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余载龙眼树 年产千斤果实
古树名片
古龙眼树:二级古树,树龄超过350岁,树高17米,胸围6.8米,平均冠幅20.5米,东西冠幅19米,南北冠幅22米。树木有树洞,树形仿若蘑菇。
位于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委会木棉社80号后200米处路边。
古树历史
南平村位于从化区温泉镇东南部,是广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镇之一。该村山环水抱,历史底蕴深厚,一批老宅、古树都被保存下来。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守护南平村村口的古龙眼树已经超过350岁,至今仍可年产龙眼上千斤。据村中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棵古龙眼树被作为一个网红打卡点来打造。除了古龙眼树,在村里还分布着多棵上百年历史的古树名木。
300多岁龙眼树背后
蕴含动人的爱情故事
青山叠翠,流水潺潺,山、泉、林、溪、石是南平村内的五大特色生态要素,共同构成一幅秀美的南平村山水画卷。尤其是在日出之时,阳光把山峦映照得十分壮美……
南平村坐拥凤凰山,环抱凤溪水,老宅、古树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日,记者从市区出发,驱车来到古朴静谧的南平村。进入村口,只见一棵参天的古龙眼树坐落于道路一旁,虬枝曲折,树结密布,亭亭如盖。走近大树旁边细看,才发现树干是空心的,大大的树洞足以容纳两个成年人。这棵古龙眼树的树龄超过350岁,默默见证着南平村的蝶变。
南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华介绍:“南平村村口东西两侧各有一棵300多年的龙眼树。”西侧的母树树影婆娑、枝繁叶茂,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而东侧的公树曲折向上,树干上长满了拳头状的结瘤,枝叶稀少。
这两棵古龙眼树流传下了动人的传说。相传在300多年前,村里有一个叫林树尧的村民,他在上山寻找草药时失足掉下悬崖,被一个叫“桂圆”的年轻女子救下,后来两人结为夫妻,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谁知这个女子竟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因私自下凡,王母娘娘将其变为一颗种子以示惩罚,留给了林树尧。后来,种子长成一棵龙眼树,后人都说这是仙女桂圆的化身。在林树尧去世后,在他的房屋旁也长出了一棵龙眼树,后人都认为那是因为林树尧思念桂圆。在数百年间,两棵古龙眼树深情对望,尽诉思念。
古树被唤作“伯公树”
产出龙眼曾卖上百元
2019年,南平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里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环境幽静,村容村貌颇有山地古村风韵。
据了解,宋人迁至南雄珠玑巷后,部分人又经从化神岗、增城等地,转移到从化东南。明末清初时期,凤凰山的怀抱里便形成了南平初始村落。南平村传承数百年的历史,文脉深厚,留下了“一门三进士、四代九乡贤”的历史佳话。
在一代又一代南平村村民的眼中,村口的古龙眼树守望着古村里的每一位村民。张国华向记者介绍:“这棵龙眼树又叫‘伯公树’,守护着村口,树下还有一个小古庙。每逢添丁婚嫁的喜事或重要节日,村民都会前来供奉。尤其是过年期间,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大年初一的早上,村民会连续两天过来排队供奉,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庭幸福美满。”
枝繁叶茂的古龙眼树不仅是村民的“守护神”,曾经还是村民劳作后乘凉的好去处,以及是孩童玩耍的小天地。在上世纪90年代,古龙眼树所在之处几乎是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然而因为古树旁边的路段刚好是一个斜坡,每当有村民建房子要用车运送瓦片进村时,都要叫上叔伯兄弟一块推车。
在张国华眼中,村口的古龙眼树还是一棵丰产树,“古龙眼树几乎每年都能产出上千斤的龙眼,在上世纪80年代,村民采摘下龙眼,拿到附近的市集售卖,还能卖到上百元的好价格。”
古树成为网红打卡点 村道为其绕道行
在南平村建设中,保护传统古村落受到重视,没有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修旧如旧,保留了具有历史底蕴的祠堂、老宅、古树。
古龙眼树旁边的村道贯穿整条南平村,是进出村子的主要通道,北至石坑村,南至龙新村。这条进出村子的道路还因为避开古龙眼树,稍微绕了一点道。据张国华介绍,“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近年来还因发展南平静修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因此交通设施也必须跟得上节奏。过去道路比较狭窄,缺乏交通配套设施,近年来,政府部门在道路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后期扩建的村道宽度由原来的5米拓宽到7米,让村民出行更畅顺。当这条村道修到古龙眼树前时,还就着古树绕了点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古龙眼树。”
近年来,南平村在树林中修建了总长2.8公里的凤溪栈道,这也是游客徒步休闲的最佳路线。凤溪由凤凰山系自南向北流经全村,而凤溪栈道则沿凤溪设置,广大游客都能享受溯溪而行、纵览村落的乐趣。
“由于村口有一公一母两棵古树,我们还在古龙眼树旁打造一个名为‘龙凤亭’的休闲空间,给游客提供休闲的空间。”张国华介绍。不少游客在游览南平村时都会被村口的古树吸引住眼球,有游客甚至热情地提出保护意见,“这棵古龙眼树非常老、非常罕见,应该做好宣传推广,如果能够让游客也品尝一下果实的滋味,相信也可以增强宣传效应,更好地打响古树品牌。”
村里分布多棵百年古树 村民爱之敬之
古龙眼树,只是南平村树木葱郁的一个缩影。温泉镇南平村作为广州市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山林面积达7500亩,大树有82棵,50年以上树龄的大树有24棵,树种包括枫香、秋枫、荔枝、海红豆、木棉等。村庄西南边有3片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树林,分别是青冈、毛柿、鱼尾葵群落,鱼尾葵、海红豆群落以及特色枫香红叶观赏林。
在南平村,分布着多棵上百年历史的古树名木,与山林为伴的南平村村民十分敬爱林木。村中有一棵约123年的老木棉树,相传是由一个拴牛的木棉桩生长而成;村南三山村的上山路旁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乌榄树、樟树,村民之间流传着自制榄角的传统。位于南平村最南端的枫林则由8棵香枫树组成,其中最老的一棵有252年。每当枫叶浸染时,就会呈现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美景。 南平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今以建设自然与现代有机结合,有品位、有记忆、有意境的特色小镇为目标,打造一处从化最富有魅力的山水艺术社区、宜居宜游的生态型身心休养静地。南平村还入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村企合作的新模式打造“南平静修小镇”特色小镇,带动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推动南平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双壳槐枝“一村一品”建设。
