布互联等平台,培育嘉谦纺织、汇年丰纺织、瑞蒽服装、宝仕龙服饰、麦蒙服饰等面料和服装代表企业,累计建成600多万平方米的都市工业载体。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张槎高举“制造业当家”大旗,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奋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样板。
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张槎将不断延链补链拓链强链,集聚更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厂商,持续增强产业链黏性,持续释放1+1>2的产业聚合效应,奋力打造千亿针织服装产业新集群,为加快禅西中心化、打造都市工业中心作出重要贡献。
新园区开园 张槎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
季华路近在眼前,附近地铁2号线直达广州南站,还有高速高铁加持……当天,交通区位优越的佛山童装织梦基地正式开园,以全新形象亮相。
佛山童装织梦产业园区占地7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园区按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约12万平方米,二期约14万平方米。它不仅是一个产业集群中心,也是一个品牌孵化中心,将通过有效汇聚产业要素、持续赋能产业发展,引领佛山童装产业向集群化、品牌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新园区的建设、开园,无疑是张槎坚守“制造业当家”,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明证。
今年以来,张槎坚持“亩产论英雄”用地理念,扎实推进用地提质增效和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在全市首创“集转国+居改工”的土地整备模式,推动海口、莲塘、村尾3个“集转国”项目高票通过表决,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92亩;先后举办3轮用地整备现场会,完成土地整备602亩;推动建源科创园等8个载体项目破土动工,完成亿锋数智产业园等112万平方米的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为加快禅西中心化、打造都市工业中心作出重要贡献。
依托40多年产业发展的深厚底蕴,张槎同样谋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近年来,禅城区政府引入的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华为(禅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平台纷纷落户张槎,为本地针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保障,推动一批本土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借助数智转型,“张槎针织”制衣效率大大提升,如佛山市瑞蒽服装有限公司数智化生产车间,通过数据化管理,结合各种高科技智能设备,最快7分钟就能将“原料”变“成衣”。同时,张槎街道积极探索针织品牌推广新路径,助力构建针织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体系。推动全顺来服饰、景一服饰等服装企业积极构建终端营销平台,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终端延伸,擦亮“张槎针织”金字招牌。
做精做大做强 “张槎针织”延链补链拓链强链
以改变应万变,当下张槎针织正作出改变,从中间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往微笑曲线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打造针纺设备智造基地、科技面料研发高地、时尚服装品牌集聚地,促进张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佛山童装织梦基地开园后,立马吸引大批服装企业进驻签约。随后召开的佛山市儿童用品产业协会会员大会,聚集服装企业代表、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代表600多人参加,共同把脉行业现状及趋势,充实上下游合作新内容,持续强化张槎街道“中国针织名镇”的行业地位。
“佛山童装织梦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行业大事,更凝聚着产业上下游的智慧。”佛山市儿童用品产业协会会长卢良添表示,园区将陆续引入网红经济、潮流技术、时尚设计等元素,助力佛山童装与全球时尚元素实现无缝对接。特别是主动对接国字号的产业创新平台,链接上下游的产业创新资源,让佛山童装织梦基地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童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入驻园区对童装企业有着许多好处,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政策支持,促进企业间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佛山市天天娃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昌说,相信在园区支持下,本地童装企业定能抱团前行、协同创新、实现共赢。
“我们选择这里,最看重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其次是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链资源,以及园区出色的一站式精准服务。”7号仓库连锁总部代表郭超博表示,未来企业将为行业上下游高质量发展赋能,输出品牌理念、技术、新时尚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企业的认可,是“张槎针织”奋力推动产业延链补链拓链强链,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的最好注脚。
就在前不久,张槎又获国字号招牌,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可以说,张槎纺织服装产业以其卓越的品质、创新的设计、完善的供应链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府支持,获得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未来,张槎将依托童装织梦基地等平台,推动纺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瞄准童装、服饰等中高端产业方向,在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上下功夫,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在更广阔舞台上做精、做大、做强。
冲刺千亿产值 “张槎针织”与“祖庙童装”强强联手
张槎地处禅城西部。禅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禅城连接佛山腹地、辐射服务四区和珠江西岸的前沿地带。如今,禅城把禅西作为发展都市工业的主战场,以禅西中心化加速全域中心化,形成城市西进、产业西进、服务西进、人才西进的强劲态势,建设万亿佛山的“强中心”。
作为工业重镇、针织名镇,张槎街道积极响应省、市、区关于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1368”发展战略的八大片区中,既有高端装备制造片区,也有织梦小镇片区。张槎坚定扛起“制造业当家”大旗,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比翼齐飞”“两全其美”。
此次召开佛山(禅城)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大会,正是为推动“张槎针织”牵手“祖庙童装”,实现两大传统产业跨区域转移协作,共同打造佛山童装织梦基地。
“张槎针织”和“祖庙童装”都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上游,“张槎针织”为中山沙溪镇、小榄镇服装企业等提供重要的面料支撑。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玉军介绍,历经40年发展,张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针织面料产业基地,日棉纱交易超1万吨,年棉纱交易量占全国 1/4,多次获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针织名镇”,先后荣获“全国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
祖庙是中国最早的童装发源地,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为“中国童装名镇”,形成全国首个童装产业集群,成就“中国童装看佛山”的辉煌。
近年来,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槎街道高举“制造业当家”大旗,坚定不移支持服装产业发展,朝着打造时尚、文化、创意的都市型产业方向努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奋力打造千亿针织服装产业新集群,建设“织梦小镇”。接下来,张槎将打造更大平台、创造更多机遇、提供更优服务,全力营造关心服务企业的浓厚市场氛围。
