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出国旅游、访友护照审批恢复受理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现公告如下:
一、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二、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签发、延期、换发、补发。申请人确有紧急需求的,可循加急程序办理。
三、恢复口岸签证签发,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
四、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五、逐步恢复陆路口岸(通道)客运通关,有序恢复陆路口岸、边民通道旅客、边民出入境,边民通道按照有关规定恢复开通,依法实施出入境边防检查。
六、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持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可经边检快捷通道通关。
七、逐步恢复水运口岸客运通关,允许符合条件的水运口岸恢复客运班轮旅客出入境,试点恢复国际邮轮旅客出入境,依法签发登轮、搭靠证件,对符合入境条件的外国籍船员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取消“不登陆、不登轮、不搭靠”管理措施。
八、继续运行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和边境检查站重点物资车辆“快速通道”、水运口岸“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
国家移民管理局
2022年12月27日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
新冠转阴后康复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
新冠转阴后就代表彻底康复了吗?
能不能剧烈运动?
是不是可以大吃大喝?
把身体好好补一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邀请相关专家
就新冠康复、合理用药等问题
接受采访
饮食起居
营养充足,工作节奏宜稍微放缓
专家指出,新冠转阴并不意味着我们和病毒的战斗结束了,刚刚转阴后,身体其实是进入一个相对的脆弱期,在饮食起居上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进入康复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同时也要科学饮食。新冠感染者在感染前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腹胀、味觉和嗅觉减轻等情况,但不能因此就在康复期吃一些油脂过多、肥甘厚味的食物,这样不仅对身体的恢复不好,还有可能会使病情复发,进食后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后,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尤其是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康复期饮食要清淡,但是也不能没有营养,要保证足够的营养蛋白,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我们一些体力的恢复。
第二,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要放缓一些。有些人在感染后可能出现了工作堆积的情况,在康复期就拼命加班、熬夜加班,不按时吃一日三餐,这对身体的恢复都是不利的。
新冠康复后,先别急着剧烈运动
很多人有健身的习惯,尤其一些老年人有平时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大家都关心康复后是否可以运动,运动的强度如何把握。专家提醒,新冠转阴后不要着急剧烈运动,即使运动也要适度。
刘清泉介绍,适量的运动是有利于身体恢复的,可以做八段锦和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不能剧烈运动。过度的运动不但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还有可能还出现一些其他问题。
新冠感染者在康复期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状态以及日常的运动习惯来运动和调整运动量,运动量最好不超过平时的1/3,逐渐增量后感觉到有点疲倦或累时就不适宜再增加运动量了。
康复后感觉累?身体修复需要时间
还有很多人反映在新冠转阴返岗后,总是感觉非常疲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高燕指出,虽然病人烧也退了,抗原也转阴了,但是其实人体整个体力的恢复、功能的恢复确实还是需要一个时间,大概需要2~3周,慢慢会恢复的,这个时候不用太焦虑。尤其对于这些急性病都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它跟慢性病的特点确实是不太一样。这段时间适当地注意休息,适当地加强营养,促进它的恢复,让你尽快地能够回归完全正常的状态。
科学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新冠阳性的急性期和康复期都会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些人使用药物后出现了其他系统比如消化系统的一些反应。应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高燕介绍,如果说本身就有一些胃的慢性病,比如本身有胃溃疡,或者是本身有十二指肠溃疡,或者平时有胃肠道的这样的一些基础病的患者,那么在用解热镇痛药的时候,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稍微注意一些,比如说尽量不要空腹去用这些药,比如说你吃一些东西以后餐后再用药,这样的话会减轻这些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应该同时合并上一些胃黏膜的保护剂,再来吃这样的一类的药会更安全一些。
另外,高燕指出,在临床上很多药物之间,它可能是会有一些相互作用的,尤其是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慢性基础病的这一些人群,包括有慢性这些胃部的基础疾病的人,用药的时候还是应该去咨询一下医生,给你一个建议,这样更安全一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