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复阳”和“二次感染”?专家解读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是没好彻底吗?“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网传“阳康”以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网友关切的问题带来解读。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呈阳性。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但又发生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专家表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
可能性大一些?
就哪些群体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专家进行了相关介绍。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患者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仅仅是一个检出病毒片段的指标,和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
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此外,专家表示,一个人有可能因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据国外相关报道,感染过两次的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比较少,感染四、五次非常罕见。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抗体保护,那么再感染的风险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
网传“阳性之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所以这段时间最有可能二次感染”,专家解答,不存在说两周内容易感染这个说法。
我们常说的特异性抗体,两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病毒进入人体的这一刻,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但并不是说这两周内人体就没有保护力。这个时候如果有病毒再进入体内,它能够很快被清除掉,反而是相对不容易感染的时候。总体来说,感染之后时间越长,体内的抗体水平越低,感染的风险才会越大。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康复之后,一般获得的保护力可以持续3到6个月,年轻人可以在6个月以后再去接种一次加强针。老年人因为保护力比较短,可以在三个月以后再去加强一针。
发烧了,那么多药怎么吃?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退烧药?
要间隔多久服用?
👇👇👇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不能联合使用
Q1:药物和医疗用品中,有哪些是不推荐用于退热的?
不推荐使用尼美舒利、激素、退热贴来退热。
✘ 尼美舒利用于退热,在国内上市时间里已发生数千次的不良事件,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目前,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常规用于退烧药使用。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用于退热,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没有相关证据。因此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
✘ 退热贴退热的原理是其中胶状物当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散热。然而由于退热贴面积有限,对于全身退热的作用帮助不大,还有导致过敏的危险,因此不推荐使用。
Q2:可以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来退烧吗?
不推荐。
虽然联合或者交替使用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退热药更有效,但这样并不能够改善舒适度,而且这种体温降低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也不清楚。
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联合或者交替使用的安全性信息较少。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服用的剂量不同,也容易造成给药错误或混淆。
退烧药物效果不好可以替换
但不能交替使用
Q1:如果用一种药退烧效果不好,可以换另一种吗?
无论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一般在60分钟内都应该观察到疗效,3-4小时达到疗效的峰值。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3-4小时,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感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将对乙酰氨基酚直接更换为布洛芬。
如果服用布洛芬3-4小时后,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也可以将布洛芬直接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发热只对某一种退热药效果更好有关。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退热。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只是单纯的药物替换,并不是交替使用。
特别注意
对乙酰氨基酚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一起同服的时候,会发生药物过量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肝坏死等致命性的疾病。
体温未超过38.5度时
可以不用退烧药
Q1:体温大于多少度为发烧?
通常肛温≥38℃或者是腋温≥37.3℃,定义为发热。但这只是个参考值,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体温是有差异的。
特别对于宝宝,除了看体温上的数字,还要观察宝宝有没有异常的表现,例如是否有不舒服的表现、情绪如何、有没有力气等等。
Q2:发烧了就需要使用退烧药吗?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开始发作时都可以表现为发热。处理发热的第一步,是需要明确导致发热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
对于病毒性疾病,如常见的感冒等,一般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其中退热只是对症治疗手段之一。退热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因发热而引起的不适,比如睡眠不安、胃口差、儿童持续哭泣、烦躁、活动减少等。
需注意的是,不是只要发热就服用退烧药来处理,一般只有在腋温大于38.5℃,或者儿童出现明显不适时才考虑用药物作退热处理。
这些退热方式不推荐
Q1: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来退热吗?
虽然有研究表明,在使用退烧药的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会更好。但这样操作会增加明显不适感,因此,我们不建议常规使用,特别不推荐对发热儿童采取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办法来降低体温,更不推荐采用冰水或酒精擦浴的方法来退热。
酒精擦浴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酒精在擦拭身体的过程中,会透皮吸收,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危险。
Q2:如果不使用退烧药,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症状?
当发热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可以不必用药物来处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让身体感觉舒服一些。比如,把房间的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温度;穿着合适的衣服,选择纯棉透气的材质,当退烧出汗时,及时更换;多喝水,防止出汗脱水。
对于宝宝而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勤测量体温,当体温高于38.5℃时或者孩子精神状态转差时就可以使用退烧药。
Q3: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
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日前
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
陆续开展
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
(俗称“第四针”)接种工作
顺德区
顺德区第二剂次加强针目前仅向60岁以上人群开放。
高明区
高明区60周岁及以上人员已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即科兴/生物)或已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及一针智飞/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可接种第二针加强针(第四针)。
三水区
12月19日,三水区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正式开打。60岁以上老年人群已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即科兴/生物等)或已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及一针智飞/康希诺疫苗或已接种两针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可接种第二针加强针(第四针);18岁及以上处于感染高风险人群、患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已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即科兴/生物等)或已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及一针智飞/康希诺疫苗或已接种两针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可接种第二针加强针(第四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