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广州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将不低于101.48万亩
广州市地处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同时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供给保障的双重重任。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12月28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简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提出打造一批宜机化改造、数字农田、绿色农田、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和都市美丽田园等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点。到2030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低于101.48万亩。
到2025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7.72万亩
广州将通过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型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围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广州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确保到2025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7.7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到2030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低于101.48万亩。
农田水利建设是建设高质量农田的重要手段,根据计划,广州将着力提升区域整体灌排标准。到2025年,实施15宗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到2030年,全市农田灌排体系完整,运行高效。
北部山丘区是粮食生产主阵地
按照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条件相对一致、生产障碍因素与破解途径相对一致、粮食作物生产与农业区划相对一致的要求,广州市将农田建设划分为北部山丘区、环城都市区和南部水网区三个区域。
北部山丘区,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全部和增城区大部、花都区北部。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与岭南特色蔬菜,也是全市粮食生产主阵地。该地区的建设重点以提高灌溉保证率、农业用水效率、农田地力等为主攻方向,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玉米等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能,统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
环城都市区,包含白云区、黄埔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5个区及增城区南部和花都区南部,区域土壤肥力较高,以岭南特色蔬菜为主要作物。明确以提高农田地力与规整程度,消除灌排“堵点”,提高产能,美化都市田园环境为重点。
南部水网区,包括番禺区、南沙区2个区。区域地势平坦,以三角洲平原与滩涂为主。本区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岭南特色蔬菜和优质水果,农田流转经营与规模化生产水平较高,以提升排涝排渍能力,提高设施农业水平,促进三产融合为重点。
7大涉农区各打造至少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
打造一批体现宜机化、数字农田、绿色农田等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示范项目,是此次《建设规划》的一大亮点。根据要求,规划期内,有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区各打造至少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
在宜机化建设方面,广州将优先选择连片100亩以上、已流转经营的耕地开展格田宜机化改造,规划期支持增城、从化、花都区打造规模化宜机化粮食生产基地,高质量巩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全市建成不少于3个宜机化改造示范点。
同时,《建设规划》要求优先选择规模化流转经营、数字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耕地作为数字农田示范点,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农田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建后管护相融合。规划期内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增城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样板,建成不少于2个数字农田示范点。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建设规划》要求重点结合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入河农田排水沟整治,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打造减排控污的绿色农田示范,建成不少于7个绿色农田示范点。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坚实后盾。《建设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保持广州高标准农田建设现行亩均投资4000元的标准,满足广东省亩均投入不低于3000元的要求。
番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位置。202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73.3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21元,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获评“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
番禺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压实属地责任,强化能力提升,推进社会共治,创新监管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样板区、监管体系建设样板区、标准化生产样板区和社会共治样板区。区域年完成区级产地农产品风险监测(含速测)30万批次以上,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工作,在石楼镇、石基镇等农产品种植养殖集中区域,利用路边大型广告牌宣传番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创建成果,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干道旁悬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宣传横幅共21处、禁用药物宣传警示牌100余个,努力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共建、共享的氛围。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累计培育出“粤字号”农业品牌、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十大名果、区级农产品品牌共计50余个。
2023-01-04 14:34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经天河区政府十届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12月31日天河区印发了《广州市天河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天河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进入新阶段。
《规划》基准年是2021年,期限分近期和中远期2个阶段,近期为2022—2025年,争取实现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努力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枢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先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窗口、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样板示范。中远期为2026—2035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考核标准,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典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规划》融合了天河经济强区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等特色优势,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天河实际,紧紧围绕“天河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总目标,剖析总结天河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势,梳理分析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对标对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共设立31项指标,其中考核指标28项,增加特色指标3项,分别为“国家植物园建设进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轨道(地铁)站点800米范围覆盖率”;明确提出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建设任务和35个重点建设项目,勾勒出建设美丽天河的美好蓝图。
下一步,天河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质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支持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全面开展“绿美天河”行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州天河样板。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