现场,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向企业家表态,禅城区政府和各部门一定会做好服务,全力协调解决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大家在禅城能够安心拓展业务、发展壮大。
水自西江来,润泽大湾区。12月10日,鲤鱼洲泵站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标志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顺利完成首个通水节点目标,正式启动首段试通水,为实现全线通水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上午11时,位于西江干流佛山顺德段的鲤鱼洲泵站,上百名建设者各司其职,驻守从取水口、主泵房、中控室到高位水池等各个节点,工程沿线各标段同步严阵以待。当一股股西江水,通过泵站打入高位水池,水雾升腾,意味着首台机组成功实现试运行。
鲤鱼洲泵站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三大加压泵站之一,也是整个工程的取水源头、“始发站”,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总装机容量72000kW,安装8台立式单级单吸蜗壳离心泵,均采用变频调速运行方式,是世界上流量变幅、扬程变幅最大的离心式水泵。
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75天开挖60万方工作井等施工记录,历时近5年实现试通水目标。12月1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从鲤鱼洲泵站开始启动工程输水隧洞充水工作,以重力自流输水方式进行充水,并于12月5日顺利流入高新沙水库,首次充水历时近100小时、穿越41公里,助力高新沙水库实现首次成功蓄水。
“鲤鱼洲泵站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取水口。首台机组启动后,就可以从顺德抽西江水,水通到南沙,最终通向深圳。”粤水电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建及机电安装A1标项目经理肖为民介绍,鲤鱼洲泵站共建设8台机组,将于2024年春节前全部具备启动条件。当前,该泵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将于明年4月全部完工。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灿阳表示,鲤鱼洲泵站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标志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了首段区间即从鲤鱼洲泵站至高新沙水库段试通水的阶段性目标,正式开启工程分段试通水进程,为一下步实现全线通水、造福湾区人民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工程全长113.2公里,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12月7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发展报告》),高明在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中位列第34位,人均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总额、工业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指标居于前列。
高明连续多年上榜且排名靠前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地域单元。“十四五”期间,县域工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
12月7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3)在深圳市龙岗区举行。论坛上,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出炉。
据了解,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是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依托“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对我国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今年已是第9次发布,具有很高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含金量。
2023年市辖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制造业(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围绕综合质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大维度,测算得出2023年全国工业百强区。
榜单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集中于17个省份,其中广东、江苏保持领先优势,包揽前10强。整体来看,广东有21个区入选、江苏有21个区入选、浙江有17个区入选、山东有7个区入选。
在广东入选的21个区中,佛山五区悉数在列,均进入榜单前50名。其中,顺德区排名第3,南海区排名第6,三水区排名第25,高明区排名第34,禅城区排名第44,五区均为连续多年上榜。
《发展报告》指出,县域构成了城镇与农村的结合点、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宏观与微观的衔接点,是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夯实制造强国区域底座的关键着力点。新时代新征程中,亟须加快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更佳实践。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系。多年来,高明一直坚持“工业立区”发展思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长期处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及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一方阵,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22年,高明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历史性跨入千亿县区方阵。仅凭40多万人口跻身地区生产总值千亿方阵,这在全国县域经济体中是少有的。
今年以来,高明经受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与挑战,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前三季度,高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前10月,高明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42.59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目前,高明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在全市保持第一,发展势头良好。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933.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3%。当前,高明正着力发展“2+4+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即打造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2个千亿元规模产业集群,推动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4个产业集群向500亿元规模迈进,以及打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香化制造等N个新兴产业。
今年前10个月,“2+4”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137.78亿元,增长6.5%。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3%、9.4%;健康食品产业、智能家居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分别增长4.5%、8.6%、14.5%。
接下来,高明还将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动工建设、广湛高铁等多条高铁建成通车等重大利好为契机,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打造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并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导向,突出建链、强链、补链,着力打造“2+4+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提升产业层次上谋求新突破,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