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企业服务机制改革成效亮相央视
10月28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栏目,播出了“主动而为 干在实处——大省见闻”系列专题报道之《制造业“尖子生”广东的助企“竞速赛”》,旨在深度展现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广东如何守好制造业这份厚实的家底,在新的增长点上向前挺进。
在这条3分39秒的新闻视频中,央视用了1分钟时间介绍了高明区政府服务企业的成效案例,展现佛山以企业问题为导向,深化企业服务机制的改革措施。
做实做细 问题导向服务更精准
作为主管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等工作的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刚刚完成了机构改革,该局原有的“企业服务股”,经调整后拆分为“企业发展股”和“技术创新股”,进一步细化职能分工,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企业诉求的精准服务机制,全方面、全链条地升级企业服务的内容。
新设立的企业发展股,重点负责做好企业“问题清单”的跟进。连日来,该股室工作人员围着企业转,他们已梳理出200多家企业的339项代办事项,大到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小到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等,都在这份企业“心愿清单”一一列出。
“清单共有15项分类,企业反映的诉求、问题和建议,它们需要明确的办理部门是哪些,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时间是什么,解决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都在表格上面有所体现,方便我们去跟踪。”区经科局企业发展股副股长黎腾飞说。
今年以来,高明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积极部署出台一揽子惠企政策,不仅大手笔给予企业奖励扶持,还持续完善精准服务企业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尽最大努力呵护好企业发展,不断推动高明“制造业当家”步子越迈越实。
具体而言,高明充分运用“高明企业+”服务平台,深化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优化线上沟通传送与分责办理的企业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全方位解决企业诉求,畅通服务企业渠道。深化实施“首席企业服务官”制度,由区直部门班子领导任“首席企业服务官”,并指定业务股室专员跟进,建立了全链条企业服务政策顾问团队,组建了“智囊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政策、专业支持。同时,持续做好开展“企业暖春行动”,贴心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下,今年1~8月,高明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今年各个园区已吸引56个总投资308亿元的项目落户,高明区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上升至第39位。
此次获央视新闻栏目关注,正是高明扎实深化企业服务机制和措施改革的生动写照,也充分展现广东基层政府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干劲和面貌。
高质量招商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上周末,高明区委书记姜岳新带队到第136届广交会走访调研参展企业,并开展精准招商推介活动,率先“抢跑”拜访重点客商,宣传推介高明,深入洽谈寻求合作机遇,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为高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当天由区招商局、区经科局等部门组成的4支招商分队,主动出击,奔赴展会拜访20多家新落户高明的企业、有意向投资高明的客商,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市场规模以及投资发展意向等情况,招商分队带着灵敏的招商嗅觉,像企业销售产品一样,热诚推介高明的交通区位、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的投资优势,欢迎广大客商到高明考察、投资发展。
企业服务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得主动,创造了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高明的招商引资工作赋能提效。尤其是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即将动工建设、“百千万工程”全面开展、佛山“西进计划”深入推进等多重机遇的叠加,高明迎来了机遇、优势加速集聚的黄金期,抢抓投资“黄金档”,迫在眉睫。
今年来,高明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转变思维、强化服务,聚焦大项目、大企业精准招商,拓展招商渠道,借力广交会等展会作为招商大舞台,广邀高质量发展“合伙人”。尤其紧盯建强重点平台目标,通过战新与支柱产业招商两手抓、大小项目两手抓、内外资项目两手抓,全力以赴做好产业链精准招商。
当前,高明正着力培育“2+4+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即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健全智能家居、纺织服装、健康食品、新能源(汽车)四个五百亿级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香化制造等N个新兴培育产业。
聚焦重点产业,高明深入研究产业链图谱,推动全链条式、集群化招商,推动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建链,不断培育壮大战新产业。今年1月~10月,高明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8个,总投资额420.16亿元。其中,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等战新产业项目59个,总投资额205.62亿元,投资额占工业项目比重超65%。数据反映,高明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战新产业实现量质齐升。
10月29日,第八届“南亮新能杯”高明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落幕,社会组和中小学生组的40个获奖项目代表上台领奖。
当天上午,大赛社会组决赛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入围决赛的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社会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优胜奖8个。
获得一等奖的项目负责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与设计专业大二学生李鑫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20升的无水染色中试生产线,目前正在推进500升大型设备的生产制造,我们会去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从第一届“三创”大赛开始就参与评委工作的专家评委黄朝阳说,本届“三创”大赛基本上已经覆盖了目前热门行业,而且参与的人数较多,影响力比以往都大。
本次大赛由广东南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冠名,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冠名,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南亮新能源,帮助更多企业降本增效。
在颁奖仪式上,除了社会组20个获奖项目外,还有中小学组20个项目获奖。据了解,本次赛事共吸引了近百个优秀的项目报名参赛。其中社会组报名项目不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及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优秀项目。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冯卫勋说,接下来将挑选相应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本届大赛由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联合高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明区总工会、共青团佛山市高明区委员会共同举办。2015年至今,该赛事累计吸引了过千个创业团队参赛,从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团队、企业。
10月29日,顺德举行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发布广东顺德新质生产力基金、顺德国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服务体系。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及项目与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达成合作,将为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德重塑制造业当家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作为全国首个万亿工业强区,顺德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打出“科技引领+平台支撑+金融赋能”的组合拳,努力探索出一条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向优、向未来。
