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铁军又快又稳!项目“招批建”跑出“加速度”
近日,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向着光荣和梦想奋进·铁军答卷人开讲啦”第三十期暨“双高”系列之“快招快批快建”专场活动在区国际人才会客厅举办。本期铁军答卷人分享了他们如何用速度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用质量开辟项目审批新道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招批建”跑出更快“加速度”的故事,展现又快又稳服务企业的“黄埔铁军”新风貌。
提速做先锋:“快”字诀打造高效营商环境
时下,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些项目最快1天就可以拿到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这在以往可能需要半年。来自区行政审批局的卢佳斌,在现场分享了打造黄埔特色审批模式中的五次“握手”。“2015年的时候,审批至少需要五个工作日,那时候,来办事的企业都不愿意与我握手。”卢佳斌回忆说,“2022年,我们手把手帮助‘小白企业’完成申报工作,实现施工许可当天清零,只要企业有动工意愿,就可以实现拿地即动工。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热情与我握手了!”7年间五次“握手”的过程,体现的是让更多企业受惠的递进历程。
“一小时前还在市里协调国企出资事宜,一个小时后就在区里接待新西兰的客人;刚收到企业物色办公场地的需求,马上就带着客商到现场查看通过‘载体超市’匹配的物业……这就是招商铁军以快致胜的节奏。”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投资管理处处长文日煜,在答卷现场这样讲述招商铁军的“工作镜头”。
对于在区属国企科学城投资集团担任工程管理部总经理的马建军来说,深耕工程领域的27年,是让她不断提速前进的旅程。“这些年我的确就像军人打仗一样始终战斗在建设工程的一线:刚接到电话‘这个项目有些难,请建军帮忙协调一下’,下一刻就接到通知‘这个项目设计方案需要建军参加评审’……多任务同时推进、快速落地,需要我成为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需要不断学习的人。”而在面对工程这一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马建军的态度是:“干工程的,无所谓女性和男性,能干好就好”。
作为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审批服务中心主任,王玮玉也在不断地思考如何让企业省心、省时间。“2020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首推联合测绘免费服务,将原来由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分别实施的3项测量测绘业务,统一交由1个符合资质的单位同步开展测绘测量工作,实现一次委托、一次测绘、成果共享。”在订制式审批服务的贴身服务下,项目的规划报批、环评申报、树木迁移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人防、施工许可“同审同批、四证联发”,为企业提前赢得了3个月的动工时间。
提质作保障:“稳”字诀助力企业项目落地生根
“审批光有速度还不行,稳中求进办成事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卢佳斌用“1234”来分享如何“稳中求进”:锚定“企业审批服务”这一个中心,优质服务保证了每天都有一个项目可以动工、可以投产;攻克环评审批制约性等两个难题,保证审批的公正性与群众的满意度。他还提到了三点让人自豪的成绩:承诺制信任审批获广州十大创新案例,成功获批广州市“一站式”审批改革试点,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模拟排名第一。而“4”,是4场硬仗的胜利:快速完成华星光电、广本扩建、粤芯芯片和小鹏汽车等环评审批。
“因为无微不至的服务,我们招商人赢得了诸多企业的信任。”文日煜自豪地说。韩国现代、德国默克、瑞士龙沙、英国阿斯利康、新加坡益海嘉里、美国丹纳赫、日本罗森......他细数落户我区的一个个耀眼企业,这些跨国巨头投资项目陆续被引进,并进一步推动卡尔蔡司、玛氏箭牌、宝洁、乐金等区内老牌企业新增投资,使得我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连年上升,连续四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首位,稳居广州市各区第一,外资利用工作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两获第一。
据了解,目前我区已聚集中小企业4万余家。近年来,我区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遇到的审批“痛点”“堵点”“难点”,实现审批“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累计服务工业企业逾5000家,推动近500个项目落地动工,平均节省6个月筹建时间,为近900个项目减免筹建费用近1亿元,助力开创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的新模式。
(孟远丽、王洪艳、黄于穗)
3月17日,广州高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黄埔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领到了“一证多址”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全省首家享受到“一证多址”改革红利的企业。
黄埔区在全省率先推出食品生产许可“一证多址”试点改革,让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新设门店实现“快捷粘贴”,再次走在优化营商环境前列。
只需一次申请即可新设多个门店
“2019年我们总店开业的时候,许可证也是我去跑的,搞了差不多1个月。今年新开的这两家门店,从申请到拿到证,当天就搞定,真是太便利了。”广州高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行政人事的王小姐拿到新鲜出炉的经营许可证,抑制不住笑意说。
据了解,实行“一证多址”改革前,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只能对应一个经营场所,这就意味着总部在黄埔的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每新增一家直营门店,都需要提交一套办理材料以办理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后,企业需要“反复跑”,分别为每家门店办理变更和延续,徒增经营成本。
今年3月,黄埔区对食品经营企业“一证多址”开展改革试点,调研辖区食品连锁企业开设直营门店的需求,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一证多址”食品经营许可证。
“在得知‘一证多址’政策后,我们立即对接了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一次材料就解决了多家直营门店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问题,单店开业周期缩短了1个月,为公司节省了租金和人工成本共达30万!这大大提振了我司发展壮大的信心。”广州高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梅相光表示。
审批时限压缩至少50%
食品生产许可“一证多址”指对总部登记在黄埔区的食品连锁经营企业的总部及其直营门店,总部需拥有2家及以上分支机构,和直营门店使用统一商号(字号),可采取“现场核查+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对企业总部经现场核查后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对直营门店采取告知承诺方式进行审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一步简化,减少现场核查环节,后续变更、延续等事项也一次办理。
但前提是,这些企业总部和各直营门店必须符合实行统一采购配送食品、统一规范经营管理,且经营项目、工艺流程布局、设备设施统一标准等要求。
“总部《食品经营许可证》上载明直营门店的许可信息,直营门店在明显位置悬挂总部许可证复印件后即可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实现总部和直营门店‘多地同证’。”黄埔区政务服务中心“一证多址”专窗办理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只需提交一次申请,领一本许可证,就能新设多个门店,后续变更、延续等事项也可一次办理,免去重复提交资料、频繁往返“办证”的麻烦。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监管力度“放松”了呢?
