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一群人:与“争议”为伴,却向往以“和”为贵
黄浩林每天的工作都很单调,不是在仲裁就是在调解;他的工作又非常丰富,每个案件的案情和当事人带来的体验都不同。
2017年开始,黄浩林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一名劳动人事争议书记员。经过几年的锻炼后,业务逐渐熟悉的他成为仲裁员:“今年开始到现在我手上已经结了200多个案子。”
佛山是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大市,在这样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劳动争议案件的多发不难理解。
鲜为人知的是,在佛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群“黄浩林”每天与“争议”为伴,化解纠纷,构建以“和”为贵的社会环境,让这座城市宜居、宜业、宜创。
近期,国内首本由人社部门独立撰写的白皮书——《佛山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白皮书(2018-2022)》(下称“白皮书”)对外发布。小小一本书,凝结了佛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宝贵经验,折射出一座制造业大市劳动力层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白皮书是一个引子,引出佛山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以‘和’为贵是一种软实力,能让佛山更好地形成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的和谐图景。”佛山市人社局局长苏岩说。
01
劳动者层次趋向高端
新业态新经济蓬勃涌现
在北滘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每个人走路都像一阵风。
“没办法,人少事多,走慢一点可能就做不完事情。”黄浩林很无奈,北滘2022年的案件量超2000宗,仅他自己一年就要办600多宗案子。
今年初,北滘镇GDP首破千亿元,成为广东第二个千亿大镇。在这里,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雄踞,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拔节生长,中小企业更是遍地丛生,无数“打工人”依靠各类企业在佛山生活、扎根。
权利意识觉醒、法律意识增强,懂得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而劳动争议案件与佛山市庞大的经济体量及活跃的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北滘只是佛山的一个缩影。
白皮书显示,近5年劳动争议案件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数量明显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山人才结构在层次上趋向高端化。
这与近年佛山大刀阔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关。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佛山战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形成了一个集聚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强力磁场。
佛山市人社局劳动关系与调解仲裁科科长高栋说,在传统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身份类型较为单一,多为学历较低的基层员工,其在劳动关系中话语权较少,权益更易被侵犯。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性的增强,医生、科研人员、上市公司高管等相对学历较高的人员也在劳动争议中出现。
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让劳动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
梁凤明来自佛山市松高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2013年开始当调解员,至今刚好10年,曾去顺德大良、陈村等各个镇街的调解中心任职。梁凤明对此有明显的感受:“除了普通职业的劳动者,我也接触过电商主播、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的劳动争议。”
白皮书指出
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多指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劳动者。由于佛山民营经济活跃,新业态劳动模式发展较为迅猛。这类从业人员在工作内容、职业特点等方面与传统的劳动用工模式存在不同,而现有劳动关系认定标准难以完整定义新业态灵活化、高度自主化的状态。
高栋表示,今年,佛山市人社局计划摸清新业态从业人员底数,逐步推进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措施。
02
设立巡回仲裁庭
提升调解仲裁水平
黄浩林清晰记得,刚从事劳动仲裁那几年,案件调解率只有60%左右。到现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调解率大幅上升。
白皮书的数据与黄浩林的记忆相呼应。
根据白皮书,佛山市劳动争议案件近5年的起诉率从24.56%一路下降为13.63%,化解率则从89.56%一路升至92.97%。
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后,当事人继续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总体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逾九成案件化解在调裁阶段,这在一定程度说明五年来佛山劳动争议的调裁质量逐渐提升。
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仲裁机构的办案压力以及法院起诉压力,还能减少劳资双方的诉讼成本,缓和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对立氛围,符合我国设立“一裁两审”模式的初衷。
黄浩林虽然是一名仲裁员,但也常常充当调解员。
“调解贯穿整个办案过程,只要没出裁决书都可以调解。仲裁程序一般要走几十天,但是调解相对而言比较‘弹性’,简单的案件甚至1小时就能解决。”黄浩林说。
但调解员和仲裁员的人数远远不够。目前,佛山共有专职仲裁员150人,分布在市区镇三级,46个仲裁庭全部设在镇街。
办案人员少、案件多且复杂等问题指向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号:
怎样才能提高调裁水平?
