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救在身边”,让城市更有温度!禅城奋力打造“大救助”体系|禅城“最幸福”民政服务
详细内容

“救在身边”,让城市更有温度!禅城奋力打造“大救助”体系|禅城“最幸福”民政服务

时间:2023-11-08     人气:545     来源:www.chancheng.gov.cn     作者:
概述:......

  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佛山市禅城区民政局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努力打造“六最”现代化禅城“最幸福”民生服务。为开展成效宣传、彰显“禅城温度”,禅城区民政局、禅城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最幸福’”民政服务”系列报道,点面结合,展现禅城民政领域的工作创新、服务实效。

  越是关注社会困弱群体,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禅城社会救助领域的系列数据值得关注:今年1月~9月,禅城区发放各项救助金约2500万元,补贴标准也稳步提升;在党建引领下,超2000名党员投入帮扶一线;“双百”社工累计服务兜底群体超5万人次;各类慈善组织链接爱心资源超千万元……

  这些“‘救’在身边”数据的背后,是禅城区民政局不断完善救助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创新,通过探索“党建+救助”“专业+救助”“社工+救助”“慈善+救助”“智慧+救助”等长效机制,打造出多层次立体式“大救助”体系,以此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成果。

  党建+救助 专业+救助

  民生保障更实在更有力

在职党员为困难群众黄姨送上缓解腿脚疼痛的轻便按摩器,手把手教黄姨如何使用。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除了要持续提高救助标准、不断扩大救助范围外,还要推进救助机制完善及创新,让困难群众能共享发展成果。

  为此,党员干部长期活跃在帮扶一线,成为社会救助体系内一股重要力量。

  如通过“上门探访、收集问题、出力解决”一条龙流程,帮助社区低保户陈先生重新上岗就业;为腿脚不便的社区低保户林叔筹款购买助行器;为87岁独居残疾老人陈伯送上实用厨具……推动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融合,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

  这样的良好局面,得益于禅城近年大力构建的“党建+救助”常态化机制。

  从2019年禅城率先在全省开创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先河、部署全区各党组织深入“双联系”村(社区)报到帮扶,到规范党员入户探访程序,再到落实区、镇街、村(社区)党组织分级结对兜底……禅城逐步形成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常态化工作机制。

  “目前,全区约2000名党员对1500多名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已实现三级党员100%结对帮扶。”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个“微心愿”的实现,都能为困难群众增添一份前进力量。“党建+救助”工作借助“微心愿”平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征集了解,为困难群众建立起“微心愿”信息库,并利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向社会发布,号召党员和群众积极认领、助其圆梦。

  自“微心愿”平台建立以来,已完成困难群众各类心愿5800多单,为弱势群体解决“燃眉之急”,还能以小见大,使助残纾困的惠民福利触手可及。

禅城区“微心愿义起实现”项目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群众送上爱心物资。

  “结对党员在积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还会把握利用走访慰问机会,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政策温度,通过宣讲方式,送入特殊困难群众家中,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禅城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不仅要解决个案问题,更要解决好共性问题。

  据介绍,禅城自2019年起建立全区困难群众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将组织部、教育、住建、医保、公安、城管等30个职能部门纳入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困难群众救助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民政层面、提供基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层面、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加上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等专业救助,解决专门问题……禅城通过实施“专业+救助”模式,形成分层分类的“大救助”体系大救助体系,力促各项救助工作上新台阶。

  社工+救助 慈善+救助

  手段更丰富 服务更优质

谭女士向禅城区民政局送上鸣谢锦旗。

  “在我最困难时,多亏了社工给予的陪伴与帮助,让我重拾了生活的希望。”身患严重糖尿病导致失明、年纪轻轻就要靠政府低保政策保障生活,“90后”谭女士内心曾一度灰暗。在她跌入人生低谷时,社工的救助如阳光般照进了她的生活。

  在救助社工积极介入下,谭女士慢慢走了出来,她重拾钩针爱好、加入“能量FULL工坊”,还利用自己的钩针编织特长,教会一批困难群众,带领团队尝试自力更新。今年禅城区迎春花市及“行通济”期间,经过社工的协调和帮忙,谭女士的小团队摆起义卖摊位,挣得1500多元收入,曾经的愁容变成笑容。

  谭女士的故事并非个例。

  开展社会救助,不能单靠政府部门唱“独角戏”,还需要全社会参与,形成“大合奏”。为此,禅城大力发展“社工+救助”模式,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社工服务,努力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

  目前,禅城在4个镇街均建成“双百”社工站,全区共有21个“双百”社工点,面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和留守儿童、特殊困难老年人、留守妇女、就业困难人员等兜底人群建立8781份服务档案,截至今年9月服务超5万人次,实现救助对象建档率、服务覆盖率达100%。

