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新港公园上半年开放
禅城多件民生实事取得新进展
位于东平水轴核心带的活力新港公园今年上半年建成开放。
今年第一季度接近尾声,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召开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第一次协调会,听取各项目实施进度的报告。目前,今年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均完成计划部署,部分项目已初有成效。其中,同济大桥等一批“断头路”将陆续通车、位于东平水轴核心带的活力新港公园将在上半年建成开放。
会议首先总结了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情况。2022年,禅城区政府及各承办部门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精准施策、全力推进,确保全部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在禅城区政府各相关责任部门的努力下,禅城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全力推进畅通工程方面,今年禅城区提出要打通6条“断头路”,畅通交通微循环,提升交通出行效率。按照目前进度,凤翔大桥、东平路中段2条“断头路”已通车;同济大桥正在进行钢箱梁吊装,计划今年10月通车;朝安南路正在进行雨污水管敷设,计划7月通车;聚锦路二期正在进行路基施工,计划今年12月建成通车。
今年禅城区教育局牵头实施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扩容提质工程工作与2022年度一脉相承。在去年超额完成新增义务公办学位、托位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建成三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佛山九小新校区、佛山二中附属学校(绿岛湖学校)等一批学校项目。
精心建靓东平水轴核心带,建设“城市阳台”。禅城区已成立东平河水轴线指挥部,目前已有4个子项目全面开工,其余项目同步加快推进中。预计今年上半年活力新港公园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澜石记忆公园建设也将在下半年完成。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禅城区提出今年要新增300张医养结合床位,创建11个老年友好社区。截至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明确好各单位工作职责、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其中,医养结合床位的实施单位是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正在建设的星莲养护院项目以及佛山健翔护理院扩建三期项目;11个老年友好社区将在祖庙街道同华、培德、保安社区,石湾镇街道泷景、澜石、丽豪社区,张槎街道下朗村、大富村、清水桥社区,南庄镇南庄、溶洲、上元村等实施创建工作。
此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等民生实事的相关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杨发堂建议各相关部门压实责任抓落实,加强统筹及强化措施,最终交给市民一张满意的民生答卷。
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安泉表示,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在工作铺排上做到更积极主动,才能有把工作做得更扎实的信心。他强调,每一年的民生实事项目都是区政府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因此,区人大代表,市民观察团以及人大常委会,将围绕把政府承诺落地办好办实去开展工作,让老百姓满意。
禅城区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落地
禅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办事人员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
“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既安全又快捷,还不用担心财务信息泄露,这种全新的体验太棒了。”日前,佛山市顺联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在佛山市禅城区税务局、农业银行佛山分行工作人员辅导下,通过广东省电子税务局成功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这不仅标志着禅城区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顺利落地,也是禅城区税务局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探索出更好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新路径。
禅城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税费支付新渠道,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到账”“离线NFC支付”“提现免手续费”等优势,操作模式更简单、支付结算更快、交易成本更低,特别是其作为虚拟钱包的特点,不再有开户网点的概念。纳税人可实现跨省、甚至跨境异地签订三方扣款协议,无须奔波异地重新开立银行账户。可以说,数字人民币是现有税费征纳模式上的迭代升级,能够满足纳税人缴费人的多元化需求。
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该负责人表示,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是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创新举措之一,禅城区税务局将全力推进“税收+数字人民币”服务新模式扎实落地,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不同领域的各种场景运用测试,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助力禅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招工就业服务“搬”到高铁站、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达2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万个......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稳住就业“压舱石”。
从数据来看;1-2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9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4%。截至春运结束,春节前返乡的外省农民工入粤返岗比例为96.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成效显现。
摸清家底、稳住存量
政策“早”发力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保障广东企业的“新春”,帮扶政策突出“早”字,省人社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等给予留工补贴、交通补助,对留粤过节员工开展新春慰问送温暖活动。广州发布春节期间稳岗留工的若干措施,深圳出台2.7亿元阶段性鼓励用工政策,东莞新增安排2500万元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促生产。
开年以来,不少企业开启“忙碌”模式,忙生产赶订单,省人社厅系统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用工补贴、交通返岗补贴、首次就业补贴信息,助力企业减轻用工成本,实现保主体稳岗位、稳就业。同时,推动多层级、跨区域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建设,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劳动者就业。