校地共建合作,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扩园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顺德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向创新链前端发力,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协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顺德区副区长朱凌霞表示,顺德坚定不移深化校地共建合作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人才链、科技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培育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早在2017年,顺德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将华南理工师生的科研成果与顺德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开园营业7年来,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成功搭建起“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产业园”的示范模板。
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建设起全市首批中试平台,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凸显。数据显示,园区引进教授领衔、博士带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1个;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23家,目前在园企业75家;拥有申请发明专利386件、授权发明专利203件,相关成果获多项国家和省级奖项;120件学校科技成果通过作价入股、挂牌转让注入佛山,带来社会直接投资3亿元。
佛山灿石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企业之一。在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灿石科技以“先进沸石分子筛膜材料的创制与分离应用”项目在全国14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灿石科技突破了传统制备路线高能耗、长周期、高缺陷率的局限,实现了关键原材料及设备国产化。
“园区搭建了产业对接平台,获得了更多的科研机遇。”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年教授、灿石科技负责人李刚说,科研成果在园区得到了转化,让团队收获了获得感和成就感。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江海表示,未来园区将会继续推动企业研发实验室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中试产业,持续引进新项目、新团队,并且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标志性企业,抢占产业制高点。
就在当天,顺德华工科技公司与顺德区科技局、顺控城投、陈村镇签署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扩园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以新一轮的空间扩展来承接更多的创新资源。
根据协议,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规划新增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莱茵科技园1.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将作为启动区建设高能级企业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等。未来,顺德区、陈村镇还谋划8.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用于支持园区小试、中试验证项目扩大生产,就近实现产业化。
在良好双创环境的吸引下,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自动驾驶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及项目,现场与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签约入驻,将为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
首创“国资+市场”投贷联动,顺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发布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活动上,广东顺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首次发布并启动,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将强化国资“耐心资本”属性,彰显“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责任担当。
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将会精准服务区内科技企业、华工等高校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挖掘区外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优质企业。
顺德国资联动区内金融机构围绕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打造“投贷联动”新模式,通过深化基金、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互利,为企业成长提供坚实资金后盾。顺德农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中国银行顺德分行将与广东顺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开展投贷联动新模式,与科创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按照广东顺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10亿元规模进行3倍配比,配备30亿元贷款资金池,对于基金确定合作项目,银行可以按照优惠利率,3倍跟贷。
除提供“真金白银”外,顺德国资还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活动同时发布了国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为示范,顺德围绕企业创新全周期主动探索科技招商路径,建设起“1个科技创新平台+2个专业服务团队+4个维度+6大服务内容”的“1246”服务体系,助推入驻企业快速发展。
此外,顺德充分调动小贷机构参与支持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广东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与佛山科创普惠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活动上进行签约,将小贷公司的金融服务引入国资园区,通过精准对接融资需求、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强化风险机制,以及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等措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科技产业金融服务。
朱凌霞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引领、平台支撑和金融活水的支持,国资园区要发挥好示范引领、创新引领和服务引领作用,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壮大,顺德也将继续汇聚各方力量,持之以恒让金融活水更好润泽产业创新,以最友好的服务、最完善的配套、最优质的创新资源,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
当下,顺德初具规模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国有资本+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联合创新模式、精彩纷呈的“创业顺德”活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基金,都在持续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滋养。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顺德区高新技术企业3938家;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8.4%;全区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4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