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园爆红秘诀、香云纱成国风面料新宠……
近日,央视高频聚焦顺德
让这座城市的魅力跨越山海
走进千家万户
一起跟随央视镜头
来看看顺德都有哪些宝藏
春“文创+实景”打卡
央视关注清晖园爆红秘诀
近期,央视新闻关注顺德清晖园博物馆通过推出与园内地标建筑及特色置景相映衬的文创产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推动春日客流创新高。
本土的青年设计师们根据清晖园博物馆的地标建筑"一勺亭",创新推出了“柳叶流麻冰箱贴”。将冰箱贴缓缓倒置,能看到流沙缓缓流动,仿佛微风拂柳的灵动景致再现在眼前。
在这里,不少文创产品都融合了园内的特色置景元素,比如:以动态流沙还原木棉飘落的“木棉流韵”流沙冰箱贴、提取园内沐英涧的扇形窗棂图案的书签,拿着这样的文创,去寻找相应的实景来个同框合影,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
文创热销也带动了春日客流增长,春季以来,清晖园推出“三月园林花事”系列活动,涵盖园林寻宝、植物工坊等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游客参与。升级重新开放的“清晖园史馆”,也为游客提供深度游览体验。
央视深度聚焦
香云纱成国风面料新宠
3月28日,CCTV-2央视财经频道以系列专题报道形式深度解码岭南非遗瑰宝——顺德香云纱的当代发展密码。
通过《国潮新消费:香云纱成国风面料新宠 订单量同比增长50%》《国潮新消费:古法香云纱融合创新工艺 传统非遗焕发新生机》《国潮新消费:“香云纱+文旅”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三则深度观察,节目全景式呈现了香云纱这一传统面料在消费市场、工艺创新及产业融合三大维度的突破性发展。
香云纱本名莨(liáng)纱,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得名“响云纱”,后来称为“香云纱”。
香云纱染整技艺起源于顺德,至今已历经五百多年的历史沉淀。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伦教香云纱”作为国家认可注册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遗”瑰宝。
随着国潮消费热潮席卷全国,有着"软黄金"之称的顺德香云纱正焕发新生,不仅持续撬动年轻消费市场,获得订单量同比增幅超50%的亮眼数据,"香云纱+"的跨界融合模式也正构建文旅消费新图景,带动顺德文旅产业发展。

春日的顺德德胜河畔,机械轰鸣声与金属敲击声交织。顺德德胜体育中心,总投资30亿元,被市民期待为顺德版“鸟巢”的湾区超级地标,正为交付使用发起最后冲刺,为承办“十五运会”比赛做好准备。
德胜体育中心位于顺德区大良街道,西北面邻近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东南面邻近顺德港,总建筑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包括“两馆一场”,即20000座综合体育场1个、12000座综合体育馆1个(配套2000座训练馆1个)、2000座游泳馆1个,项目配套停车位约1200个及部分商业。其中,体育场及体育馆将作为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足球和篮球的比赛场馆之一。
步入德胜体育中心项目现场,在入口处抬头便能看到一道跃动的红色螺旋坡道,向上蜿蜒,宛如一尾赤色游龙破云而出。坡道底部以渐隐式悬挑钢架“潜入”地面,顶部弧形平台则像昂扬的龙首,中国红的曲面铝板在阳光下极具光泽感。
这一红色螺旋坡道最高处距离地面可达50米。而登上红色坡道的顶点平台,顺德大桥、德胜河以及从顺德学院站驶出的轻轨,尽收眼底。未来,这里或将成为顺德新的网红打卡点。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一坡道既承载了行人通行功能,也是对顺德“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建筑化表达。
于空中俯瞰,顺德德胜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两馆一场”主体建筑群气势磅礴。步入综合体育场,工人们正清洁地面、擦拭灯具。今年,这里将作成为“十五运”足球项目的比赛用地。
而在综合体育馆内,中央巨型漏斗屏引人瞩目,现场可容纳1万2000名观众。目前场馆建设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全馆正展开深度清洁与设备联调。而首场压力测试正在筹备中,为承接“十五运会”篮球项目比赛做好准备。
同时,顺德德胜体育中心还配备了均能容纳2000人的训练馆和游泳馆。未来将面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好去处。
而在更远处,顺德大桥也进入通车倒计时,仿佛“长桥卧波”,它将成为联系顺德中心城区大良和容桂街道的重要“牵手桥”,将有效助力佛山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4月通车,或与德胜体育中心同步投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