●记者手记
古树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南平村村口300多岁的古龙眼树,背后不仅蕴含着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是南平村村民的“守护神”、乡愁的载体,更见证了南平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上的成果。
在过去,林萌下小童戏水溪涧中,到如今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南平村获得了广州市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认定。流水潺潺,古树虬髯,引来如鲫游人……
如今,这棵坐落于村口的古龙眼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一旁还建有“龙凤亭”,因树成景,因树造景,亭台楼阁与古树交相辉映,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自发为古树保护建言献策。然而,古龙眼树只是南平村丰富古树资源的缩影,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南平村一直有木棉树、香枫树等百年古树守护陪伴。
南平村村民生于山林之间,历来对古树有着敬畏之心,并因地制宜保护古树,每逢春夏两季施肥,绕开古树修路……或许,这也是古龙眼树滋养数百年仍郁郁葱葱的原因吧。
古龙眼树矗立数百年,仍能年产上千斤龙眼,生机焕发。在未来,仍将继续见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华丽蝶变。
线路由江府至纪念堂全长20.0公里 全线共10车站7座可换乘
12月19日,8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纪念堂)发布环评批前公告。环评报告显示,线路已在11月获得相关批复。该线路长约20.0公里,途经越秀区、白云区,全线共设站10座,其中换乘站7座。
经调整后24号线不复存在
市民可能对8号线北延段支线有些陌生,更为熟悉的是此前广州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阶段的8号线北延江府段(滘心~江府)、8号线北延段拆解线(24号线,广州北站~纪念堂)。最新批复显示,上述两条线路已调整为8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8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纪念堂),因此,24号线不复存在。
全线共设10站全地下敷设
因为线路发生了变化,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需要重新环评。线路长约20.0公里,由江府至纪念堂,途经越秀区、白云区,全地下敷设,共设站10座,其中换乘站7座,平均站间距1.9公里。全线采用6辆编组A型车,最高设计时速100公里。
8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纪念堂)7个换乘站,自南往北依次为:在东风路与解放北路交叉路口南侧设纪念堂站与2号线、13号线换乘,预留远期线路向南延伸条件;在解放北路与三元里大道交叉路口南侧设梓元岗站与11号线换乘;在铁路白云站东侧设白云站与12号线、芳白城际、广清城际换乘;在黄石西路路口南侧设黄石站与规划29号线换乘;在夏茅大道路口西侧设夏茅站再次与芳白城际换乘;在新石路与广花公路交叉路口西北侧设均禾站与规划34号线换乘;在桃源西街路口西北侧设桃源站与规划39号线换乘。
对比此前24号线环评,截短为8号线北延段支线之后,本段的站点位置基本不变。远期客流预测显示,线路未来将延伸至沥滘,与8号线北延段跨线运行,相当于按照原来的24号线(广州北站-沥滘)来运行。远期跨线运行的客流数据,也与24号线环评的数字一样。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明办等联合发布2022年“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评选名单。其中,广州市15家企业上榜“广东百佳爱心帮扶企业”名单、3位企业家上榜“广东百佳爱心新乡贤”名单、16个帮扶案例入选广东“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前列。主要做法:一是实施市领导挂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示范、表率作用,实行市领导挂点实施“千企兴千村”工程,结合市领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市领导联系挂点村,调整后18位市领导挂点7个涉农区共18条行政村。同时,参照市的做法,7个涉农区也全部落实区领导挂村工作,实现市、区两级领导挂村全覆盖。二是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广州市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搭建行动组织架构;印发《广州市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工作要求及实施措施;7个涉农区结合实际制定本区行动方案或贯彻落实计划,形成上下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坚持镇村所需、企业所能,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对接联系镇街,31家市属国企与北部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20个镇街对接联系,助力广州市北部乡村振兴。探索由政府、村集、村民和企业四方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将村集体资源、资产量化入股,盘活乡村“沉睡”资源,逐步形成“公司+村集体+农户”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村集体与行业协会产业合作开发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等资产盘活利用,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活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户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与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村集体物业整体打包招标出租,引进企事业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美丽庭院创建、企业党建与村级党建互助共建,由企业对公共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深入开展“6·30”活动。由市领导联系走访部分重点企业,介绍广州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引导动员企业参与强镇兴村帮扶工作。组织召开重点社会组织座谈会,会前由市主要领导接见重点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代表,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