白皮书给出了解答。在镇街人手不足、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佛山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新模式,例如顺德松高模式:由政府部门向松高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承接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业务,该模式所在地北滘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作为先进典型得到了人社部的表彰。
仲裁员素质是仲裁工作能否取信于民的根本。就队伍建设而言,佛山严把入口关并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落实仲裁员办案补助等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此外,佛山还从高校、大型企业法务人员中选拔兼职仲裁员,弥补现有人手不足,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保障仲裁审限内结案率100%。
办案质量是仲裁工作的灵魂。2021年,佛山在全市推行互联网公布裁决书,让“文书上网”,以自我加压的方式,将仲裁置于阳光下,倒逼仲裁员提升案件质量。
设立巡回仲裁庭是另一个创新。目前,佛山市本级巡回庭已办理涉及知名上市公司、美团骑手等疑难复杂案件超千宗,单宗案件标的额最高近千万元,裁决书对各区公开,对仲裁员判案作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03
促调解走向职业化
探索建立企业正向激励机制
佛山市正和调解中心(下称“正和”)主任吴立林就是市级巡回仲裁庭的成员之一,经验老道的他如今只有遇到“疑难杂症”才会出手。
但在此之前,他当了许多年的调解员和仲裁员,深知调裁工作的不易。
“所有的争议纠纷都会先经过调解程序,调解不成再走仲裁。可以说,调解是纠纷得到解决的一道前置关卡。”在吴立林的职业生涯中,大规模的群体纠纷、当事人情绪激动以生命相胁等情况都遇到过,他从没退缩过。
同样做调解员工作多年的梁凤明,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辞。一遇到案件,却能立马“滔滔不绝”,向当事人讲解法律点。
“调解员的身份很多元,不单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还要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时事政治,否则如何进入当事人内心建立互信?”梁凤明说,工作一天,精神容易高度紧张,就会选择出去走走或者跟同事分析案情,疏导心情。
正和是佛山市首个职业化的调解中心,佛山5区32个镇街,哪里有需要,正和70多个调解员就会奔赴哪里。
“专业的调解员调解质量更高,也能缓解政府部门调解人手不足的难题。”吴立林说。
产生劳动争议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白皮书所总结的问题高度概括了吴立林等人的想法: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劳资双方贯彻和谐共赢的理念不够、劳动者不履行职责引发纠纷、劳动者不诚信维权现象时有发生等,都是调裁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据白皮书数据
90.69%的劳动者认为良好用工环境会影响自己在佛山创业就业的意愿,74.19%的企业认为良好用工环境会影响自己在佛山投资的意愿,这些数据表明,良好用工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百度地图慧眼,全国热门迁入地中佛山排名长期保持前10。佛山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5.23万人,户籍人口495.40万人。这意味着,佛山有近一半的外来人口。
佛山一直重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那么如何尊重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动者更愉快地留在佛山工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造良好用工环境是关键所在。
未来,佛山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和的内生动力。根据白皮书,下一步佛山市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及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逐步探索将用人单位涉裁、涉诉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对能够全面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诚信企业,与各部门实行联合激励,在特殊政策优待、享受政务绿色通道等方面予以激励。
4月23日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在北京发布
《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
该报告显示
在对100个城市的评估结果中
佛山市总得分率位居
全国第13、全国地级市第2、全省地级市第1名
该报告选择国内100个城市为评估对象从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的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数字法治政府等11个方面,对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行评估。
榜单显示,佛山排名第13位,位列佛山前列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杭州、南京、广州、青岛、宁波、深圳、上海、厦门、武汉、无锡、济南。
在全省范围内,佛山位列第3,位居广深之后,在全国地级市范围内,佛山位列第2,仅次于无锡。
佛山法治政府建设为什么被认可?
立法引领法治建设
近年来,佛山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着力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主动适应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线上,启用“佛山市政府立法工作微平台”,公示内容覆盖立项、起草、审查、公布解读、评估等环节,实现公众“零距离”参与立法。线下,设立佛山市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印发《佛山市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确定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具体工作机制,遴选27个单位作为全市第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涵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各类群体。
法律服务来助企
佛山高标准打造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优化集合律师、公证、仲裁、调解等专业资源,推动法律服务端口前移,将优质法律资源链接进入园区,并成立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任务职责,“一盘棋”统筹推进园区公法中心建设。将涵盖政府立法、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各方面护航产业发展的法治成果予以充分展现,创新赋能“制造业当家”,服务佛山高质量发展。
“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
除此之外,佛山完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模式,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发展金融、知识产权等新型公证业务,完善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等便民措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法律服务需求。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佛山接连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发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我市执业申请工作指南》、印发了《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了港澳律师到佛山执业十条支持措施等内容,围绕“政策、平台、人才、服务”等方面,探索适合佛山实际的涉外(大湾区)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之路,积极配合佛山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作为人口近千万的特大城市,佛山市场主体众多。接下来,佛山将继续深入推进法治佛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作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不断加大法治统筹力度,持续提升法治佛山建设水平,为实现开放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4月24日上午,佛山市·双鸭山市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在佛山举行,两市就新一轮对口合作进行对接交流,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双鸭山市委书记邵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轲表示,佛山与双鸭山深化开展对口合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发展所需。佛山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广东·黑龙江对口合作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对口合作政治责任,用心用情做好各项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作出应有贡献。聚焦合作重点,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推进改革互鉴、产业互动、经贸互通、文旅互促,共同做大做强新型储能等产业链,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跨区域物流。突出工作实效,着力完善交流机制、细化合作举措,加强宣传推广互动,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对口合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邵国强代表双鸭山市干部群众感谢佛山过去五年来对双鸭山的支持与帮助。他表示,加快发展是两市的共同心愿,互惠互利是双方深化对口合作的重要前提。聚焦新一轮对口合作,双鸭山将充分依托煤炭、生态、冰雪等“五色”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成佛山优势资源的供给地;依托独特地缘优势,特别是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的6个国家一类对俄口岸,打造成佛山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依托煤炭、电力、新材料、粮食加工等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打造成佛山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依托两地丰富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推进“南来北往、寒来暑往”交流互通,打造成为佛山文化旅游的交流地。
在佛山考察期间,双鸭山市党政代表团实地走访了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举行双鸭山招商引资推介会。
佛山市领导葛承书、刘智勇、黄少文,双鸭山市领导王长泰、智建伟等参加有关活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