  发挥专业优势,“双百社工”能为困难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及心理、家庭服务,以及就业支持、链接资源等,有效促进服务对象能力提升、融入社会,助其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

“双百”社工为居民森叔调整拐杖高度。

  “在此基础上,禅城计划继续推进社会救助社工服务标准化创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接下来救助社工服务项目中,禅城将对专业社工救助服务进行规范化,以此提升“社工+救助”兜底保障精准化服务水平。

  除了“社工+救助”机制,禅城也依托“慈善+救助”模式,着力为救助体系丰富外延,大力进行助困解难。

  今年中秋,一份份爱心大礼包,送到禅城区内979户困难家庭手上。这是区慈善会每年组织开展的中秋慰问助困行动,从2009年坚持至今,已慰问民政在册困难家庭6497户。

  不止这个活动,还有2016年起每年开展的“我为困难老人办年货”活动,至今慰问困难老人2100多户,线上线下已带动超百万人次参与;2018年起开展的“微心愿,义起实现”圆梦行动,六年来为超900个困难残疾人家庭圆梦……暖意节日,被慈善救助的义举赋予扶贫济困的新内涵,不断提升困难家庭的幸福指数。

2023年禅城区“人月团圆”中秋慰问助困行动。

  更丰富的筹集模式,可筹集更多慈善资源,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随着禅城大力推动慈善救助项目化运作,现时,在依托禅城区慈善会设立的慈善基金项目中,已有民生救助金、招振挥“救急难”爱心基金等的救助类基金,筹集善款超一千万元,每年救助人数达两千多人次。

  除了专项慈善救助冠名基金,禅城还着力打造专项特色项目,把救助金或简单生活型救助,延伸至综合性服务救助,形成“物质救助+服务保障”的救助模式。“送爱到家,温暖入心”双百社工助力多重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项目,便是当中一个实例。

“送爱到家,温暖入心”双百社工助力多重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项目活动合影。

  通过开展该项目,今年1-9月,社工为各镇街共170户特殊困难老人建档、落实志愿者一对一结对服务;同时,区慈善会面向社会筹得超30万元善款,已为210户困难老人达成“微心愿”,为206户独居老人完成家居“微电路改造”……点点爱心,汇成兜底保障困难长者晚年生活的强大合力。

  智慧+救助

  覆盖更高效帮扶更精准

  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众而言,无疑是“雪中炭”。如何让“雪中炭”能及时到位、更温暖人心?禅城探索“智慧+救助”机制的脚步从未停歇。

  现时,禅城依托“线上+线下”主动发现机制,把潜在困难对象与政府部门、救助队伍紧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及时得到政策保障。

今年春节禅城区开展的“我为困难老人办年货”慰问活动。

  线上,除了依托12345开通全天救助服务热线外,禅城已建立低收入家庭人口数据库,实现动态监测,具备“智能发现”功能:低收入家庭一旦出现支出骤增、家庭收入骤减、家庭人口变化等情况,触及困难线时,及时将他们纳入救助范围。

  线下,由“5级”工作队伍,即禅城区民政局的社会救助督查专员、各镇街的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村居基层工作人员,以及全区网格员、“双百”社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落实对困难群众的及时发现、主动发现。

  在禅城红棉社区内一个保障房小区,因其长者人口众多、“空巢”现象严重,牵动着部门人员、社区人员、社工和志愿者等多方人员的心。为了能靠前服务,该社区家综中心设计“五维评估”服务方法,按颜色为社区空巢长者进行分级,联合社区居委、志愿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

  今年74岁、无退休金的独居长者霍婆婆被分为“红”色重点服务级别,大家不仅为老人解困,更是解忧:社工定期探访、提供专业服务;低保救助缓解经济重压;发动邻居齐来照顾,帮助老人调适原本疏离的家庭关系。

  年迈老人容易陷入生活困顿。“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禅城区坚持政策兜底,针对辖区‘四类十四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每月350-610元的服务补贴,优先保障特殊困难老人群体。此外,禅城为全区80岁以上共9100户老年人免费安装平安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社工、民政慈善工作人员,定期探访困难老人。

  这些都是禅城社会救助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转变的生动实践。

  不仅如此,禅城还以科技手段赋能社会救助服务转型升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充分整合救助数据的基础上,禅城区开发了社会救助审批平台,从救助办理到审核、审批,均在平台上进行;该平台同时还接入禅城区数据反哺平台,能将符合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水电减免、残疾人托养等条件的数据,转由相关部门主动办理,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随着禅城不断拓展、理顺救助申请渠道,困难群众可到就近的村居、行政服务中心申请“一门式”救助,也可以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在线申请社会救助,真正实现“零跑腿”。(佛山+)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