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绿美生态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禅城区绿美生态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底的禅城,到处仍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3年以来,禅城全力做好“绿化”“美化”“净化”“生态+产业化”答卷,生动展现了“佛山之心”的实力和担当。
这一年,东平河水轴线禅城段“七颗明珠”愈发闪耀,滨水景观日新月异、处处变美,成为城市品质品位跃升的有力推手。
这一年,禅城进一步擦亮“全域绿美”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一个“诗画禅城”逐渐呈现。
这一年,更多“生态+”“公园+”年轻范、时尚范体验走入市民生活日常,绿美生态美好环境,让近悦远来的“佛山之心”更具魅力。
这一年,禅城通过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绿美禅城生态建设,加快绘就“全域绿美·诗画禅城”图景,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同时也擦亮了“六最”现代化禅城的生态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东平水轴颜值越来越高
精心建靓东平水轴核心带、建设“城市阳台”,是2023年禅城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经过一年加速推进,变化有目共睹:大型公园接连“上新”;串联活力新港、城市秀台、澜石记忆的3.6公里滨水岸线达成贯通;一批破旧单调的沿岸景致实现华丽变身……城市颜值持续提升。
2023年5月,阔别许久的佛山新港码头以全新姿态亮相。经过生态修复、增绿复植,彼时货柜扎堆、厂房破旧的面貌一去不返,这里被打造成为活力新港公园。
公园里,昔日货运码头上的龙门架和塔吊,变成了亮眼的码头港口遗址风景。开阔江景、满眼绿意,加上滨水大道、亲水平台、滑板天地、儿童乐园等一系列齐全设施,让活力新港公园成为东平水轴上名副其实的“滨水生态明珠”,日与夜都展现出迷人魅力,市民对此赞不绝口。
东平河水轴线禅城段上的七大滨水核心节点“七颗明珠”建设同步推进,不止活力新港公园,在奇槎湾畔、城市秀台、古灶陶韵等片区,滨水景观同样日新月异。
从活力新港公园沿东平路往东前进约3公里,一座高颜值的“水晶天桥”映入眼帘。
这正是2023年年中建成启用的红星天桥。天桥以“水晶石”作为造型,大面积采用钢化玻璃,外观充满设计感和现代感,宛如东平河畔一颗“闪亮钻石”。天桥建有全景驿站平台,不仅方便路人穿越东平路、穿梭于两侧绿地公园,更成了一个可以纵览东平河美景的打卡点。
2023年7月,在东平河北岸古灶陶韵段,旧厂房清拆启动,忠信路与江岸之间的阻隔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东平河北岸滨江带 (古灶陶韵段) 陶艺文化广场项目,将大大拉近居民的亲水距离。
陶艺文化广场项目建成后,可与美陶湾片区佛山左岸文化艺术走廊、佛山青年公园、东平云谷等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亮面”,连成滨水风景线。
禅城高标准推进东平水轴滨水岸线建设,还有更多好消息:佛山儿童公园、澜石记忆公园已基本完工;澜石大桥东侧滨水空间碧道、东平河北岸滨江核心带港口艺术碧道、存院围(兴业路至禅西大道段)碧道二期等项目在全力推进。
作为东平水轴北岸另一个重要地标,城市秀台景观项目2023年大力建造跨线平台、观景平台和亲水平台等设施。现时,充满时尚范的“秀台”雏形已经显现,让市民的期待值拉满。
塑造滨水空间新形态。2023年,禅城在东平路沿线大力推动了滨水岸线整治、东平路两边及沿线桥下空间改造提升等行动,让“边边角角”也升级为“金边银角”。
一年来,东平河西岸、吉利涌北岸滩涂地等“邻水边角”被打造成堤岸公园、亲水碧道;一个个桥下空间旧貌换新颜,被改造成城市绿地、体育场地、停车场等公共场所,成了居民的休闲去处,推动东平河北岸沿线环境持续焕新。
公园品质形态不断升级
从Citywalk、露营、飞盘,到最新流行的“共享位置躲猫猫”……在社交平台上,以禅城的公园加以搜索,可发现非常多年轻人分享自己在公园里的找乐方式。人们纷纷融入美好的公园环境,尽情释放多巴胺,为生活加点松弛感。
在禅城逛公园,被市民视为乐事。其背后,离不开禅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大力构建起多层次的公园体系,让城市公园和绿地空间越变越多、越来越美,给市民带来了触手可及的绿色福利。
2023年,禅城继续在城市公园建设提升上大步迈进,充分展现“最中心”“最活力”的城市格调。
其中,11个千亩公园(或公园重点范围)已基本建成,各公园均完成全园贯通主园径的工作。11个千亩公园涉及辖区内面积超过3万亩,为绿美佛山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禅城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超20公顷,新建和改造提升各类公园达32个,推动了东平河石湾生态廊道、星光工业园、惠景公园等完成蝶变,建成季华路堤田公园、南庄二村公园等一批街角小公园,大力构建大型公园、村居公园、口袋公园、街心小景等多层次公园体系。
2023年以来,禅城在多个综合性公园打造出新内容新场景。禅城城管等部门着力在城市绿地活动空间上“做加法”,进一步提升了各公园服务功能和应用场景。
在亚艺-文华公园,2023年引入了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该空间集合书店、微型公共图书馆、“微艺术”空间、餐饮吧等功能于一身,成了“生长”在公园美景里的一个城市美学空间,让市民能更好地品味禅城的都市格调和城市品质。
在“城市绿芯”王借岗森林公园,新开放了一个免费的萌宠乐园,引入了小矮马、欧洲盘羊、梅花鹿、羊驼、黑天鹅等性情温顺、憨态可掬的动物,打造出供赏景、科普、亲子互动的休闲空间,成为闹市中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此外,在王借岗森林公园、活力新港公园、文华公园、佛山青年公园、澜石公园,2023年新投放14处自动售卖机及配套设施,使便民指数再次升高。
在美好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人们不仅能享受公园“慢时光”,还能感受“公园+”新业态的无穷活力。
2023年国庆期间,一连四天的国潮音乐会在佛山青年公园上演;“禅城区全民篮球季”赛事、“美陶湾之夜”音乐会等全民活动也在公园举行,频频让这个优质城市公园火爆“出圈”。中华龙狮大赛等大型活动在文华公园拉开帷幕,公园化身为市民游客狂欢的海洋。
城市生态持续向好
在航拍的镜头中,禅城可见蓝天、碧湖、绿植、花海相互交错,都市楼宇掩映在青翠葱茏中,河涌水体清澈,周边花草繁盛、空气清新,组成一幅秀丽迷人的城市生态画卷。
推进现代化建设,绿色低碳是“破题之钥”。纵观2023年,禅城持续向生态治理痛点难点“亮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在各项专项整治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当中,水环境整治成了突出抓手。
降低水体污染,禅城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截至2023年10月,禅城区共完成31.52公里管网建设、12.68公里雨污分流改造。
