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保畅这件事,佛山是认真的!
今年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在佛山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创造条件。市纪委监委围绕中心、精准监督,会同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道路交通标识信号设置问题专项监督,着力于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日常出行中碰到的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塑造一个生活品质更加美好的新佛山。
增设标志标线,为城市“大动脉”导航
有司机反映,禅城区九鼎国际旁的季华六路季华路隧道入口(东往西方向)没有去往普澜路的标识,如最左侧车道的车辆出隧道后要转到普澜路,需在几百米内连切三条线,存在较大的行车隐患。
在收到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二天,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对路口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查核情况,发现去往普澜路的变道信息仅在季华路隧道出口(东往西方向)的不远处有显示,如果临近路口才变道确实会造成拥堵,甚至易发生交通事故。季华路作为中心城区东西走向的“大动脉”,沿线高楼林立,金融机构聚集,不仅是佛山的城市封面,也是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带,交通的通畅便捷是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主要保障。
对此,禅城区交通运输局立行立改,迅速开展标识优化,“我们在季华六路季华路隧道入口(东往西方向)增加了普澜路标识,让市民朋友根据目的地提前选择车道,安全行驶。”
禅城区季华六路季华路隧道入口(东往西方向)路面标识指引优化前。
禅城区季华六路季华路隧道入口(东往西方向)路面标识指引优化后。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罗村大桥拥堵问题,南海区交通、公安等部门在保障行人通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度、调整隔离护栏、配套完善交通标志线、铺装路面、迁移障碍物等措施,将桥面单向4车道扩展为5车道。改造后,交通监控监测显示,高峰期罗村大桥的车辆排队长度有效缩减,行车速度明显提高,高峰时期每小时通过车流量由8500余辆增加到约1万辆,整体通行能力提高17.6%。
南海区罗村大桥桥面车道拓展前。
南海区罗村大桥桥面车道拓展后。
这些是佛山开展道路交通标识信号设置问题专项监督工作的缩影。
没有便于理解、利于通行的道路交通标识信号,再好的路不仅实现不了快捷通行,还会适得其反。市纪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以道路交通标识信号为今年首个专题,成立工作专班,成员包括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等,采用“群众出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卷”的“解题监督”模式,实行分阶段有重点专项监督。
读秒优化红绿灯,让老人小孩更安心
工作专班通过市纪委监委官方平台发布的调查问卷、现有投诉举报及舆情收集渠道,按照“关注度高、反映强烈、问题典型”原则,分批筛选形成重点问题清单。截至目前,已交办问题三批100条,督促整改问题54条。
“行人横过环市东路的绿灯时间太短,青年人快步走有时都不够时间通过,更不要说老人和小孩。”顺德区大良街道有群众在调查问卷上反映。
收到群众出题后,如何答好题?
工作专班把群众“出题清单”转化为部门“职责清单”,强化监督,推动各级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针对上述问题,顺德区纪委监委和顺德区公安局迅速行动,现场实地查核情况,蹲点掐表计算行人步行时间,“信号灯配时是按照国标执行,但现场发现该路口过路行人多为老人小孩,应当结合行人步速适当延长信号灯时间。”
随后,该区公安局及时将信号灯配时精准调整为北侧总人行过街53秒,南侧总人行过街53秒,东侧总人行过街76秒,“通过观察和测试,调整后绿灯时间可满足行人过街需求。”该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顺德区大良街道环市东路与太艮路T字路口人行横道。
类似的精准调整信号灯的例子同样发生在高明区。市民王小姐反映,高明区丽日名都和钧明城以及西江新城第一小学中间的红绿灯设置不够合理,行人过马路时,右转车辆也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收到群众反映后,高明区纪委监委、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和区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会同专家对路口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右转汽车与行人交叉同行的问题,通过调整右转信号灯设置,在早晚高峰时段不设黄闪,在平峰时段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整人行绿灯时间。据整改后的持续路面监测情况反映,该调整有效解决了车辆右转不礼让行人的问题,保障学生通行安全。
“以前通过学校路口总会提心吊胆,车不让人,人不敢走,经过整治后,可以放心走这段路了。”整改后,工作专班人员致电市民王小姐,反馈整改措施和成效。王小姐对问题整改情况表示满意。
监督精准发力,提升群众、企业满意度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火力全开“拼经济”,不断激活消费新活力,升腾城市烟火气。工作专班针对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现场督导检查、约谈提醒、定期跟踪等方式强化监督,推动市、区、镇(街道)相关部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佛山经济稳中提质注入更多动能、势能。
有司机反映,禅城区绿景路-亚艺公园路口启用信号灯后,早晚高峰拥堵问题加剧。工作专班深入现场检查,发现该路口周边分布多个居民小区、店铺等,行人过街需求较大,确需优化信号灯。工作专班经过深入调研,会同交警大队测算各时段的车流量和人流量,优化该路口配时方案,平衡行人过街和车辆通行的需求,将早晚高峰时段东西对放时间由50秒增加至60秒。调整后,通过现场察看和比对车流、行人通行时间,工作专班检查落实整改情况,高峰时段车辆排队长度明显缩短,基本排队1次即可通过路口。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针对群众反映的三水区南丰大道路段交通信号灯较多的问题,在三水区纪委监委推动下,市公安局三水分局联合区交通运输局开展现场勘察,分析研判道路情况。南丰大道与三水大道相接,是贯通三水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为畅通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道路提速势在必行。
对此,该区公安、交通部门制定三水大道提速方案,对包括南丰大道在内的4个路段共11个信号灯绿波带逐步开展调试工作,对距离相距较远、不适宜设置绿波带的路口实施单点信号优化,并在车流量较少期间设置限时黄闪。目前早高峰期间驶出城区车辆的红灯等待时间明显缩短,调整后,经初步测算百旺城市场到大塘医院路段平均通行时间从56分钟缩短至50分钟,约缩短10%。
三水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对南丰大道信号灯绿波带进行调试。
