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工作部署会暨业务培训会在广州召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的工作部署,4月24日,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广州组织召开全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工作部署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部署。全省62个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会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结合广东正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总结了当前存在的差异和影响,介绍了一年以来广东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工作情况,并指出了现阶段要开展的七大工作任务。
一是认领、注册主项。逐一认领中央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主项,保证事项无遗漏;逐一注册省级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主项,保证事项无差异。
二是认领、拆分子项。逐一认领国家相关部委已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子项;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对省级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合理拆分子项。
三是制定实施规范。结合广东“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有关政策措施,依法编制、优化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规范,并向社会公布。
四是拆分业务办理项。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统一设定的业务办理项实施,若国家相关部委未拆分业务办理项,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合理拆分业务办理项。
五是编制实施清单。将本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实施,形成实施清单,以办事指南形式向社会公布。
六是确保服务不断。以不影响企业群众办事为前提,稳步推动本部门现有行政许可事项实施与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工作双轨并行,实现服务提供不中断、事项调整不拖延。
七是做好服务优化。充分利用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确保各平台终端线上线下渠道事项数据的一致性,保证广东特色服务的可用性,全面提升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效能。
会议强调,行政许可清单化管理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不容松懈,下一阶段各部门更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握和处理好五大关系,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切实将每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要吃透规则,认真分析研判国办职转办、国家部委对行政许可清单管理规范,深入把握管理规则,实时掌握工作动态。要注重工作方法,做到紧跟国家步伐,找准发力点,有的放矢,落实规范管理,避免因为工作方法错误导致的“回炉重造”和“反复修补”。要用好《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及时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动态化管理工作,确保行政许可事项调整及时、要素准确。
二是在主动作为上见成效。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提升自我站位的高度和眼界,压实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做到不回避、不拖延、不懈怠,不当二传手、不守摊过日子、不做甩手掌柜。要做好优化提升,把行政许可清单化管理这块“责任田”当成“自留地”,在落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各类资源去辅助做好服务优化,充分运用电子证照应用、数据共享等“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网办、好办、易办,提升行政许可便利化水平。
三是在服务支撑上强保障。要确保沟通协调到位,对上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络对接;对下要做好本系统的业务统筹,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内要定期召开碰头会,掌握本部门工作进度,重点解决存在问题和需协调解决事宜;对外要充分征求兄弟部门意见,有序流转意见信息。要确保支撑服务到位,可以利用事项系统的问题反馈功能和政务微信群,在线提出意见建议。要确保技术支撑到位,保障各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好数广公司团队的专业力量开展支撑工作,以全面推动行政许可清单化管理工作快速落地见实效。
四是在督办检查上使长劲。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统建系统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巡检机制,加强对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清单检查、督导、整改,确保行政许可事项对外服务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要督促下级部门做好事项认领和实施工作,做到“应认领尽认领”“应实施尽实施”。
自4月25日起,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组织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业务骨干连续开展三天业务培训,全程提供手把手、点对点的规则讲解和操作指导,确保各部门业务骨干做到“五个会”,会认领事项、会注册事项、会拆分子项和业务办理项、会制定实施规范、会编制实施清单,全力推动广东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中新镇综合保障中心对下列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组织交易,现将中标结果信息公告如下:
项目名称:安良村下岳社老屋门前鱼塘
经营范围:农业水产养殖
招标单位:增城区中新镇安良村下岳股份经济合作社
参与投标单位及排名 | |||||||
序号 | 资产名称 | 单元号 | 交易面积 | 投标单位 | 标价 | 报价时间 | 是否 中标 |
1 | 老屋门前 鱼塘 | 001 | 约15.00亩 | 陈志财 | 24000.00元/宗·年 | 2023年4月25日 | 是 |
交易 信息 | 交易地点:增城区中新镇中福路40号。 租金递增方式:无。租期5年8个月 | ||||||
合同最迟签订时间 | 2023 年 5月 10日 |
公示时间为 2023年4月26日至2023年4月28 日 ,公示期间对程序或竞投结果有异议,请向镇综合保障中心反映,反映的方式必须以实名的方式提供书面材料,并留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以单位名称反映的,反映材料应该盖加单位印章。投诉电话:32966773。
增城区中新镇综合保障中心
2023年4月26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充分发挥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以及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试点城市的导向作用。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王保森副局长在“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领建园区广州设计之都主持召开了“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会。
会议强调了充分认识“新城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新城建”带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集聚、新业态形成,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会议要求各区制定“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规划,精心谋划落地一批建设项目,培育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会议观摩了领建园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项目和广联达智慧建造及华南总部基地项目。广州设计之都二期项目以“数字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智慧化管理”为主要技术路线,在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国产BIM软件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广联达智能建造及华南总部项目以全过程国产BIM应用为主线开展项目建设及运营,探索从设计、采购、施工到运维的项目全过程BIM应用。
(会议现场)
相关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
一、领建园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
白云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以园区CIM平台为核心,聚焦CIM平台园区扩展、绿色低碳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强化智慧园区、智能建造、智慧市政设施、智慧车行、智慧安全管理等七大应用,在全国率先开展国产BIM技术综合应用,装配率达到AAA级标准,实现装配式与数字化设计的有效融合,全面建设绿色三星级建筑集群标杆,高标准打造全市“新城建”创新综合体。
二、领建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
黄埔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以中新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为主,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为辅,依托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和智能建造,积极推动“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在园区集聚。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入驻企业共20家,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入驻企业共4家。
三、关联园区——“人工智能与新城建融合发展产业园”
海珠区人工智能与新城建融合发展产业园依托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整体规划,积极推进琶洲智慧园区项目建设,琶洲智能网联汽车、“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与“新城建”融合发展产业园。其中车城网琶洲示范项目已完成上线和初步运行,开通2条自动驾驶便民服务车线路,全长约20公里。
四、关联园区——“未来建筑绿色智造产业园”
花都区未来建筑绿色智造产业园聚焦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未来低碳建筑关联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和运维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进工信部车联网先导区、住建部CIM平台和城市汽车智慧基础设施花都试点项目建设,以中建四局“湾区低碳科创智造园”和东方雨虹绿色建筑建材生产基地为驱动器,打造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综合研发应用基地。
五、关联园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
番禺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在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基础上,培育以智慧社区为重点的“新城建”产业。截至2023年3月,园区入驻企业超600家,累计已培育出独角兽企业2家,未来独角兽企业3家,高新企业 60 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家,引入和培育出一批知名初创企业,日益成为广州地区乃至大湾区的重要科创中心。
六、关联园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
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依托明珠湾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推动智能网联示范园建设,吸引生态企业落户。重点打造一批智慧型企业及应用示范项目,吸引一批智能网联智能制造企业和云网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企业来南沙集聚,建设成集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共享出行、产城融合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区域。创新打造“明珠样板”,探索智慧交通应用场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