同时,禅城以硬件升级推动“污水变清流”效能跃升。在工业企业排水体系建设方面,禅城2023年完成华南创谷、华南生命科学园2个镇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加上此前完成的4个,禅城提前一年完成全区所有镇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试点推进村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完成祖庙永新莲子工业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另外,2023年禅城积极开展低浓度工业企业尾水退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作。据了解,各相关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经过3个月的努力,禅城成功推动辖区内一家企业完成工业废水退出,使其成为全市除关停外退出的第一家企业。
2023年,禅城区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新突破,1~11月水质综合污染指数0.4532,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8个市考断面达标率100%,2023年首次实现市控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48个主干河涌考核断面有42个达标,达标率为87.5%,同比大幅增加近三成。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让市民用上“放心水”,各处可赏美水、美岸、美景。
除了数据可说明问题,一条条连接城市、社区、乡村的河涌呈现水清岸绿的美景,让人想要亲近,水道岸边随处可见惬意漫步的市民,这便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佳证明。
2023年,在发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关注绿美禅城建设方面,禅城也开展了不少有益探索。比如,推出了王借岗森林公园、中山公园两条不同主题特色的“林长+志愿者”巡林路线,其中,王借岗森林公园巡林路线主打森林资源保护特色,中山公园巡林路线则主打古树名木保护管养特色,让市民获得了有趣有意义的巡林体验。
凭借一年来全力做好“绿化”“美化”“净化”“生态+产业化”答卷,禅城取得了沉甸甸的荣誉收获:登上2023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榜单,位列第12名;禅城区在绿美广东竞风华佛山海选赛区拔得头筹,代表佛山市“出征”全省总决赛舞台,获颁“优秀宣传奖”;禅城三个“高颜值”项目,入选2023年佛山市“城市品质大提升 竞标争先打擂台”活动第一期十大优秀项目,数量为全市最多。
近日,在《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23年度活力城市大会上,禅城区上榜“2023年度活力城市(城区)”案例。此前,禅城区还成功入选了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
2023年末,禅城接连捧回两个国字号荣誉,不仅为禅城坚持“最佛山”定位,坚决落实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也见证禅城千年岭南文脉、人文资源,以及以文赋能、文旅融合,点燃城市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
坚持“最佛山”定位 内外合力促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文化与城市整体发展的互促效应越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竞争实力才会越出众。
近些年,禅城秉承“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原则,从率先在全市出台《岭南文脉之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吹响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冲锋号,到区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立足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建设岭南广府文化中心,再到2023年禅城区高规格召开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推动文化建设上可谓是久久为功、频频发力。
2023年,禅城坚持“最佛山”的文化定位,坚决破除占地面积小、土地开发强度高、发展到瓶颈等制约、困境,向内求突破、向外引资源,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禅城迈向万亿城市中心城区提供强引擎、新活力。
向内求突破。以岭南文化“双创”为抓手,禅城启动“岭南文创IP100计划”,面向全球征集具有岭南文化元素的IP,推出梁园系列珠宝、现代舞剧《剑合钗圆》、龙狮文创、慕瓷“锦绣”系列哑光砖等一批岭南文化“双创”作品,有效地推动岭南广府文化从“矿石”到“钻石”的质变;改造提升任围、莺岗、垂虹等多个特色街区,培育引进先行书店、咖啡店等格调业态,让城市变得更美、人文韵味更加足、城市向心力更强;大抓文化事业、创意产业园区载体建设,拥有全区省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5家。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新引入市场主体2296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增加产值约33.25亿元。
向外引资源。为了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供给的多样化发展,2023年,禅城在全市率先出台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政策指引并推出“文体旅资源大礼包”,引入了社会资金1.85亿元,修缮完成21处文物保护单位,并以“政府载体+社会运营”的创新模式,在文华公园建成“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
向内求突破,为禅城打响岭南广府文化品牌,推动岭南文脉之城迈向新高度注入一剂“强心针”。而积极向外引入市场资源、社会力量,则打开以文赋能、以文促城的活力总开关,为岭南文化从“矿石”到“钻石”的质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重塑千年古镇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城市活力很大程度缘于历史文化底蕴。身处城央的禅城,文化底蕴深厚,如何盘活岭南文脉资源,激活城市活力,不仅是文化部门,更是全区关注的大事。
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禅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明清“四大名镇”和“天下四大聚”之一的历史名片,以及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陶艺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岭南成药之乡等禀赋,禅城坚持厘清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以做好民俗节日、加强创意策划、持续推出大型文旅活动等方式,推动文旅融合,赋予文化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动”起来,让文旅市场“火”起来,由内向外地释放城市活力。
