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基本完成碧道建设130.28公里,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日前,佛山市主要领导就中华白海豚误闯佛山水闸成功获救一事作出批示,强调要在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等工作上再接再厉,推动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从佛山市水利局获悉,自201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以来,我市迅速响应,提出按“三环六带”规划推动全市1000公里碧道工程建设。今年,我市基本完成碧道建设130.28公里,超额完成省河长办对佛山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
省级试点先行 串联惬意滨水空间
此次的“不速之客”白海豚是由东平水道进入沙口水利枢纽站水闸。
作为广东万里碧道省级试点、粤港澳大湾区碧道试点,东平水道不仅迎来了“水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也深深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其众多开放式亲水空间,如浪花平台、龙舟广场、人造沙滩、湿地公园等,以及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大剧院、坊塔、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的休闲娱乐需求。
同时,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及河岸绿化、水质净化和水文化打造等综合举措,东平水道及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城市客厅重要示范段。
随着碧道建设提速,佛山东平水道沿线换上新颜。/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蓝天白云下,绿水逶迤,水运繁忙,两岸繁花似锦、林荫密布;夜幕降临时,归鸟翻飞,万家灯火,两岸特色建筑霓虹璀璨,游船缓缓驶过,悠扬的汽笛声中,仿佛徐徐展开了一轴五彩斑斓的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今年,我市全面启动60公里三龙湾碧道和40公里东平河水轴线两个重点碧道项目,积极打造“碧道+”品牌,开展东平河-潭洲水道夜间游船项目、碧道骑行、网红碧道影像大赛等活动,全方位激发碧道活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事实上,这些成效的落地离不开规划的引领。我市今年修改完善《三龙湾碧道详细规划》,计划依托东平水道、潭洲水道、陈村水道,将散落的“生态珍珠”串珠成链,构建生态绿芯、组团公园和生态廊道的多层次、系统化生态格局;出台《佛山市东平河水轴线详细规划》《佛山市东平河水轴线实施方案(2020-2022)》,明确建设四段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和十大特色滨水亮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滨水空间典范。
“碧道+治水”模式 水环境持续向好
提高河道水质,提升两岸景观,使其同时发挥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多重价值,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可以说,碧道建设是更高阶的河湖治理3.0版本,也推动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到实处、细处。
记者从市河长办获悉,我市今年加大碧道建设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倒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碧道建设。
同时,我市今年不仅加快万里碧道省级试点东平水道段的建设,还将碧道建设试点工作延伸至各区,在每区高标准建设不少于5公里的市级试点碧道,全面铺开20公里重点段碧道建设。
“碧道+治水”模式,正使市内大小河道成为一条条绿色水轴,逐渐重现水清岸美的岭南水乡风貌。据市河长办统计,今年全市基本完成碧道建设130.28公里,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80公里)。
深挖文史资源 厚植碧道文化内涵
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这样的碧道有望于2035年前实现市内全覆盖。
今年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按照“1年快速启动,5年基本成型,10年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分三阶段推进1000公里碧道建设,通过打造“三环六带”碧道规划格局,串联起全市千亩万亩公园、特色古村落及主要历史文化资源,联动自然生态文明、古驿道建设和“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富有佛山特色的靓丽水生态名片。
2021年,我市计划完成包括潭洲水道碧道、北江干流碧道、西江干流碧道等都市型、乡野型、自然生态型碧道共220公里。
碧道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堤固、景美”的河湖治理总目标,还有利于促进水文化品牌的打造,通过深入挖掘文史资源,厚植碧道的文化内涵。
如南海区正大力建设丹灶“有为水道”文化碧道,计划以水为线,串联沿线的葛洪道家文化、康有为创新文化、陈澹浦工匠文化等元素。届时,市民沿着8公里长的碧道,可欣赏绿水青山、品味岭南民俗,还可造访康有为、方献夫、陈澹浦等历史名人故居。
不久前,佛山桑园围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桑园围今后的科学有序保护、发展和利用,均将与碧道建设紧密结合,努力将桑园围打造成广东万里碧道一张靓丽的地理名片。
昨日,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布《顺德区企业开办便利化“领照即开业”“1210”改革行动方案》,重磅推出12项企业开办创新举措,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次办好、零元成本”。
目前,顺德区企业设立登记环节0.5个工作日内办结,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3个环节实行同步审批0.5个工作日内办结。前日,顺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顺德区企业开办便利化“领照即开业”“1210”改革行动方案》,旨在以数据赋能,进一步丰富新时代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内涵,实现“领照即开业”“1210”的改革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何为“1210”改革?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2”是指12项企业开办新举措,其中包括线上实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秒报秒办”;线下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现场即办”;创新线上线下导办帮办服务模式;扩大“一照通”改革模式范围等。“1”是指开办企业“一次办理”,针对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衔接不畅,审批环节多、来回跑、效率不高等问题,将原先分散在各个不同部门的业务,统一集成到综合服务窗口进行多个关联事项一次性受理,再由综合窗口统筹将所有审批结果送达申请人,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办好”“领照即开业”。“0”是指开办企业“零成本”,主要包括审批结果免费邮、企业印章免费赠送和税控设备免费发放。
2020年,顺德区相继推出政务服务“门口办”、“指尖办”、工程代办以及24小时企业服务平台等惠企便民的改革工作。“1210”改革是继顺德推出以上创新改革工作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专项改革政策,这是顺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又迈出的一大步,进入企业开办“零成本”时代。
记者从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获悉,自12月1日起,顺德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工程除外)全面实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方便企业办事。目前,顺德区第一批实施不见面全网办审批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已发出。
这是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破解工程报建重难点,实际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该局联合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办理,简化部分审批流程,扩大容缺受理、信任审批的适用范围等多种审批方式,加快项目审批速度,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顺德区自2019年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以来,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佛山市工程建设网上主题式服务平台”,企业可以24小时在线查看办事指南、表单下载、申报审批,实现通过“一张网”“不见面”全程办理审批。近年来,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大力推进落实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备案)电子化申报和审批。
记者了解到,顺德区近期实施电子化申报和审批的范围包括建筑业企业资质的首次申请、升级、增项、延续、变更、注销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简易换证(设计施工一体化)。
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利好。据悉,企业工作人员在申报时,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只需登陆广东省建设信息网(http://sk.gdcic.net/approve/)网上办事平台,通过上传电子申报材料方式即可申报,许可核准后即核发电子证照,实现全程“交件取证零跑动”。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制度。据了解,针对施工许可证核发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涉及项目建设过程的行政审批事项,当其基本申请条件具备、申请材料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的,在其他申请材料暂缺或有误的情况下,申请人签署《容缺受理承诺书》后,可先予以受理并开展审查。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同步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扶持服务,及时解答网上申报常见问题,解决企业在资质申报中的实际困难,并逐步拓宽电子化申报和审批的覆盖面。同时,将加强推进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和数字化审图工作,为顺德工程建设项目落地创造一个更高效优质的行政审批环境,让更多企业获得便捷的审批服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