高明区纪委监委注重发挥“组组协同”作用,与交警、交通等部门建立专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的协商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做好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区纪委监委累计开展现场检查10场次,督促落实整改问题25个,完成整改问题13个。
高明区召开道路交通标识信号设置问题专项分析研判会。
“道路交通标识信号看似‘小设施’,却蕴含着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回应市场主体关切的‘大民生’。”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改善道路交通标识信号,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推动职能部门转变作风相结合,共同做好民生答卷、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稿件:
3月16日,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杨常青带领局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到南海区九江镇敦根社区开展“心连心、结对红”党建共建活动。实地调研了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养殖池塘改造、敦皇水产种业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下一步深入做好党支部共建工作作了部署安排。九江镇政府、中国人保财险佛山市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分公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
自2022年6月开展党建共建以来,多方合力创新推动为民服务。在农业贷款方面,创新建立“裕农快贷”产品,农户通过农业保险保单可向建设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实现“忙在田间地头,贷款照样不愁”,去年首笔100万元贷款已发放至敦根社区最大养殖企业敦皇水产公司。在保险保障方面,根据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推出村(居)特色保险—泥鳅养殖保险,为全国首创保险品种;并设立防灾救灾点,捐赠价值3万元的防损物资(油锯、玻璃钢船、汽油发电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方面,指导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谋划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一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做实做细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着力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打造更多亮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今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持续开展差别化精准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环境监管,统筹兼顾环境监管的力度和服务企业的温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环境。
常态化精准化人性化服务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氧化车间的着色废水和封孔废水收集管道不统一,管道阀口和管道标识不清……日前,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三水区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开展执法帮扶,现场检查发现上述问题后,随即与企业环保负责人一同摸清废水管道收集走向,进行废水分类收集和治理的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对管道整治工作提出建议。
在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指导下,该企业迅速开展氧化车间管道整治,完善废水收集和管道标识,并组织环保负责人和车间员工进行废水管理专项培训,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将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帮扶体检有机结合,主动向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种为民办实事的环境监管执法手段早已在佛山落地生根。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提升帮扶能力,实施“三化”服务行动——开展“常态化”服务企业行动、“精准化”服务基层行动、“人性化”服务群众行动。一方面,开展服务企业暖春行动,实行企业接访日、企业家接待日制度,加强企业守法指导服务,开展普惠性宣传服务。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深入研究监管执法业务,形成标准化、定量化的监管执法指南。研究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身边“微环境”甚至“微腐败”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做好服务群众行动。
包容审慎+宽严相济监管
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执法统筹力度,全面实施差别化精准执法,坚持“包容审慎”和“宽严相济”的环境监管,给予“容错纠错”,以全链条监管思维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因子及突出问题执法,提高环境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继续全面实施差别化精准执法。发布动态执法正面清单,对正面清单企业减免现场执法,力求“无事不扰”。将环境风险高、排放量大、违法风险大、信访热点、信用评级差、不能稳定达标的污染源列入负面清单,强化现场检查。采取加强现场执法统筹、优化行政处罚结构、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强化自动监测专项执法、开展自主验收专项核查、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七大举措,开展全链条闭环监管,提升执法效能。开展VOCs 4+2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涉危险废物、重金属专项执法,重点考核断面流域专项执法等,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包容审慎”和“宽严相济”的环境监管,给予“容错纠错”。建立“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监管机制,实施“轻微不罚、首违不罚”“道歉承诺减轻处罚”等惠企制度。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对219宗案件不予处罚,对294家公开道歉、积极整改并承诺守法的企业实施减轻处罚,减轻罚款金额合计约1966.10万元,体现了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稿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