“有节造势,无节造节。”2023年,在很多城市忙着“造节”的时候,禅城通过发力传统岭南民俗节日,让民俗文化“动”起来。元宵期间,禅城区重启传统岭南文化民俗活动——行通济,吸引线上线下超5500万人次参与,呈现全城市民朋友圈共“晒”行通济活动的现象。一座通济桥,跨越古今,连接传承,让人触摸到“佛山之心”文化的澎湃活力。
为了更好释放民俗节日的强劲活力,促进文旅市场复苏。四月,禅城区策划推出“古风新韵 潮游岭南”2023佛山(禅城)民俗文旅周活动,将行花街、佛山古镇灯会、行通济等十大民俗活动串珠成链,推出禅城十大民俗品牌,为游客打造一场贯穿全年的品牌民俗活动。同时,在开幕式现场,禅城与南海、荔湾区签约区域合作,推出一条从岭南天地到永庆坊,极具广府文化魅力的旅游线路,共同做大“两市三地”文旅市场。
打造文旅IP品牌,释放文旅消费活力。2023中秋国庆节期间,禅城推出“车水马龙”节、国潮音乐嘉年华、佛山·D.N.A音乐嘉年华等多场文化活动,共吸引了超155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2.89%,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将一个具有岭南味、年轻态、时尚感、国际范的“佛山之心”城市形象,展现在大湾区乃至全国游客面前。
创新是活力之源,在深入发掘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禅城还加强文化创新,积极承办、举办中国陶瓷创意周、中华龙狮大赛、“粤夜粤美”广东省2023年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主会场活动。其中,“Hi足禅城25H——夜消费让城市粤夜粤美”品牌活动入选全省2023年度12个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主动策划推出城BA、“城市音悦厅”等原创性、沉浸式时尚潮流活动,将文化文艺送进商圈、景区,以文化来带旺城市“烟火气”,将流量转变成“留量”,为推动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活力。
书写文化发展新篇章 激发“佛山之心”新动能
2023年,是禅城区建区20周年,也是岭南文脉之城提质焕新的一年。
这一年,禅城锚定文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奋进文旅市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城市格调等各个方面,展示人文蓬勃活力。
这一年,禅城区获评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区,为全省唯一。文旅融合、夜经济活力十足,佛山创意产业园、岭南天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风古灶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广东陶瓷博物馆建成全省首个数字陶瓷文化博物馆;紫南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紫南村成为佛山第一个村庄全域成功申报的4A级景区,村民在家门口吃了“文化饭”“旅游饭”。
而在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红卫岗文创街区等11个美陶湾产业载体项目已对外招商,全球插画产业中心在美陶湾落户布局。文化产业不仅体量进一步壮大,而且高质量发展态势喜人。这一年,37个文化旅游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禅城,签约投资总额达27.16亿元,远超预期值。
焕新出彩还体现在文化事业发展上。禅城率先出台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的政策指引,梳理出五大类100项全区可供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资源,为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提供“菜单”服务。
以文赋能,美美与共,城市格调也在持续提升。2023年,禅城发布并实施《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传承创新岭南广府文化、佛山初地千年精华,总计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推动城市格调“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
计划三年打造的不少于100个艺术空间进度喜人。目前,四季艺术汇、洛神艺术村等32个艺术空间和微艺术空间,已经散落在禅城的大街小巷之中,而“转角遇到艺术”的惊喜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City walk禅城的新乐趣、新动力。
活力就是人气,活力就是动力,有活力的城市才有强大的吸引力、蓬勃的新动能,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今,“正青春”的禅城,正以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万众瞩目的创新气质,勇扛传承岭南广府文脉大旗。
2024年,在佛山市全域被划为广州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利好驱动下,禅城必将以更青春活力的发展势头,传统与现代交融、时尚与经典共舞,继续打响“最佛山”的文化强音,全面释放“佛山之心”的人文活力。
工业投资是当下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工业立区的高明,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近两年来工业投资顶住了压力,实现了质量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投资保持高位增长,高明工业潜力大。打开2022年~2023年前10月高明工业投资运行图,可以发现工业投资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同比增长基本保持在30%以上,一条中高速增长曲线跃然眼前。
高明工业投资为何如此强劲?这种持续增长势头,将为这座千亿城市带来什么新动能?又将如何保持工业发展后劲?
发展产业集群 撑起工业“脊梁”
在杨和镇装备产业园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激光所到之处,钢板像豆腐一样被轻松切割。这间国内为数不多可做到激光切割机生产链自主化的企业,产品应用于鸿路钢构、圣工钢构、美的菱王电梯等多家龙头企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高明目前全力打造的超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汇百盛激光是其中的佼佼者。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高明装备制造产值同比增长6.9%,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023年前10个月,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2%。可以说,近两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高明工业发展的支撑越来越给力。