“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是一种便利化改革措施,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可以放松食品安全要求。”黄埔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在企业获证后,会通过采取实地检查、定期抽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其承诺内容、整改情况等对企业总部和其直营门店开展检查,并重点加强企业日常巡查监管。
“一证多址”改革兼顾审批便利化和监管规范化,是黄埔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黄埔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一证多址”试点范围将拓宽至饭堂、综合性零售业等,让改革红利切实惠及更多企业,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刘丽春 张艳)
紧抓落实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新模式,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脚步不停。3月16日,我区召开2023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沙龙活动。活动现场,超50家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零距离、面对面,打造广州“政、产、学、研、医、用”联合平台,深入交流对话。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长期以来在生物医药领域,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创新政策都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此次活动,整个产业圈子越走越亲、越拉越紧。”有企业家代表表示,期待与会各方未来在黄埔开展合作。
活动上,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广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链“链长”陈杰指出,广州有着一流的医学资源和医疗资源,有着优秀的营商环境,生物医药产业各界同仁要联动起来,让更新更好的生物医药产业成果直接服务于人民健康,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环境向好:各环节资源集聚,强信心实现产业扩容
“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商业转化不能各自为战。当前,迫切需要产业各环节联动起来,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探讨中凝聚共识,推动医疗技术、产品、服务精准无缝衔接。”陈杰向与会各方表示。
目前,广州市生物产业各环节资源正在加速集聚,颇有打造全国生物医药“广州队”之势。特别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重镇,过去五年间,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工业总产值增长2倍、企业主体数增长3倍,新增药物临床批件数占全市9成,已累计有高新技术企业453家,上市企业19家。
在学术资源方面,广州建设有一批具有医学专业的高水平院校,并集聚了广州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华南生物研究院、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一批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前沿的创新研发机构。全市三甲医院超40家,机构数量、医术水平、医生素质等方面等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近年来我校已经和黄埔开展了紧密合作,未来还会有新项目在这里落地。”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表示。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也表示,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表示期待,希望尽快在黄埔落地新项目。
发展有氛围、有资源,企业自然有信心。会上,包括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广东恒瑞、康方药业、广州迈普、博济医药、派真生物在内的多家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成员,共同探讨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企业、院校、医院合作方向,共谋产业大发展。
与会的百济神州董事长刘建表示,感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以来对企业的支持,也希望加强多方合作,真正打通创新药物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令黄埔成为中国创新药物研究的策源地。
创新政策利好:“六个一”工作机制,促优势形成产业循环
不断扩容的企业矩阵、顶尖前沿的科研能力、持续升级的应用平台……当前,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得以在各个环节均形成鲜明优势,少不了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有机串联,聚优势形成大循环。
截止目前,广州市相继印发实施《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州市关于加快推动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广州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产业政策。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紧跟全市步伐,充分发挥作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区域优势,从1.0到5.0的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改革,推出“生物医药10条”“高端生物制药8条”“中医药10条”,给予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各行业创新创业政策“动力源”,厚植发展沃土。
“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秉持的服务理念。黄埔区区长冼银崧表示,未来全区将上下合力,打造日趋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
为持续推进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六个一”工作机制优势,即形成一本生物医药产业鼓励政策和导读手册、建立一个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建设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共享网站、强化一个工作专班、成立一个政策制定咨询委员会、打造一个公共服务研发共享平台,打通产业“内循环”。
(孙旭东 谭远明)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