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区人才子女入学服务机制,切实为我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根据《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粤佛山卡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佛府〔2023〕9号)《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佛山市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佛山教基〔2023〕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并在我市全职在职工作的人才,可享受子女入学服务。
(一)第一类:根据《佛山市全职新引进领军人才目录》《佛山市重点扶持人才目录》认定(或评定)的领军人才。
(二)第二类:广东省人才优粤卡A卡持卡人,优粤佛山卡A卡持卡人。
(三)第三类:广东省人才优粤卡B卡持卡人,优粤佛山卡B卡持卡人。
(四)第四类:按规定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粤佛山卡C卡持卡人。
(五)第五类:除上述规定的第四类人才以外的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粤佛山卡C卡持卡人。
二、入学服务
(一)起始年级入学政策。
1.学前教育阶段。
第一、二类对象,可在工作或居住所在区申请子女入园,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人意愿给予安排。
第三、四、五类对象,可在工作或居住所在镇(街道)申请子女入读公办幼儿园,非本市户籍的享受本市户籍生同等待遇,或由所在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入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义务教育阶段。
第一类对象,可在全市范围内申请子女入读,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人意愿给予安排。
第二类对象,可在工作或居住所在区申请子女入读,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人意愿给予安排。
第三类对象,可在工作或居住所在镇(街道)申请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由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申请入读区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划定直招比例,若申请人数不超过直招计划数,可直接录取;若申请人数超过直招计划数,则通过电脑摇号确定;申请入读民办学校的,享受直招的待遇,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人才的志愿和辖区内民办学校的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具体实施依照年度招生方案执行。
第四、五类对象,可在工作或居住所在镇(街道)申请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由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申请入读区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划定直招比例,若申请人数不超过直招计划数,可直接录取;若申请人数超过直招计划数,则通过电脑摇号确定。具体实施依照年度招生方案执行。
3.高中教育阶段。
非本市户籍对象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可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报考高中阶段学校资格。
(二)转学政策。
申请从外市转入我区就学的,结合广东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由转入区、镇街(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即到即办”原则办理。
1.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
由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结合空余学位情况,参照同类对象入学政策执行。
2.高中教育阶段。
(1)普通高中学校。第一类对象在全市范围内申请子女转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人意愿及学位空余情况给予安排。第二、三、四、五类对象在我区申请子女转学,以学校等级相同、年级衔接为原则,结合空余学位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申请转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空余学位情况给予统筹安排。
三、服务流程
(一)第一至第四类对象申请流程。
1.入学申请。按照市的要求,每年2月,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优粤佛山卡服务平台移动端(优粤佛山卡APP)填报《佛山市人才子女入学服务申请表》,并提交从当年2月28日往前推算,在佛山市连续参加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证明(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如需报读我区有关学校,申请人还需按照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年度招生指引进行操作。
2.资格审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其他人才认定审核部门对人才资格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推送至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3.安排学位。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汇总人才子女入学服务需求。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名单,按照人才类别条件和工作居住所在镇(街道),并根据年度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时间,通知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申请入学报名手续以及提交所需材料。人才提交的申请材料经复核无误后由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按入学政策统筹安排学位。对于因学位不足不能满足个人意愿的,由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如不接受统筹安排则自行解决。
(二)第五类对象申请流程
1.入学申请。申请对象根据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年度招生工作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年度招生指引进行操作。并提交招生报名截止期前在我区连续参加6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证明(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以及其他能反映人才条件和入学对象亲子关系的相关材料(具体以年度发布的招生方案为准)。
2.资格审核。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申请对象的报名情况进行名单汇总,并与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人才身份资格条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名单后推送至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
3.安排学位。符合条件的人才名单,将由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年度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时间统筹安排学位。对于因学位不足不能满足个人意愿的,由区、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如不接受统筹安排则自行解决。
四、其他事项
(一)本方案所称“全职在职”,是指在佛山市连续6个月及以上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其中佛山市是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唯一地,参保单位和扣缴义务人与用人单位原则上一致。
(二)本方案所称“工作所在区”指人才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所在区。工作与居住不在同一个区的,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申请入学服务区,并优先以工作所在区的镇(街道)申请入学(园)。以居住所在区的镇(街道)申请入学服务,应提供住宅类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书(含房屋所有权证、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及契税完税证明,房产权属人必须为人才本人或者其配偶。申请市属学校时,不受工作或居住所在区限制。
(三)第三、四、五类对象在子女户籍所在镇(街道)申请公办学位的,原则上按照户籍所在镇(街道)户籍生政策安排。对于户籍不在我区的,纳入顺德户籍生同批次分类招生,可在申请人工作或居住所在镇(街道)申请入读公办学校,由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
(四)本方案适用对象的人才分类及条件由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入学政策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五)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0月31日。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佛山市顺德区2024年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方案》(顺教〔2024〕35号)失效。
附件:佛山市人才子女入学服务申请表(样表)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查看👇


广东“人气”再次爆棚
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74万人
出生人口113.3万人
拿下全国双料冠军
3月26日,广东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113.3万人,出生率8.89‰。常住人口增量、出生人口均位居全国首位。
当前,广东有1.2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自2007年首次赶超河南位列第一之后,广东已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广东还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广东人口结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劳动人口规模全国最大,整体人口也较为年轻。2024年末,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48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6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原院长董玉整看来,在全国总人口规模连续减少的大背景下,广东常住人口保持稳中有增,这得益于广东相对较高的生育率,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人口向广东聚集的趋势依然明显存在。
广东以不到全国2%的国土面积、9%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10的经济总量,2024年达14.16万亿元。雄厚的产业基础提升了广东就业创业的吸引力。广东的人气是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活力的重要表现,更是信心的关键来源。
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业正改变人类社会,而人才作为核心要素,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这个向来以创新、开放闻名的经济大省,自然不愿错失发展关键机遇。
2025年,广东新春第一会宣布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努力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到广东就业创业;在全国两会期间,广东广发“英雄帖”,再次面向全球发出强烈的招才、揽才、引才信号;日前又隆重举行“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超千家用人单位提供超5万个岗位,吸引来自境内外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名学生报名参加。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在岭南这片发展热土上,更多“孔雀东南飞”,人才与产业、城市共同成就的“春天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