实际上,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内,作为高明工业经济的基石,近两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壮大,对于高明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功不可没。
紧抓机场、高铁、码头、高速公路等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2023年以来,高明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围绕“2+4+N”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建成若干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百亿企业方阵,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区工业经济韧性提供重要支撑。
“2+4+N”即: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两个超千亿级的产业;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四个超五百亿的产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若干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高明“2+4”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137.78亿元,增长6.5%。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3%、9.4%;健康食品产业、智能家居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分别增长4.5%、8.6%、14.5%,将进一步做大高明工业底盘,托起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牵引 投资增量激发新动力
高明工业投资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重点项目的带动力。
2023年,高明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为全区工业投资增长提供重要支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高明共谋划了109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222.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8.7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底,高明10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8.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41.55%,超时序进度41.55个百分点。
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在重大项目牵引下,一批新项目也落户高明,持续释放投资,为工业投资增长提供动力。
据统计,2023年,高明区共引进1亿元以上的项目60个,投资总额为504.84亿元。其中,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投资总额约387.7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高明2023年着力引进重点优势产业及战新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了豪斯特、东方广厦等一批行业领军项目,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10亿元以下工业项目超64个,主要集中于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健康食品等重点产业,将放大高明制造优势,为未来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为工业发展稳增后劲,高明2023年创新探索“前置关口+快审快批”、规划设计容缺受理、“拿地即用电”等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比如,酷设项目通过“拿地即用电”,提前做好施工前准备,从土地摘牌到开工仅用了20多天;奥斯玛项目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目前,新引进项目已开工38个,已投产19个,开工率63.33%,投产率31.67%,同比分别增长19.33%、29.63%。
技改释放空间 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已经连续高位增长22个月的工业投资,高明如何避免后劲乏力?又要靠什么继续发展?
除了上马新项目外,高明还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存量向增量转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双飞。
例如,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投入约2亿元,用于设备自动化研发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目前,在广东溢达制衣供应链生产过程中,利用机械手臂自动验针、利用红外线技术自动裁片、将视觉识别技术运用到制衣与面料生产环节等技术都已实现。
2023年前10个月,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4.2%,也反映出当前高明越来越多企业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主动向技术和创新要动力,传统制造业企业数转智改步伐不断加快。
工业抬头,土地空间这一掣肘因素也值得正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在珠三角地区,土地空间已越来越成为掣肘各地尤其是城市发展工业的一大因素。
对于高明而言,随着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即将动工建设等重大机遇的到来,人才、资金、项目等各种要素正加速向高明汇聚,工业高质量发展,急需更大承载空间。
日前,高明召开会议部署开展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提出要以最大决心、最大勇气、最大力量强化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
为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全力提升整治实效,高明还相继出台了“1+17”份配套机制和政策措施,并成立区全域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责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势必要为工业发展乃至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