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总给孩子“贴标签”?影响远超出你的想象
详细内容

总给孩子“贴标签”?影响远超出你的想象

时间:2022-01-12     人气:3894     来源:佛山教育     作者:
概述:很多家长在谈起孩子时,总喜欢说孩子“不爱学习”“做事拖拉”“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家长在谈起孩子时,总喜欢说孩子“不爱学习”“做事拖拉”“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等等,其实上述词语是父母对孩子行为表现的一种定义,就是“标签”。殊不知这种“标签”非常影响孩子的内心成长。


什么是“贴标签”?


什么是“标签效应”?


父母师长对孩子(学生)行为表现的一种定义,就是“标签”;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一定的定性导向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贴标签”的结果,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往往是促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各类“标签”。


不同“标签”对孩子的影响


负面标签的影响:


它往往让人产生羞愧感,变得不自信,让人无法看见自己的价值。比如孩子不爱说话,大人就概括地说孩子“内向、胆小”;孩子遇到问题不爱动脑筋,家长也许会说“这孩子真懒”等等。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粗暴地“贴标签”,把孩子归类为某一类人,孩子自己不会区分,他们对父母的话也信以为真了。


正面标签的影响:


有些正面的标签会让孩子形成“虚无的高自尊”,当这种“高自尊”被挑战的时候孩子便会自卑和不安。


比如孩子被家长贴上了“厉害”的标签,孩子就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必须表现出“厉害”。如果有些时候孩子遇到了挫折,失败了,他就会想其实我也没那么“厉害”,我为什么不能每次都做到爸妈说的“厉害”呢?孩子心理会忐忑不安,开始自我怀疑。为了继续保持“厉害”这个正面标签,孩子可能以后只挑自己做得来的事情去做,不敢做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害怕再次展示了自己的“不厉害”,孩子可能一次次失去挑战的勇气和进步的机会。


有些正面标签也有好处,因为这些标签对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进行了肯定。比如,为了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可以说孩子是“勤劳的小蜜蜂”“可爱的小助手”。为了引导孩子保持好奇心,多提问,可以称赞孩子是“为什么小能手”。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是及时果断叫停。当你发现自己正在给孩子贴“负标签”的时候,要及时果断按下暂停键,静下心来想一想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别的可能?不要随便下定义。


二是多用中性描述。对孩子的行为要多描述而不只是一味评价,要多使用中性的词描述孩子的行为,或许你会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


三是保持欣赏期待。像你期望孩子拥有的特质那样对待孩子,欣赏孩子,永远保持对孩子进步的期待,哪怕一点点也是好的,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一个你期待的标签。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