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力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情理法相融彰正气,真善美弘扬暖民心。”广州司法局日前收到市民区某送来的一面锦旗,诚挚感谢广州市行政复议办公室用心用力用情解民忧、排民难、维民权、促和谐。
这位市民区某近年来多次赴某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和继承登记手续,历时多年、补正7次,因宅基地证记载的证载面积有明显增大、无法提供集体经济组织相关证明等原因,始终未被受理登记。无奈之下,区某来到市复议办申请行政复议。
考虑到案件涉及群众“住有所居”的切身利益,广州市复议办组织行政机关搭建平等交流和沟通对话平台,联动属地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和集体经济组织共同解决群众举证难问题。其后,该不动产登记中心重新受理了区某的申请,并依法核准登记,最终解决了困扰区某多年的办证难问题。
这起复议案件以区某自愿撤回复议申请方式结案,一场行政争议得以妥善化解。
这是广州行政复议聚焦解决民生关切,全面转变办案理念,助力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实例。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质兑现,将和解调解贯穿于行政复议全过程,着力把复议工作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
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过程中,广州市司法局联动市、区两级复议机构不断优化完善调解制度,在出台行政复议调解工作规定的基础上,今年率先推出《广州市司法局涉城市更新争议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指引(试行》,创新调解联动机制,引入法院诉前联调机构、更新合作企业、专家等更为多元化的调解力量,力促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同时,各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南沙区全力打造由区政府复议机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司法所和其他调解主体互相配合开展行政争议调处的“‘1+1+9+N’工作机制”,引导更多行政争议在基层就地化解。黄埔区创新建立“行政争议前置调解+人民法院司法确认”机制,对重大疑难纠纷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及时疏导调处,避免矛盾激化。
在日常工作中,广州市司法局注重将复议调解、促进和解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特别是分情况进行案前化解、案中调解、案后释疑。同时,坚持多点发力、多方联动,办好实事。比如,将复议办案思维从“裁判型”向处理矛盾和化解争议转变,把能否达到案结事了作为衡量行政复议效果好坏的关键标准。复议改革近两年来,广州市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2477件,调解结案2534件,大量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环节得到实质性化解。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正式公布了“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名单,珠海唐家湾古树群、广州永宁古树群、东莞清溪古树群等10个古树群榜上有名。据介绍,这是广东省在评选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后,首次针对古树群和古树文化开展的一个大型森林文化推广活动。
为进一步加大古树群及群内古树资源保护,近年来,广东省林业局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推动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管理。同时,大力实施抢救复壮和视频监控保护工程,建成23个古树复壮技术示范点,对全省828株一级古树名木在线实时监控。
今年6月中旬,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正式启动主题为“探秘古树群落,领略南粤风采”的“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大家心中的“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活动征集期间,共有来自全省18个地市、52个县(市、区)推荐出76片古树群落参加评选。经过材料审核和第一轮专家评审,33片古树种群落入围网络投票环节。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投票期间,全网累计超690万人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打call,得票数超过10万的古树群有17个。
广州永宁古树群
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名单
1.珠海唐家湾古树群(优势树种:荔枝、榕树、樟树)
2.广州永宁古树群(优势树种:格木、椎树、山牡荆)
3.东莞清溪古树群(优势树种:杧果、荔枝、龙眼)
4.肇庆罗源古树群(优势树种:人面子、乌榄)
5.阳江春湾古树群(优势树种:罗浮锥、长柄山龙眼)
6.茂名根子古树群(优势树种:荔枝、菠萝蜜)
7.江门广海古树群(优势树种:菩提树)
8.深圳葵涌古树群(优势树种:银叶树、榕树、金叶树)
9.清远秤架古树群(优势树种:檵木、樟树、荷木)
10.韶关董塘古树群(优势树种:樟树、枫香、榕树)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印发了《广州市增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监测预警、应急技术支撑、综合治理、综合防治能力建设等。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增城区地处广州东部,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叠加汛期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全区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为主,其次为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增城区将探索构建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兜底、能消尽消”、风险区“科学划分、有效管控”,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到2025年,全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明显增强,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减少,地质灾害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减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健全完善调查评价体系 提升风险隐患识别能力
为大幅提高调查评价精度,《规划》提出,增城区将健全完善调查评价体系,通过采取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动态排查评估和强化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风险隐患识别能力。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方面,增城区将巩固“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点识别排查成效,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航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机载激光雷达测量(LiDAR)等新技术、新手段采取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测绘、物探、测试分析等传统手段,全面推进完成增城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区划,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划定风险管控区域,形成不同层级易发性评价图和风险区划图,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选址选线建设等提供依据。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提升风险预警预报能力
根据《规划》,增城区将完善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体系,巩固和完善党政领导、技术支撑、“三员共管”网格化管护责任“三本台账”管理。推动群测群防责任边界由现有在册隐患点扩展到各类地质灾害风险点、风险区网格,明确群测群防网格事务和职责;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监测设备配置和技能培训,提高识灾、观测、辨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善群测群防资金补助机制和成功避险奖励机制。按照“专群结合、全面覆盖”的要求,大力推广可靠适用、经济实用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
《规划》要求,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务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和信息共享,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会商和联动机制,科学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区和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应急响应提供工作指引。对监测设备发出的预警提醒信息,区自然资源部门联系相关单位加强研判,充分考虑气象预警和专业监测有机结合,扩展发送专业监测设备预警信息至群测群防系统,提升群测群防人员巡查监测能力。健全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各类通讯传播方式,实现在汛期,特别是遭遇严重灾害性天气时,能够对重点区域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健全完善应急技术支撑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规划》指出,增城区将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快推进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编,进一步健全临灾避险人员转移责任机制,推广普及村(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一页纸”预案,着力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联动协同机制,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灾前应急准备、临灾应急避险、灾后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增城区将深化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单位专业优势,重视专业技术有效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持续推进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服务区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鼓励技术支撑向重点风险防范镇(街)延伸,进一步深化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就近快速响应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能力。
健全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提升风险隐患防控能力
《规划》指出,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增城区将全面落实2020年底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措施,到“十四五”末,全区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率不小于75%。大力推进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对2020年以后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采用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的治理方式进行治理,对确实无法实施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方式治理的在册隐患点全部实施专业监测。针对在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部分房建等项目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采用购买服务方式选取专业队伍从勘查设计至竣工结算期间进行全方位监管。
此外,增城区还将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按照“降低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的思路,深入排查削坡建房风险点,加强综合整治管理,不仅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开展防御措施,还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开展削坡建房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和监测,大幅减低削坡建房引发地质灾害风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