面向脱贫人口等就业困难人员,突出“精”字,精准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帮助提高就业稳定性。对确有困难的,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困难救助。珠海构建市、区、镇街、村居一体化精准帮扶体系,鼓励基层社区开展就业服务类“民生微实事”项目,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温度、精度和效度;肇庆四会市飞南公司作为粤桂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积极面向广东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岗位,大量招用脱贫人口。目前,安置广西和协作县农村及脱贫人员244人就业,并且还大量录用了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脱贫人口就业。
服务前伸、拓展增量
凝聚新“合”力
拓展就业岗位,需要依靠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突出“合”字,充分调动各类就业服务力量的积极性。广东是教育大省,高校数量多,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因此,广东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从2020年以来广东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充分挖掘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国有企业等十余种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大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提供政策宣讲、职业指导、招聘对接、直播带岗等系列精细化、特色化服务,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3年继续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让高校毕业生就业真正有“源头活水”,全方位拓展就业岗位统筹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升学入伍等政策性岗位34.6万个,比2022年计划数增加4.1万个。
为了让政策加快落地,全省人社部门加大力度推动服务向前延伸,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已建成零工市场105个,其中公益性市场96个。今年广州、汕尾等地市还将招工、就业服务“搬”到了高铁站,为用工单位创造“出闸即招工”、为求职者提供“落站即可上岗”的供需快速对接桥梁,实现招聘求职零距离。佛山开拓新业态岗位,举办“妈妈岗”招聘会,将就业服务下沉到社区,加强对大龄求职女性的跟踪帮扶,提供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岗位推荐等服务。
保障权益 坚定信心
强化“稳”就业
抛绣球、广揽才!今年组织实施“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特别行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助企暖冬特别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万个。组织农民工入粤返岗专列、专车、包机等活动,直接惠及2.5万人。强技能,提质量!分类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求职人员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就业市场高质量发展还需强化权益保障和风险防范,突出“稳”字,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省人社系统启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活动和用人单位招用工情况专项检查,规范招用工信息发布,打击就业歧视等违法行为;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经营,净化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全省工资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稳控事态。此外,面向企业精准开展就业和劳动政策宣贯,引导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就业环境。
此外,全省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企业求职招聘状况。广州、深圳、东莞等就业大市对外来务工人员求职聚集地开展实地摸查,持续开展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状况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健全劳动关系指导、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人事关系服务、失业生活保障“五个跟上去”工作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底线。
纾困解压开新局
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目标
年初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全省上下迅速投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经济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预计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就业市场总体健康稳定且将进一步趋好。增强就业市场的发展韧性,既需要企业增强信心,不断自我革新积蓄发力,平衡岗位价值性增强人文关怀;也需要务工人员充电强能、加强技能培训,实现扬长择业。这对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政府、企业、求职者共同努力、同向发力,稳住岗位、稳住劳动力,为下来企业扩资扩产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接下来,全省人社部门还将出台一揽子暖招、实招,全力以赴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兜底线,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任务。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六个“加力”:
●加力稳定就业岗位,实施就业民生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活动,持续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大力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
●加力促进供求对接,聚焦我省重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需求,依托省内外劳务协作机制,促进人岗匹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招聘对接活动,搭建完善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强化人力资源供求对接。
●加力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等工作,确保年底去向落实率达90%以上。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优化就业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机制,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加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为制造业当家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加大力度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持续推进技能培训带动高质量就业。
●加力推进创业和灵活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建设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做优做强广东“众创杯”等创业创新大赛。加强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推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加力研判防范化解风险,深入实施企业用工定点监测,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机制,完善就业风险应对预案和处置、劳动关系风险防控机制,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